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

問話人:A律師

答話人:B證人

A律師:是你親眼目睹了被告,殺害被害者的事實,是這樣嗎?

B證人:是的。

A律師:行兇地點,距離你目擊時所處的地點,大概有多遠?

B證人:這個嘛,我想有五、六間遠吧。

A律師:這是你目測得來的吧?

B證人:當然了。

A律師:你說有五、六間那麼遠,那你是從哪個地方看的呢?是從路上長明燈的位置看的,還是從茶鋪的方向看的?

B證人:是從茶鋪的方向。

A律師:是在茶鋪附近的哪裡看的?是前面的大樹下面,還是葦簾的陰影裡面呢?

B證人:葦簾的陰影里。

A律師:(迅速翻動著桌上的兩、三張記錄,將視線聚焦在一點上)你當時就坐在那兒的椅子上嗎?

B證人:是的。

A律師:你確定,你當時是坐在那兒的椅子上?

B證人:對,我確定。

A律師:但你居然能坐在那兒,看完整件慘劇,真奇怪啊!B證人,你一直沒有站起來?

B證人:中間我站起來了。

A律師:是被告給予受害者致命一擊的時候嗎?

B證人:是的。

A律師:從時間上來講,證人坐在茶鋪的椅子上多久以後,被害人出現了呢?

B證人:大概十分鐘吧。

A律師:最開始路過的那個人,當然就是被害者森田義兵衛了吧?

B證人:是的。

A律師:你怎麼知道,那個人就是森田義兵衛呢?

B證人:是從體形上判斷出來的。

A律師:換言之,證人早就知道,路過的人是森田義兵衛了。

B證人:對,我從他的身形判斷出來了。

A律師:森田是從西面進入常盤神社的院子,想要前往東面去,對嗎?

B證人:我覺得是這樣的。

A律師:森田走到茶鋪前面左右的地方時,有沒有停下過?

B證人:沒有,他完全沒有停下。

A律師:而且是快步走了過去吧?

B證人:是的,他快步走了過去。

A律師:證人那個時候,跟他打招呼了嗎?

B證人:沒有,我沒有和他打招呼。根本沒那個時間。

A律師:音吉是從哪個方向過來的呢?

B證人:他是從那個長明燈的陰影處走出來的。

A律師:你怎麼知道,音吉是從長明燈的陰影處走出來的?

B證人:因為我看見他從長明燈的後面出來了。

A律師:但是,從你所在的位置來看,行兇的地點,和長明燈所在的地點,完全是左右兩個地方。假設你正看著森田義兵衛的方向,那又如何能夠看見,音吉從長明燈的陰影里走出來呢?

B證人:你說得對,我本來是看不見的,但我注意到,長明燈的陰影里,有一團黑東西在動,所以……

A律師:那個人就是音吉嗎?

B證人:是的。

A律師:你如何確定,那個人就是音吉?

B證人:是借著長明燈的燈光看清的。

A律師:你看見了他的臉?

B證人:對,我看見了。

A律師:他一從長明燈後面走出來,你就看見了嗎?

B證人:是……是的。

A律師:但是,那盞長明燈的燈芯,距離地面有九尺呢,只怕不會一下子就把人臉,照得很清楚吧……你當真一眼就看準了?

B證人:可能是稍微離開了一段距離後看見的。

A律師:你是什麼時候,坐在茶鋪的椅子上的呢?

B證人:夜晚十一點鐘的時候。

A律師:十一點整?

B證人:不是,是接近十一點五分的時候。

A律師:這是你看錶得出的時間嗎?

B證人:是的,我坐在椅子上,立刻就拿出手錶,看了一下時間。

A律師:這時間對於被告,可是意義重大!你的表准嗎?

B證人:我的表非常准,這時間絕對沒有問題。

A律師:你坐上茶鋪的椅子之後,都做了什麼?

B證人:什麼也沒做。

A律師:但你不是拿出表,看了時間嗎?

B證人:這跟我之前說的不矛盾呀。

A律師:接下來呢?

