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一個飽含五代中國偉人心血而崛起的直轄市

一幅秀麗的畫卷,她的色彩之美,畫中人常常不能自辨,容易迷亂和紛擾。關於重慶,重慶人自己似乎就是這種感覺。

新重慶的色彩繪製者已經奮力拚搏了10年,這10年,我們再回首看去,呈現在眼前的竟是一段金色組成的時光隧道——

90年相距,胡錦濤與孫中山的目光聚焦在同一地方……

2007年3月8日,這對重慶直轄市的今天和未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這一天,北京人民大會堂重慶廳內的燈光格外明亮,氣氛更不一般。市委書記汪洋和市長王鴻舉等幾位重慶市領導站在大廳門口,欣喜地等待歷史性的一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神采奕奕、面帶笑容地出現在重慶廳……

「總書記好!」「同志們好!」頓時,63位重慶籍全國人大代表和胡錦濤相互握手致意,其樂融融,激動人心。

3月的北京,陽光明媚。人民大會堂的重慶廳內洋溢著濃濃春意。沒有拘謹,沒有客套,胡錦濤坐定後就親切地招呼代表們發言。

「總書記,我先講!」來自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劉中慧代表搶先舉手。胡錦濤向她微笑著,鼓勵著。於是,劉中慧的眼裡放著光芒:「過去,我們石柱中小學是『清朝的房子、民國的桌子、共產黨的孩子』,僅1998年一年,全縣發生教室垮塌就有8次,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現在,石柱最漂亮的房子就是教學樓,我們還清了『普九』欠債,中小學在校生人數也翻了一番!」劉代表的聲音越說越高,深深地感染了總書記,只見他時而注目傾聽,時而提筆記錄。

談起重慶的變化,代表們一個接一個地爭著發言,生怕遺漏了心頭橫溢的那份激情與喜悅,其情其景,恰似三月春潮……

日理萬機的總書記帶著平和、認真的神色在聽完10位代表發言後,發表了重要講話。那洪亮而高亢、深情而期待的聲音久久地回蕩在金色大會堂內外:「今年是重慶建立直轄市10周年。經歷10年的建設,重慶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實踐證明,中央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完全正確,今天的重慶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希望重慶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機遇,完善思路,真抓實幹,把重慶加快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成為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嘩——」掌聲、熱淚……重慶人這一天有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許多人徹夜未眠。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學習和回味著總書記的講話,一遍又一遍地在夢中歡笑起來。

是啊,重慶——我們的家鄉,我們家鄉的明天該是個什麼樣呀?總書記說了,我們是中國西部的增長極。增長極是什麼?增長極就是像一個人的心臟、一台機器的動力核。

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該是什麼樣?應該像上海對長江下游的華東富饒之地的輻射地位吧!城鄉統籌下大發展的直轄市!全面率先建成的小康社會!哇——我的重慶,我的美麗家鄉!3100萬重慶人沉浸在對總書記為他們描繪的未來的憧憬之中……

於是,在此時此刻,有人突然驚喜地發現一個歷史的巧合:90年前的1917年,一位偉人也曾把銳利的目光停留在中國第一黃金水道上游的一座山城,並且正是因為他的這一瞥,從此改變了這個城市的命運,甚至從此改變了中國以後的行政區劃藍圖。

這個人就是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

上海。莫利愛路29號(今香山路7號)。

1917年夏。在這莫利愛路29號的一座花園洋房內,一位矮小而靈活的中年人,手持放大鏡,雙膝跪在寬闊的地毯上,身子近乎伏在地面……他在幹什麼?噢,原來他在看地圖。

那地圖有大大小小14張。細細看去,喔,原來是可以拼成一體的「中國全圖」!放大鏡下,他看到了地圖上呈現的山川和鄉村、城市與湖泊,還有連綿不絕的沙漠與草原……但那山,是死的;那川,是倒流的;那城市,是狹小而破爛不堪的;那鄉村到處是無收的旱地和討飯的人群;那湖泊里,流淌的則是被貧苦和飢餓所折磨而流出的眼淚;至於那些沙漠與草原,似乎更沒有任何的目光光顧。

