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陸戰丹陽

二月二十四日,陳鳴已經抵到了蕪湖。

對比上一回遭遇的『浩劫』,這座又一次被複漢軍攻取的江南米市,此番受到的衝擊卻是蜻蜓點水,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復漢軍這次只是草草抄沒了幾家實在是太有名太有名了的江南巨宦世族家的產業,而對於一般商戶,乃至有滿清官宦背景的商號,都視而不見。

陳鳴的老爹、他二叔、他大舅,汪輝祖、熊炳章、柳德昭,乃至在湖南時候才投靠復漢軍的陳廣乾,還有劉紀江等等,太多的人都先後,或或明或暗的示意他在對付江南官宦之家的時候,可以稍微的高抬貴手,手下留情一些。

「那些人里不能說沒有朱大典,但如錢謙益者,也絕不在少數。」陳惠在給他的信中這般直白的道,陳鳴現下的『高抬貴手』,那就會是一個比較明顯的信號。在陳惠眼中,陳漢已有湖北又並取了大半個湖南,現在又要連通東南,再加上豫西南和漢中,陳惠覺得自家已經有『招賢納士』的本錢了。

而陳鳴在湖南就已經如此做了,這次下江南就要把『示意』做的露骨一些。

但即使如此,復漢軍在蕪湖的收穫也是巨大的。誰讓蕪湖是整個江南地區都數一數二的手工業基地呢?即使這裡是以米市交易和漿染業為經濟的支柱,但遍布蕪湖的鐵匠、銅匠、木匠也是不能小覷的。復漢軍在攻下蕪湖後,收攏了超過二百支粗糙的燧發槍,就是產自蕪湖工匠之手。

「這種彈簧能用多久?」陳鳴拿著拆卸下來的彈簧對著太陽。身邊的劉武等人掩嘴失笑。

雖然不知道這槍機主彈簧和主簧片的質地究竟如何,但陳鳴不認為它們有多麼好了,這東西能支撐多少次燧發機機動呢?而且蕪湖本土製造的燧發槍拿在手中是那麼的沉甸甸的。

復漢軍的火槍燧發機製造最初也是自我摸索,但很快他們就有了實物參照——葡萄牙火槍,經過幾年的磨練,和重金懸賞下的多次改進材質和工藝,陳鳴敢放心大膽的說——自己燧發槍的水準不會比葡萄牙低。而蕪湖當地工匠的山寨,卻比最早時候的小南溝作坊還要粗糙一些,可靠性和機械效能都很不理想。再加上槍管的材質和鍛造工藝也如舊事,要不是清軍的火藥多少有了改進——各地方的火藥都從粉末狀轉為顆粒化的了,這東西的射程和威力不會比之前的火繩鳥槍強哪裡去了。而且蕪湖本地燧發槍的製造速度緩慢!

可不管怎麼說,這也是燧發槍,能生產這種火器的工匠,復漢軍在蕪湖府衙搜到了名錄,按圖索驥,只要人還待在蕪湖家中的,就連大人帶小孩一快捲走,加入復漢軍的槍炮局。

現在復漢軍下屬的槍炮工廠已開到了第六分局,規模是越來越大,裡頭的聾啞人和殘疾人也越來越多。在力所能及的工作中,聾啞人和殘疾人認真賣力,服從命令,嚴守紀律,是任何一家『工廠』都夢寐以求的員工。但是他們對於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到底差了一些,對於工作中的改進和新發明就更要遜色於正常人了,當然基數多了總能出幾個異才,這裡說的是大部分。陳漢已經從民間收攏了一些懂手語的人來當他們老師,但想改變他們的整體素質,則必須要有耐心的等待。這個時長甚至需要幾代人。

所以,整個復漢軍槍炮技藝的研發和改造,大權還握在正常人的手中。多增加些民間的工匠進去,能夠激發刺激他們的主動性和創作慾望。

也是陳鳴抵到蕪湖的當天,守備一師第一批東進的部隊開出了南京,魏寶成率領的第一營當然位列其中。從安慶東來的這一路上,第一營是出盡了風頭,站在船頭上魏寶成是意氣風發。

一天的時間都不到,他們就在鎮江碼頭登岸了。

一支支部隊在碼頭登岸,集結,然後排著整齊的隊伍開到鎮江城外已經準備好的兵營。

鎮江往南的清軍已經撤離丹陽,現在蘇杭的清兵民勇還在向常州匯聚,另外江陰清軍的水師戰船繼太平洲初戰之後,又連續兩次逡巡太平洲,跟游弋在那裡的復漢軍戰船二次、三次交火。而當復漢軍水師大舉出動壓過太平洲的時候,烏龜墩的清軍戰船又利索的退到江陰水面了。

這些戰報都被送到陳鳴的手裡。

陳鳴對第三師、守備一師陸地上的戰鬥不感興趣,他重點關注的是水師。

復漢軍與清軍水師的較量已經碰撞了三次,除了第一次復漢軍佔據著兵力的優勢,碰撞中佔了比較大的便宜以外,剩下的兩次小規模交手,只能說不勝不負。

三次碰撞,水師部隊對清軍的炮船有了比較清晰地認知,他們的大炮不行。射程很少有超兩里的,炮手的準頭也不比倉促成軍的復漢軍水師炮手強,大炮的數量確確實實要比復漢軍少。

