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學——中國人的夢

東方人愛做夢。西方人也愛做夢。但東方人和西方人做的夢完全不一樣。

兩千五百年前,正是中華民族戰火四起時,在魯國,一位失去父親的十七歲天才少年在又痛失母親之後,擦乾淚水,懷著「學也,祿在其中」的信念,四方求師,不恥下間,後來終於「三十而立」。中年之後的這位先生,在求仕的道路上屢次失敗後,便開始了周遊列國,時達十四年之久。當他飽受艱辛、倍至窘境,處處碰壁而終不得志後,有一大仰天長嘆,忽見頭頂有一異樣之物自由飛翔在藍天白雲間,他便對其弟子感嘆道:「鳥,我知道它會飛,可是會飛的還常被人射下來。魚,我知道它會游水,可是會游水的還會被人們釣起來。獸,我知道它會走,可是會走的還常落了羅網。只有一樣東西,人們不會控制它,它愛在雲里來就來,它愛在風裡去就去,它愛上天就上天,這就是龍……你們要做就做龍吧。」

在凄哀與絕望中「望子成龍」的士大夫,最後告別人世時留下的這一遺訓成了千古不朽的民族信仰。

這位一生雄心勃勃,卻落得終身不仕者,就是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孔仲尼。由於他一生追求「學而優則仕」,且「忠君尊王」,以仁為懷,故被後人奉尊為中華民族的大聖賢,流芳至今,雖在他死後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毛澤東的「批林批孔」,但在兩年五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畢竟僅僅是小波小瀾而已。大聖人留下的「惟庛惟大,讀書是上」和以他的思想遺傳下來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及「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古老而經典的「聖訓」,時至今日仍被億萬國人所崇尚,而我們也到處可見孜孜不倦在寒窗之下苦讀ABC,以求一張大學文憑的瘋狂與戰爭般的趕考熱……

從魯國這位周遊四方的聖賢誕生到今日,世界東方衍生的龍子龍孫們舉目遠眺時,卻發現這塊本是閃閃發光的大地,被一個僅僅只有兩百五十來年歷史的西方大國氣焰囂張地遠遠甩在後面。

那個國家是誰?比「學而優則仕」更「優」的夢在激蕩著哪個奇異的民族?

是的,確有這樣一個夢。這是一個西方人的夢。它的時間僅有兩百五十多年,比東方泱泱大國的歷史少了二十倍,比東方聖人的誕生時間晚了十倍。

這個夢是從英吉利海峽的普利茅斯港出發的,它乘著「五月花號」的小帆船,經過數月的驚濤駭浪,初冬的一個早晨,抵達一塊叫「詹姆斯頓」的北美狹長地帶,並開始在那兒插上一面米字旗。後來這面米字旗改成了星條旗,於是誕生了一個新的合眾國,英文簡寫為USA。從此,「五月花號」的小帆雖然永遠不再啟航,但成千上萬的「六月花號」、「七月花號」及包括沉沒的鐵達尼號在內的無數帆船與鐵船都涌至那塊狹長地帶,由於越來越多的帆船與鐵船湧來,狹長地帶漸漸擴張,再擴張,一直到可以稱霸全球的今天……。

這就是被現代人類治國專家們長期崇尚、叫那個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想大聲說話的國家的人無比驕傲的「美國夢」。

「更多更好,永無止境……」起初代表這個簡單思想的「美國夢」,後來在《獨立宣言》中便化作了這樣一些莊嚴的語句:一切人生而平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是「天賦人權」。

IF WE DREAM IT,WE GO IT——在佛羅里達宇航中心的鋁合金門上,美國人銘刻下了這句話,它譯為中文就是:只要我們能夠夢想,我們就能夠實現。

我似乎明白了東方人與西方人在行為與觀念上的差異,也似乎多少明白了這兩個世界為什麼在歷經近一個世紀的爭鬥後,今天仍然時常表現出各不相讓、各不理解的某些原因。

東方人以追求聖賢與完備自己的學問為自己所要實現的人生之夢;

西方人以追求無限的個人自由與幸福為自己所要實現的人生之夢。

兩種夢帶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識,不同的觀念,不同的信仰,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政治……

我由此終於明白了上面的問題而不用去解釋為什麼同是年少或年青的孩子們在一起比較時,我們中國的孩子在計算和學問上總能拿冠奪王,而在實踐和創新上美國的孩子總是優先爭勝。

東方人總是以自己悠久而輝煌的歷史自豪;

