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備戰黑七月

從1977年恢複高考到2000年,中國經歷了二十三個高考的年頭,當年在恢複高考中曾經因為作文好或者數學好而考上了北大、清華等最高學府的學子們,今天大多數已經成了社會各界的主力。現今他們的孩子也差不多進入了高考年齡或者已經考進了大學。二十三年的歲月彷彿彈指一揮間,人們發現,同為高考,今天與昨天的情形則截然不同。當年,人們是多麼期盼恢複高考,那些多年失去了上大學機會的學子們一聽說可以參加高考了,就像黑暗中重新見到了太陽,就像枯萎的生命遇見了雨露。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當他們的孩子也開始考大學時,別說他們的孩子對高考感到害怕,這些當年在高考中出盡風頭的餃佼者們也異常迷惘和緊張,甚至比自己當年進考場更加忐忑不安。

這是為什麼?因為今大的高考競爭已經比二十多年前的競爭要激烈幾倍、甚至幾十倍。首先是人數上的競爭。1977、1978兩年雖說共有一千一百六十萬人參加高考,成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一次大考,但實際上,如果用適齡青年的總人數來計算,真正可以參加高考的總人數應該超過一億多人!但正是由於「文革」的特殊原因,使很多人在十年停考後一下重新恢複高考時,完全沒有準備。許多人徹底放棄考大學的權力,他們沒有走進考場,為那些走進考場的人讓出了機會。而且當年的高考,難度遠比現在簡單。

「我們那個時候參加高考心裡沒有那麼多壓力,無非是誰考上了就能夠重新走進學校讀書。即使考不上,身邊不是還有很多人嘛,他們沒有進大學還照樣有活干,有飯吃,說不定就在你上大學的那幾年裡,他混上了一個比你大學畢業出來分配的工作還好的崗位。這種情況至少延至80年代末。可在我們的孩子也走進高考的今天,情況完全變了:你考不上大學,就意味著有可能一生的貴賤從此確定,你將永遠難以走進『上層社會』,最明顯的例證就是,你沒有大學文憑便走不進紅紅火火的用人『招聘市場』,而只能去清清淡淡甚至髒兮兮的『勞務市場』。這兩個市場實際上就是兩種不同階層的具體體現。還有一個情況是,那時我們參加高考雖然也下了不少苦功,但基本上是能蒙凡分就是幾分,很多人個別科目甚至交了白卷,但也進了大學門。現在行嗎?肯定不行,我女兒第一次考了全市第二名,高出北大的錄取分數線二十多分卻最後落得沒有學校上——因為第一志願的名額沒擠上,另一所重點大學又不錄第二志願,這種情況在二十年前怎麼可能發生呢?所以說,同為高考,兩代人經歷的競爭背景完全不一樣。」一位兩代人都考入了北大的學生家長對我說。

從什麼時候起,高考變得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充滿火藥味?家長說不清,學生更說不清,惟獨學校的老師能從他們一年又一年備戰的「黑色7月」中感受和體味到。

中國的7月是高考的月份(雖然剛剛實行春季招生,但主考期仍未變化)。把7月說成「黑色」,是因為如同戰爭一般的高考硝煙瀰漫了每一年的高考日子,只有硝煙瀰漫的戰爭才可能使晴朗的天空變成黑色,可見高考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何等沉重!

十二年寒窗,為了7月7、8、9三日的決戰;

背誦和計算堆積如山的課本與參考資料,為的是跨越這高高的「龍門」;

哺育和操心的無數個日日夜夜,為的仍然是能讓兒女或學生能在考場戰而勝之。

7月,成了中國人每年必須經歷的一場年度戰爭,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又豈是考試的這三天?於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幕可以聞著火藥味的「校園備戰實況」——

認為高考的勝敗是在7月的7、8、9三天的考場上,那肯定只有傻瓜才這麼想。我從南到北採訪的十幾所名牌中學,他們的高考錄取率之高,不得不令人敬佩,幾乎清一色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就是說,他們的高中生中每一百個人里就可以有九十五個考上大學(包括大專),也就是說只要能進這樣的學校,基本上就穩進大學了。名牌中學和重點中學,就是這樣在人們心目中慢慢形成威信和樹立形象的。

據我考察的結果表明,現在各地的那些所謂名牌中學和重點中學,最早時並沒有人授予他們這樣的榮譽,倒是因為高考之風把他們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學校,變成了名揚四方的明星中學。在商品社會的今天,一切有名的東西都是含金量很高的,名演員可以獲得高額出場費,名產品銷售起來不用有人在一旁吆喝,名企業的無形資產聽了就叫你嚇一跳。名中學的牌子同樣值錢,一個「計畫外」名額招生指標,三萬五萬隨便可以進賬。

