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小說的鼻祖

——埃德加·愛倫·坡和他的作品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十九世紀美國詩人、小說家、文藝評論家。出身演員家庭。在世時長期擔任報刊編輯工作。其作品是在任何時代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格。語言和形式精緻、優美,內容多樣。偵探小說鼻祖、科幻小說先驅之一、恐怖小說大師、象徵主義先驅,唯美主義者。

受到過愛倫·坡影響的主要人物有:柯南·道爾、波德萊爾、斯特芳·馬拉美、儒勒·凡爾納、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區柯克、蒂姆·伯頓、江戶川亂步等。

愛倫·坡最著名的文藝理論是「效果論」。坡力圖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確立某種效果,再為追求這種效果而思考創作。他在《怪異故事集》序中稱「自己的作品絕大部分都是深思熟慮的苦心經營」。受西歐尤其法國資產階級文學頹廢派影響最大。小說有《怪誕故事集》、《黑貓》、《毛格街謀殺案》等論文有《寫作的哲學》、《詩歌原理》。1841年發表的《毛格街謀殺案》是公認為最早的偵探小說。內容寫密室兇殺,兇手居然是猩猩。1842年發表的《瑪麗·羅傑神秘案件》,純粹用推理形式破案。其他如《金甲蟲》、《你就是殺人兇手》、《失竊的信》等五部小說成功創造了五種推小說模式,(密室殺人、安樂椅上的純推理偵探、破解密碼詭計、偵探即是兇手及心理破案、人的盲點)塑造了業餘偵探奧古斯特·杜賓這一藝術典型。愛倫·坡被譽為「偵探小說的鼻祖」。其小說風格怪異離奇,充滿恐怖氣氛。

蕭伯納曾聲稱:「美國出了兩個偉大的作家——埃德加·愛倫·坡和馬克·吐溫。」但是,在美國文學界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坡更加命運坎坷的大作家了。他的一生大多在同命運搏鬥的逆境中度過。一八四九年十月初,坡連續幾天處於譫妄狀態,彌留之際大呼「上帝保佑我!」就此飲恨以終。這一呼聲凝聚了他對坎坷半世的悲憤。

坡的一生窮愁潦倒,不僅備嘗辛勞憂患,而且受盡人間白眼,不斷遭到明槍暗箭的中傷。無論在他生前也罷,死後也罷,在國內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外界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在了解他的人心目中,他是傑出的詩人,天才的短篇小說家;但在那些對他的作品、人格和私生活抱有成見的人眼裡,他卻是叛逆和瘋子,甚至是酒鬼和癮君子。其實根據大量材料看來,他對所愛的人始終和藹可親,一片至誠;只有對那些所恨的人,他才態度高傲,寸步不讓。不管怎麼說,他在美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總是無可爭辯的,他對美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作出的貢獻也是抹殺不了的。

要研究美國文學,對愛倫·坡的作品不可不了解,而要了解他的作品,首先應該了解他的一生。

愛倫·坡於一八零九年十九日生在波士頓的一個流浪藝人的家庭里。母親原籍英國,名叫伊麗莎白·阿諾德·霍普金斯,才貌雙全,能歌善舞,演過不少莎士比亞名劇的女主角,如奧菲麗亞和朱麗葉等。父親原籍愛爾蘭,名叫大衛·坡,是巴爾的摩一個小商人的兒子,原學法律,愛上伊麗莎白後,改行演戲,夫婦雙雙奔走江湖,勉強糊口。他們生了三個孩子,埃德加是第二個兒子,最小的一個是女孩子。為了掙錢養家,伊麗莎白在生下埃德加還不滿半月就上台演出。大衛平庸無能,演戲不受歡迎,一家五口長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精神苦悶,就此喝上了酒,有一天喝醉了酒跟妻子口角,負氣拋下妻兒出走,竟不知所終;一說他在坡周歲時死於紐約。伊麗莎白一個人拖了三個幼兒隨劇團流浪四方。在一八一一年,她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就此凄然長逝。幸虧三個孤兒各有善心人收養。當時埃德加僅三歲,由他的教父,里奇蒙一個家道富裕的煙草出口商約翰。愛倫領養,並替他改姓為愛坡。但他對這個姓很不喜歡,成人後仍經常署名為埃德加·愛·坡。

幼年時,他隨養父住在里奇蒙。六歲時,全家遷居英國。最初在蘇格蘭度過幾個月,後來一直住在倫敦,先後在杜博夫人開辦的寄宿學校和斯托克·紐因頓一所由勃蘭斯比神父辦的私人學校念書,打下古典文學知識的深厚基礎。五年後,愛倫一家回到里奇蒙來,坡又在當地學校念書。幸喜他天性聰穎,博聞強記,學業成績門門優異,體育方面也都在行,舉凡擊劍、騎馬、游泳,無一不精。他對拉丁文和法文很感興趣,又喜歡涉獵歷史、物理、生物和天文,精通數學、化學和醫學,酷愛拜倫、雪萊、濟慈、摩爾、柯勒律治等大詩人的作品,甚至還學會了用拉丁文寫寫詩。真可以說得上是奇才。