那麼大的大趕繒船只能載十門左右的大炮,而復漢軍的霆船能夠承載16-20門大炮,並且不僅僅是兩斤炮、三斤炮這種小炮,還有威力上強出許多的五斤炮。

然後就是復漢軍大船上一般增添的都有臼炮,真距離近了還有火槍和手榴彈,而清軍則似還抱著跳幫戰的理念沒放下,很多水兵保持著刀槍。

不過三次碰撞兩邊都沒發生什麼跳幫戰。兩邊的船隊規模都不大,交火時間也不很長。復漢軍這面的戰術全是仗著炮多,直接沖近對轟,清軍表現得也挺勇敢的,但也沒表現出什麼嫻熟的小範圍配合出來。

如果是雙邊決戰,彼此戰船如此之多,把長江江面都能堵塞了,那該怎麼打呢?

陳鳴對著沙盤站了許久許久,腦子都想成一團漿糊了,卻還是毫無頭緒。他對水戰一竅不通,尤其是這長江里的內河之戰。

而這江河戰場,他之前也確實交給了楊世金,他也相信復漢軍水師的炮火力量要勝過清軍,然現在到了臨戰的時候,他又擔憂起來了。

「殿下若是不放心,就先乘船進到鎮江也行啊。」劉武在一旁低聲著說。

「不。江河之戰既然交給了楊世金,就讓水師自己打去。」陳鳴剎那裡有一絲兒心動,但立刻得他就掐滅了那點動心。當初離開豫西南的時候,他也曾經告誡過老爹不要『瞎指揮』,舉不出常凱申的例子,就舉了唐玄宗的例子。現在這事兒輪到他身上了,陳鳴也有點理解這種煎熬的痛苦了。

時間就在陳鳴的『痛苦煎熬』之中再翻過了兩頁,二月二十六日,常州戰場上,第三師一部加守備一師的先頭部隊兩個團,一萬三四千人與常州的五萬餘清軍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並不是黃捷主動向清軍發起的進攻,而是清軍主將豐升額主動向丹陽發起的反撲。

清軍也有自己的情報來源,復漢軍的大部隊正在源源不斷地開到,豐升額很清楚這一點。他如果不趁著當面的復漢軍兵力弱小的時候,打贏一仗,提升提升士氣,難道還要等到陳逆的大軍雲集後嘩啦啦的壓過來時再戰嗎?

豐升額一面讓蘇杭的人馬加快速度,另一邊就調整著手下部隊,在二十六日清晨,就主動向復漢軍的陣地反撲過來。

復漢軍的陣地修築的挺簡單的,沒有碉堡,沒有水泥鐵筋的永久性工事,連胸牆土堆都沒有多少。這裡本事一片肥沃的農田。丹陽到常州之間的幾十里土地上,本來已經返回來了很多很多百姓。去年的時候他們幾乎一年時間沒有聽聞過槍炮聲音。可是今年都沒進入二月,復漢軍南下的傳聞就在江南傳播的沸沸揚揚的,等到二月初復漢軍真的大舉東進了,依舊有不少百姓再度拋棄了家園和農田逃往外地。復漢軍駐紮的營地就在一大片被荒蕪的土地里,馬上都三月里,這片農田不要說分櫱插秧,連放水都沒。

聽到偵察兵彙報清軍部隊集結的消息,黃捷立刻也集中部隊,當大隊清軍開到復漢軍陣地的時候,一塊又一塊以營為單位的復漢軍方陣已經嚴陣以待。

鐵甲在春日的陽光下閃爍著亮光。

豐升額眼睛裡閃過黯然,富有天下的大青果經制之兵,武備卻比不上一支起兵才兩三年的叛逆,真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很無奈的事情啊。

雙方大軍列陣,一門門大炮被擺到兩邊陣列的最前沿。第三師和守備一師輕鬆的拿出了80門五斤炮和二十四門八斤炮,清軍的人數雖多,但在炮火上他們卻是一個弱者。他們只有六七十門大炮,並且其中新舊不一,口徑也大不相同。

不過這個時代炮兵的準頭實在太差,大炮更多地目標是雙邊的步兵,專門用於反炮,效率上太得不償失了。

清軍左右翼各排著大隊的騎兵,豐升額氣勢洶洶的帶著部隊從來,卻並沒有立刻展開進攻。

「告訴淳祐,帶著馬隊到陳逆的左翼去。重點招呼逆軍與其後營間的聯繫通道。」

自感責任重大的豐升額長吐出一口氣,發出了這一戰中清軍的第一個指令。

而對面的復漢軍,黃捷這時也發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命令,他讓佔據著優勢的炮兵部隊提前。

「護衛部隊做好迎擊準備!」

然後就看到了一支一千多騎兵的馬隊從清軍陣列中殺出,直向著自家左翼衝去。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