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為了長遠的利益,而放棄眼前的誘惑嗎?
某人很幸運地中了5億韓元的大獎,本來公布明年1月1日可以拿到那筆獎金的。但是,有關部門突然改變了做法,決定20年後的1月1日再支付獎金。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反正是可以得到的錢,不會丟掉的,只好等等了。」真是這樣嗎?恐怕沒有一個人會這樣想。所有人都會哭天喊地地說:「還要等20年,這樣可不行啊。」
即使是同樣金額的錢,得到的時間不同,其價值也是不同的。與20年後給你的5億韓元相比,現在就給你的5000萬韓元具有更大的價值。如果把未來得到的錢換算成現在的價值,它的金額會少很多。而且,得到的時間越晚,其貼現值降低的幅度越大。替如,同樣的3000萬韓元,15年後的錢比3年後的錢,換算成現在的價值更少。
把未來得到的錢換算成現在的價值,這個過程稱做「貼現」。金太平律師簽訂一份合約,為某案件作辯護,一年後他將得到33萬元人民幣的報酬。金律師以現在的角度評估那筆報酬的價值為30萬元人民幣,即金先生按照一年10%的貼現率,評價得出那筆報酬當前的價值。
怎樣才能知道金先生是按照10%的利率貼現的呢?可以把貼現的過程看做利息倒推的過程。比如,如果年利率是10%,儲蓄30萬元人民幣,一年後將得到33萬元人民幣。這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計息,將來得到的金額會有所增加。
現在,從未來倒推計算。假如,朋友懇請以年利率10%、一年後本息共計歸還33萬元人民幣的方式向你借錢。這時,你該借給他多少錢呢?大部分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借30萬人民幣了。像這樣,從一年後得到33萬元人民幣的金額開始,反過來計算一下,會得出現在時刻的30萬元人民幣的金額,這就是貼現的過程。
因此,金先生一年後得到的33萬元人民幣的報酬和現在時刻的30萬元人民幣具有相同的價值,這是以10%的利率計算得出的結果。那麼,把一年後得到的33萬元人民幣按照10%的利率貼現,計算出現在時刻的價值是30萬元人民幣。相信讀者現在明白這句話了:貼現的過程可以看做利息倒推的過程。
把未來的價值換算成現在的價值時所用的利率,叫做貼現率。並且,把現在的價值叫做現值。如果把前面看到的例子換種說法,就得到如下的表述:「金先生一年後得到的33萬元人民幣的報酬按10%的貼現率計算,相當於30萬元人民幣的現值」。
把未來得到的錢換算成現在的價值,這一理由是什麼呢?一句話,因為人們討厭等待。與馬上得到的錢相比,感覺必須等待才能得到的錢的價值變小了,所以必須評估貼現值。如果對何時拿到錢毫不在意,也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完全沒必要貼現後再評估。不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願意以這種態度生活。
那麼,10%和100%的貼現率之間有什麼差異呢?前面金律師的例子中,貼現率是10%,一年以後得到的33萬元人民幣的現值是30萬元人民幣。如果貼現率是100%,現值就會大幅度縮減,變成16.5萬元人民幣。看了這個就知道,貼現率越高,現值就越小。
貼現率更高意味著更厭惡等待,相應地,更沒有耐心。因為不願意等待,所以出現了這樣的態度,把未來進賬的錢換算成現值時,認為大打折扣了。於是,貼現率是10%的時候,現值是30萬元人民幣,而貼現率是100%的話,現值就只剩下16.5萬元人民幣了。
每個人的忍耐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作出和未來相關的選擇時,會使用各自不同的貼現率作決定。有的人非常沒耐心,他的貼現率很高,所以從現在看未來得到的錢,感覺價值非常小。因此,他會認為錢還是現在拿到更好。我們所謂的鼠目寸光的人,就是指這種類型的人。
與之相反,也有很有耐心的人。他的貼現率很低,認為未來得到的錢的現值沒有那麼低。因此,不著急現在得到錢,而選擇耐心等待。這樣的人被稱為高瞻遠矚的人。
未來得到的金額按現在的價值計算,稱做貼現,在這個貼現的過程中,所用的利率稱做貼現率。
環境保護問題也和人們的貼現率存在密切的關係。現在,我們的生活和遙遠的子孫後代的生活同樣重要,基於此想法,就會認識到環境保護是必要的。也就是說,這種擔心遙遠的子孫後代生活的貼現率很低。只有以較低貼現率評價未來的人們,才會對環境保護持有重視的態度。
