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題 泰戈爾二書

泰戈爾的《什麼是藝術》是他在美國的一篇英語講演,曾經幾次譯成漢語。他的《吉檀迦利》是他50歲時的自選詩集,並且自己進行了英語散文詩體的再創作,也早有漢譯。前者是理論,後者是實踐。這裡打算只就這兩者做一點初步的試探性的分析,並不是對泰戈爾的美學和哲學思想以及詩的創作進行宏觀的論述,而只能算是微觀的窺測,而且只做解說,不做評價。

泰戈爾的這篇論藝術的講演收入專集的發表時間(1917年)離托爾斯泰的逝世(1910年)只有幾年。然而托爾斯泰的同名著作《什麼是藝術》卻同泰戈爾的講演看起來大有不同。托爾斯泰宣傳「人民的藝術」著重於倫理道德,而泰戈爾把藝術歸於心靈,彷彿是脫離現實的東西。托爾斯泰說的「人」是「社會的人」,而泰戈爾說的「人」彷彿是「宇宙的人」。兩位大作家都是具有唯心主義世界觀的思想家,都宣傳宗教,都出身於「高貴」門第,又都懷有救人救世的宏願,然而他們關於藝術的理論和實踐卻有很大差別,由此可見宏觀的概括以外還需要有微觀的考察。這裡先提這一點,為的是顯出對一位作家的個別著作有進行具體分析的必要,並不是要對他們做比較的研究。

現在先講一下這篇題為《什麼是藝術》的論文。先分析外在條件,後分析內在因素。

時:

20世紀初期,講演集初版於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進行。俄國十月革命尚未勝利。

地:美國。

人:泰戈爾。生於印度孟加拉,當時英國還在統治印度;從東印度公司開始控制孟加拉算起,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

這顯出了一個對立的矛盾:英、美和印度孟加拉。這是政治和經濟的,更是文化的尖銳矛盾。

若進一步分析泰戈爾在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外在條件,就必須聯繫到他這篇講演的內在因素。

這篇和講演集中後面緊接著的一篇突出了藝術和科學的矛盾。泰戈爾把二者對立起來講:

科學——抽象的,無感覺和感情的,死的。

藝術——具體的,憑感覺和感情的,活的。

這同前面的外在條件的對立正好配上:

科學——工業化經濟——英、美——不自然

藝術——農業自然經濟——印度孟加拉——大自然

不過,泰戈爾並不是否定科學,只是在藝術方面根本否定科學。藝術只能是大自然的,不能是「人工」的,只是形象的,不是「抽象」的。

什麼是「抽象」?泰戈爾明白說,人類社會中有大批「抽象」的東西,名為「社會、國家、民族、商業、政治、戰爭」,甚至在「宗教」的名義下進行屠殺。這一大堆「抽象」的概念把「人」淹沒了。政府和官僚制度對付的是一般概念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科學」信條「適者生存」(生存競爭的規律)使人性的世界成為「單調的抽象物的沙漠」。這是一片「模糊的星雲」,藝術卻從這裡「創造著它們的星辰」。在這裡,泰戈爾是用著形象化的語言說明他所謂的「科學」是什麼。「科學」實際上是一個代表性的名稱。

這還只是表面。通觀全篇就可看出:泰戈爾用的自然語言和科學用語,這是可以傳譯的。他又用了一些英語詞如政治、社會、科學等等,帶有術語性質,但已吸收入漢語,也容易了解。但有些是他利用英語的詞作為印度傳統思想(照他的解說)的概念的代號,傳達的是和英語原詞不同的信息,這就容易產生歧義和誤解。這本講演集的題名以前都譯為《人格》就是一例。「人格」這個詞,泰戈爾用的意義和英語中常用的意義,以及漢語中使用這個翻譯新詞的習慣用的意義,是很不相同的。這就會影響對泰戈爾所使用的思想範疇和他的思想體系的理解。

下面想就幾個這樣的詞做一點解說。這既是受近幾十年來世界上分析語義的做法影響,也是受我國古代傳統中一種做法的影響,料再抽取說明,如《易經》和清朝戴震的《孟子字義疏證》。不過這裡只是極其粗略而只能做簡單解的起碼嘗試。為避免繁瑣,不能先列材料再抽取說明,而只能做簡單解說。

(1)「抽象」:漢語的是譯出的新詞,和英語的大致相當。泰戈爾用的也是同樣詞義。但是他一開頭分析了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隨即把人一分為二,接著又將世界也一分為二。他的說明正好同我們的相反:科學世界是不真實的「抽象」世界,反而我們的「人格」(暫用作為代號或密碼)所「實現」(這也是一個利用英語詞的代號,應當是中國古譯的「親證」)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科學離開了後一世界,但藝術卻產生於這一世界。因此,藝術真實而科學不真實。「真實」一詞可以照一般了解,可以說,眼見為真,耳聽是實。

