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 假如沒有梁雨潤

沒有梁雨潤,這個世界照樣還存在。沒有梁雨潤,這個地球肯定還在運轉。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對局部地方對一些弱者來說,沒有梁雨潤,則意味著一生的不幸,或許他們在人生的半途上倒下後不再能起來,或許一輩子永遠處在含恥與痛苦之中……

梁雨潤在他所在的地方,他是那些民眾的福星。我不止一次聽到有人由衷地高喊「梁雨潤萬歲」這樣的口號——我絕對相信這是發自內心的呼聲。因為所有通過他的努力改變現狀的百姓們真切地告訴我,如果沒有梁雨潤,他們或許還會一天天地掙紮下去,一年又一年地屈辱下去,直至對整個社會產生厭惡與憎恨……

這種心結其實很可怕,問題之嚴重在於這種國民心態在今天的社會裡在相當多的一部分人中存在著。它與我們如此高速發展的經濟形勢和日益繁榮的物質世界格格不入,與我們夢想建立的和諧社會更是背道而馳。在一個龐大的國度,一個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度,一個貧富差異越來越大、強者與弱者嚴重分化的社會裡,梁雨潤這樣的共產黨人和國家公務員的存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和具有現實意義。我認識梁雨潤是2001年的事。之前我們彼此毫不相干,後來因為一部《根本利益》,改變了我們彼此的關係,我們從此成了朋友和熟人。

《根本利益》之前,只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使我們得以相識,並由於當時梁雨潤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使我下決心為這位被百姓稱為「梁青天」的人民好乾部寫一部書。這就是我用了僅半個月時間完成的作品《根本利益》。當時寫得很淋漓洒脫,但由於作品發表後產生的影響比較大,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員共有三人作了批示。為調查核實梁雨潤的事迹真假,中央專門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考察組,對其進行近半年的事迹核實工作。所幸的是我書中所談及的梁雨潤的事迹全部無誤,於是在作品發表的半年多之後,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專門作出決定,號召全黨向梁雨潤同志學習。加之中央電視台把梁雨潤評選為2003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梁雨潤的名字和我的《根本利益》從此成為大家熟識的人物和作品。

但這期間,外人並不了解一個情況:因為梁雨潤當時所在單位的個別人出於忌妒心理,揚言說是梁雨潤「為了自我宣傳」,向首先報導他事迹的記者與寫《根本利益》一書的我「送了幾十萬元的好處費」。這一詆毀梁雨潤和我及那位記者的人格的無恥謠言,後來被考察組否定,梁雨潤的形象和我的《根本利益》從此不再受質疑,更加廣為傳播。梁雨潤後來成為黨的先進性教育中的一個全黨學習榜樣,根據《根本利益》改編的電影《信天游》,在這場空前的黨員教育中也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作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典型的主要發現者和傳播者,老實說我心頭想想此事就有些心酸:為什麼好端端的一個共產黨人,為人民做了那麼多好事並被人民譽為「百姓書記」的梁雨潤,卻被某些同級幹部同事無中生有地誣陷造謠呢?

細細想來,也很簡單:有些人自己不為人民辦事、辦好事,看到別人做出一些成績並出了名後,心裡就醋勁涌動……

中國的許多事壞就壞在這裡!這樣的人不僅僅在梁雨潤身邊有,我們的身邊也常有。他們的所有本領是:我做不成的事你也別想做成;我沒有撈到的好處,你也別想撈。這倒也沒什麼,可憎之處是:你明明出於一個共產黨員和人民公務員的一片公心去為他人、為單位做些有益的事,並做出成績之後,他自己不去做也就罷了,卻反過來說你的風涼話,甚至造謠誣衊潑髒水,實在是心胸狹隘小肚雞腸。作為多年的紀檢、信訪幹部,處理大量群眾來信是梁雨潤的日常工作之一。《根本利益》中的梁雨潤,作為一名紀委書記,他看不慣有人不為百姓做實事,因而自覺自愿操心勞命去解決難題,為政府和黨的形象增了光添了彩。

四年過去了,梁雨潤怎麼樣了,這是人們有興緻關注的事。我當然也一直在關注著他,因為《根本利益》出來後,梁雨潤對我也有一種無形的壓力,那就是他必須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考驗,他必須是一名值得人們信賴的好乾部。梁雨潤無愧這一稱號,儘管他也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完人。現實生活中其實有許多梁雨潤式的活著的優秀共產黨人和優秀公民,他們是支撐著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但在現實中又有一個非常無奈的現象:誰要是當一名活著的焦裕祿、活著的孔繁森的話是很難的,因為他們必須要比死去的那些先進人物更優秀,甚至十全十美。而十全十美的人幾乎是沒有的,所以像梁雨潤這樣不是先由「組織」確定的先進人物一旦宣傳出名後,自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說法和看法。好在梁雨潤過得硬,好在他做的那些事讓眾多百姓受益和解難了,好在我們都是按著黨性和良心在做事……

