第九章 紅軍西征與隴東新蘇區的開闢

1935年底,華北事變後,全國的抗日救亡形勢日益高漲。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1 936年2月,為適應全國人民抗日救亡的迫切要求,鞏固和擴大陝甘革命根據地,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出師東征。5月,當東征紅軍挺進同蒲鐵路,連獲重大勝利之時,蔣介石不顧民族安危,調集數十萬中央軍進入山西,攔截紅軍抗日的去路。紅軍為了保存中國國防實力和表示合作抗日的誠意,在取得許多勝利之後,回師河西。這時蔣介石再次加緊了對陝甘根據地的進攻。為了鞏固和發展陝甘根據地,爭取東北軍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同時為迎接二、四方面軍北上,中共中央組建了西方野戰軍,於5月底開始西征。經過四個月的連續作戰,紅軍予敵以沉重打擊,爭取了東北軍,使其轉變了立場,停止了對紅軍的進攻。同時拓展了廣大的新蘇區,為陝甘寧邊區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紅軍的東征與回師,劉志丹的英勇犧牲

1935年11月,在紅一方面軍取得陝北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後,中共中央面臨著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即1936年紅一方面軍和陝甘根據地應如何發展?

我們知道,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原有的江西蘇區進行長征。長征的一個直接目的,就是要在戰略轉移中,尋找一塊能夠使紅軍生存和發展的新的根據地。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使歷時一年的戰略大轉移終於有了一個比較穩固的落腳點。然而,陝甘根據地處黃河、沙漠三面的包圍之中,東面隔河與閻錫山統治的山西相望,西面則是甘、青、寧「四馬」的勢力範圍,北臨沙漠,南面又是國民黨重兵聚集,用來「圍剿」紅軍的關中基地。這種地理條件使紅一方面軍大規模的發展受到限制,沒有迴旋餘地,而且陝甘蘇區土地貧瘠,物產不豐,人口只有數十刀,其中當紅軍的已超過3萬,因此,紅一方面軍在這裡求發展,在糧食、衣被的供給,兵員的補充方面受到很大限制。①

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分析了全國的形勢,提出了紅一方面軍東渡黃河進入山西作戰,擴大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擴大紅軍和根據地,打通抗日路線,準備直接對日作戰的主張,即後來概括為「以發展求鞏固」的方針。但是當時黨和紅一方面軍的許多高級領導同志。包括擔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的彭德懷同志,對紅軍戰略上的東征表示擔心。他們認為陝甘根據地是當時黨和紅軍唯一的比較鞏固的根據地,此時在南、西、北三面尚有十幾個師的敵人在包圍著它。紅軍東征作戰,敵軍會從後背和側翼乘虛而入,這塊根據地就有失掉的危險;再則,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後很疲勞,力量也較弱,全軍僅11000餘人,而東征作戰的對象——山西軍閥則實力較強,號稱十萬人(實際八萬人),加之紅一方面軍是背水作戰,一旦不能順利進行,也有相當危險。因此主張鞏固地發展陝甘蘇區,即採取「鞏固中求發展」的方針。

為了統一思想認識,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陝北瓦窯堡召開了會議,會議在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方針的基礎上,通過了《關於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確定了「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的方針。並規定:「第一方面軍行動部署之基礎應確定地放在『打通抗日路線』與『鞏固擴大現有蘇區』這兩個任務之上,並把『打通抗日路線』作為中心任務,把『鞏固擴大現有蘇區』同它密切的聯繫起來。具體步驟,即把紅軍行動與蘇區發展的主要方向,放在東面的山西和北面的綏遠等省去」。為此,紅軍有東渡黃河進入山西進行作戰的任務。後來,中央軍委又開會進一步討論東征的問題,統一了認識。認為經過必要的、充分的準備,採取一定的措施,利用敵人的麻痹情緒,出其不意,攻其不秀備,東征勝利是有把握的。陝甘根據地也是可以保持在紅軍手中的。從而使原來對東征作戰有顧慮的同志。包括彭德懷逐漸消除了頤慮。

1936年2月3日,彭德懷同毛澤東一起親自偵察了黃河水情、對岸地形和敵情。通過周密的偵察,毛澤東、彭德懷對山西軍閥的兵力部署,有了更進一步的詳細了解。

當時山西軍閥兵力部署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為 防止紅軍東渡黃河,將25個旅作兩線部署:以第七十一師的三個旅,在黃河沿黑峪口至禹門口300多公里的正面上擔任 一線防禦;第六十九師的兩個旅駐守臨汾;第六十六師三個 旅駐守長治、晉城;第七十二師三個旅駐守太原;第一0一師五個旅駐守黃河西吳堡、義合和神木、府谷地區;第七十師四個旅為太原城防部隊;第六十八師五個旅駐守渾源、大同,作為戰略預備隊。

