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調查真相

中組部確實來人了,而且陣勢不小,還帶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國組織人事報》等中央媒體。武威方面接到通知說來的是「中組部聯合調查工作組」,時間為2月2日至5日。

中組部派工作組來武威調查「公選」引起的「三牛風波」,顯然事非尋常。

今年春節是1月23日,春節假期一直放到初六,也就是1月29日正式上班。從武威「公選」的公示出來到這個春節假期里,「三牛風波」幾乎充斥所有網路和平面媒體,甚至也成為公眾在春節酒席茶桌上熱聊的一件事。處在「風波」中心的武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李明生等身為組織部門的人已經不再敢發表什麼聲音了,他們每一次正式和非正式的「回應」結果,迎來的是更多、更離譜的抨擊。

「榮貴兄,這回你把武威的知名度一下弄得全國聞名,我們可要好好向你學習噢!」節日里,火榮貴抽身回過一次蘭州,昔日的朋友、同事一見他,便跟他逗樂,「怎麼樣,是回來上省委拿獎狀的?」

火榮貴苦笑地說:「是來取繩子的。」

「取繩子幹嗎?」

「上吊唄!」火榮貴說。

「哈哈哈,放心,放一百個心!中組部過幾天就來接你走了……」消息靈通人士在火榮貴的耳邊悄悄地道。

果然,春節剛上班,北京的人就來了!

與中組部聯合工作組見面那天,氣氛很是緊張。市委幾位主要領導首先向中組部聯合工作組表明態度,將積極配合,並願為「公選」承擔任何政治和紀律的責任。

「雖然整個公選是常委集體討論研究決定的,但我是班子的班長,我負全責,如果要處理,就處理我一個人,因為最終決策和拍板是我這個書記。」火榮貴書記說。

「這不對。我們選人才主要是為發展武威經濟服務,並且大多數崗位都是配備給政府急需部門的。再說這兩年叫缺人才、缺幹部最響的也是我,這回我要的公選幹部也最多,要負責任我是第一個。」市長李志勛把自己的書記擋在後面,挺直胸膛說。

「你們都搞錯了。我是組織部長,所有公選環節是我和組織部在一手操作,出了事理當是我承擔一切責任。這是很清楚的事。書記、副書記和常委最多是決策上的集體責任。」組織部長李明生有些急了,說話時嘴唇都在哆嗦了。

紀委書記李學民不甘落後,搶過話道:「紀委是這次公選的監督部門,而且每一場考試我們都派出了監督人員,如果出了問題,我們理當承擔責任……」

關於責任問題,現在為時過早。我們這次來,是按照中央領導和中組部領導的意見對你們公選的情況進行面對面的實地調查,具體地說,我們最關心的是兩個問題:一是你們整個公選的程序有沒有瑕疵,二是焦三牛這樣的青年幹部出任你們將要錄用的領導崗位到底行不行?也就是說他們具不具備擔任崗位所需的素質和能力?中組部工作組組長打斷了武威方面幾位領導的話。

火榮貴和李明生聽後立即對視了一下,面部表情立馬「多雲轉晴」……

因為這兩個方面的事,他們底氣十足。尤其是第一個問題,整個「公選」的過程和程序上的問題,組織者李明生最清楚,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是「細之又細」、「無懈可擊」!

「因為有兩個前提,一是有過一年前那次失敗的招聘,我們不想看到第二次失敗。火書記說了,如果武威在面向全國招聘問題上再有第二次失敗,影響的將是武威市委提出的跨越式發展戰略的全局和全國人民如何看待武威的問題,一旦出現與預期相反的後果,市委組織部門必須承擔相應責任。我們組織部自己理解火書記的話,應是全部責任!」李明生說的其二是:「這一次一下拿出31個正副縣級領導崗位,武威本地的幹部群眾關注程度空前。對一個地區級小市來說,一般幹部能夠升遷到縣處級職務,也算是不小的官了。按照現在的幹部選拔任職條例規定,正常情況下一個青年從學校畢業考公務員,再從科員到縣處級領導崗位,至少也得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時間,這還要看能力和業績,甚至還沒有排斥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為因素,所以武威本地群眾和本地幹部對此次公選格外關注,不希望有任何貓膩。再者,我們按照錄用公務員和公選選拔幹部的相關規定,從發布公告、報名與資格初審、知識測試和資格複審,到面試、差額考察(考核),再到市委全委會差額推薦、市委決定、任職前公示、辦理任職手續等設立了九大程序,比一般公選程序多了3道程序。這其中參與資格審查、面試和幾次考試及差額推薦程序的『考官』,就有好幾百號人。僅此就有上千雙眼睛盯在那裡,在他們的背後則有更多的眼睛一起盯著我們的公選。更何況,還有面對全國、全世界的網路信息,這個層面盯著的眼睛就更多、更尖銳了……」

