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龍門山:天堂與地獄的輪迴

幾乎所有去災區採訪的人,第一個念頭都想到汶川的映秀鎮,因為它是震中。但映秀鎮在成了災區的那一刻起,它變得惡劣而神秘,沒有特殊的本事你無法接近它。只有空降兵和直升機在天氣相對允許的情況下,方可觸摸到它。在大震發生的三四天後,只有兩支英雄的部隊——一支是武警部隊,一支是成都軍區的陸軍部隊,在軍委領導的誰到汶川,就給誰立功的死命令下,才經九死一生的翻山越嶺之後到達了汶川,到達了映秀。

然而之後的救援隊伍仍然不能開通道路,映秀的進與出,幾乎都是靠空中生命線——飛機來完成的。

6月10日,在大震之後快一個月的日子,我們從電視新聞里知道了失事的飛機—成都軍區某部陸航團的那架在映秀運送傷員的直升機,才在這個地方的一個深山峽谷里找到了殘骸……那一刻我為親愛的邱光華機長及其他十餘名機組人員和傷員的犧牲而感到無比悲痛。因為邱光華機長出事的前五天,我們才剛剛到陸航團採訪。他是部隊首長第一位向我們介紹的傑出的飛行員。我記憶中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比我還晚一年當兵,但他已經是副師職的特級飛行員了。邱光華給人的感覺是不善言辭,可他的飛行技術相當高超。大震之後,他已經飛過了無數次汶川,煞而那一天的映秀運送傷員,也許是他最後一次在這個地方執行任務的飛行——部隊領導那天特別提到了他們準備讓陳林等同志輪休一段時間。可偏偏邱光華在這一次執行任務中出事了……作為曾經是一名軍人的我,對他和戰友們的不幸,感到極其悲痛……

地震奪走了我們太多的同胞生命。邱光華的這一次犧牲本不該有,但誰也無法猜測命運。

所以我非常痛恨這樣的天災,然而我們人類無法抗拒天災,我們必須無奈地接受這種苦難與悲痛。

到達四川的第一天,我不停地翻看地圖,可是仍然無法確定哪個地方的災情更嚴重、更值得去……想不到的是:在我剛剛經歷了一夜的餘震恐懼之後,第二天的下午5點左右,我被—下拉到了與映秀鎮一山之隔的龍門山。

後來我回到北京在請教地質專家時,他們才告訴我:其實汶川大地震,震中就是在龍門山斷裂帶上。你去的那個地方與映秀事實上都屬於震中,汶川的映秀在山的西側,你到了山的東側……專家指著一張地震山脈地形圖,對我說,汶川大地震,如果用我們地質學來解釋,其實震起龍門山。

震起龍門山?

難怪我對當日在龍門山一路上所經歷的一幕幕險景,至今想來仍心有餘悸!

龍門山地屬四川彭州市,與汶川縣隔山相望,是此次汶川至青川的數百里地震大斷裂帶中最靠近映秀的一段山脈。這也使得它在地震中的表現更為烈性和突出。

世界上有過許多著名的大地震,通常人們關注的是人的死亡程度。其實地震的級別大小和破壞力,並不是簡單地看傷亡了多少人。一個城市發生強烈地震,其傷亡的程度肯定比鄉村和山區要大得多。而這次汶川大地震力什麼說它比死了二十多萬人的唐山大地震更嚴重,危害更大,首先是它的震級超強,其次是它的範圍廣乙根據地質地震專家在震中的實地測評,汶川地震的震源在龍門山斷裂帶發生時,其震級應在11級左右,這個震級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因為只有10級以上的地震,才能使山體出現嚴重崩裂。汶川地震在震中的映秀和龍門山鎮一帶,我們從電視畫面上所看到的大面積山體崩裂景象,足以說明此次地震發生時的那種力量——像是地下開了鍋似的,轟轟地響。人根本站不住,樓房像紙糊的,數十座山峰接二連三地崩塌下來……幾乎所有在震中經歷那一幕的人都用這樣的語言講述著地震時的情景。

然而,沒有人真正感受和體會地震使得從來就沒有變化過的大山崩裂的那一刻的痛楚與悲壯。人和地面上的所有建築與生物,比起由岩漿鑄成的大山,其生命和堅固性實在無法相提並論。但汶川大地震競讓千年峽谷、萬年峻峰,頃刻間粉身碎骨,頓失巍然,這是何等的威力與暴虐!

