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體拼接

省里下來一個刑偵專家指導破案,姓張,飯也沒吃就馬不停蹄地走現場、看資料,臨了得出一個結論:兇手有雙重人格。

這個結論是依據「犯罪手法不合常理,可犯罪過程卻異常縝密」得出的。

說得也是,三起案子,一起比一起驚人,到了第三起,受害者變成了一次屠殺兩名受害者,兇手把他們的頭顱切了下來,然後換個兒安在了對方的脖子上,頸部一圈繞著密密麻麻的黑色縫線。

這些只有腦子不正常的人才會做出來的事兒,可兇手迄今卻沒有給警方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根據法醫報告,那個女孩死之前竟然已經懷孕了。這個線索很重要,雖說對緝拿兇手無甚關係,但能夠解釋,為什麼那天下午,兩個人急匆匆地趕路,生怕被別人發現似的。

沿著龍開河,可以到達馮家村,這個位於郊區的小村落開了好幾家黑診所,其中就有做人流業務。出於「此事不可張揚」的性質,以及經濟上的原因,很有可能,他們就是去墮胎的。

沒想到就是因為這樣遮遮掩掩,才導致慘案的發生。

「我們省對於雙重人格罪犯的了解,幾乎為零,所有的案例,還只停留在書面,起碼我的經驗是這樣。」就算專家也這樣說。

沒有實際的案例可以參考,大夥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電廠仍然被作為調查的地理中心,專家說,「著重調查那些有暴力傾向,或者行為異常的,比如戀屍癖、暴露癖……」

以上名字既專業又陌生,說得劉從嚴一愣一愣的,這些只有在香港錄像里才會出現的人物,難道就在自己的轄區之內?如果不是有專家在場,就算遇到了,劉從嚴也不會多想。了不起當惡作劇處理的,沒想到他們的殺傷力會那麼強。

原來劉從嚴只是調查那些有前科的小混混,還有流動人口,現在好了,還要關照那些「精神病」!

好在電廠附近的「特殊人士」並不多,警察繞了一圈,找出來四個「行為異常」的人:

王素芬,女,六十二歲,精神分裂症,沒事兒喜歡在院子里唱歌,下肢行動不便,只能依靠輪椅行動,排除。

權有力,男,三十三歲,唐氏綜合征患者,智商只有六歲,愛哭,案發的時候患肝炎住在醫院,排除。

王小志,男,十四歲,間歇性失憶症患者,父親早逝,母親和姐姐去了美國,現在由一保姆照顧,保姆和當事人現在都沒找著,稍後走訪。

吳飛,男,十八歲,小時候被查出過患有多動症,有暴力傾向,案發時因聚眾鬥毆被行政拘留十五天,現在還關在拘留所里。

劉從嚴看了一眼拿到手的資料,問專家有什麼意見,專家說:「查唄,接著擴大範圍,這種人究竟什麼樣子,我也吃不準,沒準平常和我們一模一樣也說不定。」

劉從嚴點點頭,心裡在想這不是跟沒說一樣嘛。

他把資料遞給達子,說:「還剩那個王小志是吧,抽空再去一趟,別漏網。」

劉從嚴瞄了一眼資料背後貼著的照片,突然把伸到一半的手,又縮了回來。

他盯著這個王小志橫拿豎擺了半天,「這人我好像見過。」

達子把臉也湊了過來,「咦,這不就是東山上說自己什麼都忘了的那小子嘛!」

劉從嚴回憶了一會兒,確實是,那小子蓬頭垢面,瘦瘦的身板,一臉挨揍的模樣,不像是會幹出這種事兒來的人。但不管怎麼說,起碼他和這件事有了點關係。

「別抽空了,咱們現在就走一趟吧!」劉從嚴說道。

電廠保衛科的幾個人轉了大半個廠區,才從別人家的麻將桌上,把那個保姆找了出來。

「我只負責一個禮拜送兩次飯而已。」看到那麼多警察,一直以為是抓賭來的保姆被嚇得不輕,來回說了半天,才明白是沖著小志來的。

「他現在人呢?」

「我哪兒知道,我平時也不去。」保姆轉著眼珠子,湊過臉來問達子,「出什麼事兒了?」

「別問那麼多!」達子一臉嚴肅,「你就帶我們去把他找出來就對了。」

保姆輕聲嘀咕著,「這小子犯事是遲早的事兒,整天把死貓死狗往家裡藏,哪天就算殺了人我也信。」

劉從嚴心中一緊,「你說什麼?」

達子反應更大,一把抓住保姆的胳膊。

「痛痛痛!」保姆咧著嘴叫著。

達子手鬆了松,「快說,怎麼回事!」

保姆把小志在外面殺流浪貓,還把貓屍體縫進枕頭套里的事兒,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專家和劉從嚴對了一眼,劉從嚴點點頭,「你現在趕緊帶我們去那個小志家!」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小志家趕來。