有人會說現在的良心還值幾個錢?這倒是真的,現今良心幾乎不太值錢了!可就是因為良心貶值了,所以我們才呼喚人要講良心。建立和諧社會,有人可以把黨性扔在一邊,但你總得還有點起碼的良心吧!應該讓困難群眾感受到政府的溫暖——這是梁雨潤的一貫信念。發生在我們這本書里的故事,有些並不複雜,一般負責任一點的幹部或公務員,完全可以像梁雨潤一樣處理得漂漂亮亮、利利索索,但就是有人不幹正事,不那麼負責,不把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一樣放在心上,所以才把一件件簡單的事,越弄越複雜,一拖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人類有個共同的弱點,即容易愛富嫌貧,敬強欺弱。物質、權勢和利益關係顯得尤為突出的今天,我們身邊一些無權無勢又無錢的平民百姓經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這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如何改變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如何讓弱者和強者享有平等條件下的共同的生存權、財富權與話語權,是今天這個社會的一項重大歷史責任。據報界載文,目前中國有絕對貧困人口2300萬,有3000萬左右的殘疾人,有2億左右的進城農民工,每年還有1000萬左右人次上地市、進省城、赴京城的上訪人員,更有億萬生活上、心理上、情感上和司法上需要幫助的人們……

這一龐大的數字組成了中國現實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是中國社會穩定與否的重要因素,是中國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考量,也是中國能否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目標的難題所在。因此尊重弱者,其實是為了讓強者有更大發展與發揮空間;尊重弱者,其實是為了讓富有者能夠更快更好地獲得收益與財富;尊重弱者,其實就是讓不是弱者的人永遠不會淪落成弱者。明白了這個道理,千頭萬緒的煩惱就不再有了,勉強與無奈的情結也能揮之而去,一切變得清爽與流暢,快樂與輕鬆。可是現實生活中的情形就不是這樣的,你是弱者,你就會受氣、受欺,當你伸出乾枯的雙手去乞求他人幫助的時候,因為你沒有背景沒有送禮,你的事就可能永遠無人理會,直至你怒髮衝冠、出言不遜,或者做些過激的事,你因此就被扣上刁民的帽子。如果走運,你可能只吃了些筋骨皮肉之苦,不走運你就可能會背上黑鍋而苦度終身……

這絕非危言聳聽,監獄的門內門外,你有心稍稍打聽一下,會有人主動向你訴說這樣的「典型事例」的。為弱者呼喚尊嚴,我們怕誰?怕過誰?但我們確實最怕的是那些連起碼的人性和人情都不講的公務人員與官員!黨一再提倡「執政為民」的理念,為的不就是希望那些應該為民執政的官員和公務人員們能夠履行起自己的職責,哪怕是出於人的基本同情心去關懷或關心一下那些脆弱無助的人們。但正如我在採訪梁雨潤時所看到一幕不該看到的場景時,我失望之餘更堅定地要為梁雨潤再寫一部書,寫一部《根本利益》的姐妹篇——仍然並非梁雨潤是個十全十美的人,仍然並非有哪個上級領導或者主管部門指令我去發現和挖掘某一先進典型。

是我覺得我們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有那麼多錯綜複雜的事要有人去處理、去處理好,是因為我們這有七千多萬中共黨員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一個有著龐大的幾千萬人組成的公務員隊伍的大國。為什麼有的問題本來很簡單卻沒有去管、沒有管好,最後成了沒法管的爛攤子!每年國家和各省市區開「兩會」或黨代會一類的重要會議時,成千上萬的群眾結伴上訪或者單個找領導的事已非新鮮,國家和政府為了保障這些重要會議的「勝利召開」,為確保不讓「刁民」們鬧事,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可以是上百萬、上千萬哪!據說中央在北京召開一次重要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進行「穩定」工作的公安、信訪方面的人員多達上萬人,他們吃住在各自的「駐京辦事處」或賓館,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幾天,所費不貲。其實,進京上訪的人大多是被逼得無路可走才上北京來的,現在的老百姓都知道:上北京能解決,北京的官比地方的官頂事。可不,老百姓遇上一些事情,找下面的官員,找了一大圈,皮球踢了幾個月、幾年,甚至十幾年,最後還是沒人理會。無奈只好背井離鄉到北京來,找京城的清官。這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