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共和國崛起的危難時刻,毛澤東一錘定音:我看余秋里能當好石油部長。此人人才難得,是個將才!

◆彭德懷推薦,周恩來欣賞:中國和平建設時期從此出了個獨臂「巴頓將軍」。

世界工業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石油立國的理論。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二十世紀以來的世界,是石油將人類引向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任何一國的領袖如果誰忽略了對這一來自地心深處涌發的「地球之血」的重視,誰就無法駕馭代表現代文明的本國工業社會的前進巨輪。

老牌帝國的首相丘吉爾是這樣。

新興霸權帝國的總結羅斯福是這樣。

東方的人民共和國領袖毛澤東也是如此。

1956、1957年……這一段的「內參」讓毛澤東驚心和震怒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權已經走過七八年,農民從地主富農奪回地並實現了「土地改革」之後,城市的工商改造也已進入徹底的脫胎換骨時,竟然擺在他桌子上的「情況反映」:河南、山東的黃河沿線出現大量因飢餓而逃亡的難民正以成千上萬的人數向江南一帶乞討要飯,那些老弱病患者不得填肚而棄屍於荒原……甚至令毛澤東更不能容忍的是連四川這樣的「天府之國」竟然也頻頻出現餓死的現象!

到底怎麼回事?是我們的執政思想和建設方向出了問題?

衛士長這一夜不敢回家睡覺,整休地呆在豐澤園內的菊香書屋外的那個四方小院庭里,距毛澤東十幾米遠的地方看看毛澤東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捲,那紅紅的煙火在將長夜催出了黎明之光。

「主席,都快天亮了!您回屋休息吧!明天、不是今天了——今天上午十點您不是還要開個座談會嗎?您得先眯一會兒嘛!」

毛澤東緩緩地轉過臉,長時間地看著衛士長……

「主席,您有什麼重要事需要我去辦?」衛士長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著,又摸摸自己的臉,不解地問:「主席,我、我……沒什麼不對吧?」

毛澤東突然似答非答地:「是不對。」說完邁開雙腿直徑向書房兼卧室走去,剛出幾步又回過頭:「銀橋,你通知總理九點前到我這兒來一趟。」

「是」。衛士長快步隨毛澤東進了房間,待他躺下後迅速回到值班室給周恩來辦公搖去電話。

這一天午前兩個多小時發生在豐澤園內的事只有毛澤東和周恩來倆個人知道。後來有記載的史記使我們獲得了一個可靠的推測:二位共和國領袖一起研究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後來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這件大事基本上是一個主題:中國的石油問題和中國石油部部長的人選問題。

毛澤東已經是很著急了。這時期農村人民公社的問題已經夠他老人家操盡心了。時而不可遏的風起雲湧,時而因不可遏的風起雲湧所出現的一樁樁一件件出格離奇的事讓他思緒興奮而憂慮:他在河南視察時說了句「還是人民公社好」話後,一夜間全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出現了萬萬個各式各樣的「人民公社」。(引見薄一波文選事例)。

但工業的形勢尤其是石油工業的形勢令毛澤東極其不滿意。

早在中國共產黨人從國民黨手中奪取全國政權前夕的最後一個革命聖地西柏坡時,毛澤東一方面指揮百萬雄師追窮寇,另一方面已經著手謀劃新中國的建設大業了。當共和國國體確定之後,剩下的全部問題就是怎樣把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富強的事了。怎麼建設?列寧和斯大林的蘇聯模式真的值得效仿,二三十年的歷史竟然把一個舊世界徹底摧毀後又迅速建立起了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機器和人民富裕的日子。蘇聯搞建設的模式自然在毛澤東印象中留下深刻的影響。但毛澤東是個絕對不願以一種模式照搬照抄別人東西來建設自己國家的領袖,尤其是通過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實踐證明,蘇聯人那種強加於人的思維方式早已令毛澤東生厭。他在思考未來新中國建設採取何種建設路途時,已經悄悄將某些注意力盯住了太平洋彼岸的那個僅靠二三百歷史便迅速崛起的美利堅合眾國。

美利堅?合眾國?!喔,那麼意味深長的國名!了不得呵,華盛頓的軍事天才與治國大略,傑克遜的《獨立宣言》,還有林肯的,簡單令人如痴如醉。那才叫領袖!才叫締造國家的偉人!

煙蒂腥紅下的毛澤東,坐在石磐旁的小木凳上,讀完列寧和斯大林的一本本建設國家的著作同時,打開了一本本美國建國歷史科教書、、、、、、他在閱讀中吃驚地發現了這個新興帝國近百年迅速崛起的奧秘:石油!石油!

