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陰狠

李國英營中竟然藏著明軍的使者,這是大老粗郝效忠沒有想到的,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猶豫了。

在左良玉麾下,原來分十個營,有十大總兵,而其中李國英最為足智多謀能征慣戰,所以左良玉常常命李國英帶兵獨當一面,比如在武昌時命李國英率部駐守漢陽抵擋北面的闖賊。

現在既然李國英都和明軍勾結,足以說明明清之間力量已經悄然改變,滿清滅明攻入南京再也沒有希望。如此,郝效忠自然不介意跟著李國英等人後面再賭一把。

決定之後,徐恩泰和郝效忠二人連夜去見李國英,共同籌劃此事。

而現在的李國英也對跟著滿清的前途有些絕望,所以當方名夏找到他之後,李國英並未選擇把方名夏交出給阿濟格,而是選擇把其藏在營中。

揚州多鐸十萬大軍全軍覆滅,還可以歸結到明軍平南侯陳越狡詐發動水攻,清兵沒有防備所至。可是蕪湖的戰鬥,當數千平南軍騎兵鋪天蓋地而來時的那種兵勢,李國英可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歷。他帶領的數萬軍隊竟然被數千明軍騎兵衝垮不得不逃離蕪湖,這讓李國英顛覆了對明軍孱弱的認識。

而江上作戰,綠營兵為主的水師船隊被明軍水師殺得大敗,這更加深了李國英心中的念頭,原來明軍不是沒有強軍在,原來滿清滅明也不是就一定能夠成功。

現如今,二十多萬清軍被阻擋在蕪湖以南,軍糧完全靠派人四處劫掠補充,一旦進入到炎熱多雨的夏季,等待大軍的恐怕是極為悲慘的命運。

作為一個聰明人,李國英不得不未雨綢繆,為自己的性命前途做出選擇。

對徐恩泰和郝效忠的勸說,李國英猶豫著,他不知道現在到沒到反水的時機。

「二位賢弟先回去,等為兄好好考慮一下。」李國英最後道。

「李大哥你得快點,我們倆沒什麼,你營中藏得明軍使者小心走漏了風聲。」

事情這麼大,自然得考慮清楚好好籌謀,徐恩泰臨走時好心的提醒令李國英臉色大變。原來方名夏到自己軍中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了嗎?

「李大哥莫要緊張,這件事也就我二人還有我的一個心腹家丁知道而已,我早已經命令他閉住嘴巴,不會傳揚出去的。」徐恩泰解釋道。

等著二人走後,李國英立刻上了一條普通的帆船,在船艙里見到了方名夏。方名夏是趁著兩軍水軍交戰之際,換了綠營兵的衣衫潛了進來,二十萬多萬綠營兵,混亂的戰場,他在其中並不起眼。

李國英對方名夏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方先生,您看是不是回去和平南侯溝通一下,看看我什麼時候起事為好,到時還得請平南侯出動大軍配合。」

「這個嘛……」方名夏摸著光禿禿的下巴,沉吟不語,在緊張地思考著。

在勸說李國英歸明之時,他只是說自己的前來是東廠提督韓贊周安排,卻未說明陳越完全不知道此事。

方名夏前來是憋著要立下大功青雲直上,好以後有能力能夠對付陳越,又如何會去見陳越把這麼大的功勞和他分享?

「李總兵,我自然會派人和平南侯溝通此事。不過以小弟看來,你現在要做的不是舉兵反正,而是馬上把此事報告給滿清睿親王阿濟格!」方名夏突然說道。

「什麼?」李國英雙眼一下子鼓了起來,這是什麼節奏?你不是明軍的使者嗎,現在怎麼竟然勸我把欲要一同反正的郝效忠、徐恩泰出賣?

「李總兵莫要多想,我這麼說完全是為了您。」方名夏神色淡然道。

「李總兵,咱們是同鄉,我有肺腑之言相告。您在大明從軍多年,自然要比我還知道明軍的情況,在大明從來都看的是將領們自身的實力。只要你兵力眾多,就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就然犯下些錯事朝廷也不會深究,寧南侯左良玉就是前例。李總兵你在蕪湖剛剛戰敗,手下兵力折損頗多,在綠營眾總兵之中,原來您的實力是一等一吧,現在恐怕連郝效忠、徐恩泰之流都不如。而若是去向阿濟格舉報郝效忠、徐恩泰謀反,藉機吞併了這二人的軍隊,如此您手下兵力在綠營將領中可謂首屈一指。而同時您還可以贏得阿濟格的絕對信任,他會把您完全當作自己人再不堤防。而等到合適的機會,您再突然發兵反正,殺阿濟格一個措手不及,和明軍內外聯合定能一舉殲滅滿韃。而只有有了實力,您才能在殲滅滿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此才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到了那時憑藉軍功,封伯封侯也未可知。」

方名夏一番話讓李國英獃獃發愣,原來人還可以這麼狠辣、這麼無恥,把同夥、好友的人頭都當作自己的踏腳石!李國英原來自以為相當狠了,沒想到和這些讀書人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我想知道,這件事中你能得到什麼?」好一會兒之後,李國英才恢複了過來,腦海快速的轉動著。

明明只要和郝效忠、徐恩泰合作,再拉攏其他一些綠營將領,和明軍內外配合,舉義就能成功,擊敗這兩萬多八旗兵沒有多大難度。可是這方名夏非要把事情弄得這麼複雜,這讓李國英不禁懷疑他的目的,他可不信此人說的是為了顧念什麼同鄉之誼!

