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莫道浮雲終蔽日 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典

有道是虎老不咬人,虎毒不食子,嘉靖帝終究沒法對自己唯一的孫子決絕起來,便緩緩道:「今兒個是新年新禧,把朕的孫兒抱來看看吧。」

朱載圳差點樂瘋了,趕緊吩咐下去,讓人將他的虎頭送來,朱載垕則面色如土,他知道一個弄不好,自己就要輸在這一場了,但這時候又沒法去求助高師傅和沈師傅,只能六神無主的坐在那,看朱載圳得意洋洋的樣子。

「都去休息一下吧。」嘉靖輕揮下手道:「待會兒陪朕一起上朝。」兩人趕緊起身,恭聲道:「兒臣遵旨。」

此時殿外天還沒亮,此次大典的相關守衛、儀仗、司樂人員卻已經各就各位了——皇帝的親軍錦衣衛,在朱大的率領下,陳設鹵簿、儀仗于丹陛及丹墀,設明扇於殿內,列車輅于丹墀。身著黃金甲、手持金瓜斧鉞、皇帝龍旗的大漢將軍,從正殿丹墀一直排列到午門內。還有四個持著丈余長鞭的鳴鞭者,在殿前廣場上左右各二,均面北而立。教坊司的樂隊也都面朝北,在丹陛東西兩側準備好。

典牧所把平時豢養的儀仗專用的駿馬、犀牛和大象也牽出來了,面對面排列於皇極殿兩側的文樓、武樓以南。

專司報時的司晨郎位於內道東;專糾百官儀錶言行的兩位糾儀御史來到丹墀北;內贊二人,位於殿內,外贊二人,位於丹墀之北,至於傳制、宣表等官員也都各自站好。

到了卯時初刻,五鳳樓上響起了厚重悠揚的鐘鼓聲,午門緩緩打開。

一名教坊寺的鼓手,率先敲響了奉先門側的晉鼓,他先擊鼓框一聲,再用雙棰連續敲擊鼓心,一重擊一輕擊,節奏由慢轉快再由快而慢,鼓聲也由弱轉強,再由強而弱。直到另一名樂手重擊另一側的大鐘一下,鼓聲才結束,這叫「鼓初嚴」。

此時百官與公侯們早已齊聚在午門外,他們的服飾與平常不同,頭上戴著梁冠,胸前沒有補子,且不論品級都穿著紅色的赤羅衣、青緣的赤羅裳、赤羅蔽膝、白襪黑履。不過仍能從革帶、佩綬上區別品級,但最顯眼的,還是梁冠的梁數——公冠八梁,侯、伯七梁,冠上都加雉尾;駙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在場所有官員都是五品以上,所以都用象牙笏。

當聽到「鼓初嚴」,身穿正式朝服的公侯百官們,開始列隊於午門之外。

過得片刻,鼓聲又響起,只是擊鼓、擊鐘、頭尾處都改成兩響,第二次通知所有人員必須端肅。聽到鼓再嚴,百官由左、右掖門入,來到丹墀東西,朝北肅立。

然後鼓聲再響起,這次變成了三響,聽到鼓三嚴,擔任執事官的李春芳來到中極殿,嘉靖早在這裡穿戴好袞服龍冕,端坐於大殿御座之上。李春芳向皇帝行五叩之禮,再向二位王爺行三扣之禮,請皇上駕臨皇極殿。

黃錦便拉長音高喊一聲:「皇上起駕……」教坊司開始演奏「中和樂」,尚寶司官員手捧御璽走在皇帝前面,跟在導駕官的後面,向前殿走去。

當嘉靖在皇極殿上端坐,二位王爺在御階下立定,殿內明扇徐徐打開、珠簾緩緩捲起。尚寶司官員將御璽置於寶案之上,「中和樂」止。

那立於丹墀四角的四名鳴鞭者,便齊刷刷的奮力甩動長鞭,發出整齊而響亮的「啪、啪」聲,令人渾身發緊。待鞭聲一停,兩名外贊官員便高喊:「排班!」站立在丹墀東西的百官趕緊轉變為入殿的隊形,很快整齊排列好。

贊禮官又高喊道:「鞠躬!」韶樂聲響起。百官朝大殿內的皇帝行四叩之禮。

然後是進賀表,樂曲聲中,四名給事中,抬著口蒙紅布的大箱子,來到大殿門前,四叩首道:「具官臣某,茲遇正旦,三陽開泰,萬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祜,奉天永昌!」身後的百官也向皇帝行四叩禮。

這時嘉靖道:「履端之慶,與卿等同之。」就有四個太監出來,接過裝著百官賀表的箱子進殿,音樂漸漸停止,同時百官起身。

然後由執事官李春芳跪在皇帝面前向請示旨意,皇帝的新年致辭自然早就擬好,由黃錦交給傳制官,然後由傳制官出大殿東門,來到丹陛前,代表皇帝向臣民宣讀新年致辭,無非是「去年幹得不錯,感謝老天保佑;今年繼續努力,希望老天保佑」之類。冗長華麗、令人生厭。

