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渤海二號」事故的衝擊波

如今年屆四五十歲的人都知道當年中國海洋上所發生的「渤海二號」沉船事故,因為這個事故所產生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大的原因不僅僅是一下有72名石油工人遇了難;說它影響「太大」,是因為「渤海二號」事件來得不是時候。這起事故發生在1979年11月25日,它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初始,尤其是中國海洋石油對外合作最重要關頭和最熱鬧的時刻,所以它產生的衝擊波遠遠超出了事故本身。

但不管用什麼理由掩飾,「渤海二號」的沉沒,說到底,終歸是一場極其嚴重的事故,一下子有72名石油工人一瞬間就喪失了生命,這本身也是中外工程事故中的大事故。其二,「渤海二號」是中國在經濟情況非常不好的時候,用巨額外匯從國外引進的先進設備,它被一陣颱風刮翻後沉沒在大海之中,國家領導人和全國人民都感到心疼。其三,「渤海二號」事件發生時正值中國海洋石油全面向國際招標並已準備較大規模進行國際開發的時候,因此它成為擺在中國石油人、甚至是全中國人民面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到底對外開放、引進先進設備好不好、還要不要。因為當時國務院對「渤海二號」事件定下的「結論」是:石油部某些領導不按客觀規律辦事,不尊重科學,不重視安全生產,不重視職工意見和歷史教訓造成的。事故發生後,在各界群眾中議論較多的還有一句話是:世界上那麼先進的設備,咱中國人會不會用?既然沒有把握用好,就不要去浪費國家有限的外匯和人民的血汗錢嘛!

「渤海二號」給當時的石油部和中國石油人帶來的衝擊之大,幾乎是毀滅性的。首當其衝的是才上任不到兩年的石油部部長宋振明被免去部長職務,其次是主管石油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石油工業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康世恩被記大過處分。這樣的處分決定,在共和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對一向紅旗飄飄、戰功顯赫的石油工業戰線來說,這種打擊是空前的,以往「一聲吼,也能讓地球抖三抖」的百萬石油工人,此時一下在全國人民面前抬不起頭來,受到的屈辱不言而喻。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石油工人就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成就的象徵,他們從來沒有哪一天、哪個時代不揚眉吐氣過,即使是十年「文革」中,石油工人仍舊走到哪兒,就會香到哪兒。石油戰線上有鐵人王進喜式的英雄,有餘秋里、康世恩這樣的高官,據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從石油戰線出去當省市和中央各部領導的就有幾十個,這在其他部門是不可能有的紀錄,因而石油人在中國各界的影響力,在許多年裡是被人羨慕和妒忌的事。

現在,「渤海二號」事故出現後,紅了幾十年的石油人內部彷彿出現了一次大崩盤——而在這之前的中國石油人始終「團結如一人」了幾十年。可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連一向不用動一下聲色就能指揮石油千軍萬馬的余秋里此刻說話也沒幾個人聽了,他本人時常也被人在報刊上不指名道姓地說三道四……

有關權力層面借「渤海二號」事件擠壓石油人的情形無須多說,事實上這種鬥爭是非常殘酷和無情的。更可怕的是,石油戰線內部所出現的崩裂,既令人心痛,又十分無奈。余秋里和康世恩生前曾經皆為此對天長嘆過。

「渤海二號」的「直接責任者」馬驥祥。這位張文彬、秦文彩的老戰友、原「石油師」一團政治處副主任,曾轉戰玉門、新疆克拉瑪依、勝利、江漢、吉林和華北等油田,是一位曾為新中國石油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石油人,於1978年10月底出任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局長。由於當時海洋石油勘探局是在天津塘沽,他的黨委書記一職是由天津市委任命的,那時的石油部下屬單位受雙重領導,業務上由石油部直管,人事和黨委接受地方黨委領導。「渤海二號」事件沸沸揚揚了半年多時間,最後的具體「責任者」便落到了馬驥祥身上,他被判了幾年徒刑。這樣一位曾經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及為中國石油建設立過卓越功勛的「老八路」、「老石油」的被判刑,對所有石油人來說,其感情的傷害是嚴重的,甚至是殘酷的。當時的百萬石油人不理解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老戰友的最終命運竟然會是進了共產黨自己設下的監獄……任勞任怨的馬驥祥,刑滿後又回到石油系統工作了一段時間,不久便辦了離休手續,於1996年1月25日去世,終年75歲。

