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國四方的角逐

中國的東北——一片神奇、美麗、富饒的黑土地。

因為它的美麗和富饒,自1643年沙俄入侵黑龍江之後的幾百年,這片黑土地就不斷受到列強的侵擾,特別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更是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為取得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徹底勝利,加快日本帝國主義投降,驅逐日寇對中國的侵略,1945年8月初,150萬蘇聯紅軍攻入了東北。隨著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國民黨蔣介石為搶佔抗戰勝利果實,在美國支持下加緊向東北解放區佔領;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為保衛人民的勝利成果,在東北自然是寸土必爭。

時值東西方對抗伊始,蘇聯與美國為了各自的利益,還把中國的東北當成了對抗的前哨陣地。為此,三國四方在這塊黑土地上展開了前所未有的較量,以至最終釀成了遼瀋決戰。

雅爾塔會議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個劃時代的會議在克里米亞的雅爾塔舉行。這是蘇、美、英三國首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舉行的一次最重要的會議,包括8次首腦全體會議、4次工作午餐或晚餐、多次外長會議。

時針指向1945年2月5日下午4時15分。

雅爾塔的沙皇宮殿在晚霞的照射下顯得分外美麗。海水、山色,還有雲朵、彩霞,這時已經融為一體了,來這裡的人們都禁不住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時的利瓦吉亞宮確實顯得太漂亮了,以至於羅斯福對斯大林說:「我想在退休之後,用個人的名義把它買下來。」斯大林笑著回答說:「不談這個問題。」可惜,羅斯福在退休之前就去世了。

至於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除了千島群島外,斯大林還要求日本歸還它從沙俄手中奪走的其他權利。這些要求基本上符合開羅會議精神,所以,羅斯福也就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

什麼是開羅會議精神?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羅斯福、丘吉爾和蔣介石在埃及首都開羅近郊的美納飯店舉行的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三國領導人就中國問題進行了商談。蔣介石在會上提出,戰後日本對中國的賠償,一部分可以用實物支付。戰爭期間,日本在中國創辦了很多工廠,這些工廠的機器設備,包括戰艦、商船和鐵路、車輛等,可以移交給中國。美中雙方商定:日本從中國奪走的東北各省,包括遼東半島,以及旅順、大連在內,必須歸還中國。

為了利於戰後中美合作,蔣介石向羅斯福聲明,他準備把旅順交給中美兩國共同使用。

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其中提到: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身圖利,也無擴張領土之意。三國之宗旨是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取或佔領之一切島嶼,使日本把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在宣言發表的頭一天,斯大林對羅斯福和丘吉爾說,他完全同意《開羅宣言》和它的全部內容,並且聲稱滿洲(東北)應當歸還中國。

1943年底,美軍在亞太地區同日軍作戰快兩年了。美國人深感勢單力薄,僅憑自己的力量難以在短期內打敗日本。所以,美國迫切希望蘇聯出兵。

這年秋天,在莫斯科蘇美英三國外長會議前夕,美國軍事使團團長迪恩接到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指令:俄國在粉碎德國後如能投入對日作戰,這對美英兩國以最小的損失,更快、更徹底地擊潰日本有重要的意義,而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確保蘇聯參加對日作戰」。

10月30日,即莫斯科外長會議閉幕的當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設宴招待與會代表。宴會上,斯大林委託赫爾秘密轉告羅斯福說:「在盟國打敗德國以後,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當時,斯大林並沒有提到出兵的交換條件。

1944年12月14日,羅斯福讓哈里曼與斯大林商談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問題。此時的斯大林已經不再含蓄了,而是直言不諱地提出了蘇聯出兵的條件。他拿出一張地圖,他的手從地圖上指向東方,對美國大使說:「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庫頁島)南部應當歸還蘇聯。」此外,斯大林還想得到大連和旅順的租借權,以及中東鐵路,並希望維持外蒙古的現狀。

