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嬉唐突】

【小嬉唐突】

我鄉下山洪暴發,叫做出順,順就是蛟。說有一位年青姑娘在堂前紡棉花,

簷頭大雨如簾,照得明明亮,忽然一聲響,當前的地裂開一穴,隨著一注清泉,

跳出來一隻小山羊,嗎哈哈走到紡車前,依依親人,那姑娘就把一紅頭繩繫羊角

上,它也聽她繫,然後得得的走下階沿,纔出大門口,當即迅雷疾風,山洪大至

,那羊就化為蛟,乘浪挾濤而去,那人家與姑娘卻安然無恙。蛟原來也這樣的順

民間戲裡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還有唐伯虎三笑姻緣,我卻有三鬥,鬥周佛

海,鬥李士群,鬥汪先生。但我其實是個婉順聽話之人。左傳裡兩軍陣前,對敵

人亦還是有禮,而我是對敵人亦有親情。且我的那幾場鬥,在南京政府中除了最

後陳公博周佛海相火拚,要算是影響最大的鬥,可是市廛不驚,像那蛟的使那人

家與姑娘無恙。又我的那幾場鬥也許是根本不必要的,也許像桃李競妍梅雪爭春

的不過是閒情,古今來興廢恩怨,惟有江山無恙,歷史原來亦是閒情罷了。此所

以曹孟德能臨陣安閒。

卻說一次我從上海趁夜車去南京,與同行的某立法委員談天,他一口說清廉

,為國為民。我就要戲他一戲,問他可有甚麼弄錢的法子,便是與日本人聯絡做

生意亦好,因為時局看起來靠不住,將來不要連逃難的錢亦沒有。他就當真與我

談起生意經來。我寧可這樣,因為總比剛纔聽他假正經的說話更此中有人。但我

聽得一回,就借故早睡了。

及至醒來,天已東方條白,火車正經過龍潭,成竹枝詞一首、

又是征輪逐曉星棲霞山下有人行

富貴榮華原一夢仍愛此夢太分明

看來看去平仄不對,但亦沒有法子。

我做官亦像我做詩的是生手。當法制局長剛滿一年,各部會省市長官約齊了

到汪先生處訴苦,說我使行政院與他們之間成了有隔膜,但是不好把我免職,汪

先生就索性取消法制局。我轉任全國經濟委員會的特派委員,不過是到時候去開

開會。

太平洋戰爭第三年春天,日軍為宣傳武運,在南京玄武門外郊野裡佈景起南

太平洋,雲天碧海,海峽裡的兵艦,對岸新加坡的現代都市好明麗,飄揚著日章

旗,遊人見了齊喫一驚,照耀得眼睛都亮了。我在他們佈置尚未完工時就去看,

想起自己二十七歲去廣西時過廈門,今日亦依然是天下世界這樣新。

及至完工開放,第一天日軍總司令部招待汪先生參觀。汪先生來到郊原坡陀

處下車,站住先望了一望那佈景,隨與汪夫人步行,夫婦不知因何口角起來。走

到一間像路亭的房子,眾官扈從汪先生於此歇步獻茶,不防廳上掛有褚民誼寫的

「國民政府還都紀念碑」的拓本,汪先生一見就伸手去撕,侍從武官忙上前把它

取下,褚民誼亦在旁,眾皆恐懼。於是後宮大將來陪伴汪先生到場上去參觀,汪

先生只草草的巡了一轉,亦不甚與後宮大將說話。

汪先生是亦為這景色所驚了。他想起當年孫中山先生在南洋鼓吹革命,而現

在身邊的汪夫人亦即當年在一起的女同志陳璧君,那時的天下世界就有這樣新,

他們曾想像黃種人將有如太平洋戰爭這樣的雄國大略,單看日俄戰爭時孫先生的

興奮即可知。但現在的日本真是可惜了。嘗言「成則為王,敗則為寇」,敗固不

必說,惟成亦不能王天下,纔是遺恨,日本人現在便做了出來總不像樣。汪先生

是為此感觸,但他又是強者,有惆悵乃變成無故發怒了。

是年秋,汪先生至日本訪問昭和天皇,並與東條首相會談。行前我寫信給汪

先生,指陳太平洋的軍事已逆轉,日本必對中國讓步,與東條交涉要開足價錢。

汪先生不答。乃至日本,東條果然自動提出一切尊重南京國民政府,下令在華日

本派遣軍,大使館及僑民一體稟遵。東條且對汪先生坦白說明日本存亡不可知,

汪先生見日本在危難中如此真心,遂亦自動說要對英美宣戰,東條還勸阻過他。

