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權與相權

宰相之為帝王的輔佐,其淵源是很久遠的,也可以說自從有了帝王以來,就有了地位僅次於帝王的宰相。

這一制度,歷來便都為論者所肯定。每當說到太賓士世,總是以明君善於擇相、賢相能竭誠事君,作為主要因素。很多相處得較為和美的君相之間,彼此也常以融合無間、如魚得水,相互讚譽。粗粗見來,似乎君相之間總是以和衷共濟、同心協力才是正道。但歷觀史籍、揆諸實際,卻又不然。自殷周以來,便是君相合力共治之局,其間帝王掌握著最高權力,處理實際的政務則較宰相為少;宰相掌握著次高權力,而處理實際的政務卻較帝王為多,彼此互為消長,彼此意見相合時固然常有,而彼此相異時卻也時見。相合自然無話可說,相異則不免要相互讓步,或竟發生衝突。伊尹放太甲,成王疑周公,便是極早的例證。自此而後,君相之間的鬥爭就沒有斷過,只不過是衝突的緩和與激烈各不相同而已。這其間,霍光、曹操、司馬氏父子和桓溫等人,都是以相權壓倒了帝權的突出人物。

君相之間雖說不斷有些爭持,但從權位上來說,優勢自然總是在帝王一方面的時候為多。而且每逢改朝換代,君相之間的權勢總要有些變化,這變化的趨勢則是帝權不斷上升,相權則不斷下降,因為每個開國之君為了保全他的基業,總要除掉一些前朝制度中對帝王起到約束作用的條文,而添上一些擴大王權的條文。歷代繼續這樣修改,帝權與相權之間的距離也就越來越大。這樣,到了明初,帝權和相權之間相距便已絕遠,但明太祖朱元璋還是覺得宰相的權力對他的帝業終究是個威脅,最後終於把這個行之已久的宰相制給廢除了。

廢除了宰相制,君權越發增重了,君主專政,至此已發展到了頂端。這對於帝室的穩固自然是有利的,在有明一代的一十六帝中,於童年間便即位為帝的很有幾個,另外又還有些倦於理事的人,多年避居深宮,很少臨朝問政。然而即便如此,帝權還是很鞏固的,並沒有出現過權傾一朝、足以代立的人物,其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應該說是取消了宰相制的緣故。不過,也正由於居安無危,明代諸帝,除去建國初期的所謂二祖以外,都極缺乏歷練,只有宣宗、孝宗,稍為後世加以稱許,其餘都不過是些碌碌無為的人,坐視國是日非而振作乏術,終至內外交困,以至於亡。這又是一心只為增重帝權而殫精竭慮的人所沒能想到的。

明太祖朱元璋之終於廢除了宰相制,是在他建國為帝後,為了鞏固帝權,經過多年的思慮和謀劃,最後才毅然決定的。最初,他對設立宰相輔佐國政的制度,也是一如前代,並無一點疑慮。早在他建立大明帝國之前,還是稱為吳國的時候,便已經設立起了宰相的職位了。從吳至明,宰相都稱為丞相,共有左、右二員。那時位居左丞相的是李善長,位居右丞相的則是徐達。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國,即位為帝以後分任左、右丞相的還是李善長和徐達兩人。那時丞相的任所稱為中書省,丞相之下設有左丞、右丞、參知政事等職稱的屬員。徐達在中書省為右丞相的時間並不久,只有兩年略多些,後來便因要率領軍隊出征而離開了那裡。李善長在徐達離去不久,也因病致仕(即退休)家居。繼李、徐而任職丞相的,又有汪廣洋和胡惟庸兩人,汪是在李善長於洪武四年正月致仕之時即被任為右丞相,繼李而來掌管中書省的事務的。胡惟庸比汪廣洋的入相要晚兩年多,他是於洪武六年七月才被任為右丞相的。有明一代曾任職丞相的只有李善長、徐達、汪廣洋和胡惟庸四人,只從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初,有過以左、右丞相為首的中書省;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謀叛被誅,中書省也隨之而被撤銷,此後丞相的官名和職所便都化為烏有了。

明太祖朱元璋是在即位為帝後才逐漸感到帝權和相權之間的衝突,幾經設法想要加以調整,但都並不令他滿意,最後才決意廢除這一制度的。從他們君相之間自開國以至最後李善長一家都被族誅,明太祖的不斷謀劃,事後看來,還是很顯然的。