而他卻看著,看著,眼睛裡放射出異樣的光芒。

於是,在那地圖上,他看到了橫的是一座座橋樑,縱的是一條條鐵路,圓圈的是一個個大港……然後再把這縱的與橫的和圓圈聯結成網,這網覆蓋整個地圖,網中的紐結,便是糧食工業、衣服工業、居室工業、交通工業、印刷工業和鐵礦、煤礦、油礦和機械製造、港口碼頭……

「請再拿些紙來!」中年人一邊揮筆疾寫著,一邊頭也不抬地對警衛員馬湘說。

「先生,您該休息了!夫人請您把這杯牛奶喝了。」警衛員遞上一沓紙的同時,又將一杯牛奶放在桌子上,然後輕聲地催促疾書者。

「好。我喝!」中年人眼也沒抬地伸手抓起杯子,將牛奶一飲而盡,然後轉身重新伏在地圖上。只見他的目光順著那條橫穿東西的大江,從地圖右方一直向左移動……突然,他的目光在大江的宜昌至重慶段停下了,並且久久不曾移開。

「自宜昌而上,入峽行,約一百英里而達四川,此處兩岸岩石束江,狹窄且深,平均深有六尋(三十六英尺),最深有至三十尋者。急流與灘石,沿流皆是。」中年人獨自口中念念有詞許久,突然間,只見他直起身子,一步走到桌前,即揮筆寫下這樣一段話:「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其灘石應行爆開除去。於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漢口,上達重慶,可得而致。而內地直通水路運輸,可自重慶北走直達北京,南走直至廣東,乃至全國通航之港無不可達。由此之道,則在中華西部商業中心,運輸之費當可減至百分之十也。其所以益人民者何等巨大,而其鼓舞商業何等有力耶!」妙啊!當我們的巨輪順著長江的黃金水道,有一日能「下起漢口,上達重慶」之時,中國的中部和西部經濟,怎會永遠的貧乏與苦難呢?到那時候,「益人民者何等巨大」!「鼓舞商業何等有力耶」!中年人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一遍又一遍地高喊著!一次又一次地歡呼著!振臂高呼者正是我們的孫中山先生。這一年,他把上面的話寫進了他那著名的《建國方略》之中。孫中山因此成為第一個提出要在三峽修大壩的中國人,並在5年之後的廣州國立高等師範學校的演講時明確說道:「像揚子江上游夔峽的水力,更是很大。」「拿這樣的電力來替我們做工,那便有很大的生產,中國一定可以變貧為富的!」都說重慶直轄市因三峽工程的建設而誕生。而現在我們可以知道更深遠的另一層意思:因為在偉人的眼裡,三峽工程建設之後的重慶,還將成為中國西部經濟的中心。

90年前的孫中山,將三峽大壩修建的重慶地段,視為「中華西部商業中心」。90年後的今天,胡錦濤要求把重慶直轄市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和「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

偉人的目光,總是同樣的高瞻遠矚,高屋建瓴。

重慶,你是幸運者!百年來,總有偉人在為你的命運導航定向。

毛澤東兩次到重慶

毛澤東第一次到重慶是1945年8月。

當時,一心想挑起內戰的蔣介石,憑著強大的美式裝備和從主戰場上獲得的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利品,加上所謂的「合法政府」的「元首」身份,多次電邀在延安窯洞里住著的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自以為是的蔣介石不相信毛澤東會來重慶「自投羅網」,所以從這年的8月14日開始,他數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一聚」。

於是,在蔣介石根本不相信毛澤東敢到重慶來談判的8月的一天,從延安起飛的一架美式飛機飛越秦嶺,緩緩地降在了山城……之後的歷史大家都知道,「重慶談判」在中國現當代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當然在這歷史性的一筆上毛澤東最出彩。

然而我們都知道,在此次毛澤東與重慶第一次「親密接觸」中,詩人毛澤東還給重慶和中國歷史留下一首著名的詩篇,這首名曰《沁園春?雪》的詞作當時傳遍了山城,並成為一時的佳話。在不了解毛澤東這樣的「土包子」的「國統區」重慶,毛澤東頓時成為一代獨領風騷的文人墨客,蔣介石私下裡暗暗自愧不如。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