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題 甘地

甘地是近代世界歷史中的一個特殊人物。他是20世紀前半期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這個歷史地位是無人否認的,但是對於他的描述和評價卻很有分歧。甚至在馬克思主義者中間也有不同意見,例如在蘇聯就曾經有過前後大不相同的評論。印度人尊他為「聖雄」,這本是對修道人的尊稱。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看他是人道主義和東方精神文明的化身,是和音樂家貝多芬、畫家米開朗基羅同樣的「英雄」。英國牧師安德魯斯看他是在追隨耶穌基督,印度的佛教徒以為他是在模仿釋迦牟尼。他為印度獨立奮鬥一生,成為印度人民群眾運動的領袖,卻在印度得到獨立時被本國人當眾刺死。他彷彿是為印度獨立而生,獨立實現,他的歷史使命完成,連生命和思想也都完結了。可是到了1983年,以他的生平為題材的英國影片又轟動一時,而評價未必一致,左的和右的兩方都會有意見。可見現在對他的政治作用和他的為人仍可有大不相同的看法。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本來可以有分歧,值得注意的是甘地的形象也很模糊,遠遠不如和他同時代而去世比他早的列寧和孫中山輪廓鮮明。我以為這可能是因為甘地這個人相當集中地表現了印度的文化傳統以及東西方現代文化的矛盾統一。他如同印度文化一樣難於理解而容易產生矛盾看法。其實這種似乎神秘的色彩只是由於印度文化傳統用的是自己獨有的語言,而在近代、現代又為西方人甚至印度自己人從各方面有意或無意塗上不同色彩的緣故。如果客觀而唯物地考察本來情況,甘地和印度文化都是和人類歷史一樣平常而自然,毫不神秘的。

甘地在南非的一段是他從1915年回印度後到1948年去世的大規模活動的前奏,是他由一個普通律師成為群眾運動領袖的關鍵性過程,而且有他的當時言論記錄和事後自己的總結為憑藉,所以可以作為封閉的體系如同放在實驗室內一樣進行分析。在甘地從南非回到印度時,他的政治思想已經形成體系,因此,對甘地這一段的探討未必沒有解剖典型的意義。不過需要說明,所探索的是政治思想,不是政治歷史。甘地不僅被認為是政治家,而且被認為是哲學家,在論當代印度哲學的著作中大都有他的一席位置。所以著重研究他的思想不是沒有意義,而且對於理解印度宗教哲學以至文化傳統也可能不無小補。

探索的依據資料主要是甘地自己寫的書《南非洲的堅持真理運動》(以下簡稱《南非》)。這是他在1924年獄中寫出的全面總結,1928年譯成英文由他親自校訂寫序出版。我依據的就是這個初版本。作為參照的是截至1932年為止的當時編定的《甘地言論集》(以下簡稱《論集》),包括甘地在自己辦的雜誌上的文章和當時報刊上發表的他的言論和關於他的記事,原是英文。我依據的是沒有記年代的第四版,是編定後不久就出的30年代的版本。至於甘地的《自傳》和《印度自治》等其他書只作為參考。我沒有用印度獨立後的全集本,只是想盡量用原始的資料,其他人著作概不徵引。

這裡的考察和探索範圍還只限於甘地在南非的早期,即1893年到1906年,因為一則在大規模運動開始前,甘地的政治思想已經初步形成並且有了表現,在較小範圍內較易考察;二則甘地在南非有21年,群眾運動過程複雜,讀者未必了解,必須複述,為免繁瑣,只講到運動開始。

現在先說《南非》這部書,這是基本根據。

《南非》的開頭3章分別說地理、歷史、印度人進人南非洲。4章和5章兩章講各地印度人所受的不公平待遇。6章、7章、8章三章追述早期鬥爭,總結過去經驗。然後從「波爾戰爭」及其後果說起,歷述種種鬥爭直到第46章。第47章是「結束的開始」。第50章是「鬥爭結束」。最後是簡短的結語,說在8年的鬥爭後,1914年甘地經英國轉回印度,對自己在南非洲的21年時光不無懷戀,對所謂「堅持真理」,在最後一句中點明這「是無價的和無比的武器」。由此可見,所謂「非暴力」正是沒有武器的武器。在結語中他還說了一條「自然規律」:用什麼手段得到的只能用同樣手段保持它。用暴力奪得的只能用暴力保持,憑真理得到的也只能憑真理保持。這是甘地的一條基本思想。書中值得注意之點是,從文體可以看出作者對所述事實和人物的看法是唯物的,不論他講了多少傳統唯心論哲學詞句,他仍然是用律師講述並分析案件的口氣,處處說明條件及前因後果,把主觀和客觀分別清楚,不是以精神或意志作為最高決定者,不提靈機或天才。至於他所謂「神」的含義也不同於一般概念,值得分析。這當然決不是說甘地的哲學是唯物主義,只是說一個群眾運動領袖,儘管在個人世界觀上是唯心主義者,但這不妨礙他在指揮鬥爭時持唯物觀點,否則他憑個人意志和空想是不會得到群眾響應和取得成功的。

