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巡禮

夕陽西下,四周昏暗了下來,就在我們感覺到。似乎有些寒冷的時候。貓群突然發生了變化。

家貓美土路已經九歲,所以我們夫妻一起,把它帶到經常就診的動物醫院,為它進行定期體檢和領取絲蟲葯。

往常的那位女醫生,一邊給貓測量體重、檢査它的眼口,一邊問著與以往相同的問題:「餵食的量有沒有變化呀?肚子的情況呢?小便的次數如何呀?」

「沒什麼特別的變化。」妻子回答說。

雖然我家的貓年齡,已經相當於人類阿姨和奶奶之間的年紀,但是身體依然頗為健康。對醫院非常討厭的美土路,終於逃出女醫生的手,躥到妻子懷裡,用力抓著她的胸部。剛一打開寵物箱的蓋子,它便一溜煙地鑽了進去。這也是和往常相同的行動。

女醫生在病歷上寫下「無異常」後,語氣鄭重地說:「您家的貓,快到巡禮的年齡了,您打算怎麼辦呀?」

「巡禮?……」

「您家的貓已經九歲了啊。」

聽到這個異於往常的問題,我和妻子頓時面面相覷。

聽說上了年紀的貓,某天會突然在人的面前消失,一、兩個月以後,會若無其事地回來。為了驅除前半生的晦氣,要趁著腿腳靈便的時候,前往遙遠的「貓之聖地」。

雖然我聽說過這個傳言,但還從未認真思考過。因為我認為,這個無憑無據的傳言,和美土路毫無關係。

當我坦率地說了這些時,女醫生聳了聳肩說:「人們只是想當然地認為,『巡禮』是為了驅除晦氣,但實際如何,人們並不知道。不過,『貓之聖地』可是真正存在的啊。也真的會有許多貓,聚集在那裡做些事情。」

「它們具體會做些什麼呢?」

「好像是在午夜時分,排成長長的隊列,在洞窟中穿行。因為那裡人類無法進入,所以更詳細的情況,我就不知道了。」

在洞窟中穿行?……一想到這個情景,我就感到不安。

「是像鮭魚回到出生的河裡產卵那樣嗎?」

「如果是出於本能,前往那裡的話,就是這樣。」女醫生說道,「可是,『貓之聖地』和出生的土地沒有關係,貓到那裡去,也不是為了繁衍。一生只去那裡一次,接觸某種神秘的東西,僅此而已。」

「很有宗教的感覺啊。」

「雖然相似,但並不一樣吧。」女醫生有些不自信地說,「這麼想,只是因為咱們是人。雖然說是自然法則,會顯得有些誇大其詞,但一定存在著只有貓類,才能明白的合理原因。」

自然法則。總之,我自己對此一無所知。

我抱住胳膊思索著。雖然無法理解醫生的解釋,但從至今的經驗來看,她是一位值得信賴的獸醫。不用說,關於一般貓的生態習性,這位女醫生要遠比我們懂得多。

妻子則表情顯得不安地,聽著我們之間的談話,緩緩地問道:「那個……我們家美土路也要去嗎?」

「也不是非去不可呀。」女醫生不置可否,「由於近來,在室內飼養的貓咪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主人,不願意讓貓去做巡禮。」

「我們家的貓,也是養在室內的,出去的話太……」

「這當然要看主人的意願了,不能強求。不過,我想可能的話,最好還是去一趟,這對貓咪是有好處的。而且,因為獸醫協會新的指導規範,也開始鼓勵巡禮,所以,不論您向哪位獸醫諮詢,得到的建議,應該都是相同的。」

女醫生又叮囑般地加了一句。居然連指導規範,都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定下了。

妻子來回看著寵物箱,還有那名女醫生的臉,說:「去不去做巡禮,對於貓的壽命和健康有影響嗎?」

「這個嘛,」女醫生輕輕歪了一下頭,「雖然有報告說,會降低過敏症的發病率,但其因果關係,還沒有證實。要說對壽命長短的影響嘛……我經常聽人說,貓咪在做了巡禮過後,毛會變得更有光澤,應激反應也會減輕什麼的,不過,這也有可能是主人的心理原因。」

「這麼說,我們就不必冒著風險,特地出遠門了嗎?」

「是的。不過,雖說是巡禮,但現在非常安全,很方便地就能去。一、兩個月沒有音訊、在途中遭遇意外事故喪命,都已經是老皇曆了。最近動物愛護團體的志願者們,十分盡責,很少發生事故。有些貓不喜歡到外面去,他們還為和這些貓咪,一起去巡禮旅行的主人,特地準備了旅行包。」