在家中,只有養母對他還多少有點疼愛和關懷,而養父是個講究實用的生意人,道貌岸然,不苟言笑,對音樂和詩歌一竅不通,當然無法理解他這個善於幻想、需要溫暖的少年心理了,因之父子感情一向不和。他也格外希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愛了。中學時代居然愛上一個玩伴的母親簡·斯蒂恩·斯塔那德,未幾,她就病故。他傷心之餘,寫了一首悼詩:《致海倫》,流傳至今。

十七歲時,坡進弗吉尼亞大學,就此結束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時代。養父本來待之十分苛刻,僅給一點生活費而已。他自幼受的教育就使他自以為南方貴族,大學裡結交的一批又都是富家子弟,不免放浪形骸,經常聚賭酗酒。他有沾上惡習,不但欠了一身賭債,而且還沾染酒癖。養父責怪他交友不慎,行為失檢,堅決要他退學。他在大學裡還沒念滿一年,就回到里奇蒙,當發現少年時代的戀人莎拉·愛彌拉·羅埃絲特已經準備另嫁他人,受的刺激就更大了。原來他倆早就相愛並私訂終身,坡上大學後,兩人不斷有情書來往,但都被養父扣留,雙方產生誤會,才釀成悲劇。這時養父在外有了幾個情婦和孩子,他在家裡再也待不下去,就毅然出走,前往波士頓謀生。

在波士頓,他靠了印刷商卡爾文·托馬斯的幫助,出版了第一本薄薄的詩集,書名《塔默蘭詩集》,作者署名:波士頓人。這些詩歌都是模仿拜倫和摩爾的,開本很小,定價一毛二分半,可惜根本無人問津。

這位青年詩人身無分文,又舉目無親,只得化名埃德加·潘萊入伍當兵。顯然他對這段平凡的從軍經歷感到羞慚,因此後來一直詭稱他在此期間正出國參加希臘獨立戰爭,還到過俄國。實際上他駐紮在國內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一帶。一年半後就榮升為軍士長。一八二九年,他的養母去世,他請假回家奔喪,隨即退伍。到了巴爾的摩,設法出版他的第二本詩集《明星,塔默蘭小詩》。他在姨母瑪利亞·克麗姆太太家住了一陣子,當時同住的有姨母的一個七歲的女孩弗吉尼亞和埃德加的大哥威廉,後來威廉因肺結核而死。小妹妹羅珊莉在襁褓時就由里奇蒙一份人家領養,長得瘦弱可憐,智力低人一等。一家人的遭遇都很悲慘。

二十一歲時,養父對他提出繼續資助生活的條件:要他進西點軍校深造五年。他同意了。因為他也願意學習軍事科學,所以入學後成績突出。只是受不了軍校中的嚴格訓練生活,經常曠課缺勤,受到軍法處理,以玩忽職守的過失開除出校。這時是一八三一年早春。他又到了紐約,在當地找到一家書店出版了他第三本詩集:《埃德加·坡詩集》。一八三三年,他又回到巴爾的摩,以《瓶中手稿》得了巴爾的摩的《星期六遊客報》短篇小說一等獎一百元。這筆獎金救了他的命,並幫他正式走上從事文學的道路。

一八三四年三月,他的養父逝世,偌大的一份家產都被幾個嫡親子女瓜分一空。他分文未得,隻身來到里奇蒙,當了《南方文學信使報》的助理編輯。生活孤寂凄涼,情緒抑鬱,只得借酒解悶,一度竟想自殺。虧得後來克麗姆太太母女倆來跟他同住。一八三五年九月二十二日,他就和剛滿十三歲的表妹弗吉尼亞結了婚。

坡同她的結合引起外界議論紛紛。毫無疑問,他是真正愛她的,這點從他們的通信中看得出來。但他一直稱他為「小妹」,可能他娶她只是因為要得到克麗姆太太的照顧,因為他在岳母身上看到了畢生尋求的母性愛,他需要一個溫暖的家庭,需要有個知疼著熱的貼心人。據說,坡婚後因雙方年齡相差太大,婚姻並不美滿,但這只是捕風捉影的猜測而已。

他在《南方文學信使報》工作了將近一年半,發表了一些自己寫的小說、詩歌和新書評介等等,但都是混飯吃的作品。一八三七年一月,他因飲酒過度,健康受損,影響編務,老闆對之不滿,他只得離職。二月,全家遷居紐約,總算為他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說《阿瑟·戈登·庇姆述異》找到出版商。這是一篇寫一艘船在海上遇難的驚險故事,書出版後也毫無銷路。

一八三八年,他又舉家遷往費城,找到一份當文章槍手的糊口工作,替當地一個出版商把一本早已絕版的貝殼學論文改成課本。坡就做了文抄公,有些章節大段照抄。這在坡的賣文生涯中也並非僅有的一次,他的詩歌理論有些就照抄柯勒律治的,甚至字句都沒改動。但坡對別人的剽竊行為卻深惡痛絕,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