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監

內監古稱宦官,由於身在宮廷,每每對政局很有影響;特別是一個朝代瀕臨衰亡之際,內監更多地起些壞的作用,因此歷代論者對於宦官都極少好評。不過,這都是環境使然。首先,是歷代論者都常說到的,因為內監身心遭受過傷殘,遇事對人,自然恨多愛少、陰毒險惡。其次,因身在深宮,服侍的是皇帝、後、妃等人,偶拂其意便會得禍,以此便巧言令色,養成了很多惡德。還有,一般內監沒有全歸自己的居處,食住都與夥伴相共,接觸較多,衝突也多,攻防較量,勝者每多狡惡之輩。成了氣候、有頭臉的,也以此輩為多,所以內監常常干不出什麼好事來。這些雖都是歷代都有的泛泛之論,仔細想來,卻也有些道理。

內監在明代為禍之烈,論者常以為是較之漢、唐,尤有過之的。關於此點,明代的開國之君朱元璋自始便很注意,而且想要設法予以制止。但事物的發展自有其內在的規律,一個人即使成為最高統治者,也無法以他的意旨使之有所轉移,加之他的後人又增添了有助於宦官為害的一些做法,所以明代的宦官為禍之烈反而很為突出。

最早提到了內監的古籍是《周禮》,在那書里,內監被稱為「奄寺」,曾有「奄寺不及百人」之語。明太祖朱元璋極崇奉《周禮》的這句話,他常說,「朕觀《周禮》,奄寺不及百人,後世至逾數千,因用階亂。此曹止可供洒掃,給使令,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也還常說,「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惡者常千百。若用為耳目,即耳目蔽;用為心腹,即心腹病。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則檢束,有功則驕恣」。他是起自民間的,所以對於內監有與民間極為一致的看法,既深知其慣於為害,又很注意於有效的予以制止的方法。但他並沒認識到,內監之慣於興風作浪,是這種制度所具有的內因所形成的,要消除此患,只有廢除了這種制度才行。朱元璋不但沒能認識到這一點,反之他還認為宮廷之內,內監的服役是萬不可少的。早在建立大明之前,在他的治區還自稱為吳國時,朱元璋的宮廷便已有了內監,而且人數也遠遠超過了他所頻加引用的「百人」。在人數上,他雖曾不斷肯定、引用《周禮》所說的「不及百人」,但因實際上的需要,在他宮內的內監人數卻在繼續不斷地遞增,建立了大明皇朝以後,增加得更是迅速,就在他及身之時,內監人數也已增至數千,並且十二監、四司、八局,所謂二十四衙門,也都建立得規模具備了。

二十四衙門中的十二監,那是: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和都知監。四司則是: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和混堂司。八局則是: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局和司苑局。從這些名稱來看,其所經管的範圍已是極寬,把衣、食、住、行、軍器、甲仗,以及燒的、用的,錢鈔等等,全都包攬無餘了。朱元璋的認識和主張,在事實上可以說已經崩潰到無影無蹤。但雖如此,他還是訂出了些措辭極為嚴厲的禁例,企圖加以補救。這些禁例是:內臣與外官不得有文移往來;不得互通消息;內臣不得兼有外臣文、武官銜;內臣不得服用外臣冠服;內臣官階不得高過四品;內臣月給食米一石,衣食都在內廷;還有,內侍不得識字!更加特別鄭重的是,他還鑄了一面鐵牌立在宮門,文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這些禁例說得雖極嚴厲明白,但到後來,幾乎全都成為具文,漸漸都被破壞無遺,很少有人再能想到了。有些禁例,甚至就是朱元璋自己給破壞了的。如在洪武八年(1375),他便曾派內侍趙成到河州去市馬;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又派出了司禮監的內侍聶慶童,到河州去辦理茶、馬等項事務,這些都違反了他所三令五申的「內侍不可令與外事」的禁條。這也給以後各朝很多中官奉命出使以至鎮守邊地造成了先例。

總的說來,被朱元璋自己破壞了的禁例並不算多,其他各條都是後來的諸帝漸加破壞了的。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為帝的是皇太孫朱允炆。皇太子朱標已在朱元璋之前去世,所以皇位由皇太孫繼承,這便是後世所說的建文帝。這位皇太孫對他祖父所定的這些禁例執行得很嚴,他才即位,便曾嚴諭各地官吏,內侍外出如有不法之處,地方有司可以將其械送治罪。在內廷,對內監管理得也極嚴,稍違禁例,即行懲辦。內監們在拘束過嚴的監管下,很多人都覺不滿,等到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造反南下時,很多內監紛紛逃往朱棣的軍中,把朝中的諸般虛實都報告了他,加速了他的勝利,使他很快便攻入南京,奪得了帝位。