在陝甘地區的敵軍兵力部署為:十七路軍楊虎城部駐守宜川、韓城、白水一帶,企圖阻止紅軍向南發展;東北軍張學良部駐延安、洛川一線,企圖阻止紅軍南下;八十六師井岳秀部從榆林、定邊向南進犯,企圖佔領瓦窯堡、安塞;八十四師駐守綏德、米脂、清澗地區,擔任守備。「寧馬」馬鴻賓部三十五師駐隴東環縣、慶陽、鎮原,東北軍五十七軍駐合水、西峰。

紅軍為確保東征戰役的勝利,以第一方面軍主力組成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參謀長,王稼祥(後為楊尚昆)任政治部主任,張雲逸任副參謀長,下轄右路軍、左路軍和中路軍。

左路軍:由紅十五軍團組成,下轄第七十三師(1936年2月中旬建成),第七十五師,第七十八師。

右路軍:由第一軍團組成,下轄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第八十一師(即原紅十五軍團第八十一師)。

中路軍:由葉劍英兼任總指揮,下轄紅三十軍(1936年3月2日建成,宋時輪任軍長,閻紅彥任政治委員),紅十五軍團二二四團、紅八十一師二個營。

留守陝北的部隊有:紅二十八軍(劉志丹任軍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紅二十九軍(肖勁光任軍長,甘渭漢任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在經過比較全面的準備後,從1936年2月中旬開始,發起東征戰役。全戰役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突破敵人黃河防線。

2月18日,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彭德懷、政委毛澤東下達了東征作戰命令,20日夜,紅軍兵分兩路,紅一軍團從吳堡以南溝口強渡。渡河後迅速佔領山西中陽留譽鎮;紅十五軍團從清澗河口強渡,渡河後迅速進佔山西義蝶和石樓。一方面軍指揮部隨紅十五軍團之後行動。至23日,紅軍已攻佔晉西三交鎮、留譽鎮、義蝶鎮、塘馬鎮,控制黃河東岸南北50餘里,東西35公里的地區,從而在河東站穩了腳跟。

閻錫山見紅一方面軍主力突破黃河天險,進入山西,慌忙將河西的四個旅調回河東離石、中陽地區,會同擔任河防的第七十一師,阻止紅軍東進;調太原第七十二師三個旅到汾陽,會同獨立第一旅向關上村挺進,阻止紅軍的行動,調臨汾第六十九師兩個旅向隰縣前進,敵以十二個旅的兵力從三面圍攻紅軍。閻錫山還調大同第六十八師主力到岢嵐,調大同騎兵軍主力到崞縣,調整長治第六十六師到介休,調應縣獨立第二旅到文水,保衛太原。

面對多路進攻之敵。紅一方面軍採取集中兵力打一路至兩路戰法。2月25日,紅十五軍團在石樓和隰縣之間殲敵第六十九師先頭部隊兩個營;2月26日,紅一軍團在中陽、隰縣、石樓、孝義四縣交界處之關上村殲敵獨立第二旅一個團,控制了這一作戰樞紐地帶。

閻錫山在丟失了關上村這一要地後,立即組織十四個旅進行反擊。以第六十九師的三個旅由隰縣向北反擊;以第六十六師的三個旅由介休向西反擊;以第七十三師的三個旅由汾陽向西反擊;以第一0一師的五個旅由中陽向南反擊。針對這種情況,紅一方面軍以少數兵力,牽制北面敵一〇一師和西面敵六十九師,集中兵力,求殲東面之敵六十六師和六十八師各一部。3月10日,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在孝義大麥郊地區的兌九峪,將敵六十六師、六十八師擊潰。粉碎了閻錫山組織的第一次反擊。

在此期間,留守陝北的紅二十八軍(轄二五0團,二五一團,二五二團),在劉志丹的率領下,乘敵一0一師由河西調回黃河以東,吳、佳、神、府一帶敵人兵力空虛的有利時機,揮師奪取吳堡、佳縣、神木、府谷地區,確保了東征紅軍的後方安全。2月下旬,中央軍委命令紅二十八軍參加東征作戰,插入晉西北地區,配合中央紅軍迅速打通抗日路線。2月底,紅二十八軍攻克沙峁鎮後,在賀家川一帶進行緊張的渡河準備。劉志丹經過晝夜不停地詳細調查研究,最後決定在通往山西興縣的羅峪口渡河。3月初一個晚上,渡河戰鬥開始了,在劉志丹的親自指揮和組織火力掩護下,紅二十八軍勝利突破黃河天險,進入山西。渡河後,紅二十八軍立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