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恩田陸 抓起名為時間的流沙

——恩田陸詩意般的迷離、幻想式旋風

余小芳

在日本的文壇中,有位名為恩田陸的女性作家,她受到讀者歡迎且享有盛名,不但在書寫領域展現廣泛而繽紛的想像力,題材亦發展多元,好似信手拈來即可成詩、成歌、成文、成書。

恩田陸出生於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本名熊谷奈苗,為宮城縣仙台市人;早年由於父親工作的緣故,居住地時常隨之遷徙,進入高中就讀前已搬家五回。她大學曾參加推理俱樂部的社團,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後,在壽險公司上班直至一九九〇年,辭職期間埋首寫作,並於一九九二年從事房地產公司工作。

在恩田陸的書寫歷程中,屢屢獲得獎項的提名,但也總是差個臨門一腳。她結束壽險公司的職業生涯,花費三個禮拜的時間撰寫《第六個小夜子》(六番目の小夜子),該作入圍一九九一年舉辦的第三屆日本幻想小說,不過未能得獎;隔年經由翻修潤稿,終而獲得協辦單位新潮社的青睞而出版。一九九三年,她再度投稿,以《球形季節》(球形の季節)參與第五屆日本幻想小說大獎,但依然與該獎錯身而過,幸好如同前作一般,於隔年取得出版機會。往後陸陸續續發表諸多長篇及短篇作品,以作品獨特的魅力迅速於讀者間建立起口碑,可惜的是,這些作品依舊與文學獎、推理獎無緣。

在恩田陸出道後的十多年,《夜間遠足》(夜のピクニック)於二〇〇五年一舉拿下第二十六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第二屆書店大獎第一名、《書的雜誌》年度十大最佳小說。《尤金尼亞之謎》(ユージニア)自二〇〇二年八月起開始連載,期間遇到雜誌休刊而另轉發表園地的曲折,後於二〇〇五年集結出版,同年該作與《常野物語系列:蒲公英手札》(蒲公英草紙)連續入圍直木獎決選,翌年《尤金尼亞之謎》榮獲第五十九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二〇〇七年的《中庭殺人事件》(中庭の出未事)則得到第二十屆山本周五郎獎。

雖然不能算是多產作家,但是恩田陸出書的速度十分穩定。有趣的是,自幼是位推理迷,立志成為推理作家的恩田陸,其日後創作卻橫跨懸疑、恐怖、奇幻、青春、科幻、推理、愛情等多重混合領域,有著「被故事之神眷顧的小女兒」的稱號。

她的前兩部作品《第六個小夜子》、《球形季節》同樣將背景設置於校園,以高中學生為小說主角展開敘述。透過幻想、超自然的風格呈現,前者標榜校園傳說,後者是描繪近似都市傳說的恐怖事件。第三本長篇小說《不安的童話》(不安な童話)隱含著輪迴轉世及復仇的概念,是輕飄且迷幻的推理小說。第四本《三月的紅色深淵》(三月は深き紅的淵を)把與書同名的推理小說夢幻逸本為核心,讓四篇作品環繞它而成;此部作品拿到一九九八年的本格推理小說BESTlO第八名、「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第九名,確立了恩田陸於文壇的地位,使之日後請辭工作而專心進行創作。另外,她推出《常野物語系列:光之帝國》(光の帝國)的短篇連作集,描寫對象為居住於日本東北常野地區的居民,而每個家族具備著不同超能力,著實展現她驚人的創造能力。

也許可以這麼說吧,恩田陸是一名以「感覺」、「氣味」取勝的作家,而「氣氛」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之所以造成曖昧不明的氛圍,除了被內容拆解、文字重組等敘事方式影響以外,時間和空間的介入亦是令讀者產生特殊情感的主因,而前者盤據甚為重要的位置。

有的作品對於角色和環境之間的共鳴拿捏得恰到好處,而記憶的適時溜入剛好架起名為懷念的碑石,接著複雜情緒組構為壯闊的圖像,底心悸動便排山倒海地席捲而來。恩田陸有個很大的特色在於不著重描寫單一、特定的人物,卻依然能使人印象深刻,溫文柔和的筆觸讓每個角色的人生靜謐地出現,伴隨前後時間的反覆震蕩和事件的置入,化為足以轉換角色性格和人生觀的力量。如《夜間遠足》這部以青春為骨架的小說,雖然過程有著衝突和矛盾,卻也能串起詩意和溫暖。

在一些場景的架空或設定,將角色投入陌生的環境,運用空間的分離產生迷離、不安和恐懼,製造脫離現實的虛幻感也是恩田陸的拿手好戲。如《沉向麥海的果實》(麥の海に沈む果実)里的三月之國、《黑與褐的幻想》(黒と茶の幻想)內的Y島、《黃昏的百合之骨》(黃昏の百合の骨)中的魔女之家別墅,或者是《戀戀夏天的薔薇》(夏の名殘りの薔薇)的每年一回聚首旅館,它們皆是通過「國度」或「建築物」來區分「結界」,將現實和虛幻隔離。

恩田陸不認為故事能夠完全原創,後人所寫的內容只是在幾項既定的有趣元素上轉換和重置,她主動表示自己的創作受到一些作品的啟迪,而讀者可以依照作者的指點,在不同的作品內找尋著相似的精神及驚奇的轉變。

相較於某些人物、某種事件等故事情節基礎發展和設定,對於小說結尾的處理,恩田陸似乎喜歡留下開放、朦朧的空白給讀者自行填補,有時充滿餘韻,有時產生疑惑,有時也有暖意。

在「懷舊的魔術師」恩田陸輕描淡寫下所施展的魔法里,彷彿從一部部不同的故事裡抓起名為時間的沙子,許多記憶從指縫間流逝,但恩田陸所保留的便是還逗留在掌心的那些詩情畫意——也是如此,恩田陸的小說才這麼令人難以忘懷、眷戀不舍,於是咀嚼再三、於是久久繚繞不散。

(撰文者為暨南大學推理同好會顧問)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