「渤海二號」第二位受重大處分的是石油部部長宋振明,他是因此次事故受到內心打擊最嚴重的一位。宋振明在1978年被全國人大任命為石油部部長,時年52歲,到1980年8月因「渤海二號」事件引咎辭職,任部長不足兩年。宋振明12歲時就是抗日的「小八路」,跟隨部隊輾轉南北,身經百戰,敵人打在他腿上的子彈一直留在他的身上。1952年,宋振明作為人民解放軍第57師13團的代政委,與57師全體官兵一起脫下軍裝,成為一名新中國的石油人。他高高的身材,氣宇軒昂,又極富有鼓動才能,是大慶會戰中的一名傑出指揮員,始終站在最艱苦的第一線。作為石油師中唯一一名從基層幹部成為共和國石油部部長的宋振明,52歲的他出任石油部長,既是鄧小平等第二代領導人改革開放、改進幹部制度,使一批有才幹的年輕人走上黨和國家重要領導崗位的一種象徵,又是無數與他一起戰鬥和成長的新中國石油人的驕傲。49歲當了石油部第一副部長、52歲當了石油部部長的宋振明,在他之前的石油生涯中,運氣一直不錯,深得「余、康」的重用和看好。然而也許過去的歷史太順了,在他當上石油部長後僅僅不到兩年時間,「渤海二號」事件出現了……身為石油部長的他,當時剛剛帶著石油部31名部級領導和一批司局幹部進行「西北萬里行」回來,「渤海二號」就出事了,72條人命便擱在了這位年輕的石油部長身上。1980年8月29日,宋振明辭職,之後10年,一直心情不悅,積勞成疾,於1990年6月13日病逝,終年64歲。宋振明在臨終前,堅決要求回到他夢牽魂繞的大慶。「生為大慶人,死為大慶魂。骨灰埋大慶,何須立碑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宋振明讓他的戰友們、工友們扶著將當年他與大家浴血奮鬥的大慶會戰場地一一重遊,並在病榻上寫下了著名的長篇敘事詩《萬人廣場作證》——

我又一次回到

朝思夜想的大慶。

大慶的水甜,

大慶的人親。

對大慶的一草一木,

我都懷有深深的感情……

忘不了

在大慶這塊土地上,

我度過了十八個春夏秋冬——

油井、泵站,

灑下了我的汗水;

荒原、小徑,

留下我的足印……

我將美好的年華,

全部奉獻給你啊,

親愛的大慶!

……

宋振明去世後,大慶萬人為他送行。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為他舉行了骨灰安葬儀式。江澤民、李鵬、李先念、姚依林、宋平、李瑞環等中央領導送了花圈。而他的大部分骨灰則按宋振明本人生前的遺願,放在了大慶的7個會戰著名紀念地,「好讓我的靈魂永遠伴著大慶」……可是我知道,在大慶舉行的遺體告別現場,有人將余秋里送來的花圈扔了出去——他們怨恨在中央高層的余秋里沒為宋振明說話。這事傳到北京的余秋里耳朵里,這位石油部老部長、獨臂將軍含著淚花,對天長嘆一聲:「他宋振明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我怎麼能不為他說話呢?可是……」一個「可是」後面,有多少讓這位身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老石油人內心無法說出來的委屈。而這份多年壓在獨臂將軍心頭的委屈,多少年後也沒有釋放出來。1994年10月31日晚,為新中國石油工業立下卓著貢獻的余秋里突然一頭栽倒在地,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他在301醫院的病床上整整躺了近5年,成了完全的「植物人」。據他的秘書講,在這5年中,只有當親人在他耳邊放周恩來總理在1964年宣布「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期,一去不復返了」的那段錄音時,老石油部長會臉龐漸漸泛紅、泛紅……似乎有了某種意識。1999年2月3日,余秋里的心臟徹底停止跳動,終年85歲。

這些都是後話。

但「渤海二號」事故,真正承受最大打擊和壓力的也許要算康世恩。因為康世恩是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奠基者和主要組織領導者,從出任燃料工業部西北石油勘探地質局局長起,他康世恩一生就沒有離開過石油工作,而且一直處在決策與組織指揮的最高層。「渤海二號」事故發生時,他康世恩雖然不是石油部部長了,但他是國務院分管石油部的副總理,石油部一切重大決定還都應該與他有關。國家正在百業待興的時候,石油工業對外開放處在最緊張和關鍵時刻,「渤海二號」如同當頭一棒打在了石油人腦殼上,當然康世恩可以說是受衝擊最重的。他受記大過處分,也開了國家副總理的先河。讓石油人當時極其焦慮的是:正處石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