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三重匯合(3)

而且,如果不是因為公開源免費軟體的存在,印度新創業的遊戲公司根本沒有財力購買這些軟體程序。拉奧說:「要不是因為21世紀初出現了大量免費軟體和共享軟體,軟體工具的成本將由有關利益方決定。若不是因為很多免費軟體/共享軟體具備和微軟Windows ,Office,3D Studio Max ,Adobe Photoshop 一樣的競爭力,這些程序的定價都會比現在高很多。網路給我們這樣的小公司帶來了很多選擇……遊戲產業中已經有很多藝術家和設計師選擇在家中辦公,這在幾年前都是不可想像的,因為開發遊戲畢竟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他們使用VPN (虛擬私人網路)進入公司的內部系統,這樣就跟坐在工作間里辦公沒有差別。」

拉奧補充說:「網路讓整個世界變得像一個市場。這種基礎設施讓我們可以從最合適的地方以最合理的價位獲得最佳質量的產品,而且還可以讓人們分享大量的知識和實踐,這是前所未有的。這對於整個實際也是很有好處的。經濟發展將推動一體化,一體化也將推動經濟增長。」拉奧認為,美國沒有理由不從中獲益。Dhruva正在印度國內引導電腦遊戲產業的發展,等印度市場開始將電腦遊戲作為主流的社會活動時,已經立住腳跟的Dhruva就會從中獲益。但是到那個時候,這個市場「就會變得很大,很多國外的廠商也可以加入進來。美國人在獲知遊戲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產品設計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他們肯定搶先進入我們的市場,所以這是一個雙贏的事情……一旦打開了這個市場,那些(從美國的角度看)因為外包失去的機會和財富將以10倍的收益返還到你們的手中……印度賺取的美元將會給它帶來繁榮,極大地推動印度個人消費的發展,這意味著任何全球公司都可以在這裡銷售他們的產品。記住,我們擁有3 億中產階級,這比美國或整個歐洲的規模都大。」

印度現在的確有很多會講英語且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級人才,他們樂於進取、服務意識也很強,但薪酬卻一點也不高。拉奧說:「我們的確正在引導所謂的服務外包潮流,但我相信,這無疑只是個開端。如果印度人認為他們已經可以決定一切,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東歐正在覺醒,中國也在極力發展服務業。我的意思是,今天你從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獲得好的產品和服務,因為平坦的世界正在運行新的基礎設施。

當不同行業的人們都能充分利用新的基礎設施時,你將看到大的飛躍。5~7年之後,我們將看到很多英語講得很棒的中國學生陸續走出大學校園。而波蘭和匈牙利等東歐國家不僅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西歐,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儘管印度現在還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它若想保住位次就必須努力工作,它必須永不停息地改進和在改進。「拉奧和他那一代印度人擁有的理想很值得美國人關注,這一點我將在以後的部分詳細闡述。

拉奧說:「我們不能放鬆。我來自印度。印度過去在科技和商業水平上和美國差距很大。但是,一旦我們擁有了可以讓世界變小的基礎設施,我們立刻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們。這時候我們忽然發現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今天我們看到的正是這一切的結果……沒有時間休息了。有很多人正在做和你一樣的事情,他們還想努力超過你。這就像碟子里的水一樣,你搖晃它的時候,它會找到最少阻力的路徑。很多工作機會也是如此——它們將流向具備最少阻力和最多機遇的地方。假設在馬里的廷巴克圖(Timbuktu)有一個技術人員,倘若他知道怎樣和世界其他地方建立聯繫,他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工作機會。你可以只做一個網站、擁有一個電子郵箱,如果你還能用這些基礎設施展示自己的工作,如果人們很願意將工作交給你,而你勤勤懇懇又沒有不良交易記錄,你就能在行業內立穩腳跟。」拉奧說,美國人和西歐人不應該抱怨外包,「你們應當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做更有價值的事情。20世紀,美國人一直在引導創新,那時候我們從未見美國人抱怨過。

我們一直將他們視為領導者,我們已經從美國人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學會了在推銷自己的時候咄咄逼人,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因為我們以前受英國文化的影響很大「。

我的大腦一片混亂。在和拉奧告別之前我問他,總體而言,你想表達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現在發生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必要的是讓每個人都認識到,人們開展商務活動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每個人都必須提高自己,具備競爭能力。看,Dhruva剛剛從斯里蘭卡廠商那裡定製了作為贈品的棒球帽。」

