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靜悄悄的危機(1)

在以前的奧運會比賽中,美國隊很少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現在看來,美國人應該逐漸適應這種情況了。

——摘自2004年8 月17日美聯社發自雅典奧運會的評論文章,題目是《美國男籃以微弱優勢戰勝希臘》

中國人現在對我們國家處在衰退態勢中深表同情。很多中國朋友向我提及了他們的諺語:「富不過三代」,他們難以理解美國為何變得如此的無秩序、無理智和無節制。「萊溫斯基醜聞」在他們眼中是一種難以理喻的時間浪費,他們過去的皇帝可以有成千個妃嬪。中國人同樣驚嘆美國人允許自己借貸泛濫,讓公立學校赤字運行,而媒體只對餵食管、影片《十戒》和如何做到多吃不胖感興趣。

——美國商業協會中國理事會前主席詹姆斯。麥克。格雷高(以前是一個駐華記者,現在在中國經商)在2005年7 月31日《華盛頓郵報》如此寫道。

現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正在和美國展開激烈的競爭,而這種競爭與其他國家男子籃球隊同美國男籃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已不相上下的場面有異曲同工之妙。由眾多NBA 明星組成的美國男籃,在輸給波多黎各、立陶宛和阿根廷後,只拿到銅牌,垂頭喪氣地打道回府。在此之前,美國男籃在現代奧運會歷史上只輸過一場比賽。曾記否,美國當年指派全美高等院校體育協會的學生球員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學生球員足可以擺平其他國家的全部參賽隊伍。再往現後,挑戰出現了,我們開始派出職業球隊出征,而職業球隊也逐漸受到挑戰。

因為其他國家的球隊在不斷地學習,知識技術的傳播越來越快。其他國家球隊的教練可以從網際網路上下載美國球隊的訓練方法,並通過衛星電視在自己的起居室里收看NBA 比賽。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可以通過ESPN體育台觀看精彩場面的錄像。

由於導致世界變得平坦的因素相互交織,大量的初露鋒芒的籃球天才從世界各地來到了NBA 的賽場,這其中包括許多來自中國、拉丁美洲和東歐國家的球員。當奧運會開始時,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用他們在美國磨練出來的技術為國家隊效力。所以,20年前美國在奧運會籃球賽場上的優越感現在已經蕩然無存。NBA 的技術水平正日益變成香草冰激凌。如果美國想繼續在奧運會籃球比賽中保持統治地位,我們必須在技術上再上層樓。過去的標準已經成為歷史。如同IBM 的喬爾。

考利對我說的:「球員一個個單挑,來自立陶宛或波多黎各的籃球隊員還不能與美國隊隊員相抗衡,但是當他們團結在一起整體作戰時,當他們之間配合的比美國隊更流暢時,其對美國隊是極具威脅性的。」

2004年8 月26日,體育專欄作家約翰。范因斯坦在美國在線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美國男籃的表現是其他國家籃球隊水平提高和美國籃球水平下降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美國籃球水平的下降又是兩種長期趨勢發展所導致的。

第一個趨勢是籃球基本技術的退化。美國的孩子們只是想通過投三分球或者扣籃得分——這些場面你可以從ESPN體育台的精彩場面回放中看到——而不是踏踏實實地學習如何精確地傳球、如何找到空檔在拉扯中跳投或者擺脫大塊頭上籃。這些技術需要經過大量艱苦的訓練才能學會。范因斯坦說,今天這一代美國球員崇尚的是玩的精彩,而不是技術的基本功,他們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當世界其他國家的球員逐漸進步的時候,越來越多的NBA 球員對參加奧運會比賽提不起精神來,」范因斯坦說,「自1984年以來,我們已經有了很大改進,當時鮑勃。奈特告訴查爾斯。巴克利,他出現在奧林匹克訓練營時體重不能超過265 磅(1 磅=0.373千克),而巴克利最終的體重是280 磅(1 磅=0.373千克),奈特把他刷了下來。現在組建奧運會男籃隊伍的教練甚至不會檢查『巴克利』們的體重,他會派一輛大型高級轎車到機場去接球員,如果球員要求的話,他們還可以在去賓館的途中在唐肯快餐連鎖店逗留……世界變了,美國籃球界發生的變化卻不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約翰。范因斯坦的話放在美國工程技術領域同樣適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至今天的美國讓我想起了一句老話——富不過三代。