B證人;接下來……我點了一支煙。

A律師:不用說,你一定是用火柴,點燃香煙的吧?

B證人:是的。

A律師:(將臉轉向陪審席)被告音吉在警察局及檢察廳處,都已承認,自己當時隱匿在長明燈的陰影里。根據調查書顯示,他藏在長明燈的陰影里,長達二十分鐘以上。為了不錯過森田的行蹤,他自稱一直望著茶鋪前面那條路。證人既曾擦燃火柴點煙,那被告肯定會注意到的。這樣一來,被告就理所當然地,會發現茶鋪處有人。可是,明知道有人,還能夠犯罪行兇?證人,你說被告『是從長明燈的陰影里走了出來』這一段證詞,能否確認準確無誤?音吉不是尾隨森田到來的嗎?請仔細思考後再回答。

B證人:他的確是從長明燈後面走出來的。或許他是尾隨在森田的後面,之後才躲藏在長明燈後面的。

A律師:但是,若森田是急匆匆地走過去的話,被告就沒有躲藏在長明燈後面的必要了,不是嗎?

B證人:是的,我也這樣認為。或許是他一直就藏在長明燈的後面,可能沒有注意到,我點煙的火光吧!

A律師:總之,被告確實是從長明燈後面出來了,是嗎?

B證人:是的,我確定。

A律師:被告從長明燈後面跑出,在森田身後,揮起手中的斧子,朝森田的腦袋,狠狠砍了下去,是嗎?

B證人:是的。

A律師:那麼,你怎麼知道兇器是斧頭呢?

B證人:他揮舞的時候,我看見了。

A律師:借著長明燈的燈光?

B證人:是的。

A律師:音吉拿斧子砍下去時,說過什麼嗎?

B證人:我記得他說了「我」這個字,然後就砍下去了。

A律師:那麼,森田說了什麼呢?

B證人:他什麼也沒說。我只記得聽見他「嗯」、「嗯」著,發出了一些低沉的呻吟。

A律師:森田第一次被擊打,就倒了下去嗎?

B證人:是的。

A律師:音吉在森田倒下去後,接著又砍受害者了嗎?

B證人:我想他又砍了兩、三下。

A律師:他朝倒下去的森田的哪裡砍下去了呢?

B證人:大概是胸部和腹部。

A律師:森田是怎樣倒下去的呢?

B證人:是稍微斜著身子,仰著臉倒下去的。

A律師:根據法醫的屍檢,死者的背上,的確有一處傷口,但被害者並不是仰倒的。

B證人:他是在仰倒後,掙扎著變成俯卧的。

A律師:森田是抱著他的包,倒下去的嗎?

B證人:是的,他右手抱著包,倒了下去。

A律師:他倒下去的時候,沒有將包扔出去嗎?

B證人:沒有,他是抱著包倒下去的。

A律師:音吉怎麼處理兇器——斧子的?

B證人:當時他盯著斧子看了一會兒,然後「砰」的一聲,將斧子扔到了屍體旁邊。

A律師:那麼說,是音吉從森田懷裡,取走了他緊抱著的包?

B證人:是的,是他從森田的右手裡取走了包。

A律師:根據被告的口供,森田倒下去的時候,是將包扔出去的。所以,證人剛剛所做的證言準確嗎?

B證人:準確啊,他的確是抱著包倒下去的。

A律師:那個包是黑色外皮、兩折的嗎?

B證人:是的。

A律師:那個包是否附有一個,裝著金屬扣的帶子?

B證人:是的。

A律師:那麼,那個包的皮面,也已經磨得很舊了吧?

B證人:是的。

A律師:你是怎麼知道,這個包的樣子的呢?

B證人:我是在行兇現場看到的。

A律師:你以前就知道,森田一直攜帶著這樣一個包吧!

B證人:對,我知道。

A律師:那麼,在行兇現場,你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過這個包吧?

B證人:是的,我以前就見過。

A律師:(翻看著桌上的兩、三張記錄紙)音吉當時有沒有系著圍巾?

B證人:系了。

A律師:什麼樣的?什麼顏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