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私」的遊戲

為什麼我們會對陌生人傾囊相助?

慶民和周妮把口袋裡的錢全掏出來,買了一塊看起來很好吃的巧克力慕斯蛋糕,打算切開來一人吃一半。這時,問題出現了。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兩個人都想得到那塊大一點兒的蛋糕。即使是非常親密的兩個人,在令人垂涎的蛋糕面前,也顧不上友情和面子了。

兩個人當中,慶民顯得比較積極,他切開蛋糕自己拿走了其中一份。雖然他說是平均分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周妮明顯表現出不滿的神色。在周妮眼裡,慶民拿走的一半很明顯比自己的大。慶民看出來周妮有所不滿,所以這樣講道:「我覺得是公平地切了,反倒使我的蛋糕看起來更大。既然你不滿意,那我們換一下,怎麼樣?」

在換與不換之間,已經嚴重影響了兩個人的心情。吃蛋糕時兩人也沉默無語,覺得心情不爽。要好的朋友難得一起吃一塊好吃的蛋糕,結果反倒破壞了兩個人的友情。兩個人一邊自言自語著「稍微作出一點讓步就好了,結果卻表現出貪婪」,一邊離開了座位。

因為這兩個人按照錯誤的方式分蛋糕,難免會發生糾葛。如果用別的方式分蛋糕,也許可以使兩個人都滿意。問題在於負責切蛋糕的慶民先拿走了自己的一份。在這種情況下,周妮很有可能認為慶民有意切得不平均,然後拿走了那塊大的。即使是切得一樣大,在周妮眼裡慶民拿走的那塊一定更大。正因為如此,所以很難避免糾葛。

用什麼方法分蛋糕,可以讓兩個人都滿意呢?這個方法其實出乎意料地簡單:讓一個人切蛋糕,之後讓另一個人先選。通過這種方法分蛋糕時,如果是你切蛋糕,想想你會怎麼做呢?會有意切得一塊大一塊小嗎?還是儘力切得一樣大呢?

只要不是傻瓜,就不會有意切得一塊大一塊小。因為很明顯,大的那塊會被另一個人拿走。因此,不論是誰都會竭盡全力切得一樣大。這樣的話,不管是切蛋糕的人還是先挑蛋糕的人,都不會感到不滿。結果是最公平地分了蛋糕,毫不猶豫地吃下去。

我們可以把現在所看到的情況稱為「分份遊戲」。不過,這個遊戲以一個重要的前提為鋪墊。前提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理性且自私的經濟人。因為即使差一點點,各自都想佔有更大的那份,所以糾葛就在所難免了。假如兩個人都有讓步的意思,就不可能出現那種糾葛了。

發生在慶民和周妮身上的「分份遊戲」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可能性。也就是說,理性且自私的人們之間只要一出現分份的事,就可能出現那樣的結果。但人們絕不是總作出那樣的行為,現實中的人們不同於經濟人,因此可以看到他們的行為和傳統經濟理論所講的有很大差異。

根據經驗我們知道,人們並不總是作出自私的行為。經常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特意作出讓步,給對方更大的一份。雖然自己也有想要大份的慾望,但因為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所以有可能抑制住慾望。譬如,有可能認為面子更重要,特意拿了小份。或者,有可能認為自己先拿走大份是不公平的,所以拿了小份。

也有不放棄微小利益的、自私的人。不過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在可以採取自私行為的情況下,卻常常向別人作出讓步。因為比起自己的利益,他們認為面子、公平性或者對其他人的關心更重要。類似的事實,我們正在通過很多實驗反覆地確認。

為了測試人們能作出多麼自私的舉動,實驗的第一個事例是「接受或拒絕遊戲」。這個遊戲雖然也是一種「分份遊戲」,但是以獨特的方式進行。實驗內容是,在進行這個遊戲的過程中,通過兩個人的行動觀察自私會起多麼重要的作用。

作為實驗對象的兩個人之前從未謀面,實驗者給這兩個人一定數額的錢,讓他們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因為他們是陌生人,沒必要考慮友情或面子之類的事情,可以按照各自的意願行動,也就是說,可以毫無顧忌地作出自私的舉動。

我們想知道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真的會作出自私的舉動嗎?到底是盡情地發揮私心,還是克制私心?很快地,這個實驗顯示出和我們預想中的不一樣的結果。可以意外地看到,很多人在作出自私行為也無妨的情況下,仍採取克制私心的行動。

實驗中給這兩個人10萬韓元,按照如下的方法分配。首先,讓他們抽籤決定A、B角色。抽得A的人提出如何分配這10萬韓元的方案,替如,每人分得5萬韓元,或者自己拿7萬韓元、對方拿3萬韓元等。