徐達在相位的時間最短,他又是四個丞相之中唯一未被處決的人,所以在他和朱元璋的關係之間,有關宰相制的廢除的跡象並不多。可以略去不說。

首先要說的,應是朱元璋與李善長二人之間的變易。李善長是在朱元璋還是郭子興的部將之時,便與他在軍中共事的舊人,他們原是相交極厚,彼此非常相得的。李善長是個極有智計,料事多中,並且極有決斷,敢於任事的人。史家說他是,「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很確切地道出了他的特點。正由於此,他在作為郭子興的一個部將的參謀之時便已極為有名,引起了郭子興的注意,郭曾很有意把李善長從朱元璋的幕中選拔出來,作為他自己帳中的參謀。那時的朱元璋對李善長正在倚信至殷,認為誰對他的幫助也趕不上李善長,如何捨得讓他被調走?但是郭子興的諭令他又不敢違抗,真是去既難捨,留又不能,陷入了極其為難的困境。同樣,李善長也不願離開朱元璋而另圖高就。一則是因為他在朱元璋這裡是居於首席謀士的地位,真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心意互通;轉到郭子興那裡,會變成人微言輕,哪裡比得上這裡?其次,就是他後來常常誇說的,他早就看出朱元璋生有異稟,是個能成大事的人,所以他才樂意一直輔佐著他。李善長不愧是個「多智計」的人,他對郭子興的拔擢想出了很多辭謝的方法,通過多方說項,終於使得郭子興既不怪罪,又擺脫掉了他的選調,仍舊留在朱元璋的幕中。經過這樣一番周折,朱、李二人的情誼又更增進了一步,合作得更見盡善盡美了。

在天下未定之時,李善長和朱元璋二人之間,實在是日見親厚,有似如魚得水一般。這由於李善長確實很有才幹,而又勇於任事,多謀善斷,很多決不待時的事,他都能抓緊時機,不多和人商量,獨自及時便辦妥了。朱元璋得他這樣相助,真是事事都可放心,省卻無數麻煩。對於朱元璋來說,在他連年征戰,削平群雄,以迄建國之時,李善長確是一個兼具蕭何與張良二人之長的人物。在軍中,李善長是「為參謀,預機畫,主饋餉」,指揮作戰和組織供應,他都兼管到了。在建國之初,一切有關政、經等項的法規和制度,以及郊社宗廟等等的禮節和儀制,也都是由李善長親自加以制定,或者由他率領有關諸臣,一一加以制定的。明代建國之初,論起功來,無論就任何方面來說,李善長應為功臣之首,實在是眾口一詞,並無爭議的。朱元璋對於這一點也很明白,所以在最初封公的六人中,李善長是居於最先的地位(其他五人是:徐達、常遇春的兒子常茂、李文忠、馮勝和鄧愈),在為他封公的制詞中,明確地把他和漢初的蕭何為比,也正顯然表明了當時人們對他的一致的看法。

朱元璋和李善長的相離日遠,最後竟成為相互有敵意,是在建國之後才逐漸開始的,也就是帝權和相權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而引起來的。這也是情勢不同,利害各異,因而產生的必然結果。在逐鹿中原的軍中,敢於任事,當機獨斷,原是極可讚許的長處;而在建國之後,則不免被目為獨斷專行,為已登大位的皇帝視為不能忍受的行為了。這種情況,可以說是,自古以來無代無之,所謂「共患難易,共富貴難」,便正說明了這個。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國之後便泛舟五湖;張良在輔佐劉邦平定天下之後便飄然遠引,從赤松子游。這些事之所以為歷代論者嘆賞稱許,便是由於他們能夠看清時勢的變易,而情況有異,能夠早自為計,潔身而退的緣故。李善長輔佐朱元璋建國,有類於范蠡和張良,但在功成身退上卻絕異於他們,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雄猜之處又絕不遜於勾踐和劉邦,甚且尤有過之,所以二人在建國之後,共富貴時,便難於搞得好了。

由於李善長沒能見到時勢有異,行事也應有所不同,所以他在洪武初年身為左丞相時,與他身在軍中作為謀主之時並無什麼改變,甚至專恣自用還更有過之。凡是讓他覺著看不順眼的人,或是有人冒犯了他,便即毫不寬貸,立即定下罪名,奏而黜之。在他,原不過是本著他的敢於任事,當機立斷慣例,照舊而行而已。但在已經身登帝位,成為開國之君的朱元璋看來,這樣的做法,卻是太過目中無人,竟然忘了還有他這麼個高居尊位的皇帝了。一次兩次,尚自猶可,次數一多起來,更覺忍無可忍。他對李善長的不滿,便是由此開始,對於相權感到應該有所限制,也是由此而產生了苗頭。但是,李善長的功高望重,他還是很清楚的,處置不當,會引起不少不良後果,他也非常明白。他雖十分不快,但還是隱忍著,等待有個適當的機會。到洪武四年(1371),這樣的機會恰好來了。那是恰好李善長患病在家,自覺多日未能前往中書省治事,心有未安,便上疏懇請致仕。他這樣做,無非是略以示意:一則是略示未能任事心有未安,二則也是藉此以為探試,看看皇帝對他究竟如何。這種手法,也是歷代大臣所慣用的。李善長認為,疏文遞上之後,皇帝溫諭慰留是肯定的,他想知道的,不過是慰留的詞句到底可以達到何種程度罷了。但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