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這本書從醞釀、構思到起草初稿,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此後,幾位同志幫我看稿、審稿、修改,又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這樣算來,差不多花了3年的時間。現在總算出版了。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剛剛勝利結束之後,許世友很強調總結經驗,他認為那次作戰的規模僅次於抗美援朝戰爭,是我軍幾十年沒有打過的大仗了。他還認為那次作戰有很多特殊的情況,並且正因為情況特殊,就產生了許多特殊的經驗。我們可以也應該從這些特殊的新鮮經驗中揭示普遍規律,研究新的戰役指導思想,給後人留下點有用的東西。為此目的,他領導廣州軍區各級機關、各級幹部進行總結。但是,他們沒有淺嘗輒止,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著。

1980年,許世友調中央軍委工作,可是他沒有去北京居住,而是又回到南京他住習慣了的老房子。1981年,我被調到南京軍區工作後,我們經常來往,也經常談起1979年的對越還擊作戰方面的有關問題。

1984年的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他,又說起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事。他說:「老周啊,這一仗是我軍抗美援朝以來打的最大的一仗,對於我來說,可能是今生今世打的最後一仗。這一仗地形特殊、氣候特殊、對手特殊、民情特殊,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一下。我們應當用回憶錄的形式,把經驗教訓寫出來,給後人留下點有用的東西。這是我們的責任。你是當時廣州軍區的參謀長,各方面的情況你都清楚,你負責把他完成吧。至於這一仗打得如何,中央軍委是肯定的,外界有不同的說法,下面有不同的認識,這不奇怪,還是讓廣大幹部去評說,讓廣大人民去評說,讓歷史,讓後人去評說吧!」

第二天,我就在南京軍區司令部、作戰部、情報部、軍訓部選了4位同志,又把作戰部薛阿德副部長找來,研究寫作計畫。這以後,4位同志分別去作戰地區和參戰單位搜集材料,分頭起草。經過兩年時間,形成了一部37萬字的初稿,定名為《師出有名》,送給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社總部審查,總參指出有6個方面的機密,不同意出版,就被封存起來了。

許世友逝世後,因沒完成他交待的任務,我總覺得有些不安。經過思考,決心採用紀實文學的樣式,以不屬於機密的材料為主,並採用多方面的隱蔽措施,重新進行構思,形成了這本書的體系,定名為《許世友的最後一戰》。

這本書中仍然使用了相當數量的《師出有名》中的材料,這得感謝薛阿德、王加東、蔣純清、郭心亮、任叢林、夏倫全諸同志。他們幾位深入當年的戰區和參戰部隊,費了很大力氣採訪,又費了九牛之力廢寢忘食地寫出了《師出有名》的初稿。在此基礎上寫作現在這本書,可算是「坐享其成」了。

我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得到了劉方炎同志的大力支持。他和我共同研究過本書的構思、提綱和結構。他看過我寫的草稿和初稿,並為之增加了不少內容,有好幾段是他加進去的。

對於出版這本書,邱英漢是有功之臣。他看過初稿,提過很好的意見,修改過第二章的文字,為本書費了不少腦筋。為出版這本書他還出了很大力氣,跑過很多路,打過很多電話,辦過很多交涉,辦理過很多手續。他是出版這本書的總管,費神勞力是可想而知的。

還有不少同志為我抄過稿子,他們都是業餘時間幫我乾的這些苦差事。時當盛夏,在南京這座「火爐」里伏案抄寫,苦不堪言。這些同志是:方世斌、曹長敏、徐希濤、周光。我的大女兒周娟也為這本書操過不少心,看過草稿,提過意見。這裡對他們一併表示感謝。

我更要感謝南京軍區的老政委杜平首長,他為本書寫了序言。他笑呵呵地說:許世友是我們的老司令,我和他一起工作多年,這次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打得很好,我願意為這本書寫序。他已是80多歲的老人了,仍然不辭辛苦,帶病寫作,這對我是莫大的鼓勵和支持。

還要感謝江蘇人民出版社為我出版這本無錢可賺的書。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江蘇人民出版社能夠出版這種以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內容的,文學水平不高的書,這是難能可貴的。

江蘇人民出版社青年讀物編輯室主任陳中南同志為出版這本書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十分熱情、認真地從事本書的編審工作,親自來到我家中,商量出版的有關事宜,又熱情地幫我修改、潤色,使本書增添了不少風采,在此一併致謝。

我對文學創作是門外漢,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參戰部隊廣大指戰員和讀者給予指正。

周德禮

1989年7月於南京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