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股市投資的策略

如何才能成為股市中戰無不勝的「超級螞蟻」?

經常可以看到,投資股票一夜暴富的人。誰都想一夜暴富,但問題是不知道該怎樣做。因此,如果一夜暴富的人出版一本書,那麼想向他學習的人就會蜂擁而至地購買。但是,那個人真的知道一夜暴富的方法嗎?難道他只是靠運氣?

雖說通過某種方式可以一夜暴富,但是,按照已經成功的方法去做,並不能保證一夜暴富。事實上,如果讀一本書就可以領會一夜暴富的秘訣,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因為缺錢而貧窮的人了。即使從經濟學家研究的結果中,也找不到可以一夜暴富的方法。從這個問題出發,下面我們將討論有效市場假說,這是經濟學界最普遍的理論之一。

其實,現實中並不是沒有一夜暴富的方法。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假定所有的股票投資者都採取理性的行為。那麼,假如存在作出非理性行動的投資者,就可能一夜暴富。行為經濟學掲示出,人們並不總是採取理性的行為。這就意味著,現實中可能存在一夜暴富的方法。

不管是誰,一旦邁進股票市場,必須保持極度的理性。把所有能用的信息全都用上,以選擇合適的投資對象。一旦不小心選錯了投資對象,很有可能錢在瞬間就「打水漂」了。因此,假定人們是理性的,這在投資中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在其他情況下沒那麼理性的人,很明顯也會在投資市場中盡量保持理性。

所有投資者都採取理性行動的時候,股票價格會圍繞某一特定的水平上下波動。為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首先應該從如何決定股票的價值開始了解。從原則上講,某企業股票的價值是由現在持有它將來可以得到多少紅利來決定的。因為紅利不是一年支付完,是歷經多年支付的,所以用紅利的「波動」來表現。

比如,某企業股票的紅利具有5萬元人民幣的現值。即假定現在擁有它,將來會獲得相當於5萬元人民幣價值的收益。這意味著,作為資產,那隻股票的價值是5萬元人民幣。如果用經濟學術語來表示,就是那隻股票的凈值是5萬元人民幣。

那麼,股票市場中實際交易的股票價格與這個凈值有什麼關係呢?股票和一般商品一樣,價格也是由需求和供給的相互作用來決定的。不能保證它的價格和凈值完全一樣。比如,如果由於種種原因對某一隻股票的需求量猛增,那麼這隻股票的價格與凈值相比,可能會更高。

我們稱為泡沫的現象就是一個好例子。價值上和洋蔥沒有什麼不同的鬱金香,一度一株的價格達到了幾百美元的水平。同樣的,我們經常看到,某一隻股票的價格扶搖直上,漲到了難以想像的水平。股票的凈值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基準,實際的股票價格會相對脫離這個基準上升或下降。

但是,如果參與投資市場的所有投資者都是完全理性的,這種現象就不可能持續很久。理性投資者覺得沒有必要買進價格比凈值更高的股票。另外,擁有這隻股票的投資者認為,即使早一刻賣掉也會獲利。也就是說,這隻股票供過於求,類似這種變化的結果是價格低於凈值。當出現股票價格比凈值更低的情況時,需求和供給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價格又會上升到凈值的水平。

因此,可以預測到,股票的價格是圍繞其凈值上下波動的。那麼,某一投資者買了某一企業的股票,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要一夜暴富,除非買到價格比凈值更低的股票,不過那是不可能的。這種理論在經濟學教材中被稱為「有效市場假說」。這個理論掲示,假定所有的投資者都是完全理性的,其結果是,不可能有人一夜暴富。

這倒不一定意味著,現實中沒有一夜暴富的方法。如果擁有一些內幕消息,說不定可以一夜暴富。比如,某家製藥企業成功地開發了一種新葯,可以賺取巨額利潤,只有一個人知道這個消息,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在傳開這個消息的瞬間,股票價格很明顯是要上漲的,這時,如果已經買了那隻股票,就可以一夜暴富。

這種性質的信息被稱為內部情報,利用它來獲取利益是非法行為。如果利用內部情報隨心所欲地獲取利益,可以想像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經營企業的人可以賺取所有財富,當然,他的親戚和朋友肯定也會成為富人。與此同時,什麼都不知道的投資者卻遭受了巨大損失。