「還有巡禮旅行嗎?」我好奇地問道。

女醫生十分親切地告訴我,人們乘坐快速大巴到達現場,看到自己的貓,加入巡禮的隊伍後,會在當地住宿一晚。雖然乘坐專線大巴,費用會更高一些,但因為中途不會發生危險,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乘坐專線大巴。當然,自己開車去也無妨。

與其說是巡禮,倒更像是和寵物同伴,住宿一夜的旅行,不過對貓來說,負擔會很小,是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是,妻子依舊顯得憂心忡忡地問:「就算路上安全,可畢竟要和野貓一起,在陌生的土地上共度一夜吧?會不會和別的貓打架、在洞窟里迷路啊?」

女醫生保證道:「一旦加人巡禮的隊伍,這群貓就會進入恍惚狀態,就猶如變成了巨大的集體意識中的一部分。每隻貓的區別也會消失,整個貓群變為一個整體,被灌入種族的本能。因此,貓之間不會發生爭端,也不會脫離隊列迷路。主人也不用擔心,貓會感染疾病,至於其中的原因嘛,我想應該是貓的免疫系統,一下子被激活的緣故。這比去醫院做絕育手術的危險要小得多。」

「醫生您見過巡禮的場景嗎?」

「見過呀。」女醫生好像一時想到了什麼,嘴角浮出微笑,繼而略帶羞澀地說道,「那個場景只要見過一次,就會終生難忘。我重新切實地感覺到了貓,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生物。實際看到您就明白了……一會兒我把獸醫協會的宣傳手冊,和絲蟲葯一起給您吧。讀完之後,慢慢商量商量,最後再決定,要不要去巡禮吧。」

這種口吻,聽來真不像個獸醫。

絲蟲葯(牛肉乾形狀的咀嚼片)是美土路的最愛。它在成年後,就一直喜歡吃乾燥的食物,有時給它買貓罐頭,它也不屑一顧。由於它總喜歡把絲蟲葯當零食吃,所以我們感到很棘手。

它本來是被別人撿來的,來到我們家時,才出生一個月。最初撿到它的人,雖然好像並不喜歡貓,但因為實在不忍心,看到剛一出生,就被扔到路邊的小貓,從早到晚喵喵地叫,所以不得已把它帶回了家。如果沒被人撿到,它很可能就那樣子斷氣死了。

雖然那人給它喂牛奶、把它放到溫暖的床鋪上,使它姑且保住一命,但那人沒有時間,也不會養貓。他把這隻貓託付給的,那個喜歡貓的朋友,是我妻子的表親。當時我妻子碰巧有事,去表親家拜訪,就在她與這隻當時還叫著別的名字的小貓,四目相對的瞬間,突然意識到——這隻貓應該養在我家。

之後時光桂苒,這隻貓現在九歲了。出生一個月左右的小貓,總是受人喜愛。我並未養過動物,也不是很喜歡貓,但在妻子的逼迫下,開始與美土路生活以後,卻發現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因為一一寫出來的話篇幅有限,所以一言以蔽之,就是沒有美土路的生活,如今已然無法想像。也許是因為我們夫婦沒有孩子,它就像我們的寶貝獨生女兒一樣。

妻子是高知縣人,在娘家,從小就不曾與貓分開過。不過,娘家的貓畢竟是有主人的貓,不是屬於妻子的貓。而且,過去和現在的寵物飼養方式,也大相徑庭。在娘家時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常識,如今已經根本不適用了。

說起妻子娘家的那些貓,它們吃的是人類的殘羹冷炙,當然也做了絕育手術,只要病情不到萬不得已,人們根本不帶它們去看獸醫。它們整日在外四處遊盪,回來時滿身跳蚤。因為全是母貓,所以,它們不知道何時肚子就會變大,生下一窩窩的小貓。那些出生的小貓,很少能夠茁壯成長,胎死腹中的、畸形的、出生後立刻夭折的小貓居多。

所以,開始養美土路時,由於情況有所不同,妻子也經常困惑不安。一遇到不明白的事,她就上網查找,或去附近找養著一對公貓兄弟的山本夫人那裡,請教各種問題。把那家經常就診的動物醫院,介紹給我們的,也是那個山本夫人。

「明明同樣是貓,不懂的事情卻一大堆。」妻子抱著嬌小的美土路,經常這麼說,好像口頭禪一般。

隨著美土路的長大,妻子說出那句口頭禪的次數,也隨之減少了,但現在,有時會從意想不到的地方,了解到關於貓咪生活的、驚人的新事實。

這次的巡禮亦是如此。可能是因為頭腦里認為,這種事屬於都市傳說一類,所以,我們夫婦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即使把從動物醫院拿回的那本小冊子看過一遍,也依然不得要領。

「就算不去巡禮,對貓也沒什麼壞處。可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