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挺進戰區

部隊從硯山縣團結農場出發後,一路都是大山,沿臨時修建的野戰公路,在山腰間來回盤旋,道路十分險要,一不小心就會車毀人亡。帶車的幹部誰也不敢馬虎,眼睛睜得大大的,注視著前方。

車隊在麻栗坡縣新街休息,一邊等待後面拋錨的車輛,一邊讓司乘人員鬆弛一下緊張的心情。

車隊繼續前進,路兩邊蜿蜒幾公里的山坡上,分布著許多炮兵陣地。遠遠看去,炮管長短不齊,口徑大小不一。有的炮兵陣地,正在進行炮戰,轟轟的炮聲不時在耳邊響起,增添了幾分緊張的心情。

上午十時,部隊到達麻栗坡縣南溫河鄉漫庄村附近的公路上,這條路一直通向越南境內,漫庄村不通公路,老鄉住在幾百米高的山上。

三炮連把作戰物資卸下堆在路邊,戰士先把自己的裝具扛上山,再返回扛火炮、彈藥和其它物資。

這裡條件比較差,不大的山村散居著四個少數民族,幾十戶的農民分布在幾百米的山坡上。經濟條件十分落後,住的都是土牆草房,由於近親結婚多,村裡大多數孩子都患有痴呆症,識字的很少,仍然保留著原始社會的打結記數法,和刻道記數法,借錢時在自家門後栓的繩子上,打一個結或在門前的樹上刻一道,還款時解開或把刻的道刮掉即可。老鄉房子周圍到處都是芭蕉樹和甘蔗林,山上樹木高大挺拔。

三營的五個連隊全駐紮在這個村莊里,三炮連住在九戶老鄉家。

下午安家,各班打掃衛生,把整個村莊打掃的乾乾淨淨。尤其是村邊的一個山泉,全村都在這裡挑水吃,周圍泥濘不堪,地上到處都是爛菜葉子,鄒軍組織人員打掃後,從山上搬來石頭,鋪的平平坦坦。並且用石子在山泉旁的牆上寫上「軍民魚水情,攜手保邊疆」。

晚上,鄒軍擔心剛到戰區,戰士心情緊張,要求幹部、班長、黨員,先站第一夜崗哨。

第二天,三炮連司務長劉宏林買了1800斤大米,250斤麵粉,50斤食用油,二噸煤,全連一直扛了半天,有的戰士連續扛了五趟,解決了部隊近期的生活問題。

部隊進行適應性爬山訓練,鄒軍和戰士們一起爬上住的山頂。舉目遠眺,群山起伏,雲霧繚繞,好像人在雲中行走,右邊白雲伏在山林中,遠遠望去,猶如仙境一般,左邊陽光明媚,景色秀麗,金黃色的陽光灑在翠綠的竹葉上,給人一種迷人的感覺。羊腸小道在山間繞行,縷縷炊煙從遠處的山間升起,勤勞的少數民族在山坡耕耘,年幼的牧童趕著牛在慢慢地行走,潺潺的流水聲悅耳動聽,像演奏著一首美妙的鋼琴協奏曲。這裡太美了,戰士們紛紛表示,決不能讓祖國的大好河山毀壞在越軍的炮火下,要用手中的武器,來狠狠地教訓一下越南鬼子,保衛祖國的領土寸土不丟,讓祖國人民過上安寧的日子。

1984年12月9日零時,×軍正式從××軍接過軍事指揮權。

按照上級規定,各班落實「三分四定」,每人外面留兩套衣服,其餘的東西全部打進戰備包,隨時做好輕裝上陣的準備,做到一聲令下,立即出動。各班把戰備包打好後,全連集中存放在指揮班住的房東家,連隊執行作戰任務時委託他們代管。

幾天來,山腳下炮聲不斷,晚上火光映紅了半邊天。×軍剛剛接過軍事指揮權,敵情、地形還不很熟悉,越軍乘機向他們陣地發動炮擊,每天發射炮彈數千發,×軍被迫還擊,炮彈不斷地發出吼聲,向敵人陣地飛去,壓制敵人的炮火,使他們抬不起頭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揚×軍的威風。

三炮連連長趙國偉帶領部隊在山上訓練挖工事,每排先挖一條深度一米五以上,長度五十米的塹壕,然後,每名戰士在塹壕邊上挖一個貓耳洞。當挖到一米深後,下面出現象岩石一樣堅硬的沙石層,十字鎬挖下去出現一個白點,有的戰士手被振裂了,鮮血染紅了鎬把,沒有叫一聲苦,喊一聲累,繼續挖。

塹壕挖好後,戰士各自挖貓耳洞。為了確保貓耳洞上面有較厚的土層,預防敵人炮擊,還必須向塹壕下方挖去,增大了構築工事的難度。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難度無論在大,都必須按標準完成,因為生命是最可貴的,必須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貓耳洞挖好後,為了克服單兵時間住長了寂寞,有的戰士就把相鄰的兩個貓耳洞相互挖通,由單兵變成了雙兵。

