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分割包圍平津張

東北野戰軍入關,再加上華北野戰部隊40多萬人,對分散在平、津、張地區的傅作義集團的50多萬人,已形成了絕對優勢。

中央軍委在東北野戰軍還未入關時就命令,對傅作義集團巧妙地實施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切斷其南撤西退之路,將敵由「驚弓之鳥」變成「籠中之鳥」,以實現抑留華北就地殲滅的目的。

傅作義得知東北解放軍大舉入關的消息後,感到平、津間的交通有被切斷的危險,於是再次收縮兵力,調整部署,實施分區防守,加強北平、天津和塘沽的防禦力量,其具體部署是:

以第四兵團司令官李文兼北平防守區司令官,放棄南口、昌平、通縣、宛平等地,集中兵力防守北平;

以第十七兵團司令官侯鏡如兼津塘防守區司令官,放棄唐山、蘆台、漢沽,將第八十六、第八十七軍分別撤至天津、塘沽,令第六十二軍從北平回防天津,以集中兵力防守天津、塘沽。

各地部署的兵力分別是:

北平地區:華北「剿總」總部直屬第三十一、第三十五、第一○一、第一○四;第四兵團第十六軍;第九兵團第十三軍。此外,還有1個新編騎兵第四師和1個補給區司令部等。張家口地區:第十一兵團第一○五軍和整編第五騎兵旅、第十一騎兵旅。津塘地區:第十七兵團第六十二、第九十二、第八十六,第四兵團第九十四軍,華北「剿總」直屬第八十七軍,天津警備司令部直屬第三二六、第三三三師和第一八四師。

中央軍委就東北野戰軍入關後是怎樣進行作戰部署的呢?

11月26日,在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途中,中央軍委就東北野戰軍入關後的作戰計畫致電東北野戰軍領導人,指出:

「你們大軍入關,敵情必有變化。作戰計畫部署必須適時決定。因此,希望你們數日內處理後方事務完畢,在主力到達冀東之前,你們乘車趕過部隊先到冀東。此點甚為重要。

「截至現在止,平、津、張、唐之敵,尚是固守計畫,沒有撤退計畫。但今後數星期變化如何,則難斷定。

「因此,東北野戰軍主力的第一個作戰任務應不是唐山而是在平津線上之廊坊等地。該地有九十四軍兩個師,估計可能增加兵力,你們必須首先殲滅此敵,並且必須準備殲滅北平方面可能增援之敵。因傅、蔣主力是在北平為中心的區域,分布於涿州、北平、通州、密雲、張家口之線。你們必須準備和這些敵軍之一部或大部增援兵力作戰並殲滅之,方能達成切斷平、津聯繫的任務。與此同時,應以必要兵力包圍唐山之敵,使其跑不掉。

「在切斷平、津和包圍唐山兩個任務達成後,第二個作戰任務是殲滅天津、唐山間的第六十二軍3個師和獨立第九十五師等部。

「第三個任務是殲滅唐山之敵。唐山是平津的煤源,在沒有切斷平、津以前去包圍唐山,有調動北平敵人到津、唐作戰或從海路跑掉的危險。程、黃目前不要去包圍唐山,如楊李兵團包圍了張、宣之敵,而懷來、北平之敵向張、宣增援,則程黃兵團從薊縣、楊羅耿兵團從涿縣附近,迅速西進切斷平、張,合力殲擊平張線之敵。

「第四個作戰任務是奪取天津,殲滅第九十二軍等部。

「第五個作戰任務是殲滅北平周圍之敵。

「最後是奪取北平。」

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後,平津戰場的形勢是:華北軍區第二、第三兵團和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已將傅作義集團中傅系主力分割包圍於平張線上,東北野戰軍主力即將對平、津、塘地區的蔣系部隊實施分割包周。

對於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後的作戰計畫,從毛澤東命令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作戰開始,即與東北野戰軍領導人進行了認真的蹉商。

11月18日,毛澤東要求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的第一步作戰目標是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重點是防止津、塘、唐地區的國民黨軍逃跑。但是,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估計:國民黨軍發現東北野戰軍主力向冀東前進時,秦皇島的守敵可能向海上撤退,唐山守敵可能退塘沽或天津。從就近用兵和便利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作戰考慮,建議以位於冀東的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程子華、黃志勇兵團)於24日左右全力包圍,唐山守敵可能退塘沽或天津,我先遣兵團以主力位於唐山以南進行頑強堵擊,阻止唐山守敵南退,待東北野戰軍主力陸續趕到接替包圍。屆時程黃兵團或插至北平以東阻止北平守敵東退,或直接包圍天津,依當時情況再定。

