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走向港口

山手內環線上出乎意料地擁擠。可能快到學校的放學時間了吧,背著鼓鼓囊囊的書包的女高中生和抱著運動器材的初中生三五成群地高聲交談著擠滿了車站的出入口。

因為每一站上下車的人都很多,所以安宅和恭太他們兩人不能再像剛才那樣靠在門上了。他們被擠到了裡頭,安宅抓住了弔帶,恭太手握著座席頭上的扶手站在他旁邊。

雖然在新宿站下去了一大批人,但是又上來了不少,所以還是跟剛才一樣擁擠。身體被推來推去,都快被擠倒了,但是恭太卻好像沒注意到這一切似地,仍專心致志地注視著窗外。安宅心想:看樣子到高回馬場那一段路恭太已經很熟悉了,但或許他幾乎沒有機會乘坐山手線吧。安宅一邊想著,一邊注視著恭太那已晒黑了的臉頰。

假如把這個孩子作為人質而逃跑的話……豈不需要什麼武器嗎?首先要在哪裡買把刀子,萬一被警察圍起來時,就把它頂在這個孩子的胸前。如果警察對自己下手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就沒命了。——然而,如果對方人很多,從身後撲上來怎麼辦?……不。正像報紙上經常登載的這類事件一樣,必須設法把自己關閉在一個如公共廁所之類的狹小的空間里。但是,再往下該怎麼辦呢……

安宅突然覺得好像後腦勺被輕輕地撞擊了一下似地,一陣兒暈眩襲過全身,他不由得緊緊地抓住了弔帶。

他想:那樣做純屬蠻幹,事到如今無論怎麼做,也是逃脫不了的。以前曾有許多罪犯把過路的女青年或家庭主婦作為人質關閉起來,可到最後能從窩點裡逃脫出去的先例不是一次也沒有過嗎?

不,即使別人曾有過成功的先例,可自己哪有如此充足的膽量或機敏呢……?

的確,自己生來明明是個膽小鬼。卻為何接二連三地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呢——?

安宅又陷入了可怕的回憶。

最初的目的只是想搞到3000萬日元。前幾天對警察撒了個謊算是把這事給掩飾過去了,不過,由於近幾年連續經濟不景氣,「商安房地產」實際上已到了一塌糊塗、不可收拾的地步。不景氣的潮流首先波及到股票和房地產行業。「商安房地產」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因為房地產幾乎無人問津,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利益可言,倒霉的是,就在這次的經濟不景氣到來之前,安宅在東京市內和田無分別看上了一塊爆炒的地皮,他用手頭上的物品作擔保從銀行和信用社裡共貸了正億日元把地皮買了下來。後來他一直沒能找到買主,而利息卻一個勁兒地增加,對此,僅靠一套小型公寓的管理費的收入只不過是杯水車薪。而且,雖說這兩塊地皮不算太大,卻抵押了500萬日元的物品作為定金。如果在最後期限9月30日之前償還不上剩下的2000萬日元,他就要眼睜睜地看著這500萬日元的物品付諸流水。

這2000萬日元再加上1000萬日元的利息和分期償還的本金,當前無論如何也必須籌措夠3000萬日元。他心想這期間或許能恢複景氣,從而為哪一塊地皮找到適當的買主吧。

然而,由於手頭上的物品已全部被抵押出去了(家和公司的地產就不用說了),再加上銀根吃緊,他就是想再次貸款也貸不出來了。

不,那塊土地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嗎?

9月中旬的一天,安宅的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位於練馬區北端的一片山林來,那是他從生前也搞房地產生意的亡父那裡繼承下來的,大部分已經分割出去了,只剩下了一個名不符實的帳底。

那塊山林是他父親從戰前起就擁有的私有財產,共有10500坪,可是,後來一點一點地割著賣出去了。當安宅繼承時,這塊地已減少到了約5000坪。不,這僅是註冊簿上的數字。後來他決定不上班了,打算獨自經營房地產業。為了充盈資金,他打算把那塊剩下的山林再割著賣出去。為了作到心中有數,他事先進行了實地測量,結果發現實際上只有4000坪多一點兒,比註冊簿上少了將近1000坪,就是說有1000坪的「測少面積」。

然而,因為在山林、田地中這種情況也並不稀罕,所以他乾脆把實際上只有4000多坪的山林分四次按每次1000坪給割著售出去了。因為當時不得不精確測量著分割,所以結果安宅手頭上就只剩下了帳面上的大約1200坪(約3900平米),而實際上才只有約50坪。

