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世紀高考宣言》:「來年中國不考試!」

「當,噹噹——!」這鐘聲是全世界六十億人共同慶賀新千年到來的標誌。

「當,噹噹——!」這鐘聲是中國人迎接新千年第一個龍年的象徵。

我們今天活著的人都慶幸自己成為跨越千禧之年的見證人。我的這部《中國高考報告》正是在這樣的日子裡進行寫作的,它跟著我一起度過了鞭炮與歌聲編織成的世紀歡度日。

我注意到在這世紀之交的時刻,世界正在悄然發生一場空前絕後的世界大戰,中國是參戰國之一,而且表現得特別活躍與主動。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它的武器是「知本」和網路,而不是原子彈與坦克。

不用說,我們的對手是太平洋彼岸的世界第一霸。但是,美國人此次與我們交手不必像二戰期間希特勒向蘇聯進軍那樣,採用飛機大炮加閃電式戰術,而是笑嘻嘻地帶著禮物向我們走來:這就是他們通過由原位居全球半導體工業之首的英特爾公司聯合全球最大的電腦網路霸主微軟公司,一起投資五億美元,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二十個發展中國家進行的一項宗旨為培養一線教師的「未來教育計畫」。這一計畫的大體內容是用一千天時間培訓四十萬一線教師。推出這項龐大計畫的「戰略家們」說得很清楚,「計畫」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今天的教師和學生為明天的要求做準備」。明天是什麼?當英特爾公司中國教育事務總代理周紅旗拿著滿箱美金興奮地高喊「資金數目令人吃驚」時,不知大家是否明白了一個鐵的事實: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21世紀的世界大戰其實已經悄然拉開帷幕……

這是一場不同於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發生過的戰爭的戰爭。美國的戰略家們從20世紀中葉二戰尾聲時起便著手準備這場戰爭了。當他們和蘇聯共同進入法西斯老巢柏林時,蘇聯人忙於搬走希特勒留下的機械設備,美國人則組成了一支精幹的取名為「阿爾索斯突擊隊」的組織。這支突擊隊的任務是專門到歐洲戰場上搶救各類高級技術人才,然後安全運往美國本土——其中,德國的工程師和科學家是首選對象。後來五十年的事實證明,美國人這一招的功效遠遠超過蘇聯人搬走的機械設備的幾十倍,他們正是從科學和經濟兩大方面圍剿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並最終達到徹底擊敗和瓦解它的目標。

現在,美國集中力量對付的是中國。此次發動的對華戰爭採用的是微笑戰術——這不,首先是他們在中國開辦的大公司給我們「送」來很多高薪就業機會,相當數量的大學高才生都被收到他們麾下。當美國人感覺到中國政府已經採取同樣辦法來留住自己培養的人才時,他們又送大禮——微軟公司將免費贈送每位一線教師微軟公司製造的OFFICE2000專業版和ENCARTA百科全書。「這只是微軟幫助每所學校建立一個聯網學習社區的承諾中的一小部分。」微軟總裁鮑默爾說:未來的孩子和今天在校就讀的學生,他們將伴隨互聯網一起成長,互聯網是他們學習、生活和感知的最重要部分,也就是說,幫助了今天的學生和未來的孩子進入互聯網,那麼以後的世界,人們將永遠不會忘記微軟和英特爾了,而記住了微軟和英特爾,就等於記住了美國。

難道你沒有嗅到美國人送來的大禮中早已包裹著濃烈的戰爭火藥味?只不過它有點像毛澤東說的「糖衣炮彈」而已。

在不少人糊裡糊塗地在這「糖衣炮彈」中當了漢奸和犧牲品時,中國政府的決策者是清醒的,看一看我們近期陸續推出的與美國人搶佔人才戰略相對應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會有一種欣慰——

大規模的高校擴招;

舊教材和舊專業的革新;

教學與後勤的分離;

高考將實行春夏兩季制;

加強青年學生思想與道德教育……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舉措,它來之不易。我們還記得前年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時,國內不少有識之士曾感嘆改革步履艱難的中國教育是中國改革的「最後堡壘」。堡壘本來就是最難突破的,而要突破其最後的核心,難度更可想而知。

然而,我們終於從女教育部長那兒聽到的一聲聲震動山河的教育改革大舉措宣告,我們激動地看到阻礙中國歷史進程的「最後堡壘」,在利刃破竹之勢中,頻頻呈現滿天希望的星光……

歷史就該這樣闊步向前!