「我就知道李總兵你不信我。」方名夏嘆了口氣,「你也知道我是東廠提督韓公公派來的,並非是平南侯陳越所轄。而韓公公背後代表著什麼您肯定知道。」

李國英點點頭,韓贊周身後站著的自然是崇禎皇帝了,有崇禎背書,這也是李國英考慮和方名夏合作的重要原因。

「現在在大明,平南軍的戰力首屈一指,平南侯已經是我大明第一重將,其地位無可替代。可是在朝廷在陛下看來,權力需要制衡,軍隊也需要制衡,如此大明的江山才會穩如泰山。若是李總兵您能帶著十多萬軍隊反清歸正,必然是我大明除了平南軍之外最大勢力,這樣對你對朝廷都是極好的選擇。而要想帶十多萬軍隊反正,自然要先清除掉郝效忠、徐恩泰等人,才能把他們的軍隊掌握在手中。」

原來如此!

這下李國英再無懷疑,可是一種恐懼感又湧上心頭,原來在大明立下大功也不見得好,沒看到平南侯陳越,立下了如此絕世之功,卻為皇帝猜忌到如此的地步!

可是無論如何,方名夏的計策對自己絕對有利。一想到自己能夠手中十多萬大軍,做到左良玉一樣的高位,李國英不由得就心神激蕩。

和即將到來的權勢相比,出賣幾個同伴好友又算不得什麼了。良心是什麼?又不能吃。

向方名夏鄭重道歉和感謝之後,李國英離開了帆船,離開時吩咐手下把船隻看牢,一旦有意外就把方名夏轉移,一定要保證方名夏的安全,現在的方名夏對李國英來說,方名夏就是封侯之路的天梯!

聽著李國英在船艙外吩咐心腹的聲音,方名夏隱隱有些好笑,好笑之餘為自己的急智感到自豪。什麼朝廷對陳越的忌憚猜忌,什麼軍隊需要制衡,這都是方名夏信口開河,來的時候韓贊周並沒有這樣吩咐。

不過,按照局勢的發展,陳越肯定會受到朝廷的猜忌,我這麼說也不算錯,也不算欺騙李國英。而且這樣對他不是有極大的好處不是嘛?方名夏暗暗道。

李國英離開船艙之後,喊過幾個心腹手下,命令他們暗中帶兵做好準備,然後便悄悄上岸去見英親王阿濟格。

雖然已經入夜二更時分,阿濟格並未入睡,而是在反覆盤算推演著局勢。

吳三桂和鰲拜出兵攻略寧國、廣德,已經進入到了應天府的境內,可是蕪湖的明軍全無動靜,沒有出兵伏擊,也沒有發兵救援,就任憑清軍把一座座城池先後攻陷。這讓阿濟格就像出了重拳卻打到棉花上一樣難受。

清軍分兵攻擊的目的不是打下幾座城池,而是為了引誘出蕪湖的明軍出老巢,然後在野戰中殲滅他們,從而為攻下蕪湖打開局面。可現在那陳越根本就不像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用兵穩妥的如同百戰老將,竟然坐視清軍攻城掠地,這倒讓阿濟格完全沒了主意。

是命令吳三桂和鰲拜繼續向南京進攻,還是命令他們撤退回到蕪湖?這一刻,阿濟格猶豫不決。

繼續打南京的話,以明軍的士氣以南京城的堅固,想打下南京簡直是不可能,頂多是在南京城外大明富裕之地劫掠一番。而一旦耽擱良久進入暑季,炎熱的天氣不僅是八旗兵就連戰馬都不適應。

戰馬這東西太過較貴,生在北方的戰馬根本無法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也吃不慣南方的草料。

到達長江邊這些時日,因為氣候的炎熱,每日都有戰馬因為水土不服死去,八旗兵攜帶的戰馬幾乎損失了一成。若是再呆上兩個月,阿濟格都不敢想像到時會有多少戰馬能夠活著?

所以,必須得速戰速決,一定不能熬到夏季,否則就應該迅速退兵。阿濟格想到,再過十天,若是蕪湖的明軍不出,就下令讓鰲拜和吳三桂撤回,阿濟格對自己道。

當聽到李國英漏液前來時,阿濟格本能的覺得不好,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情。

二十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