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燃燒的印度洋

12月5日,午後5點30分。

地處亞熱帶地區的北印度洋上,陽光依然強烈地照射著蔚藍色的大海。

白川水產所的遠洋大型漁船,450噸重的「第五白川號」完成了在非洲海面捕撈鰹魚的作業,正在距印度大陸南部1000公里的海面上駛向歸途——日本。

到處裸露著斑駁鐵鏽紅的船身,訴說著歷時9個月的遠洋捕撈的艱辛,就要踏上久別的國土了。全體船員高興得似孩子一般,又蹦又跳。

印度洋與日本近海氣候正相反,夏天經常海浪洶湧,而冬季則沒有季風,多數是風平浪靜的日子。

這天,風速仍是2.5米/秒的微風,平緩地湧起二百到三百米左右的長長的波浪,輕輕地搖蕩著船身。

由於距赤道較近,氣溫很高。

「故鄉燒津現在是夜裡10點鐘左右。」

船長鈴木晉吉看著航圖台自言自語地叨咕著。

「前方發現大火!」值班員大聲喊道。

船長立刻舉起望遠鏡。不錯,前方海面上冒著黑煙,黑煙中還一閃一閃地躥著紅紅的火舌。船長馬上斷定,是航船失火。

「全速前進!」

船長大聲地命令舵手,450噸重的船身經過一陣震顫之後,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加大了馬力。然而,滿載著鰹魚的船體最大馬力也只能達到11海里的速度。

「通訊官,接收到SOS了嗎?」

鈴木船長仍然舉著望遠鏡,一邊觀察一邊大聲地問。

「到目前為止還未收到。無線電浮標的發報也沒有。」

「真奇怪,不管怎麼說也只能是航船失火呀。」

既然是航船起火,必然要發出SOS緊急呼救,可卻沒有接收到信號,實在令人不解。

熱帶的落日來得是那樣快。西邊的水平線上,火紅的太陽剛剛開始西沉,周圍的海面便由鈷藍色變成了一片紅色,緊接著又變成了深紫色。隨著海面上色彩的變化,剛才還在黑煙中若隱若現的紅色火舌,一下子變得那樣耀眼奪目。

距離火區還有一千米左右的時候,鈴木船長不禁發出了一聲驚嘆:「簡直是大海在燃燒!」確實,眼前的情景只能形容是大海在燃燒。

海面上,稍有些橢圓形的火區,直徑約一千米左右的大火以異常猛烈的勢頭向上捲起火舌。黑煙衝上幾百米高的空中,又乘著微風向西南飄去。那蘑菇雲般巨大的黑傘已遮蓋住了「第五白川號」所在位置的上空。由於黑煙遮住了落日的餘輝,周圍如薄幕籠罩般暗淡下來。