汪先生是大俠,但王者應如天道無親。汪先生回南京,就召見我,說我上次信裡

的見解很好,但我當面表明不贊成對英美宣戰,汪先生聽了遂又不樂。這是我最

後一次與汪先生單獨晤對,此後雖尚有幾次見面,那是在開會及讌集之地。

但汪夫人我仍到時候去看看她。一次我說、「和平運動初起時我位居第五、

六,現在名落孫山之外又之外了。」汪夫人道、「因為你時時要造反。」她與我

說過幾次,要我仍回到汪先生身邊當機要祕書,因為汪先生近來常對祕書室發脾

氣。但我想想還是不去。汪夫人的弟弟陳耀祖當廣東省主席,汪夫人要照應兩邊

,她見我諸般不聽話,但她心裡總有我這個人,說、「你還是與我去廣東」,又

解釋道、「廣東是我的,你去不要管誰,只代表我做事。」我亦想了想沒有去。

我當國民黨中央委員及全國經濟委員太閑散,也想作事,且朋友中有人知此

如彼的勸我,但我的上司至今惟是汪先生,此外只有林柏生我還讓他三分,要末

與陳公博商量商量看,公博即徵求我願不願當南京特別市土地局長,我回信公博

,只說、「謀之內人,內人曰不可,你如何去當周學昌的下屬。」公博很氣,亦

寫信罵我如何聽婦人之言。

西遊記裡齊天大聖在天上無收無管,怕他生事,就有太白金星啟奏王帝,叫

他住在園子裡,管管蟠桃亦好,我的情形有點像。一日郭秀峰來看我,郭是在我

之後當了宣傳部次長,他與我說,汪先生還是關心你的,林部長要我來商量,請

你給中央導報寫文章,五千元一篇。我試寫了一篇,到底不能被登載,雖然照樣

給錢。我與汪政府是要親近亦不能了。

我只得離開汪政府,纔覺有中國歷史之大,但我仍未能決絕。我也不是不想

遷就,在我是已經到了遷就的盡頭。而汪先生夫婦亦尚如此關心我,待我要算得

仁至義盡,所以後來雖結果還是分手,總也無遺憾。孟子去齊,遲遲其行,及知

齊王終不用他,然後浩然有去志,而唐人綠珠詩則有「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

袂傷紅粉」,中國人是兒女之情亦如聖賢。

南京轉瞬到了十一月裡,我在家無思無慮。也是合當有事,忽一日傍晚郭秀

峰又來看我,是從這起因,有分教我、

異國存知己,身邊動刀兵,

故主恩義斷,江湖日月新。

卻說那天我與郭秀峰就在院子裡搬出桌椅,兩人坐著說話,枯草斜陽,惟覺

對眼前人有一種親切意。他的來意,是日本大使館新近有個懇談會,每星期六召

開,要他轉言希望我參加,問我今晚就同去好不好?我說、「理他呢,你也不要

走,還是我們兩個玩玩吧。」可是去玄武湖已經太晚了,此外亦想不出地方,我

留他又坐得一回,只得對於寸寸的斜陽有依惜,意意思思的也無多話說。好吧,

我就同了他去。

那懇談會是在日本大使館一等書記官清水董三家裡,司法行政部長羅君強,

糧食部長顧寶衡,駐滿洲國大使陳濟成等已比我們先到。宣傳部長林柏生後來。

日本人惟清水及新從華北調來的池田,清水給我介紹他,我連姓名亦不記在心上

。諸人坐攏一桌聚讌,我先只飲酒不開口。聽見清水問、「日本憲兵檢查城門口

及火車站的現狀,中國人民諒解麼?」陳濟成答、「中日既親善一體,當然諒解

。」我不禁發話道、「我說不諒解。譬如中國憲兵檢查東京大阪的交通站,日本

人至少清水先生就不喜。」清水歎道、「總之當初兩國不該打起來。」話題轉到

了這幾年來的戰爭。那羅君強,過去是蔣先生的祕書,他就敘述南京撤退時的混

亂,及初到武漢時佈置未定,彼時日軍不急追實是個大錯,若彼時躡跡急追,不

但武漢即刻陷落,連要退到重慶亦措手不及,早已一舉終結戰爭了。我聽了大怒

,說道、「歷史一筆為定,但不像你說的輕佻,中國不亡自有天意,豈在一戰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