「沒有從班加羅爾的工廠定製嗎?」我問道。

拉奧說:「沒有。儘管班加羅爾是印度重要的服裝出口中心之一,但在給我們報價的三四家制帽廠商中,斯里蘭卡廠商提供的產品是最質優價廉的,我們對這筆交易很滿意。這種狀況還將不斷優化,如果你感受到了印度人的無限能量,那是因為我們一直是被欺壓者,我們有動力不斷前進……印度將成為一個超級大國,我們將成為統治者。」

「統治誰呢?」我問道。

拉奧也被自己選擇的這個詞逗樂了。他說:「印度不是要統治任何人,這是關鍵,不會再有那樣的統治者了。現在是要讓你為自己創造一個好機會,要把握這個機會,並且為自己不停創造更多的新機會。我認為時至今日,這種『統治』應該是和效率有關的,它是關於合作、競爭力以及如何做好博弈者的……世界現在就是一個足球場,你必須在球隊中做到出類拔萃。如果你還不夠優秀,那你最好坐在那裡看比賽。就是這些。」

漢語中Zoppies 怎麼說就像10年前的班加羅爾一樣,在今天的北京最容易找到急皮士的地方就是美國大使館的簽證處。2004年夏天的北京,我發現申請到美國學習或工作的中國學生甚至還在網上開設了專門的聊天室,他們相互交流申請簽證的經驗和心得,比如對某某簽證官要說某段話才奏效。他們甚至還給美國外交官起了外號,比如「亞馬遜女神」

(也代指高大強壯的女人)、「禿頂大高個兒」和「帥哥」。美國駐華使館的官員告訴我,一名新上任的簽證官在第一天工作時,面試所有學生得到的答案都完全一樣,因為他們都聽從了聊天室的建議——「我去美國是想成為一位知名教授」。在聽了一整天這樣的回答後,這名簽證官在第二天很驚訝地聽到了這樣的回答,「我母親失去了一條腿,她雖然安了假肢,但我希望到美國學會給她安個更好的假肢」。這名簽證官很高興能聽到不同的回答,他對這個男孩子說:「這是我一天中聽到的最好的故事,我真得很崇拜你,我會給你簽證的。」你可以猜到這一點。第二天,數十名學生依次出現這名簽證官面前時,他們的回答都是要到美國給母親安更好的假肢。

在跟美國駐華使館的官員交談時,我很快認識到,他們給這些學生髮放簽證時的感覺實際是很複雜的。一方面,他們很高興看到有這麼多中國人希望到美國學習和工作,另一方面,他們也想警醒自己的孩子:你們認識到將要面臨的挑戰了嗎?

你們知道競爭場所已被夷為平地且門戶大開了嗎?正如一位美國駐華使館的官員所說得那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也是過去幾十年亞洲其他地方一直在發生的事情——科技的繁榮和當地人民旺盛的精力。過去我在其他地方見過這種情形,現在中國也在發生這些變化。」

2004年春天,我去了耶魯大學,當我在埃利。耶魯的雕像附近散步時,兩個講漢語的旅行團從旁邊走過,旅行團中各個年齡階段的遊客都有。中國人已經開始組團環遊世界了,隨著中國社會的進一步開放,中國遊客很可能將改變整個世界的旅遊產業。

但是,中國人參觀耶魯並不僅僅是為了表示艷羨。我們可以看一看耶魯大學的數據:1985年秋季畢業班只有71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是中國人,1 名是蘇聯人;2003年秋季畢業班就已經有297 名中國畢業生和23名俄羅斯畢業生了;耶魯大學留學生的總數從1985年秋季畢業班的836 名增加到2003年秋季的1775名;中國高中畢業生申請到耶魯讀本科的人數也從2001年畢業班的40人增加到2003年畢業班的276 人,俄羅斯則是從18人增加到30人。

1999年,來自中國成都的女孩劉亦婷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她的父母將培養女兒進哈佛讀書的過程寫成了一本書《哈佛女孩劉亦婷》,書中提供了「已被科學地加以驗證的方法」。這本書在中國十分暢銷,2003年已銷售300 萬冊。此後,中國書市又出現了類似的書籍,告訴你如何讓孩子進入哥倫比亞、牛津或劍橋讀書。

雖然很多中國人獨渴望能到哈佛或耶魯讀書,但他們也在努力建設國內大學。

2004年,我應邀出席聖路易斯州華盛頓大學的150 周年校慶並發表演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