為了適應陣地生活,連隊決定,全連在貓耳洞中生活三天,嚴格遵守紀律,除大小便外,白天一律不許走出貓耳洞,晚上睡在裡面,一日三餐有炊事班按時送到各個貓耳洞。

開始大家非常不適應,無人說話,寂寞難忍,時不時想出來透透氣,有的戰士帶點舊報刊,消磨時光,晚上卻一遍又一遍地數著天上的星星,普遍感到三天的時間非常漫長,擔心在前線的貓耳洞里,條件艱苦,環境惡劣,將更加艱難。無論如何體驗貓耳洞的生活順利結束。

一排房東,一位37歲的漢子,在田裡正幹活時,不幸被越南的炮彈炸死,留下三個孩子和兩個60多歲的父母,全家人哭成淚人,在為今後的生活發愁。

村裡的鄉親們都來幫忙料理喪事。

許多老鄉找到鄒軍,要求解放軍一定要狠狠打擊越南鬼子,為邊疆的人民報仇。

鄒軍利用這個機會,對全連進行了一次政治教育,用眼前越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教育戰士,激發大家對敵人的仇恨,要用實際行動狠狠地打擊敵人,還老鄉一個安靜的生產、生活環境。同時,規定三天不許唱歌、打牌。並在白色的布條上寫上「殺我親人,毀我家園,破壞生活,罪惡滔天;揚我國威,耀我中華,同仇敵愾,嚴懲越寇。」懸掛在死者門前,表達了全體將士和祖國人民,保衛祖國,英勇殺敵的決心。

一排房東家,一大早來了許多人,殺雞宰豬,燒香許願,家裡人身穿孝服,頭帶白帽。當客人來時,跪在門前迎接,鄉親們送來紙人紙馬,擺放在門前。

下午,門前燃起了一大堆篝火,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一會從火堆上跳過,一會鑽用竹子紮起來的圓圈。供桌上的香爐里三炷香冒著青青的煙霧,幾個大瓷碗里裝滿了各種貢品。村民們有的吹嗩吶,有的吹蘆笙,還有的用一隻手托起火盆燒紙錢。他們名目繁多,從早到晚一直沒停過。當夜晚來臨時,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男女青年唱起了山歌,以歌傳情,懷念死者生前對人們所做的有益的事情,痛批越軍犯下的滔天罪行,並祝願人們今後能過上美好的幸福生活,同時為死者的靈魂超度,一直忙到黎明。

上午開始出殯,棺木上站著一隻灌醉了酒,把光了毛,只尾巴上留了幾根翎的大公雞。

死者的兒子、女兒和親屬,痛哭欲絕,尤其是妻子哭的死去活來,是所有參加葬禮的人無不動容;他們為失去親人而難過,為以後的生活而發愁,對越南軍隊犯下的罪行恨之入骨。

出殯時,親屬一個接一個,爬在門前的路上,後者雙手抓住前者的雙腳,眾人抬著棺材走在他們兩邊,棺材從他們身體上方經過。

隨後,他們很快爬起來,跑到棺材前方,一條長長的白布,拴在棺材上,每人一段,雙手抓住白布兩邊,並頂在頭頂上,就這樣前面有親人拉,後面有眾人抬,全村人在悲痛中,一直把死者送到墳地。

阮文慧在十歲時,父母在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中被美軍的飛機炸死,成了孤兒,她小小年紀就參加到抗美戰爭中,她們天資聰明,作戰勇敢,完成任務出色,多次立功受獎,得到越軍部隊領導的讚揚,後來被送到河內軍事院校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越南北方軍區特工大隊,擔任特工,多次深入到美軍陣地偵察,獲得重要情報,多次立功受獎,職務也一次次升遷。

中越戰爭發生後,她多次帶領特工竄到麻栗坡邊防部隊陣地,刺探軍情,破壞重要設施,屢屢得手,獲得上司的賞識,現在27歲的阮文慧,已經是越南北方軍區特工大隊上校隊長。

阮文慧為了刺探×軍換防後的兵力部署情況,她經常帶領幾個特工,身穿彝族姑娘的服裝,深入到A師後方的山村到處亂逛。她們大多數都生長在中越邊界地區,每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民族語言和漢語,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

她們經常利用女性的特點,深入到×軍後方,多次出色地完成偵察、爆炸、抓俘虜等任務,干擾中國邊防軍隊的戰鬥部署。同時也給當地農民造成心理上的恐慌,雖然人數不多,卻給作戰部隊帶來很大麻煩,多次組織抓俘虜,她們都一次次地像泥鰍似地溜走。

晚上,南溫河鄉某礦山組織放映電影,對礦區周圍的老鄉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他們很少看電影。所以十里八鄉的人,三五成群,天不黑就早早地來到放映場,不大的籃球場坐的密密麻麻。

阮文慧和她的隊員們,每人搬著一個方凳子,凳子下方用透明膠粘著一個烈性炸藥包,分散坐在人群中,當電影演到一半時,她們又分別走出放映場。在放映場外的山坡上阮文慧親自按下遙控器,引爆了炸藥,隨著「轟隆」一聲巨響,血肉橫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