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若輕的瀟洒

——陳舜臣《長安日記》

浮雲客

《長安日記》是陳舜臣寫的一部以賀望東為主人公的探案集,寫的都是密室殺人案件。對作者我並不熟悉,所以就簡單說說讀完書的感受。

若就書中的案件推理來看,並無多大驚奇之處,因為之前在各種小說或是影視劇中多少有所了解。相對來說,第一個故事寫的最不好,主人公一點不進行實地考察就閉門推理出來,未免牽強。往後的故事就有漸入佳境之感,尤其是人物的形象逐漸豐滿可愛起來。考慮到本書寫於1973年,後來的許多小說從中汲取靈感也說不定,這跟我們現在回頭看老電影是一個感覺。書後附的橋本峰雄的一篇介紹,提到陳舜臣的推理小說的妙趣在於「清爽」,頗有道理。

真正吸引人的是書中描寫盛唐風物。原本古老的中國彷彿成了一個青年,風華正茂而風流倜儻,有了種舉重若輕的瀟洒。日文翻譯成中文後,是有種獨特的節奏和氣息的,像漢語卻又不完全漢語。對於作者來說,他寫的既是自己的祖國歷史,卻又是一種異域情調(如橋本峰雄所言,追尋身份的賀望東是旅日華裔陳舜臣自身的投影);對於中國的讀者來說,讀著譯自日語的中文寫就的故事,未嘗不是另一種異域情調,再加上盛唐時代本身具有的多元化(書中所寫賀望東即是流落長安的日本人,還有國際驛館、為數眾多的胡姬等),三者倒是形成了有趣的互動。

賀望東是個很有魅力的人物,有超凡智慧卻也不乏情趣,可惜這部未完成的探案集似乎再也沒有出續集,遺憾。長安的人們似乎都很會享受生活,尋歡作樂卻又不頹廢墮落。經常被賀望東枕著大腿的妓女小凱也是個有趣的人物,風塵又純真,會吃醋但從不撒潑,給人感覺像長安城一樣,靈魂自由。當然這樣的長安未必不是作者帶著感情建構出來的,充滿魅力的盛唐也未必不是後世人建構出來的,但有那樣一個夢也挺好的,讓我們還能說一句,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本書1985年由群眾出版社出版,此後似乎沒有再版,當時的印數是10萬冊。這個數字在今天看來是很龐大的,但80年代的每本書的發行量似乎都不小,是否今天的人們都不再那麼愛讀書了?

另外,正文前的一頁印了這樣兩行漢字:「本書未採用傳統的鉛字排版工藝,全部文字由國產計算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排版。」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