李明生介紹了一個情況:報名條件里沒有說只向武威以外的青年人招聘,而且武威本地青年同志還有一些特殊的「優惠條件」,比如對「211」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2年以上者是可以「直接報考」的。「這條件對武威本地青年幹部同樣很有吸引力。在報名和初審期間,光我組織部就有5名在職青年幹部報了名,他們享受著比其他地區的青年更直接和更優越的報考條件,比如至少有些與武威發展相關的試題以及熟悉的考試環境等,可惜他們都沒有考上……」

這是個有趣的現象!「你組織部的人參加『公選』,不怕外面的人說閑話?」採訪中我抓住這個情況問李明生。

「不怕,因為凡是參加『公選』的本地人不管是組織部的還是其他市委、市政府機關及其他部門的人,都必須在報名後脫離與考試相關的『公選』工作,也就是說他們必須遵守和接受與其他所有報考者同樣嚴格的程序,更不得出現任何作弊現象。」

明白了。

「公選」組織工作和實際操作是從2011年10月、11月就開始了。12月9日在《人民日報》、《甘肅日報》等媒體上發布公告前後,武威相關部門將此作為一個近似「戰役」來組織實施,尤其是組織部門,可謂是集中了精兵強將,全力以赴投入。

中組部聯合工作組和我採訪時,都查到了當時所有程序的原始材料和操作規程,甚至細節記錄。由此我們了解到武威市委對「公選」的重視程度和嚴密的組織安排。事實上,由市委書記、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紀委書記組成的領導小組一直領導和指揮著整個「公選」的每一個環節。公選工作辦公室的同志更是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細節。

12月6日,市委常委在「公選」公告發布之前,又一次召開專題研究會。兩天之後的8日,即公告出來前一天,「公選」工作人員培訓會就召開了,組織部長李明生主持並作動員講話,提出五點意見。其中在講到此次「公選」的意義時,非常明確和清晰地講道,「就是為優秀人才搭建展示才智的平台,真正把推動跨越式發展有本事的優秀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而且清楚地強調了此次「公選」中有「兩項創新措施」:一是「211」大學畢業生在武威工作2年以上和清華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的,可直接報考副縣級領導職位;二是資格審查合格人數和進入面試人數達不到比例要求,但其中確有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急需的優秀人才時,由市委視情況確定是否進行該職位的公選或面試。

求賢若渴,昭然可見!

「這次公選職位多,又是面向全國,參與的範圍更廣、影響面更大、社會關注度更高,工作難度也更大,一個細節上的疏忽都可能影響整個公選工作,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所有工作人員都要樹立『細節決定成敗』的意識,嚴謹細緻、一絲不苟地做好每項工作,對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要嚴格按照工作方案和有關規定辦理,力求每項工作都有理有據、精益求精。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接聽電話、答覆政策、接待來訪等細小環節上要展示我們武威的良好形象,傳達一種開放包容、熱情周到、耐心細緻、高效服務、禮貌謙虛的良好風貌……」李明生在強調「嚴明紀律」時,提了八條具體嚴格的要求,並且特彆強調「對公選過程中出現的任何違紀問題和不良行為,一經發現,要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參加「公選」工作的54位工作人員,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為了確保不出問題,李明生特意規定:「公選期間,公選辦公室工作人員,一律不準請假!」

上述「規定性動作」看起來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有時問題就偏偏出在沒有能夠嚴格按照「規定性動作」做。

武威此次「公選」之所以後來沒有在強大的社會輿論攻勢面前「覆舟」,一個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們極其嚴格地、不折不扣地執行了「規定動作」。

然而,按照「規定性動作」做,並非絕對的不出漏洞,關鍵還需要步步把控,一以貫之。特別是那些直接參加評考和面試的「執法者」、評審人員,及差額推薦的投票者,他們的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