難怪前些日子在中共中央通過秘密渠道向蘇聯討教建設國家經濟的方略時,斯大林捎來話說:英國和歐洲人走向強大的秘訣是蒸汽機帶來的工業革命,而美國崛起的經驗證明石油是使工業化革命真正使國家經濟超越常規發展和社會飛速前進成為可能。

石油,石油是什麼東西?

衛士長李銀橋過來給毛澤東端上一壺開水,見毛澤東口中喃喃有詞的念叨著,便湊過話:主席,石油是不是石頭裡流出的油?

毛澤東一楞,繼而哈哈大笑起來:不錯不錯,石油就是石頭裡流出的油。

李銀橋:可石頭裡哪能會流油嘛?

毛澤東站起來,將手中的書本往石磨磐上一放,說:石頭當然能流出油嘍!而且還能流很多很多的油喔!你沒見我們在延安時上延長那個油井那裡參觀看到的那黑烏烏的油?

李銀橋想起來了,說:那是洋油,能點亮馬燈的洋油。

毛澤東點點頭又搖搖頭,似答非答地:帝國主義害死我們中國人嘍,洋油洋油,連我們自己的石頭裡流出的油也給叫成洋油嘍!說完,一臉怒氣地走出小院子,向附近的小山坡走去。

衛士長著急了,迅速拿起毛澤東擱在小木凳上的外衣,隨後而至。

小山坡上,毛澤東神情嚴峻地在思索著,口中仍然喃喃著:洋油洋油,中國人用洋油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呵!

李銀橋看著毛澤東一臉凝重的神情,覺得不便再打擾,便退到一邊。可有一個問題他實在不明白,便又忍不住上前請教毛澤東:主席,你剛才為啥又把洋油說成是石油?這石油跟洋油是不是一回事啊?

毛澤東轉頭向自己的貼身衛士「嗯?」了一聲,解釋道:外國人把石頭裡流的油叫石油,而我們中國因為沒有石油卻把從國外買進來的油說成了「洋油」。

「其實,這石油的發明權是我們中國人的。我們中國也是最早開採石油的國家之一。」毛澤東左手叉在腰際,右手向前一揮,有其濃重的湖南話說道:你不是也曉得我們延安時有個延長油井嘛!那口井就是宋代一個叫沈括的科學家發現的。1080年時,他被宋朝皇帝派到延安任經略使,負責陝北的軍事防務。期間,沈括對延長一帶的石油就親自作了認真的考察與研究。他認為這種生在石頭裡的油類「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與其它油類不同。於是他稱其為「石油」。沈括在他的名著《夢溪筆談》中提出了「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的科學論斷。因此沈老先生可以堪稱為中國石油地質第一人,這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上也是空前的。

那時的李銀橋跟隨毛澤東已有兩三年了,但他又一次被毛澤東的滿腹經綸所折服。

「那為啥我們還要用洋油,不自己讓那個沈、、、沈刮多刮點油出來?」李銀橋問。

毛澤東「哈哈」大笑起來:是的嘮是的嘮!等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就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多「刮」些出來,把「洋油」扔到它太平洋去!毛澤東最愛別人聽他博古論今,於是李銀橋又像聽天書似的從毛澤東口中聽得我國古人怎麼開採石頭裡流出來的油的故事——

沈括應該說第一個把石頭裡流出來的油稱之為「石油」的人。而發明開採石油關鍵技術的?鑽井工藝,我國更是世界上的先驅。據《華陽國志》記載:周滅後,秦孝文王以李冰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能識齊脈(即地質——筆者注),穿廣都鹽井……」。又據《水經注》記載:「江水東以廣都縣,李冰識察水脈,穿鑿鹽井」。這就是說,在公元前250多年前,先人李冰在四川就用當地百姓汲鹵煮鹽的經驗,鑿井煮鹽,而煮鹽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氣。「火井」是當時蜀人對天然氣井的稱呼。有趣的是,中國古代鹽井與火井往往同在一併存與發展。漢時,四川的井鹽生產已相當發達,故這「天府之國」還有「火井之鄉」的美譽。其四川火井開鑿最早、名氣最大的要數臨邛火井了。西漢《蜀王本紀》記載:「臨邛有火井,深六十餘丈」。又據《華陽國志》記述:「臨邛縣有火井昏夜之時光映上照,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焰出,通耀數十里」。在經歷西漢東漢朝代,再經公元600-800年左右盛唐時代,四川鑽鑿火井、鹽井已遍用各地,達六十餘個縣地。其井深淺的幾十尺,最深的有仁壽縣的八百多尺。而這幾百年的掘井採鹽採氣的盛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