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

浦口。

江邊清軍連營十多里,駐紮著博洛部三萬多軍隊。

自泗州分兵之後,博洛帶著五千八旗南下攻打鳳陽府,短短的時間內橫掃鳳陽,佔領了鳳陽全境,逼降明軍萬餘改編為綠營。

前不久更是擊破了黃得功大軍,繼續招降納叛,現在已經擁有了三萬多軍隊。

黃得功部田雄和馬得功等將領的歸降,給博洛帶來了數百艘船隻,使他有能力窺探江南,試著攻打南京。

然而在長江南岸,部署著來自福建的鄭家水師,就駐紮在燕子磯,擋住了博洛軍過江之路。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自滁州攻打南京時,就是從浦口渡江自燕子磯上岸,打下了南京以之為根基高築牆建立了兩百多年的大明基業。而如今,風水輪流轉,清軍也已經來到了江北,窺視著大明的江山。

而對於滿清貝勒博洛來說,此刻更是有著天大的誘惑擺在他的面前。

若是能夠渡過長江,就能打下南京滅掉大明,搶在阿濟格與多鐸兩位親王之前把滅明之功攥在手中。

憑藉一支偏師即打下大明首都,這種功勞足以使自己封王。身為愛新覺羅家的子孫,饒余郡王阿巴泰之子,博洛自然也是有野心也有傲氣的。

在博洛看來,明軍都無足為懼,只憑藉手裡這支人馬,打下南京也毫無問題。

不過想法雖好,前提是清軍能夠渡過長江。

擋在面前的是鄭家水師,出身海盜的他們可以說是大明最為強大的水軍。

在博洛的命令下,綠營將領田雄率領百餘艘戰船組成的水軍向鄭家水軍發起了進攻,卻在江戰中被殺得大敗,二十多條戰船被明軍擊沉,損失綠營兵一千多人。

田雄黯然回來請罪時,博洛擺擺手不欲追究。水戰和陸戰不同,別說是田雄就算博洛自己也沒把握帶著八旗勇士在水戰中擊敗對面的明軍。

可是,誰說水戰就一定要船對船面對面的硬拼?

博洛下令,命田雄、馬得功、李本深、高進庫等綠營將領各帶一支軍隊,乘船在黎明之時悄悄渡江,向明軍營地發起偷襲。

清軍寅時造飯,卯時一刻即乘船出發,向著江對岸駛去。此刻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侯,就連天上的繁星也躲到了雲層之後。

靠著吊在船頭的燈火,清軍水手劃著船隻,向著江對岸進發。

此處的江面約三里多寬,北岸發生了這麼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南岸的明軍。

可是鄭鴻逵手下明軍全部都在睡夢中,是睡得最香甜的時刻,陡然聽聞清軍來襲,頓時驚慌了起來。

雖然是水軍,雖然習慣了船上的生活。可是鄭鴻逵軍大部分夜晚也並不在船上睡覺,而是靠著江岸紮下營盤,共扎了十餘處營地。江面狹窄,鄭鴻逵帶來的都是適合內河行駛的平底船,而非用於遠洋的福船,船上狹窄根本不足以夜晚睡覺。

值守的軍士最先發現了江北岸的異動,當看到無數火點如同繁星一般出現在江面上時,值守軍士立刻瘋狂的敲起了鑼鼓。

鑼鼓聲驚醒了所有的明軍,可是剛從睡夢中醒來,再穿好甲衣,找到武器,集結起來攀上戰船,需要太多的時間。

鄭家水師並不是訓練有素的平南軍,他們雖然也算是精銳,可不過是前海盜而已,在訓練有素方面還差的很遠。

在鄭家軍士兵驚惶之時,清軍已經乘船渡過了長江,來到了江岸,然後下船上岸,向各處營地攻去。

田雄、馬得功、李本深、高進庫等綠營將領各帶一支軍隊向著鄭軍營地發起了狂攻。

論打仗,綠營兵根本不敢和八旗兵交手,所以田雄和馬得功才會那麼輕易的投降。

可面對明軍,綠營兵卻夷然不懼,大家都曾經是自己人,深知自家人的底細,誰怕誰啊!

而且田雄等人自恃有無敵的八旗老爺為後盾,再加上剛剛降清亟需立下軍功在新主子面前好好表現自己,作戰起來更加的勇猛。

兩萬餘綠營兵嵌入了鄭軍營地,瘋狂的廝殺了起來。

而對鄭家水師來說,在夢中受到敵軍的突襲,驚慌之下十成的戰力發揮不了五成。

再加上他們長於水戰,陸戰的實力也就了了,就算不被偷襲,陸上正面作戰也未必是綠營兵的對手。

所以在綠營兵的狂攻下,不可避免的大亂了起來,江岸上十多處營地亂成了一團糟,到處都是廝殺聲驚呼聲。

「頂住,命令他們都給老子頂住!」鄭軍統帥副將鄭鴻逵咬著牙,陰沉著臉連續發出命令。傳令兵往各處營地狂奔,把主將的命令傳給各處將領。

可是各處營地已經亂成了一團,即便將領們接到他的命令,能執行到什麼程度也難說的很。

鄭鴻逵的中軍就設在水營,他手下的親衛營反應還算迅速,沒有讓清軍攻入營地。看著水營里完好無損的戰船,鄭鴻逵輕吁一口氣,只要有船隻在就好。

就在廝殺之中,天色漸漸大亮。鄭鴻逵驚恐的看到,各處營地大半已經被清軍攻破,而他屬下的士兵正在棄營而逃。

「四爺,咱們也逃吧!」部將施福勸鄭鴻逵道。

「數萬大軍今日被清兵一擊而潰,我對不起兄長,對不起皇上啊!」鄭鴻逵黯然道。

奉朝廷聖旨,他帶領三萬多水軍來到南京,這三萬多人都是鄭家的心腹嫡系,已經佔了福建軍隊的一般,今日一戰折損如此嚴重,這讓鄭鴻逵覺得無法面對自己的兄長鄭芝龍。

「四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打下去損失恐怕更大啊。」施福苦口婆心的勸道。

此刻,各處營盤大半失守,營中的軍隊大都丟棄營地而逃。現在清軍主力正在集結,下一步肯定要向中軍水營發起強攻。若是不能迅速逃走,等清軍大舉攻來,可就想逃也逃不了了。

「罷了,撤退吧!」鄭鴻逵長嘆一聲,黯然閉上了眼睛。

隨著鄭鴻逵的命令,早就做好了撤退準備的中營士兵陸續上了戰船,拉上鐵錨升上風帆,數百船隻調轉方向,順流往東而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