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宰相到閣臣

廢除宰相制,是明太祖朱元璋久經籌划過的。他的設想是,一切政事由六部分管,由皇帝直接統馭著六部,除去夾在皇帝和六部之間的中書省這一層。洪武十三年中書省被撤銷後,便開始試著照他的設想來做。但一切都集中於皇帝的一身,卻又是絕難照管得了的,尤其是定製、擬旨、批示等類的文書工作,更非一人所能盡理。解決這個難題,他是利用一些在內廷工作的學士、講官,以翰林院中修史、修書的編撰人員來做這些文字工作。這些人們有如一些辦稿人員,或是秘書,初時並無定員,也無定稱,從洪武十三年到繼他為帝的皇孫朱允炆(wén)的建文四年(1402)的二十多年裡,便是這樣辦理國事的。到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攻入南京,奪取了帝位,便把這種辦法確定下來,使這些人員有了定員,並也有了定稱,直至明亡,都是如此。

這些代皇帝辦理機務的學士們,在有了定員以後便都被稱為「閣臣」,這是由於在他們的學士職稱之上,都冠有他們辦事處所的殿、閣名稱,如中極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所以人們便都以「閣臣」呼之,後來則便習為定名了。閣臣或也稱「輔臣」,那是皇帝常用來稱呼他們的,在行文中也以稱輔臣時為多。在民間,閣臣還常被稱為「閣老」,那可是口頭上的尊稱了。

明代最初被任為閣臣的一共有七人,他們是黃淮、胡廣、楊榮、解縉、楊士奇、金幼孜和胡儼。他們都是在朱棣打入南京,即位為帝,還未改元永樂時便已被任命了的。

自從有了閣臣,可以說在政治機構中便真正沒有了宰相。但由於閣臣的權力雖比宰相小得多,其職務還是承上啟下,發布政令,還帶有宰相職權的一部分,所以人們還是習慣地把他們目之為宰相,被任為閣臣,習稱為「入閣」,而「入閣」和「拜相」也竟成了同義語,甚至還常聯合併用,某人一經入閣,人們便說某人已經「入閣拜相」了。賀人入閣的詩文,也常是徑以「入相」為賀。所以在明代,宰相可以說是「實亡而名存」。

但是話雖如此,宰相和閣臣仍有很大的不同。兩者最大的不同處,便是宰相有他的辦事處所和發揮政令的機構。以往歷代的宰相都有他自己的相府,府中上上下下有很多府屬。明代的相府稱為中書省,省中也有左丞、右丞、參知政事等屬官。閣臣可全沒有這些,他只是在殿、閣中辦事,手下的人員也只有些管理卷宗和抄寫文書的屬吏而已。在品級上,二者也很不同。宰相是個位極人臣的職位,總得身居百官之上的人才得身登相位;而閣臣則並無這些限制,各類學士官級才只五品,甚至品秩更低的,也可被任為閣臣。即以最初得任閣臣的七人而言,其中品秩最高的應推名列第四的解縉,他在入閣前的職任是侍讀,秩不過六品,入閣後升為侍讀學士,也只有從五品。位居第七的胡儼,入閣前的官職是檢討,僅是從七品,官位就更低了。當然,這是就初期而言,後來閣臣的體制日尊,入閣的常先被任為禮部侍郎或尚書,然後才以兼任××大學士而入預機務,職位上要比初期高多了。不過入閣的人品秩不拘這一特點卻是直到明代瀕臨滅亡還在保持著,如以崇禎十六年(1643)入閣的魏藻德而言,他是被擢升為少詹事才入閣的,官也才只有四品。宰相和閣臣,在職任上也還有很大的不同,宰相具有執行權,遇事都可奏而行之,甚至辦完了再奏明也是常有的事;閣臣則只有聽皇帝吩咐,照他的意見擬具出辦法,等被批准後,才能據以擬旨來頒行。這二者在職任上的不同,就正是明太祖亟欲廢除宰相制關鍵之所在。他想要的正是想有一些既能辦事,又少實權的人。以在職的人數而言,宰相與閣臣也有些不同,宰相人數總不會很多,通常都是左相、右相各一人,最多也不過再加上一兩個;而閣臣卻不然,常是少則四五人,多時則至七八人,最多時竟有多至十幾人的時候。然而也有些例外,如在萬曆年間,明神宗倦勤,閣臣有缺總不肯補上,竟常出現閣中只有一人、成為一人獨相的局面。