這個提案被稱為「接受或拒絕遊戲」。因為扮演B角色的一方對這個提案只可以表示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假如他說「同意」,兩個人就按照那個提案分錢。相反,他說「不同意」,兩個人都得不到一分錢,因為掌管實驗的人會拿走之前給他們的10萬韓元。

遊戲中,類似這樣的過程只能進行一次。也就是說,拒絕某一提案後,不能再提出其他提案。扮演B角色的人要麼接受這個提案,要麼拒絕這個提案,遊戲就在這一刻結束。因此,這個遊戲排除了兩個人經過討論達成某種分配協議的可能性。不僅如此,也不可能出現一邊看對方的態度,一邊調整自己行為的事情。

如果你扮演的是A角色,將提出什麼樣的分配方式呢?當然,也許你會提出平均分配的方式。不過,何須對根本不認識的人施以好意呢?乘此機會填滿自己的口袋不好嗎?平白無故地施以人情,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後悔莫及呢?

假定扮演A角色的人是完全自私的、理性的,想想看他會提出什麼樣的方案?如果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可以準確地預測出他會輯出什麼樣的方案。首先,很明顯他不會提出將10萬韓元全拿走的方案。顯而易見,不管再怎麼自私的人,也不可能表現得那麼貪婪。因為理性的他知道,如果表現得非常貪婪,對方一定會拒絕那個提案。不給對方一定數目的錢是不可能的。

那麼,至少給對方分多少錢,對方才不會拒絕呢?如果對方也像自己一樣是完全自私且理性的,那麼那個金額永遠不會太少。為什麼呢?因為從自私且理性的人的角度來看,即使是很少金額的錢也比沒有強。因此,即使自己得到的錢非常少,也不會拒絕那個提案。如果拒絕的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一分錢也拿不到。

比如,扮演A角色的人提出了這樣的分錢方式——自己拿98000韓元,只給對方2000韓元。扮演B角色的人聽到這個提案,瞬間感到無比憤怒:「這小子,真吝嗇,也太貪了。要拒絕他嗎?那樣做,他會空手而歸。我拿2000韓元能幹什麼?」他這樣想著,決定拒絕那個提案來報復貪得無厭的對方。

不過,憤怒馬上就平息了,一冷靜下來,想法就變了:「不對,如果拒絕那個提案的話,那2000韓元也沒有了。」冷靜地分析一下,很明顯得到2000韓元更好。雖然報復對方是件痛快的事,但自己也必須願意接受損失。這是毫無疑問的,不是嗎?雖然感情上會連續叫喊著拒絕那個提案,但理性卻讓你接受它。所以,雖然他特別生氣,但還是理智地接受了那個提案。

我們把這個邏輯推向最極端的情況。即扮演B角色的人拿到的金額只有1韓元,但即使在這種提案的情況下,他也不會拒絕。拒絕那個提案的情況應該是自己得到的金額為零。1比零更大,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因此他不可能拒絕那個提案。如果剔除感情因素,只從邏輯的角度分析是這樣的。

總而言之,要想對方不拒絕自己的提案,必須最少給出1韓元。再強調一遍,這個結論的前提是兩個人都是完全自私且理性的。現在,大家清楚地知道邏輯上這個遊戲是如何進行的了。即如果只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對下面將要進行的這個遊戲過程,應該毫無疑問。

首先,扮演A角色的人提議按照自己拿99999韓元、給對方1韓元的方式分錢。接著,扮演B角色的人接受了這個提議。問題是,這個邏輯的預測和現實是否吻合。換句話說,現實中的人們真的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嗎?

「接受或拒絕遊戲」的實驗結果顯示,人們的行為和預測情況有差異。行為經濟學家經過多輪實驗發現如下事實:首先,一般看不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扮演A角色的人拿出自己幾乎佔有全部金額的方案。也就是說,按照前面的邏輯所預測的行動極為罕見。實驗中很多人有著至少給對方40%以上份額的博大胸懷,甚至也意外地發現不少人提議各分1/2。

在這個遊戲中掌握主動杈的,是扮演A角色的人。關於自己的提案,對方只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正因為如此,這種接受或拒絕式的提案可能對如何分份起決定性作用。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看到既不會自己獨佔,也給對方留有很大份額的態度。這是證明認為人們鼠目寸光地、只顧追求自己利益的假定與現實不相吻合的強有力的證據。

這個實驗顯示,扮演B角色的人的態度也十分有趣。如果他是理性的人,可以預測到他會接受能夠得到比零更大的金額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