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芬芳的港》

《芬芳的港》

「芬芳的港」,是外國人對於「香港」兩字的意譯。有不少外國人,由

於在十九世紀的三十年代,到廣東來進行貿易的外國商船,習慣到香港島西

端近香港仔處的一條大瀑布入海處取淡水(至今這地方仍稱為「瀑布灣」,

瀑布卻因上流水源被截斷,已經枯竭了),遂誤解了「香港」命名的來由,

以為是由於水質甘美芬芳而起,遂譯成「芬芳的港」。其實是誤解了。香港

的「香」,是由於當年東莞特產的「莞香」由石排灣出口而起,並非由於瀑

布灣的水質芬芳。

安德科與興頓兩人合著的這本《芬芳的港》是一部香港簡史,本是準備

作中學課本用的,篇幅並不多,可是由於編寫的方法很別緻,文字也簡單明

了,因此倒成了也適合一般人閱讀的一本香港簡史。(G. B. Endacott and A.

Himtrant Harbour.)

本書共分十二章,每章又分成若干小節,各有小題,每章並摘錄有關文

獻一題,以見當時對於新涉及的這些事情的輿論和反應,更附以復慣用的問

題若干。這部香港簡史初看起來好象近於零碎不連貫,其實它已經將這個殖

民地的形成經過,它的特徵和發展情況,以及歷年的一些重大事件,全都扼

要的介紹給讀者了。

本書附有若干插圖,大都是採取新舊對照方式,表示了香港面貌的變化

和發展。

卷末有附錄三篇,一是澳門小史,一是香港的一些有趣味的地方,另一

是歷任總督的姓氏和任期。作者在本書卷末附了一篇澳門小史,這不僅因為

港澳關係很密切,而是由於在鴉片戰爭的前夜,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曾

起意想佔領澳門,取葡人的地位而代之,可是這意見不為倫敦所接受,這才

退而求其次,向林則徐的繼任者琦善索取香港,因此香港這殖民地的形式,

可說是由澳門所促成的。

附錄第二篇《香港的一些有趣味的地方》,可說是本書內容最有趣的一

部分。作者以八十一個小題,敘述了香港、九龍、新界以及離島上的一些古

跡建築和古老道路的遺迹等等,這些都是在其他外人所寫的有關香港著作里

很少讀得到的資料。

作者在敘述香港一些街道命名掌故時,很替當時的英國商人攫取了這個

殖民地的義律抱不平。因為許多早年次要的人物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姓名

作紀念,惟獨取得香港島的商務監督義律,卻沒有一座山,一條街道,或是

一座建築物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據說今日中環銜接雲咸街,穿過堅道通

往羅便臣道的「基利連拿」(俗稱鐵崗),本來命名為「義律谷」,後來遭

英國商人反對,遂改成了今名。其實,反對他的不僅有當時到中國來貿易的

英商,就是維多利亞女王也對他擅自取得香港島曾加以譴責,將他調遣回國,

另派砵甸乍爵士來接替。義律可說吃力不討好,難怪《芬芳的港》作者在百

年之後要為他抱不平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