只要樓里的人一上班,小志第一件事兒就是往樓下跑。他和那對姐妹倆已經成為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而且這種友誼還帶上了「總怕被別人發現」的刺激,所以格外吸引人。

他們在家裡玩遍了所有的室內遊戲,打牌、下棋、看動畫片、攤開地圖找地名……

阿姨一周來兩次,小志自然不用擔心。姐妹倆的父母其實並不願意女兒和外界有所接觸。但她們總能在小志離開後,悉心打掃偽裝,不留一絲痕迹,所以這樣的秘密幽會,很是安穩地過了幾天。

幾天過後,小志覺得有義務帶著姐妹倆去外面長長見識。

「這樣不好吧?」胡曉搖搖頭,「爸爸不希望我們出門的。」

「但你們總不能一輩子都待在家裡吧,以後爸爸媽媽不在了怎麼辦?難道你們就只有餓死在家裡面?!再說,你們連真正的小狗小貓也沒見過,即使見過也沒摸過,這說出去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小志說得很對,讓妹妹胡菲蠢蠢欲動,可胡曉還是有所顧慮,折中的辦法是小志答應她們決不走出這棟大樓。

「不出大樓和待在家裡有什麼區別?」姐妹倆質疑道。

小志得意揚揚地笑而不語,然後保證帶她們去一個既安全又好玩的地方。

小志先出門打探了一會兒情況,確認樓梯里沒有人,帶著姐妹倆來到頂樓。他指指頂樓走廊的天花板,一個正方形的小門出現在他們眼前。

「這是什麼?」妹妹問道。

小志把手指豎在嘴前,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從牆邊上拿起一根放在那邊的竹竿。他用力往上頂頂,小門開了一條縫,接著使勁,門被支起了一個四十五度角的出口,外面就是藍天白雲。

小志爬上了樓梯的扶手,朝手上啐了口唾沫,像體操運動員似的又搓了搓,看準距離,一躍就扒到了小門的邊緣。

這是姐妹倆從來沒見過的場面,她們沒想到小志的身手那麼靈敏。這還不算什麼,精彩的在後面,小志一用力,騰空就把身體拉了上去,然後前臂伏在上面,把自己撐到了小門之外。

「你力氣真大!」姐妹倆嘖嘖稱讚。

小志轉過身子把手伸下來,「快點,我拉你們上來。」

「我不敢!」姐姐怯生生地退了兩步。

「這有什麼不敢的!」妹妹顯得很興奮。

「沒事的,有我在,我力氣大,能把你們拉上來。」小志不停地鼓勵著。姐妹倆把手伸出來,小志一用力,就把她們拉上了天台。

天台上「一覽眾山小」,雖說樓並不高,但對於從沒有見過世面的胡曉、胡菲來說,已經是人間奇景了。

「那是菜場,看見了沒,有個綠色雨棚的;旁邊的是水塔,我們喝的水,都從那裡過來的,再往前的是學校……」小志像個導遊似的如數家珍地介紹周圍的建築。

起先的時候,胡曉還有些擔憂,總害怕被人發現,受到爸爸的責備。可到底還是經不起新鮮的誘惑,到底這周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書本即使有再絢麗的色彩,也抵不上一口活生生的空氣,更何況還有小志在放哨。

「我這兒盯著呢。」小志指了指樓下,門前的小路,從五百米開外都在他的視野之內,「有人來了,我第一時間會喊你們的。」

小志這個「哨兵」很盡責,有好幾次,真的有行人路過,他總在第一時間發現目標,然後帶著姐妹倆趴在地上,等著他們路過。

這天,遠遠的就看見一群人朝著他們走來,那群人當中還有幾個是警察,小志揉揉眼睛,頓時緊張起來,他看見阿姨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他趕緊把姐妹倆叫到天台的進出口,然後把她們放下去,讓她們回家躲起來。

姐妹倆問:「怎麼了?」

小志說:「他們來抓我了!」

姐妹倆又問:「誰來抓你啊?」

小志回答:「你們別問那麼多了!」

「那你怎麼辦?」

「我就在天台上,家肯定是不能回了——」小志焦慮地說,「阿姨真的把警察帶來了,殺貓是要償命的。」

劉從嚴一行人在小志家轉了一圈,沒有發現他的身影。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