閣臣成為定製後,很快便形成了為其所特有的一些制度,這些制度並未成文,但有時卻比定有專條的制度還更死硬。在最初得任閣臣的七人中,便有了一定的名次上的排列,列名最先的人被稱為「首輔」,第二人則稱為次輔。首輔自始便有個像領班一樣的意味。但在最初,名次雖經排定,卻並不是不能變動的,居先者可以降下來,在後者可以躍到前面去。譬如最初的七人,原是以黃淮為首,解縉則名列第四,但不到一年,解縉卻一躍而為首輔,原來的首輔黃淮卻降了下來。再如楊士奇,他是名列第五,排名在第三位的楊榮之後的,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楊榮和他都在閣中,他卻躍居楊榮之前成了首輔,楊榮則只得任次輔。但是這種可上可下的做法並沒有持續了多久,很快便形成了另外一種絕對排資論輩、前後永遠分明的死硬制度。這一制度的要點是,在閣中的名次既經排定,便成不可更易的順序,首輔永遠是首輔,次輔在首輔未離職時永遠是次輔,首輔如果離職,繼為首輔的又必然是這個次輔。次輔而下,三、四、五、六各位也是同樣,都得等著名列在前的人離去,或者死了,才可以依次遞升。不但此也,首輔如果罷離,不管去職久暫,只要又行入閣,排資在他之後,已然位居首輔的人也該退下,由這位舊時的首輔重居首位。這種死規矩,在以前的宰相制中一直並沒有過,如果有,那麼汪廣洋再入中書省,升任左相的就該是他,而不是胡惟庸了。

閣臣後來還形成了另一個規例,便是入閣者必須是甲科出身,也就是說,必須是個進士出身的人。這種規例最初也沒有,仍是稍後才形成的。仍以最初的七人為例,那七人中的楊士奇和胡儼便不是進士出身。不過他們雖非進士,入閣之時卻都在翰林院任職,楊士奇是個編修,胡儼則是檢討,所以嚴格說來,最初七人雖非都是進士,實卻一律都是詞臣,這與後來的非甲科出身不得入閣,看來倒也有些關係。其實這也難怪,因為選來入閣的人首先便須以筆墨見長,並且又只從詹事府、翰林院等修撰文史,或者職為講官的那些處所來選擇。而這些地方又都是甲科人員匯聚之處,後來竟自形成非甲科不得入閣,中了進士,又被選為庶吉士,人們便都以未來的相臣目之,實在也是由來有自,無怪其然了。

由於閣臣同時在閣者每有多人,首輔又有個類似領班的作用,遇事總是由他當先,和皇帝的接觸也以首輔為多,所以彼此之間相互競爭自始便很激烈,以首屆的七人而言,便發生過黃淮和解縉之間的激烈鬥爭,結果則是解縉被害,死得很慘;黃淮後來也以時常加害大臣被投入獄中,結果也並不好。

這個解縉在首批的七位閣臣中最初雖然名列第四,但入閣時的官級卻是七人中最高的一個;他這人又極有才華,文筆既佳,又多策略,所以入閣不久,便脫穎而出,入閣不足一年,便壓倒了黃淮,躍居首輔。黃淮原是個熱衷權位的人,被解縉搶到了前面,豈肯甘心?於是他便一心羅織解縉的過處,遇有機會便暗中向永樂反映,終於在永樂五年(1407)把解縉從首輔的位置上搞了下來,自己重又得居首位。他雖把解縉趕出閣外,遠謫到廣西去為布政司右參議,卻仍不甘心,到永樂八年(1410)更以「結黨營私」的罪名興起大獄,把解縉和中書李貫、贊善王汝玉、編修朱紘、蕭引高等人都逮入詔獄。李、王、朱、蕭等人由於久被關押,都已死在獄中,只有解縉,雖被關了五年,卻還沒死。這時已是永樂十二年(1414)了。那年冬季,天子錄囚 ,永樂在獄囚名冊中見到解縉的名字時,隨便問了一句:「這解縉還活著么?」他問這話,並沒要人回答,可能是隨口一問,並無別意;也可能是詫於解縉的生命力之強,關了這麼久,竟還活著;也可能是想起了解縉的才幹,又有赦出起用之意;當然,也並不排除這話竟是「怎麼,解縉還沒整死么」的同義語。當時呈上囚名冊的是錦衣衛的帥臣紀綱,他是個出了名的佞臣,是以善窺人意、手段毒辣殘酷受到永樂的寵信的。他聽到了永樂的問話,並沒有作聲,卻在心裡早已拿定了主意。下來之後,他便把解縉請到他的房裡,用酒款待,並說些開心的話,使之痛飲。一待把解縉灌到大醉,便命人把他拖出,埋進外面的積雪裡。由於寒冷和窒息,解縉很快便死去了,獄囚的名冊上,也就勾去了他的名字。紀綱的這個做法,可說是狠毒乖巧兼而有之。他這樣做,無論永樂的問話用意何在,他都可以應付自如。如果永樂意在除去解縉,他這麼做自然是先意承旨,會顯出他的能幹和忠心;如果永樂並沒想到要解縉死,甚至還想再起用他,那也沒有什麼,他的死因可以查明,完全是醉卧受寒而死,實在也怪不到他紀綱的頭上來。解縉死時年才四十有七,當時有很多人都為他的懷才受屈、中年早逝而感到傷痛。就在解縉死前三兩個月,黃淮已因多次暗害大臣而入獄,由此看來,解縉如不酒醉被害,重複起用似非並不可能,而紀綱的忽下毒手,除為希圖迎合帝心以外,另外還有別的微妙原因,倒也很有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