雖然距離火區有一千米左右,但仍能清晰地聽到那燃燒著的熊熊大火發出「呼、呼」的可怕的聲音。船長感到再靠近會有危險,便命令停止前進。

船長走出瞭望台,來到甲板上,徑直走向船頭。其他船員也來到甲板上。

巨大的火柱。

「第五白川號」的船身和站在甲板上的船員們那黝黑的面龐,此時都被火光映得通紅通紅。每個人的表情都異常嚴肅、沉重。

熱浪更加襲人。

「看來是石油在燃燒。」

57歲的捕撈隊長說道。

「那麼,就是說油輪發生了火災。」

鈴木船長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燃燒著的海面。

「大概是漏出的石油燃燒起來了吧。如果船被大火包圍,便無法脫險。」

「不管怎樣,先搜索海面,發現生存者立刻救助。」

鈴木船長用嘶啞的聲音大聲下達命令,又一次舉起瞭望遠鏡。

突然,望遠鏡的視野里出現了剪影一樣的船體。雖說是船體,也僅僅是船頭部分,巨大的船頭在火焰中被海浪湧起,轉眼間又消失在波濤之中。

「看到了嗎?」

船長仍舊兩眼望著前方,低聲問。

「看到了。」

捕撈隊長也用沙啞的聲音回答著,一邊用力地咽下了唾液。對於這些生活在海上的船員來說,再也沒有比看到沉船更難受的事情了。

船體如黑色剪影似地沉下去了,誰也搞不清是什麼船,也不知是哪裡的船,只見升騰的火柱和黑煙籠罩著天空。

太陽已經完全落下去了,頭頂漆黑一片,然而附近的海面卻因石油的燃燒如同白晝一樣明亮。

「右前方有漂浮物!」

突然,一個船員叫道。

是一隻救生圈。船員們用長長的、帶鉤的竹竿追逐著。被打撈上來的白色救生圈上粘糊糊地沾滿了黑色的油污。用抹布揩去油污,露出了「第一日本號」的字樣。

「通訊官!」

鈴木船長返回瞭望台,大聲命令。

「立即給東京發電報。」

「東京的總公司嗎?」

「不,給海上保安廳。」

「怎麼發?」

「我馬上擬電文。」

船長掏出記事本,飛快、潦草地寫下電文,並將這一頁紙搬下,交給了通訊官。

我遠洋大型漁船「第五白川號」,在距印度以南約一千公里處的海面上,即南緯3度0分,東輕74度3分,發現有石油燃燒。大火蔓延,直徑約達一千米。

火勢猶如整個印度洋存燃燒,黑煙直衝幾百米的上空。

我們認為是油輪沉沒,石油流出而引起大火。目前,尚未發現生存者,只發現一個沾滿石油的救生圈,上面有「第一日本號」的字樣。

下一步如何行動,請指示。

海上保安廳回電如下:

貴船請停留在現在位置,望盡全力尋找生存者。

「第一日本號」歸新日本航線總公司所屬,是一艘巨型油輪,重50萬噸。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卡夫吉基地裝滿石油返航途中,於本日(12月5日)午後7時(日本時間)與總公司無線電通訊聯絡突然中斷。

「如果是日本時間的午後7點鐘,這裡就是下午3點。」

鈴木船長看著無線電報的記錄說。

發現黑煙是下午5點30分,從時間上來看是符合的。一定是在電話斷了的瞬間遭到什麼事故,油輪沉沒,裝載的石油浮到海面上引起大火、燃燒、爆炸。

鈴木船長向海上保安廳回電,表示「明白」。一聽到是50萬噸重的巨型油輪,船員們不禁嘩然,比他們這條船大1000倍呀!同時感到,損失掉滿滿一船石油真是太可惜了,而且又造成了海洋污染。

這時,由於強烈的輻射熱,「第五白川號」連甲板都燙起來了,一不小心觸到灼熱的鐵板會令人燙得跳起來。無奈,船長下令:

「後退200米。」

發動機再一次起動,「第五白川號」慢慢地向後退了200米。然而,儘管如此,站在甲板上,強烈的輻射熱似乎仍能把皮膚灼傷。

沒辦法,鈴木船長又命令再向後退300米。

海面上還在繼續燃燒著,黑煙在空中擴展開,把星星都遮住了,本該露出臉的月亮也看不到了。

船員們取出照相機,不斷地按動著快門兒。在這樣的烈火中,如果有生存者也會立刻被燒焦吧。

大火又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從發現時算起共持續了三個小時,那紅色的火舌終於消失了。

但是,滾滾的黑煙仍然不斷地向上冒,像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似地在空中擴散開來,傲慢地俯視著「第五白川號」。

雖然距離赤道很近,但海面上夜風仍很涼。看到輻射熱漸漸地減弱了,船長又命令「慢速前進」。「打開所有照明燈,向海面照射。不要讓一點東西漏掉!」

集魚燈排列在船被兩側,全部打開。船在慢侵地前進著。船員們手扶欄杆向海面注視。隨著向燃燒現場的靠近,刺鼻的臭氣向船員們襲來。這是石油燃燒的氣味。海面上漂滿了燒焦的石油的黑色渣滓。

「第五白川號」在不斷冒著的黑煙中幾次往返,遺憾的是什麼也沒有發現,不過,這也許是必然的。三個小時,或者說是更長時間的持續燃燒,熊熊大火大概會達到1000度以上的高溫,那麼無論是人,還是物品、木板等等都會燃燒殆盡,鋼鐵亦會沉到海底。能找到一隻「第一日本號」的救生圈應該說已近乎於奇蹟了。

船長面臨著決斷。近兩個小時的搜索一無所獲。即使現在停止搜索,也不會受到任何人的責難。而且,艇倉中屯積著滿滿的鰹魚,必須儘早趕回船籍港——燒津。晚歸一日,將招致母公司幾萬,不,是幾十萬日元的損失。

然而,斷然就此離去,船長又很難下這個決心。萬一有「第一日本號」的生存者漂流在漆黑的海面上怎麼辦?兩年前,船長本人也曾在菲律賓的海面上遇難,漂流了17個小時之後獲救。那時,正是因為同行的船毫不灰心,不斷搜索,自己才奇蹟般地得到救助。

「繼續搜索12小時。」

船長經過緊張思索後,召集全體船員,宣布了決定。

前方的黑煙依舊如原子彈爆炸的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