如果貼現率高的話,即使高出一點點,遙遠未來的現值也會跌落到幾乎是零的標準。這樣就出現了根本不把子孫後代的生活放在眼裡,只要我們這一代生活好就行了的態度。「吃飯都費勁,環境保護不是像傻瓜說的話嗎?」毫不猶豫地說出這種話的人,估計具有很高的貼現率。關於環境保護,人們之間意見相左,終究是和各自不同的貼現率直接相關的。
下面舉例說明,另一個關於人們貼現率對選擇行為產生的影響。碰上荒年沒有糧食吃的時候,就有人說即使是留做明年種子的糧食也應該吃掉。說這種話的人具有非常高的貼現率。因此,他會認為不管明年怎樣,度過現在的饑荒更重要。相反,具有低貼現率的人認為,明年的生活也很重要,所以吃掉留做種子的糧食是不可取的。
和未來相關的選擇中,諸如此類的貼現率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所用貼現率的不同,人們對未來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在作與未來相關的選擇時,必然會用某個特定的貼現率,把未來的價值轉化為現在的價值。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作出理性的選擇。相應地,貼現率在我們生活中佔據的地位也很重要。
上述內容都是依照經濟學教材闡述的,沒有提到新內容。人們評價未來的費用或利益時,要經過貼現的過程,對此,行為經濟學家也沒有不同意見。只是看到現實中人們所使用的具體的貼現方式,和教材中所說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本章想要重點說明的就是這部分內容。
前面對於現在和未來的選擇行為的說明,是以一個重要前提為鋪墊的。這個前提就是,只要作決定的人選擇了一個貼現率,自始至終都是用它來把未來的價值換算成現值的。根據耐心的程度,每個人的貼現率會有所不同。不過,一旦選擇了一個貼現率,就會固定地使用它作出和未來相關的選擇,不會出現針對不同情況使用不同貼現率的情況。
經濟學教材並沒有明確地說明這一點。沒有明確地說明不是意味著這一點不重要,而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人們是理性的,應該具有一貫性。如果是理性的人,當然會一貫地使用同樣的貼現率,何須多加說明呢?但是,行為經濟學家對此提出了疑問,這個前提果真和現實相吻合嗎?
如果觀察現實中人們把未來的價值換算為現值的過程,會發現貼現率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而有所變化。即人們不是一貫地使用同一貼現率,而是每次都會相應地使用不同的貼現率。評估離未來的價值,所用的貼現率會很低。通過下面的實驗,就可以確認這個事實。
實驗的內容是,給人們提供如下的選項,詢問哪一種選項更好。
選項A:今天吃一個蘋果。
選項B:明天吃兩個蘋果。
即詢問明天吃兩個蘋果的價值和今天吃一個蘋果的價值相比,更大還是更小?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會顯示出實驗對象的貼現率。
結果顯示,沒有耐心的人回答選項A更好。這意味著他們對未來的事會用更高的貼現率來判斷。如果是貼現率很高的人,會認為明天吃兩個蘋果的價值連今天的一個蘋果都不如。因此,答案是選項A更好。越沒有耐心,貼現率會越高,從而出現了更喜歡現在消費的態度。
第二次,提供如下的兩種選項,詢問人們更喜歡哪一種。
選項C:一年後吃一個蘋果。
選項D:—年零一天後吃兩個蘋果。
C和D選項只有一天之差,這一點和前面的情況一樣。但是,問的是一年以後的一天之差,這一點和前面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關心的就是,貼現率會不會因為這是一年以後的情況,而有所變化。
有意思的是,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實驗對象幾乎全都回答選項D更好。甚至連第一種情況中覺得選項A更好的人,現在也回答選項D更好。第一種情況下,選擇A的人因為不願多等一天,而放棄了可以多吃一個蘋果的機會。那麼,第二種情況下,他們只有選擇了選項C,才能保持一貫性。但是為什麼第二種情況下,這些人突然耐心大增,認為選項D更好呢?
假如不管什麼情況都使用相同的貼現率,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第一種情況或第二種情況中,都是一天的差異。假如關於一天的貼現率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相同,那麼第一種情況下選擇A的人,在第二種情況下理所應當地選擇C才對。相反的,選擇B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