毛澤東認為,從傅作義西到張家口東到唐山、天津的一字長蛇陣的布局來看,蛇頭在唐山、天津,蛇腹是北平,蛇尾在宣化、張家口。林彪主張先打蛇頭唐山,阻敵南退,這是不妥的。因為在沒有將傅作義集團的退路尤其是海上退路切斷,在東北野戰軍主力距離唐山、天津尚遠的情況下,先以一部兵力去打唐山,無異於打草驚蛇,會促使「以中央系在北平附近各軍,甚至加傅軍一部或大部進至津、塘、唐線,而以主力位於塘沽,則可以接出唐山之敵,並完成從海路撤退的準備,我軍入關很難殲滅該敵」。所以,11月20日,毛澤東致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指出:「包圍唐山敵人的時機值得考慮,程(子華)、黃(志勇)可以準備在25日至27日之間包圍唐山,切斷唐敵退路,但實行須等候我們最後命令。」(《毛澤東軍事文集》第5卷,第253頁,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如果說這時毛澤東還沒完全否決林彪要先打唐山的意見,只不過時機值得考慮的話,那麼,到了11月26日,毛澤東已更清楚地意識到不能先打唐山了。他說:「唐山是平津的煤源,在你們沒有切斷平、津以前去包圍唐山,有調動北平敵人到津、唐作戰或從海路陸路跑掉的危險。如你們同意這點,望電告程、黃目前不要去包圍唐山,但如唐山之敵有撤退的確實消息,則應迅速包圍之。」因此,毛澤東明確規定了東北野戰軍入關後的第一個作戰任務應不是唐山,而是在平津線上之廊坊等地,切斷平津聯繫,並以一部包圍唐山。在完成這一任務後,第二任務還不是打唐山,而是殲滅天津、唐山間敵第六十二軍3個師及獨立第九十五師等部。第三個作戰任務才是殲滅唐山之敵,然後奪取天津,殲滅北平周圍之敵,最後奪取北平。

11月27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向中共中央軍委表示:「平津行動均依軍委命令實施」;「東北主力南下後,擬在平津間殲敵,時間與具體部署,須依當時情況作出方案,經軍委批准實施。」

華北第二兵團由紫荊關向平張線疾進

毛澤東不同意林彪提出的先打唐山,那麼,平津戰役又應該從哪裡打起呢?毛澤東認為,傅作義的一字長蛇陣的要害不在蛇頭唐山,而在蛇尾張家口。因此,他提出要從西面打起,先揪蛇尾,迫蛇回頭,即先攻殲平綏路平張段之敵,包圍張家口。這是因為,(北)平張(家口)線是指平綏路東段北平至張家口一線,是連接平津地區與傅作義集團後方綏遠的唯一交通線,也是傅作義集團西逃的唯一交通線,張家口則是平張線上的要衝。為了確保這一交通線的暢通,傅作義將他的嫡系部隊10多個步、騎師(旅)部署在張家口至南口一線。我軍如若包圍張家口,切斷平張線,就能打中傅作義的要害,傅作義必然要派兵來救。這樣,我軍就可以引敵向西,抓住傅作義集團主力,既阻止其西退綏遠,又使傅作義很難捨棄嫡系主力南逃,從而達到拖住蔣系主力於平津地區的目的。所以,毛澤東對東北先遣兵團和華北第二、第三兵團說:只要在12月份內抓住傅作義集團的步騎兵16個師於平張線上,打得該敵不能動彈,不能西逃也不能東竄,那就是極大的戰略上的勝利。

為此,毛澤東親自部署了切斷平張線的行動計畫。1948年11月22日,毛澤東致電華北第三兵團領導人楊成武、李井泉、李天煥,指出:「擬以你們3個主力縱隊迅速秘密東進,協同詹大南部(冀熱察軍區)切斷平張聯繫,包圍張家口,使張家口之敵無法向平張收縮,吸引北平之敵派部西進救援張家口,以遲滯平津傅(作義)軍向南逃跑之時間。為此,你們3個縱隊除在歸綏附近之部隊暫時不動,迷惑歸綏之敵外,主力應準備待命於25日東進。」(《毛澤東軍事文集》第5卷,第261頁,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11月24日,再次電示華北第三兵團,要求他們率主力3個縱隊於25日從現地出發,迅速秘密東進,以6天時間(越快越好)到達張家口附近,然後以兩個縱隊包圍張家口西南周家河、懷安兩地之敵,以1個縱隊插入張家口、宣化之間,隔斷張宣兩處敵人的聯繫,使周家河、懷安、張家口三處之敵不能逃掉。如周家河、懷安之敵迅速縮入張家口或張家口之敵迅速向東收縮,則應迅速向東,協同冀熱察軍區部隊切斷平張聯繫,包圍張家口、宣化或下花園。「總之,以抓住一批敵人不使向東跑掉為原則。抓住並包圍之後,不要攻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