乍一看,這不過是唯心主義的顛倒了的世界觀,但深一點考察就可看出並不那麼簡單。泰戈爾所說的正是我們的常識的看法,並不是神秘主義的玄虛。他說得很明白:我們由感覺和感情所得的世界是真實的,而由理智所得的世界只是影子。他不過是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人的生活中的形象世界是真的,而憑分析推理得出規律的世界是只能知道而不能感覺的。這正同柏拉圖的世界相反,同貝克萊的世界也並不一樣。若在今天,他大概會說,衛星在天上遊行是真實的,而基本粒子和能量定律則是「抽象」的。藝術只能從真實世界產生,而不能從「抽象」的元素和定律的世界產生。

因此,對「抽象」一詞必須就泰戈爾的話做具體的理解。泰戈爾把「抽象」排斥出藝術源泉之外,不過是為了指出藝術只能產生於現實生活、形象世界。

照泰戈爾的說法,他當時所處的世界才是個顛倒了的世界,把底層當做了表層。這就是說,認為世界只是化學元素,分子—原子—電子力的相互作用,能量和信息,而人呢,不見了,不過是一堆分子—原子—電子按照數、理、化定律在不斷運動罷了。泰戈爾認為這就成了「抽象」的世界。

按照同一看法,泰戈爾反對給藝術下定義,卻要追查藝術的「存在理由」、來源和用途。他這樣做為的是對付從西方傳到孟加拉來的,造成了混亂的迷霧的藝術評論。他反對清教徒的禁欲主義而提出印度傳統的理論「享樂是文學的靈魂」(這是他將印度古文現代英語化的句子)。由此看來,泰戈爾並不是好弄玄虛的空想的人,他是很實際的。他論「為藝術而藝術」也是有所為而發的。

(2)「人格」:這在泰戈爾的文中是一個核心詞。他用的英語的這個詞,是他所認為的「人」的代號,他的「人」的核心是感情。他引用了印度傳統文藝理論的術語「味」(這個術語的含義不只是感情)。因此,這個「人」和排斥感情的科學是對立的,藝術出於感覺和感情而不是出於理智。泰戈爾引英印政府從孟加拉的加爾各答遷都到新德里去時討論新建築風格為例。他說:莫卧兒王朝的皇帝還是「人」(有人性),生於印度,死於印度,能有建築藝術風格,有「感情」(「味」);可是英印政府不是「人」(沒有人性),是個官僚機構,因此是個「抽象」,不能有風格。有個總督想模仿莫卧兒王朝的「御前會議」,這是不可能的。「禮儀」是藝術。抄襲、模仿、偽造而沒有「人」,怎麼能行?藝術只是「人」的表現。藝術是「人」同世界的友好對話。兩者是一體。他舉例說,他和一個日本人同船到達日本,日本人一上岸就投入他的家鄉和祖國,他的「人」,而不像印度人那樣看見無數新奇事物。他讚美東方藝術,尤其是日本和中國的藝術,因為他們的藝術家認識並且相信這個「人」,這個「靈魂」,而西方人則也許相信個人的「靈魂」,卻不真相信世界也有「靈魂」。

泰戈爾所說的「人格」即「人」,或說「人心」、「人性」等等,其實大概是印度哲學傳統中一個術語的含義的譯詞。這個術語經過佛教文獻的翻譯,成為漢語中的「我」;但佛教是標榜「無我」的,對這個詞有種種解說。印度的所謂「吠檀多派哲學」和所謂「奧義書哲學」都是標榜「我」的,其實其中也各有種種派別的解說。近代和現代人又用西方哲學術語加以種種解說,更加紛亂。泰戈爾這一文中有他自己的解說,我們應當依照他自己的說法來理解他用的這個詞的含義。

(3)「神」:泰戈爾說,印度的大部分文學是宗教性文學。他用的英語「神」字是第一字母大寫的上帝;但這不是基督教的上帝或伊斯蘭教的真主,也不是佛或所謂印度教的大神。佛教早傳到中國,卻在印度滅亡了幾百年,近幾十年才開始恢複。所謂印度教類似中國的道教,是個包括很多教派的眾神殿。這些我們都能了解。但是泰戈爾說的「神」或「上帝」卻不同。照他的說法,「神」不是遠在天上,也不是只在廟裡,而是在我們家裡,「神」一再出生為我們的孩子,是個「永恆的兒童」,因此宗教歌曲就是爰情歌曲。「神」是真實的,不是「抽象」的,正如「哲學」和「無限」一樣。他引證古代印度一位女詩人的詩證明,婦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