當然,闊步向前並不意味我們的步伐錯亂與盲目。一種很難發生逆轉的國情,將在很長的時間內一直橫亘在我們面前,這就是中國特色的人多、經濟相對落後和體制陳舊。而這些「特色」體現在教育問題上,便是我們的大學之門仍然擁擠不堪,門外的大批求知者,總是有幸進門人數的倍數;允許你進大學,你和你家又交不起學費不得不放棄學籍;入了大學門苦讀三年五載後仍無工作可找,或者根本學非所用;等等,等等。

於是,又有許多新老問題重新擺在了我們面前——

「考大學當然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惟一選擇!」在一所重點中學裡,我當場請一個班級的四十五名高中生對此問題舉手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後共有四十四名同學舉手並肯定地這樣回答。有一位女孩子沒舉手,後來我問她的內心想法,她說:我當然也認為考大學是自己人生的最好選擇,但因為我的成績不如大家,所以不敢舉手。她說她的同學們則與她想的絕對不一樣,「他們的成績都不錯,而且按照我們學校以往的高考錄取率,他們都有希望考上大學。對他們來說,考大學當然是惟一的選擇。」

我終於明白:那些有能力和成績好的孩子都把上大學作為自己的惟一人生選擇,而那些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感覺把上大學作為惟一選擇可能把他們自己逼上絕路,所以才準備了第二、第三種選擇。還有一類孩子自知根本考不上大學,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把人生的坐標放在考大學上——這是一種徹底的放棄。可見,除了徹底的放棄者外,天下的學子和他們的父母親們都把命運的第一選擇放在了考大學之上。

這是中國人特有的人生坐標系。決定這個坐標系的有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意識,更多的是現代社會的生存與就業的壓力,當然也包含了某種理念與追求。

有人讓我相信,別聽一些瞎胡扯,其實凡是進高中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沒有一個不從骨子裡想上大學的,除非他們力不從心或者另有原委,即便是這樣,所有的人都抱定只要有一線希望就努力加倍地去圓他們心靈深處的大學夢的決心。也正是這種從骨子裡和心靈深處涌動迸發的上大學追求,才真正使得中國的高考戰火越燃越烈。

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分析判斷,也有理由認為中國人的這種追求本身就極富價值,正是它的存在,才使我們的大學門變得異常神聖和莊嚴。

然而在聽到這種聲音的同時,我聽到了另一種被人稱為「挑戰中國大學」的聲音。這是由我們的同行、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萌芽》雜誌主編趙長天先生和他的兒子趙延父子共同發出的。

趙長天主持進行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在1999年響遍大江南北。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作文比賽,而是能使獲獎的小作者兔試直接進入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的比賽!僅一篇作文就能進北大?這使得《萌芽》雜誌領導的這場「挑戰高考」的作文大賽格外引人注目。問題還不僅如此,正當許多家長和學生紛紛對不用考試就能進入北大的作文比賽產生濃厚興趣時,趙長天主編又「以身說法」,把自己兒子的成長經歷端到了前台,響亮地提出了「為什麼一定要上大學」的質問。在全國人民空前熱衷於準備把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家庭儲蓄投入子女的教育、國家大張旗鼓地搞大學擴招時,趙長天父子的這一吶喊,聽起來不能不說是震聾發聵。

趙天長的兒子趙延在初中時上的是華東師範大學一附中,真正的市重點中學,趙延父母當年都是這所中學的優等生,可兒子在初三之前成績從沒有好過倒數第十名。到了初三,趙延開始知道用功了,每天做作業至半夜以後,成績明顯上升,「中考」時僅差一分不能直升本校高中。照父親趙天長的身份,再出不多的錢進個重點高中應該不成問題,在上海這個高考錄取率最高的城市,進了重點高中再想上大學絕對不成問題。然而問題到了趙氏父子手裡,卻成了另一種情況:

「爸,我以後不想考大學了,所以……」

「所以連高中也不想上了?」

「嗯,你同意嗎?」

趙延把難題擱到了父親這邊。如果換了另一位父親聽到這樣的話,不是怒髮衝冠,也可能拔拳相揍了,但趙長天沒有,他沉思稍許後,認真地回答了兒子:「我尊重你自己的選擇。」

兒子當時非常吃驚,但很快又自信地朝父親感激地點點頭。知父莫如子,老爸是個明白人,趙延正是對這一點心中有數,他才敢向父親「口出胡言」。

「什麼,儂哪能連兒子不想上大學都讓著他呀?」像全中國普天下的百姓一樣,趙延本人決定不上大學倒沒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