名牌中學之名靠什麼而來?當然不是與生俱來的,關鍵是那個誘人的高考錄取率。

錄取率靠什麼而來?下大功夫,認認真真,努努力力,刻刻苦苦?名校長們都偷偷地笑了,他們悄悄告訴我:如果「中招」招來的都是笨學生,我再有名氣也不可能把高考升學率和錄取率提上去呀!那叫傻干,而傻干是永遠干不出聰明活的,只有聰明人才能幹出省事又不費力的聰明事。

後來我才知道,他們的所謂聰明事,就是在學生還遠未進入高考階段,便已經選好了高考苗子——想盡一切辦法把成績優秀的好學生招進自己的學校,剩下的事只要按部就班就得了。在北京,大家都知道四中是名校,從這兒考出去的學生不是北大就是清華,奧秘在哪?因為它每年可以從全北京招收最好的孩子入學,它打出的每年錄取學生分數線比普通中學常常高出二三十分,比如1999年,他們的「中招」分明打著的是600分,而實際上真正600分的學生是很難進得了四中的,為什麼?因為全市600分以上的孩子都想進這所「北大、清華的搖籃」,結果四中的招生名額有限,不是610分以上者只能望洋興嘆。「中招」五門課程考600分容易嗎?對一般學生來說,這是近乎於登天的記錄!所以凡能進四中的學生本來就是優秀中的優秀,人尖中的人尖子。

北京四中全國只有一所,而且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直接關心的學校,所以我們排除其它學校與它的可比性。各地、各市的名校之間的競爭就情況不同了,因為他們本來就都沒有北京四中那樣的特殊性,他們靠的是以各種「招術」來贏得社會和家長及優秀生「自投羅網」,並且挖空心思,不惜功夫。

某校教務處老韓告訴我,他們學校每年為了吸引優秀生到他們學校來,有好幾套手段哩:比如說他們教務處辦公室的一位同志專門負責對外宣傳和聯絡工作,定期請本市或者省報駐市的新聞記者到學校「聯絡感情」,其實就是請這些記者來為學校當吹鼓手;或者硬碰硬地投出幾萬到十幾萬元的宣傳廣告費,以此讓社會明白他們學校是有實力的;再有一招就是每個教職員工分配拉生指標,每拉到一個市級三好學生獎勵多少錢,每拉到十個過線(即超過學校錄取分數線)者獎勵多少等等,這樣就可以確保生源的優化率達到多少多少了。

「費那麼大力氣合算嗎?」

「當然合算。」老韓肯定地回答我,他從一個老教師的親身體會中告訴我這樣一個規律:一般好生與差生區別,集中反映在學習的注意力上。優秀生或成績好的學生,他對學習往往有濃厚的興趣,俗話說能坐得住,不用老師費口舌就能自己管住自己。差生除了個別先天智力因素外,大部分是學習的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你怎麼管他也達不到自覺學習的那種效果。還有一點差異是,好學生一般通常有極高的競爭意識,眼睛總是盯著更高的目標,差生就不一樣了,缺乏競爭意識,隨大流,你用鞭子在後面抽著趕著,也未必起作用。有經驗的教師所做的總結證明,在同等條件下,一個老師要把一個基礎差的學生培養成優秀學生,所花的時間和精力等於教三至五個基礎好的學生。這一比例說明,同樣一所學校,生源的優劣可以影響學校至少三至五倍的教育效率,其實這還僅僅是一般規律而已,如果把優劣生內在的個人因素一起放進去,這一比例將會更加增大。

老韓向我掏心窩子說:「你想,當老師的再有責任心,可學生總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可能給你『全心全意』嗎?這就形成了誰都願意教好學生,因為越是好學生教起來越省事,越省事教起來就越有情緒和興趣,這樣就越能教得好,越能出成果。教差生就完全相反了,你煩都煩死了,一天到晚儘是些費不完的口舌,再好性子的人都會起急,到頭來你還啥成績都沒有。所以我們給老師下指標,用獎勵手段來鼓勵大家去爭取好生源,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積極想法子,因為誰都知道,與其等以後讓我去教一個差生班,還不如我現在就下下功夫爭取一班好生來呢!」

競爭就這麼白熱化地展開了。只要我們到每年的「中招」會場看一看,你就會感覺搶生的火藥味。然而這僅僅是表面文章,那些「看不見的戰線」上的搶生競爭就更加白熱化。某校一個初二學生得了省數學比賽冠軍回到學校後,即刻就受到市高中重點學校的領導登門接見,校領導當場向學生家長表示:在孩子上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