第一代人是艱苦的創業者,通過創新發家致富;第二代人守住了所有的財富;第三代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變得肥胖、木訥和懶惰,慢慢地揮霍著祖輩留下來的遺產。我知道這種話太尖刻,而且過於泛泛,但是不管怎樣,確實多多少少有些道理在裡面。美國社會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變得飄飄然起來,那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三代人成長起來的時候。網際網路帶來的繁榮給很多人留下了一個印象——不必通過繁重的勞動一樣可以致富。你只需拿到MBA 學位、快速實現首次發售股票或者簽一份NBA 合同,就可以一勞永逸,不用再擔心以後的生活。但是當我們正在欣賞自己創造出來的平坦世界的時候,大量的印度人、中國人和東歐人正在盤算著如何利用平坦世界帶來的機遇發展自己。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是唯一沒有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破壞的經濟體,因為在過去40年里,我們沒有經歷過嚴酷的競爭。這使我們在各個方面成為世界領頭羊的同時,也讓我們滋生了自滿情緒,想當然地認為一切都應該是美國的。近幾年,這種狀況甚至發展成為一種趨勢——吹捧消費者而不重視辛勤勞動、投資和戰略思考。當我們遭到恐怖襲擊以後,對於總統來說,這是一次號召人民更多地關注國家財政、能源、科學和教育等我們一直疏於重視的方面的絕好機會,在一代人的時間之內,這種機會很難得。然而我們的總統沒有像當年肯尼迪那樣做,相反,他號召我們去消費。

在前幾章,我指出了為什麼古典的經濟理論和美國經濟內在的強大實力使我相信:如果我們挽起袖子,做好迎接競爭的準備;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仔細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更多地接受教育;如果我們持續不斷地對技術革新進行投資,那麼美國人就用不著擔心世界平坦化的到來。這一章是分析為什麼我們沒有做這些事情,以及如果我們不改變現在的狀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將會有什麼事發生。

事實是,我們現在正處在危機之中。但是這場危機發展得十分緩慢,十分平靜。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危機。」雪莉。安。傑克遜說。雪莉。安。傑克遜是2004年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同時她還自1999年起至今一直擔任斯利爾理工大學的校長(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科技大學,建於1824年)。這場靜悄悄的危機正在逐漸地侵蝕美國的科學和技術工程基礎,而這些正是美國人得以不斷創新並提高生活水平的來源。

「天還沒有塌下來,一時半會兒不會發生多麼嚴重的事情,」傑克遜說。這位受過物理學訓練的科學家仔細地斟酌著她的用詞:「美國現在仍然是世界技術革新的領頭羊。美國開設有最好的研究生課程,有最好的科學基礎設施以及把知識轉化為利潤的資本市場。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美國的科技界,一場平靜的危機正在醞釀。我們要把自己放在全球的環境中,要看到所有與美國競爭的國家不僅頭腦清醒,同時還在與我們進行著馬拉松比賽,可我們只是短跑成績優秀。」

雪莉。安。傑克遜知道她在說什麼,因為如同其他人一樣,她能夠以其職業生涯做例子證明為什麼美國在過去50年里如此繁榮,以及為什麼在下一個50年里,美國的輝煌將不復出現。傑克遜是一名非洲裔女性,1946年出生於華盛頓特區。

她在一所種族隔離的公立小學接受了啟蒙教育,後來由於美國最高法院在布朗控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中的裁決,她又成為公立小學中第一批受益於反種族歧視政策的黑人孩子。

當她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能夠得到更好的學校去讀書的時候,前蘇聯於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是美國政府全心致力於把美國年輕的一代培養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這種趨勢在肯尼迪總統宣布實施載人航天計畫後變得更為強烈。當肯尼迪總統談到要把人類送上月球時,雪莉。安。傑克遜是正在聆聽總統演講的千百萬美國青年之一。她回憶說:「總統的話,鼓舞了我,幫助並推動我們這一代的許多人成長為科學家、工程師和數學家。」而他們在這些領域所做的突破和創新已經遠遠超過了載人空間計畫的原先要求。「空間競賽實際上是一場科學競賽。」

感謝種族歧視的廢除,傑克遜的靈感和理解力得到了發掘,她最終成為第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非洲裔美國女性(她的專業是基礎粒子物理理論)。從那時起,她在AT&T的貝爾實驗室工作了很多年,並在1995年被柯林頓總統任命為核管制委員會主席。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傑克遜開始發現對像登月競賽這種國家面臨的挑戰感興趣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