蘇聯提出的出兵條件,犧牲了中國的利益,這就自然不能拿到桌面上討論了。2月8日,斯大林同羅斯福進行了秘密商談。

一開始,羅斯福就表現出非常誠懇的態度。由於美軍在太平洋諸島作戰中付出了很大傷亡,所以,羅斯福迫切希望蘇聯能夠早日出兵。他對斯大林說,日本現在還有陸軍400多萬人,海軍有120萬人,6艘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飛機3000架;美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有160多萬人,英軍有60多萬,有飛機6000架,軍艦600多艘。如果這樣打下去的話,盟軍的損失會很大。

斯大林握著煙斗,靜靜地聽羅斯福傾述。他贊同羅斯福的話,「我們可以訂一個出兵的時間表,我看打敗了德國,再有3個月的準備,蘇聯就可以出兵遠東。」

同時,斯大林又提出了對日參戰的條件。「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得到滿足,我們將難以向蘇聯人民解釋,為什麼俄國要參加對日作戰。」斯大林繼續說:「如果這些政治條件能得到滿足,人民就會理解這是涉及國家的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將這項決定向最高蘇維埃解釋。」

聽了斯大林的話,羅斯福顯得很高興。他對斯大林說:「關於蘇聯在遠東的利益,美國政府會充分考慮的。」羅斯福打算接受對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的領土要求。至於中國東北,羅斯福告訴斯大林,蔣介石願意使旅順和大連成為自由港。

斯大林將煙斗送到嘴裡,很愜意地吸了一口,接著說:「會議期間,我們三國應該就上述條件達成書面協議。」羅斯福對此表示同意。

1945年2月10日,莫洛托夫將有關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草案遞給了哈里曼。當天,斯大林同羅斯福再次舉行會晤。對草案作了一些改動,成為協定的正式文本。商談中,斯大林強調,大連不能成為國際港口,蘇聯需要旅順港周圍的海軍基地。

作為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沒有參加協定的制定,斯大林和羅斯福也沒有同他商量。直到2月11日,斯大林和羅斯福邀請丘吉爾在協定上簽字時,他才看到文本。

《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雅爾塔協定)》主要內容如下:

蘇、美、英三大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其條件為: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以維持。

(2)由於日本1904年背信棄義進攻所破壞的俄國以前的權益須予以恢複,即:

甲、薩哈林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

乙、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以保證,蘇聯之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也須予以恢複;

丙、對溝通大連與外界聯繫的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以共同經營之,經諒解,蘇聯的優越權益須予以保證,而中國須保持在滿洲的全部主權。

(3)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雅爾塔協定》的達成,最終促成了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蘇聯紅軍的作戰目標是日本關東軍,斯大林的最終目的是要恢複沙俄在1904年戰爭中丟失的侵華權利。美英兩國滿足了蘇聯的要求,卻犧牲了中國的利益。

蔣介石作為中國政府的首腦,卻沒有能夠參加這次會議。《雅爾塔協定》簽訂1個月後,即3月12日,蔣介石從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那裡得知,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提出了關於遠東問題的建議。讀了大使的電報後,蔣介石簡直難以相信,他自言自語地說道:「中國真的在雅爾塔被出賣了。」但是,蔣介石並不了解協定的具體內容。

1945年7月杜魯門、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德國波茨坦討論戰後問題

1945年7月17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距離德國首都柏林30英里的小城波茨坦舉行了一次代號為「終點」的秘密會議。這是三大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召開的最後一次會議,所以稱之為「終點」會議。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對日作戰問題。杜魯門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里,最迫切的是要得到斯大林個人重申俄國參加對日作戰的決心,這是我們的軍事領袖最急於要得到的東西。我在會議的最初幾天里就從斯大林那裡得到這種保證。」

8月6日,美國用原子彈襲擊日本廣島,迫使日本不得不考慮接受無條件投降這個事實。

然而,就在日本還在猶豫,希望蘇聯給予調停之際,斯大林於8月7日下午4時30分,簽署了蘇聯紅軍於9日0時對日本關東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