現在依據甘地的這本書簡略說一下他所看到和說到的南非洲印度人在這場運動以前的狀況,目的是為了了解甘地對歷史和人民的看法,不是講歷史。

甘地先說南非洲的地理和歷史。南非洲當時除葡萄牙尚佔據一塊地方以外,都歸英國統治,主要分為四塊殖民地,還有些被「保護」地區。南非出產黃金和鑽石。當地人有祖魯人、斯瓦茨人、巴蘇託人、波札那人等,據說歐洲人來時認為他們是在美洲不能忍受歐洲人壓迫而逃回非洲的「黑奴」。甘地認為這些黑人才是本地原有的居民。這就表明,白人統治者認為非洲人本來就是奴隸,而甘地卻認為他們是當地人而白人是後來者。這是根本立場分歧。甘地對於祖魯人等生活的描寫充滿同情,甚至幾乎可以說是偏向,因為他在地誌式的敘述中加上了辯護詞。這其實也是甘地關於印度人以及受壓迫民族的基本觀點的反映。荷蘭人來南非建立殖民地,從爪哇帶來了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馬來人奴隸。這些荷蘭人後裔被稱為波爾人。英國人隨後也來了,在1899年到1902年的「波爾戰爭」中戰勝了波爾人,得到了統治權。甘地對於波爾人的勇敢和英國人中一部分人的正直的描寫,構成了他的另一個重要思想因素。他顯然認為各種人都是平等的,否認天生的人種優越性。戰爭結束,鬥爭繼續,終於導致四塊殖民地合為一個英屬聯邦(1910年)。甘地在敘述中又提出了自己的民族平等觀點。他自己一再說,他敘述這些歷史經過為的是說明以後運動的「內在意義」。從1872年到1893年,英國逐步承認在南非一處處成立對議會負責的政府。也正是在1893年,甘地從印度到了南非洲,當時他自己並沒有想到成為反對種族歧視的第一人。

英國人首先來到祖魯人的地方,取得了地盤,發現這裡可以種植甘蔗、茶、咖啡,需要大批勞動力。雖盡量逼迫和驅使黑人賣力,也無法建立正在取消的奴隸制度(美國南北戰爭是1861年至1865年),於是向印度的英國殖民政府求援。英國的印度政府便在印度招了一批所謂「合同工」送到南非,做定期的奴隸。第一批印度人在1860年11月16日到達。祖魯人和印度人為英國殖民者開礦、種植,使英國的礦主和種植園主發了大財,建立了城市。合同五年期滿後,活下來的印度人不回印度便成為「自由奴隸」,其實就是半奴隸。有的印度伊斯蘭教徒和當地同教的馬來人通婚,他們處於同樣地位。與這些出口勞工有關係的印度商人也跟蹤而至。他們算是自由人,在英國人不注意之中開了小商店並且經營了種植業,還開始製糖,也發了財,蓋起大房子,將一片荒漠變成園林。這些商人需要會計,於是信伊斯蘭教的老闆從印度招來了信印度教的會計。這些人的後代也長大了。印度商人和當地黑人處於同等地位,因此對當地人生意也很好做。黑人為歐洲人的槍炮所屈服,又為他們的商店所欺壓,因此儘管印度商人也騙他們的錢,但雙方地位平等,他們不怕,很願彼此交易,於是印度商人和印度人「自由奴隸」不久就散布在英國人和波爾人統治的幾個邦里,雖然沒有政治權利,卻可以生活。印度的自由人數終於達到了四五萬,而「自由的」印度人即滿期的「合同工」奴隸人數達到了10萬。

歐洲殖民者是來開礦的,仗黃金和鑽石發財,只需要奴隸,也不重視土地的耕種。這些印度人種了蔬菜,使菜價大跌,英國人原來壟斷的菜園受了損失。這些殖民者才恍然看到身邊出現了不全是奴隸的競爭者,當然大為激動,掀起了驅逐和迫害印度人的運動。他們提出了要求,立法規定印度人只能當奴隸,滿期不再訂合同就必須返國。此計不成,又立法對印度人課以極重的人頭稅,使他們無法生活。再不成,又立法限制他們取得營業執照並且只能在指定的荒僻區域居住和活動。這連續不斷的種族隔離和迫害使印度人不能不起而鬥爭。但是印度勞工都不識字,商人也只有極少數人會一點英語,後代人中有極少數青年學了點英語,在政府機關中當最低級的職工,既不懂也不會為印度人進行這種政治鬥爭。印度人自己人之間打官司也只有請英國律師,依靠運氣碰上正直人。當地黑人自然也是處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