西方人則把實現今天和明天的美滿幸福當作自己的生活目標。

其實,西方人追求的「夢」的實質,是一種精神的張力,這種張力產生出了這樣的制度:多黨議會、民主國體、崇尚自由一一當然都是資產階級的。這種精神張力下的人便誕生了林肯式的政治家、卡內基式的經濟學家和比爾·蓋茨式的科學實業家,同時也滋生出了「貓王」式的搖滾瘋狂、無法抑制的愛滋病蔓延和狂轟濫炸南斯拉夫的稱霸嘴臉。

中國人的「學而優則仕」的夢,帶給後來幾千年的歷史是什麼呢?當然有很多很多進步與無數偉人的出現,但同時帶給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更多的是制度的死板,國體的專制,思想的封閉,還有其它許多許多……

說來也巧,那天在南京採訪,朋友們說你寫中國高考問題,那就不能不到我們南京的夫子廟那個「大考場」看一看。到了夫子廟,我抬頭只見一座四角飛檐、走馬騰龍的大閣中央閃出四個金光大字:江南貢院。

中國「第一古考場」就在眼前!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尋來全不費功夫。

走了幾十所現代學校和高考的考場,我一直在尋覓古代中國的考場是什麼樣?並想由此把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考試國和歷史最為悠久的考試作一比較,從中求得某種關聯。我始終認為今天中國的高考到了如此白熱化程度,總不會沒有一點歷史的相關因素吧。結果如何呢?

在現存最大的中國古「考場」里,我發現了歷史的許多相似之處——

話說公元1368年,一位名叫朱元璋的農民領袖,舉著起義大旗,橫卷黃河兩岸,推翻了元朝統治,重建起以漢族地主階級為主體的明王朝。朱元璋在歷代封建皇帝中,可算得上一位明君,為使明朝江山長治久安,他把選拔人才放在頭等大事位置上,並在定國大策時說:「為天下者,譬如作大廈,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後成。天下非一人獨理,必選賢而後治。故為國得寶,不如薦賢。」

在朱元璋之前,中國封建社會已走過千餘年,前五百年,治國選官,都是以自下而上的選拔和自上至下的賞賜為主要途徑。從堯舜禹夏商周始的奴隸社會起,推舉和「傳子」幾乎是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統治的基本模式。當然這過程中也有一些是通過比考選拔出的用人先例。《周禮·地官·鄉大夫》中便有這樣記載:「三年則大比(考試),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能者(即考試選拔德才兼備者)。」秦漢封建王朝的建立,這種原始選拔人才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基本形式依舊如故,只是更加強調了禮賢養士風氣,所以這段歷史上出現過像「竊符救趙」、「千金市骨」、「完璧歸趙」、「毛遂自薦」、「懸樑刺股」等許多經典故事,但真正採用考試方式選官取士則是從公元607年的隋朝開始。隋皇帝的一項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梯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驍壯十科舉人。」第一次提出了「科舉」二字,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試策」取士治國掀開了值得記載的輝煌一頁。從此,科舉考試,金榜題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等令普天下讀書人目眩眼亮的辭彙便一直延至二十世紀。雖然科舉錄用人才制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畢竟給那些無官無祿的平民子弟,提供了可以平等登高攀峰的金梯。

科舉的考試極其複雜,有鄉試、會試、殿試,而各朝代的叫法也不盡相同。以明朝為例,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三年一次。明朝鄉試最早主要以南京的國子監為第一考場,明都遷至北京後,故南京的考場就改稱為「江南貢院」,且始終是全國最大的鄉試考場,直至清末廢除科舉之日。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國家級考試,能進這一級考試者便是俗稱的舉人。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級考試,狀元就是從這一級考試中誕生的。殿試的名次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頭名是狀元,二名是榜眼,三名叫探花。其餘稱作進士。有道「連中三元」,即為鄉試第一名,又獲會試第一名,再獲殿試第一名。其實這「連中三元」者太少了,在明代僅有黃觀、商輅兩狀元中得。「狀元」是科舉考試金字塔的塔尖,也是舊時讀書人的最高境界,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第一位狀元孫伏迎起,至清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止,在長達一千二百八十餘年的漫長歲月里,中國先後產生過可查得名字的文武狀元約一千四百來名。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聞。」科舉時代,誰能中得狀元,不僅能成為所有天下讀書人敬仰的塔尖兒人物,更重要的是一般狀元都由皇帝親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