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行為經濟學的未來

現實中,人類和經濟學教材中描述的經濟人相距甚遠。行為經濟學家揭示,傳統經濟理論認為人類理性地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定是非現實的,從這一點來看,行為經濟學家作出了突出貢獻。行為經濟學揭示出,人類不僅不是完全理性的,而且並非總是作出自私行為。

但是,現實中行為經濟學的影響力還很有限。即使不像過去那樣不受重視,但要向傳統經濟理論堅固的堡壘挑戰,還處於勢單力薄的狀態。雖然到現在為止,經歷了速度驚人的理論發展,但要實現期望中的「行為經濟學革命」還需要很長時間。而且無法保證將來能否繼續以此速度發展。

與理論本身相比,行為經濟學在政策方面的影響力得到更快拓展。和很難變換基本框架的理論有所不同,政策沒有必要束縛在某種基本框架中。因此,把新思想應用到政策中是必然的。將行為經濟學應用於政策中,就是一個非常新穎的想法。

如果按照行為經濟學所揭示的,人類心中有一種像「心氣」的東西。如果很好地利用它,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政策的效果。就像前面所描述的,利用人們具有既定偏好的事實,可以使人體器官捐贈者人數劇增。把沒有表現出不同意願看做有捐贈器官的意願,這樣一個簡單的政策變化帶來了挽救無數生命的希望。

所有人都是經濟人,從這種非現實的假定出發制定的政策,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通過「接受或拒絕遊戲」的實驗讓我們了解到的真相是:與物質利益相比,人們認為公平性更重要。為了懲罰作出不公平行為的對方,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較小的利益。這種行為生動地揭示了上述真相。

老實講,我自己也是一邊學習行為經濟學,一邊開始了解新的事實。之前局限在傳統經濟理論中的我,彷彿拓展了新的視野,並且,這種變化也給我看待政策的視角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人類不是完全理性的,當然也不總是自私的,我形成了基於這個事實評價政策的習慣。

現實經濟中出現了許多用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也出現了很多政策實際產生的效果和理論的預測相距甚遠的情況。所有人是理性且自私的非現實假定,導致了理論和現實之間的背離。被這種非現實的假定所束縛,是不可能準確地預測出政策效果的。

多虧了行為經濟學,使我現在可以更現實、公正地評價政策。不僅如此,也因為接觸了這個理論,我開始認識到經濟學的趣味性。說實話,傳統經濟理論中有很多理論過於乏味。不可否認,有很多內容只能看做邏輯的遊戲,與此相對,研究人類真面目的行為經濟學,卻充滿了生動的現場感。

我的人生中能夠遇到行為經濟學真可謂幸運之極,不過可惜的是,像我一樣享受這種幸運的人不多。不要說一般大眾,即使在經濟學者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理論的存在。我很慶幸與其他人相比,自己較早地開始接觸這一理論。

我希望能與其他人一起分享這種幸運,基於此想法,我寫作了本書。如果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說我在韓國扮演著行為經濟學「傳道者」的角色。不過,有一件事要向各位讀者坦白。事實上,我雖然可以扮演忠實的「傳道者」角色,但我並沒有完全精通行為經濟學。我本人還處於學習的過程中,寫作本書只想遨請各位讀者與我共同學習有趣的行為經濟學知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