所有投資者都採取理性的行動時,股票價格就會圍繞其凈值上下波動,所以,某一投資者因買了特定企業的股票而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模範公民,就別妄想利用內部情報一夜暴富。那樣成為富人,其實是通過盜竊變成了富人。看看我們周圍,經常會看到通過那種方法變成富人,因為運氣比較好不用蹲監獄的人們。但是,通過那種卑鄙的手段賺到錢,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來找找,通過合法手段一夜暴富的方法。參與股票市場的投資者中,如果摻雜了很多非理性的人,那麼合法地一夜暴富之門就被打開了。有效市場瘕說認為,一夜暴富不可能,假定所有的投資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但是,現實的投資者絕不可能完全理性。因此,沒有必要被禁錮在有效市場假說的悲觀論調中。

假如像行為經濟學所說的那樣,有很多非理性的投資者,股票價格就會與其凈值有很大出入。這時,應該積極買進價格比凈值低很多的股票,賣出價格比凈值高很多的股票,這就是通過合法手段一夜暴富的訣竅。現在可以看到,一夜暴富的機會出乎意料地多。

觀察現實的股票市場經常會看到,如果所有的投資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不可能出現如此奇怪的現象。這種異常現象的存在說明,以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經濟人為前提的有效市場假說,不能正確地解釋現實。如果積極地利用這種異常現象作為創造收益的機會,即使不知道能否一夜暴富,也具有獲取利益的可能。

首先舉的一個異常的例子是,從實質上看完全一樣的兩隻股票,其價格隨意變化的現象。有這樣一種情況,某兩家企業表面上是完全不同的公司,由於股權結構的特相同,從實質上可以看做完全相同的企業。典型的例子就是荷蘭皇家公司和殼牌公司。

這兩家企業各自作為獨立的實體運營,決定使利潤綜合起來依照6:4的比例分配。因為把利潤綜合起來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所以,這兩家企業實質上是完全相同的企業。只是從表面上看作為兩個獨立的企業存在,實質上具有一個綜合企業的性質。

比如,2008年荷蘭皇家公司創造了7億美元的利潤,殼牌公司創造了3億元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並非兩個公司都獨立擁有自己的利潤,而是按照預先協商好的:荷蘭皇家公司擁有6億美元,殼牌公司擁有4億美元。然後,從各自分得的利潤中向皇家荷蘭公司和殼牌公司股東支付紅利。

就像前面說過的,股票的凈值是由它的紅利的波動水平來決定的。因此,如果兩個企業之間以6:4的比例分配利潤,那麼很明顯,支付給擁有1股荷蘭皇家公司股票的人們的紅利是支付給擁有1股殼牌公司股票的人們的1.5倍。

就像有效市場假說中所說的,如果現實的股票價格和它的凈值相同,那麼,兩個企業股票的市場價格就應該繼續保持1.5:1的比例。這就意味著,應該把1股皇家荷蘭公司的股票和1.5股殼牌公司的股票看成是完全一樣的。就像孿生雙胞胎的面孔完全一樣,相同股票的價格也應該完全一樣。但是,這只是在理論中才會存在,現實和理論有很大的差異。

從現實的股票價格趨勢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與理論有很大的差異。實際上,1980~1995年間,兩個企業股票價格的比率幾乎沒有保持在1.5:1。兩者之間的比率與1.5:1相比,有高出10%的情況,也有低出40%的情況。兩者之間的比率如果恰好達到1.5:1,它們賺的利潤就變成零了。也就是存在這樣的現象,實質上完全相同的商品,根據交易地點的不同,價格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即使是相同的股票,交易地點不同,價格也會存在差異。這種差異除了上面的例子外,在很多股票中都可以發現。如果是敏銳的投資者,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賺很多錢,譬如,當荷蘭皇家公司股票的價格達到了殼牌公司股票價格的兩倍,或者更高的水平。從理論上看,這一水平應該是1.5倍,但現實中由於某種理由提高到了兩倍的水平。

乾脆再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現在1股荷蘭皇家公司股票的價格是200美元,1股殼牌公司股票的價格是100美元。並且,今年荷蘭皇家公司每股股票的紅利是30美元,殼牌公司每股股票的紅利是20美元。因為兩個企業協商以6:4的比例分配利潤,所以紅利也要按照這個比例支付。雖然股票價格的變動和這個比例毫無關係,但紅利的波動總是按照這個比例變動。

這種情況下,某投資者賣了1股荷蘭皇家公司的股票,然後,用那些錢買了2股殼牌公司的股票。這樣做的結果是,紅利收益從30美元上漲到4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