百官自然跪聽,一些年邁的官員公卿,此事已經體力不支,雙膝酸麻,真想一跪不起。不知道怎麼撐到贊禮官高喊:「山呼!」的,便條件反射似的把雙手舉到頭頂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此時,在場所有人等都必須齊聲呼應,地動山搖、餘音繞梁,經久不停。

然後百官起,繼續進行那冗長而繁複的儀式。群臣寅時便爬起來,到現在兩個時辰,渾身早抖涼透了……沈默看見徐閣老凍的鼻涕都出來了。

※※※※

皇極殿前的廣場上,眾大人正精疲力竭、苦苦支撐時,突然響起一聲「哇哇……」的啼哭,許多身居喜感的大人,當場就噴了,心說:「這時誰啊?被折騰的返老還童了?」便紛紛循聲望去,一看,原來還真是個嬰孩。

只見一個王妃打扮的女子,在兩個太監的陪伴下,抱著個襁褓嬰孩跪在丹陛之下,眾大人不禁大吃一驚,像這種元旦大典。是不準女子和孩童參加的,大內侍衛怎會將她們放進來?

但也有懂行情的,一看那女子的打扮,和懷中襁褓的顏色,便意識到定然是景王妃和他的世子爺,頓時醒悟過來,看來有好戲上演了。

便聽大殿中傳來太監那拉長的聲音道:「宣景王妃攜景王子進殿!」

太監接過襁褓,景王妃款款起身,然後再小心地抱回孩子……雖然這孩子不是她親生的,卻關係著她將來能否母儀天下,所以她完全視如己出,表現出了一個母親應有的慈愛。

邁步進入金殿中,景王妃又抱著孩子跪在御階之前,口稱父皇萬歲,便聽一個清冷的聲音道:「載圳,把孩子抱來給朕看看。」景王趕緊過去接過孩子,捧在手裡,讓他面朝著嘉靖。

嘉靖一看那孩子,眉眼間竟能見到自己的樣子,不由露出難得的慈祥,伸手道:「給朕瞧瞧。」

景王趕緊將他的虎頭湊過去,嘉靖伸出手來,抓魚似的將那娃娃抱住,孩子還沒到認生的年紀,卻被他抓得生疼,便哇哇大哭起來,讓嘉靖帝好不尷尬,趕緊將孩子送回景王的手中,訕訕道:「這孩子……哭得挺有勁兒啊。」

景王道:「有勁好,有勁才能長成個男子漢。」

嘉靖被他逗笑了,點點頭道:「不錯,你是有功的,說吧,想要什麼賞賜?」

景王連聲道:「兒臣不要賞賜,兒臣請父皇為虎頭賜名。」來前袁煒已經囑咐他了,別的啥都不要,只要在元旦大典上賜名,就賺大發了。

「好吧……」嘉靖頷首道:「我太祖皇帝已經為子孫後代賜下輩分字,『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你是載字輩,這孩子名字的第二個字,自然是『翊』了;至於第三個字,火土金水木,你是土字旁,土生金,孩子應該是金字旁。」這相當符合朱元璋先生,一切為子孫著想,想把子孫的活都幹完的老黃牛精神,就連起個名字,他老朱家的子孫,都只能自由發揮半個字……

原來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因為他自己就有二十六個兒子,便意識按照傳統的一輩一字排行法,子孫中肯定有重名的,就給二十六個兒子每人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二十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依次用作名字的第二個字;至於第三個字也有規定,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依次以偏旁命名,周而復始。

比如太子朱標家的,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一聽就是帝系,然後他兒子叫朱允炆、孫子叫朱文圭。但不幸的是,火生土之後,便再沒生下去,因為朱棣奪了侄子的位,所以朱棣家的二十個字成了帝系……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祁玉、朱見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一直到這一輩的朱載垕、朱載圳,無不嚴格按照祖訓命名。

現在,朱載圳輪到的兒子,自然是「朱翊」加個金字旁的字了。雖然朱棣的兒子也有很多,所以宗室里早就有不少「翊」字輩了,已經佔了不少的字,但這難不倒嘉靖皇帝,只見他從袖子里亮出三枚金錢……果然不愧是道君皇帝,穿上龍袍也沒忘了他的專業工具……隨手起一課,見是個「艮」卦,便道:「那就用艮字,去配金字吧。」

「金字旁加個艮……」雖然不學無術,朱載圳也知道這個字念啥,當時就不高興了,心說「好么,俺原本是金,給直接降成銀了。」

「朱翊銀……」嘉靖卻根本不看他的臉色,在那自顧自道:「不錯,不錯!」如此便成了金科玉律,誰也不能改變。縱使朱載圳有多不甘願,也只能磕頭謝恩了……

※※※※

給娃娃起了名,今兒又是大年初一,肯定要賞點什麼壓歲,嘉靖一時想不起來,便隨口道:「朕該怎麼賞這個小孫孫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