若是每坪值幾百萬日元的宅地的話則另當別論,而50坪的山林並沒有多大的財產價值,所以在他生意興旺的時候幾乎把這塊地給忘了,根本沒顧得上管它。

然而,如果遇到一個對房地產的情況不甚了解的人,說不定這份明記著1200坪土地的所有權證書會起作用。

僥倖的是,已經賣出去的周圍的那些土地仍是未開懇的山林,一眼看上去幾乎分不清界線在哪裡,如果不把鄰地的主人叫來同時進行實際測量的話,就根本分辨不出來。

不過,因為他已經從關係銀行或信用社貸了一大筆款了,所以這次最好找一個私人銀行家。

那麼,到哪裡去找一個既不了解安宅的內情,又對他的土地所有權證不抱懷疑、用它作擔保即可予以融資的私人銀行家呢?雖說這是一片山林,但是因為位置在練馬區內,所以每坪低估也不下15萬日元。如果按1200坪算的話,用它作為3000萬日元的擔保是綽綽有餘的。

一旦心裡萌發了這種誘人的念頭就無論如何也消除不了了。其實,房地產業容易受經濟蕭條的牽累,而另一方面,正因為交易額大,所以恢複起來也快,這種生意的魅力即在於此。因此,不管怎樣,如果能把損失挽回來,償還上本金,原封不動地把抵押品回收過來,那麼對於提供融資的一方豈不是畢竟也沒有造成什麼實際損害就過去了嗎?

安宅突然想起異母兄弟浩司曾向自己透露過住在杉並區善福寺的私人銀行家的小老婆與他有交往的事來。浩司住在中野區本町的一家公寓里,為了要零花錢或者來借車,基本上每隔半月左右就到安宅家來一次。可是自從那個與他不合的嫂子多惠子8月份住院後,他每周都到家裡來兩三次,基本上都是在公司下班後的傍晚或晚上來,有時一個人過來做晚飯吃。浩司上高中時曾加入流氓團伙從家裡出走過,不過他性格孤僻,自小學三年級時被收養過來之後,與安宅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了八年,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他好像打心裡仍把安宅當作一個兄長來尊敬。看到浩司最近到家裡來得勤了,安宅心想:他雖然在口頭上說話很硬,但真正想的是不是想再和自己一塊兒生活呢?開始,他拐彎抹角地向浩司打聽了住在春福寺的那個私人銀行家的情況,知道了對方是個性情乖僻的老人,不過好像是個大資本家。他想這是一個能給自己提供融資的最佳人選。

終於,通過浩司,安宅讓林奈津實事先把自己吹噓成她在酒吧工作時的老熟人介紹給了佃山。安宅於9月中旬獨自拜訪了住在善福寺的畑山。不過,擔保的事他並沒有告訴浩司。

融資的事談成了。畑山欣造果然是個寡言少語、態度多少有點兒冷淡的老人。可是,在查看了安宅帶來的註冊本之後,他答應了貸給安宅3000萬日元。因為註冊本上沒有出現錯誤或不正當的內容,所以畑山沒有對土地問題產生任何懷疑。

兩天後,安宅再度拜訪了畑山,將土地的所有權證和印鑒證明及委託書作為擔保條件交給了他。只要備齊了這三樣,隨時都可以到註冊處去註冊,設定抵押權。作為交換條件,畑山拿出3000萬日元現金,從中扣除了一個月的利息後交給了安宅。

安宅寫了一個借據,期限是半年,利息為月息5分。

可是,那塊「虛幻的土地」的真相,只過了半個月就被畑山識破了。這事對於安宅來說是個意外的不幸。畑山偶然通過別的途徑,好像也是有人以房地產作擔保向他提出融資時,在談判過程中聽說了註冊賬面與實地之間有很大的誤差這種情況。畑山可能是有預感,當天就托行家對安宅的山林進行了實地測量。很快就發現了其中不正當的擔保行為。

安宅被畑山用電話傳到他的家裡,然後畑山就開始了苛刻的追款。畑山告訴他要麼即刻償還本金,要麼以詐騙罪起訴他,同時還提出要進行民事訴訟,要他把「商安房地產」公司的其他物品全部抵押上。然而,安宅已把款子東挪西移地支付出去了,那麼,無論提出哪一類的起訴,對於房地產經營者來說都是致命性的打擊。

一發覺了擔保中的不正當行為,奈津實當然也因自己介紹了不好的客戶而受到了畑山的責備。這一事實傳到了浩司的耳朵里,於是安宅不得不向浩司講明了詳細情況。

看到安宅被逼得走投無路,首先開口說出「殺死畑山」的就是浩司。浩司生性懦弱,正因為如此,一旦他遇到什麼問題時,就易採取急躁冒進的行動。而且,一旦認準了某件事,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意孤行。聽奈津實說話的口氣,好像畑山經常在保險柜里存放一筆相當可觀的現金。安宅心想: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