朱棣奪得了帝位,次年便改元永樂,他就是明代稱為二祖之一的明成祖。朱棣由於暗中曾很得到內監們的助力,對於內監的觀感便與明太祖與建文帝大有不同,內監的待遇寬鬆了很多,人數更增加了,二十四衙門經管的範圍更鋪展開了不少。朱棣改變舊制最顯見的便是內監竟可公然統率軍隊搭乘艦隻,自由出訪。至今仍然盛傳人口的「三保太監下西洋」,便是於永樂三年(1405)開始的。這個「三保太監」姓鄭名和,是雲南人,他自幼便已「凈身」(動過手術,成為閹人,俗語稱為「凈身」),被分到燕王的藩邸中服役。燕王提兵南下,鄭和也在軍中。他很立了些功,極得燕王倚信。他曾前後七次出訪西洋(即今南洋一帶)各國,統率的艦隻人員,規模極大,共計有將校、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分乘著長達四十四丈、寬有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隻。這樣的人數和艦數,以及艦隻的巨大等等,在當時可說是世所獨有的、最大的艦隊。鄭和多次出巡,當然意在宣揚國威,通使求好,也還含有炫示富強,要西洋各國把中國奉為大國,前來朝貢的用意。此外,據傳還有一個更為著意的目的,便是想到海外探尋出一直尋獲無蹤的建文帝的蹤跡。原來燕王朱棣率軍攻入南京之時,情勢很亂,宮中起了大火。在混亂中,卻不見了建文皇帝,到處尋遍,都無蹤影。朱棣得知此事,立命緊閉宮門、城門,派人分往城中各處認真仔細搜尋,務要生能見人、死能獲屍,才肯罷休。但是連搜多日,仍毫無所見。不久,外面便有了很多關於建文帝的傳說,所有的傳說都是講建文帝早在城破之日便已逃出城外;逃往哪裡,則各說不一,川、滇、黔、桂等地都各有所傳說。過了些時候,建文已經逃往國外之說越來越多。有一些人還說,某人、某人,曾在海外某地、某處見過建文;更有很多人還說,建文已經落髮出家,袈裟芒鞋,完全已是僧人打扮……永樂覺得,建文如在,對他始終是個威脅,必須把他尋獲,做個了斷,才得心安。因此,鄭和出訪,暗中就還負有訪查建文皇帝蹤跡的使命。鄭和七次出訪,開始於永樂三年(1405),到第七次出行已是宣德六年(1431),前後共達二十餘年,到過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等三十餘國,史家稱為明初盛事,洵非虛語。

除了鄭和以外,永樂派往各處的內監還有多起,如永樂元年便曾派出內官監的內監李興,命其奉敕前往暹羅,去問候那裡的國王。此後如李達出使西域、童海出使迤北、侯顯出使西番,也都和李興一樣,負有相同的使命。

派內監到軍隊中去作為監軍,或是就由內監徑行統率軍隊出鎮地方,也是早在永樂年間便留下了例子。譬如,永樂八年(1410),便在都督譚青的營中派有內監王安作為監軍,內監馬靖出鎮甘肅,內監馬琪出鎮交趾(即今印度支那半島),便都是內監自率軍隊出鎮邊方。

永樂雖然有過這些有違祖訓之事,但卻不肯承認。他狡辯說:「朕一遵太祖訓,無御寶文書,即一軍一民,中官不得擅調發。」鄭和等人出訪海外,監理軍兵,出鎮邊方等等,當然都要有御寶文書,不然,豈不是跡近謀反或是形同割據了么?況且明太祖的那些禁例,作為對象的雖是內監,而認為應予注意的,卻還是在於後來繼位為帝的後人們,要他們特別注意到這些地方,不要在這些去處給予方便。永樂當然不會無知至此,他這麼說不過是打個圓場,粉飾一番而已。

對於「內侍不得識字」,永樂同樣也未予重視,他曾特命范弘、王瑾、阮安、阮浪等四人都去讀書,要使他們能通經史,善筆札,並即以此用來侍奉當時尚在東宮為皇太子的朱高熾。這幾個人都是英國公張輔出征交趾時擄來的姣童,永樂歡喜他們聰明姣好,所以閹為閹人,並使他們能以文筆來侍奉太子的。後來這幾個人,還都在宮中起過一些作用。

永樂雖說破壞了「內侍不得識字」這一禁例,但准許讀書的人數究竟很少,而且是在暗中進行的,並沒有公然表示違抗。到了明宣宗,也就是朱棣的孫子,年號是宣德的朱瞻基即位為帝後,則已大模大樣否定了「內侍不得識字」這一條。他以明令在大內設立了內書堂,選了一些較為聰明的小內監,送到那裡去讀書學習,要使他們習知經史,嫻於文墨。這種做法竟即成為定製,直到明亡,內書堂才跟著歸於消滅。最初在內書堂做教習的是大學士陳山,後來還有很多的大學士或是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