都知道二戰尾聲時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扔過兩次原子彈,其威力令人膽戰心驚。專家對此次汶川地震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說其震中的威力相當於四百顆廣島原子彈。四百顆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無法想像!我們只知道落在廣島的一顆原子彈就讓所有地面建築成了廢墟、幾十萬人轉眼死掉了。四百顆原子彈下,人和動物能活下來的,只能算僥倖。要不我們為啥叫倖存者?山都倒塌了,崩裂了,我們活下來自然是老天還開著一隻眼。在震區中央,不止一次聽老百姓這樣說。

有人說,像唐山和汶川這樣的地震,人們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的。這種說法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對生活在城市裡的人而言。而對像汶川這樣的地震的發生地,預防幾乎是一種異想天開。這是因為此次汶川地震最強烈的中心地帶是在從汶川的龍門山起一直逆向東北方向的百里大斷裂帶上。在這數百里的斷裂帶上,均是峽谷險峰、重巒疊嶂之地,地震發生那一刻,如果不是僥倖,人是不可能逃出山體崩裂後如暴雨般亂飛的石頭的襲擊的,再堅固的建築也頂不住崩塌的大山的衝擊力……

沿龍門山往裡走,有一條著名的小龍潭,那裡曾經是風光秀美昀景區,一條百米下落的飛流從天而降,構成了小龍潭獨特的峽谷瀑布之景。據說有很多成都人特別喜歡到小龍潭觀賞飛瀑,並在那裡納涼沐身。大地震後,小龍潭成了死路,空降兵也降不了,只能靠部隊勇士徒步深入進去。直到大震十幾天後,解放軍突擊隊員才進到那裡。可官兵們看到的小龍潭早已面目全非——兩峰峽谷間的飛瀑沒了,甚至簇擁小龍潭的幾座險峰也不知消失在何處,只有山體崩裂之後所留下的無數滾落的石頭,遠遠將人的腳步擋住。官兵們試圖在這裡尋找景區的二十多個管理人員和幾十個遊客的蹤跡,但最後只能分析認為:他們全都被埋在了幾十米深的石塊下面。

這個結論是可信的。因為只要當時的管理人員和遊客沒出小龍潭景點的半公里之內,他們的生還幾乎是不可能的。從現場看到的山體崩裂是以包餃子的形式將裡面的人活埋了……

悲哉!

山的力量太大。而與地心岩漿活動的能量相比,山的力量又實在小得可聆。人與山、與沸騰和活動著的地心岩漿相比,談何大與小的問題,簡直就不是可以討論的問題!

大震清楚地擺在我們人類的面前,喜馬拉雅山的地殼運動又在活躍起來。作為山地與盆地邊緣的衝撞地帶,龍門山斷裂帶成了此次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者。

龍門山也因此—下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鬼門山。

曾幾何時,龍門山還一直被成都人稱為夏可納涼、冬能賞雪的旅遊度假首選地。這裡既有國家地質公園,又有著名的上書院。尤其讓人愛戀的是這裡的千峰奇山,它們或蒼翠欲滴,或群峰聳立,或奇險峻秀。這裡的水,更是或碧綠如玉,或飛瀑若虹,或滿流似雪。山谷的清風,挾著雪山的氣息輕拂而來,讓人吸人一口,便能覺得沁透心脾,不忍吐出。到了秋天,漫山紅葉斑斑,溪水潺潺,隨處隨地,皆是天然油畫。即使冬天來到這裡,依然可觀賞到遠近的雪山皚皚的萬千氣象。所以,四川人把龍門山奉為掌中之玉、天然氧吧,而更多人乾脆稱其為人間天堂。

隨著城市人的生活方式開始崇尚自然,龍門山在近幾年中越來越受到成都一帶市民們的喜愛,據說光龍門山的幾條風景秀美的溝谷,每年接待的度假與觀光客就達一二百萬人次。這一帶的農民也因此富裕起來,他們的生財之道就是自己建起的農家樂。當地老鄉告訴我,很一般的農家樂,一年收入在兩萬無左右,這也使得農民們生活在天堂般的幸福之中。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震改變了龍門山的一切。

搭車從成都出發,僅幾十公里的路程,便進入了彭州境內的山區。沿途滿目皆是倒塌的房屋。抬頭望去,兩邊的山谷,成了挾塵走石的猛獸;路邊四溢的洪水,成了埋葬生命的掘墓機;谷間的風,也變成了窒息空氣的瘋狂死神……

往日美麗的山景全然不見,取代的是禿露在外的山體,彷彿被扒了皮的死雞。滾石擋道,狗在瘋跑,貓已腐爛,活著的牛羊也不再那麼馴順地在田野里亂竄。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遇難同胞留下的遺體的腐爛氣味和消毒藥水混雜的空氣迷漫四周,令你窒息難受……

小魚洞是龍門山的門戶。這個鎮在地震中同樣經歷了毀滅性的破壞。我沒有考查小魚洞與龍門山之間的關係,是否有魚躍龍門一說?不過我知道到小魚洞後,再往裡走,就十分困難了。

小魚洞的西南方向是虹口鎮,與汶川的映秀離得更近。我後來曾經試圖到那裡去,但終未成行,因為那裡的路事實上在5月底之前仍未通行。但我見到了這裡的一位英雄……

與虹口相反方向,從小魚洞再往東北走,便是白鹿鎮,著名的上書院便在此處。上書院雅名叫領報書院,據《彭縣誌》記載,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