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鐵達尼亞的興起

一般人都認為時代劃分只不過是便於讓人撰寫或閱讀歷史教科書,事實上,時代的劃分正是歷史研究的最終目的,因為不同的時代界定標準,可以忠實反映出此人基本的歷史價值觀。

過去當人類的活動範圍還受限於地球這個單一惑星時,歷史簡單劃分為四個時代:史前、上古、中世、近代,此外還可加上現代。

由這基本的時代劃分,再衍生出各個領域的特殊歸類。美術史、科技史、文學史、經濟史的時代劃分往往與一般歷史界定產生分歧,正如同龐大帝國的瓦解,並不會對雕刻技術與思想造成任何影響。

就拿軍事史為例,最大的變革正是火藥的發明,但在軍事思想的演變上則有人譏諷為:「自孫子以來,基本上沒有任何長進。」此外也有人以象徵軍事兩大思潮的「機械化與量產」和「游擊戰術」的完全出現做為時代劃分的標準,如此一來時間的界定卻成了問題,反而不容易驟下定論。

在政治與社會的歷史劃分上,從人類社會活動的根據地由地球移動到其它天體的那一年開始使用「星曆」(SY),一般區隔為「地球時代」與「後地球時代」。這彰顯了以「星曆」取代「西曆」(AD)的事實,也代表了某種意識形態上的變革。

一般所謂的「加加林歷」指的是一九六一年,尤里·葛卡林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太空飛行,那一年便成為時代劃分的界點:同樣地還有「阿波羅歷」,元年是從一九六九年人類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體留下足跡。但是U·N·迪威爾認為:「這只是經年累月的特定研究得到成功的結果,全體人類並沒有因此產生任何變化。」他的看法恐怕是正確的。繼葛卡林與阿波羅之後,宇宙納為科學家的私人收藏,一直無法變成人類的居住空間。

藉由超光速粒子TACIPr與次光速粒子TJLBDlr的交互作用,人為速度終於可以超越光速。這項研究在二四二○年開發成功,同時造就了人類社會向外太空爆炸性膨脹的契機。而且這個理論與事實幾乎一致,成為「工業革命」以來彌足珍貴的範例。

發展的時代前途一片光明,當時的流行語諸如「不畏失敗」、「先飛上太空再說吧」大大鼓舞著人心。人口不斷增加,組成金字塔型結構。原本太陽系內部呈現停滯狀態的五百億人口,短短六十年間便突破一千億,二五○○年已高達一千五百億。其間超光速飛行與相關技術不斷改良以提高對人體的安全性,也促使人口流向外太空,持續擴張人類社會的地理領域。

綜觀歷史,人類社會的政治統一期間僅有地球統一政府時代的一世紀而已。二十三世紀一片混亂對峙之後,火星與金星尋求獨立,取得與地球平等的政治地位,往後領土的擴張更加速了政治的分裂。

最極端的情況是甚至只要在無人惑星插上自製的旗幟宣布獨立,便算是一個新興國家。二四八八年當時,國家數量高達一萬以上,但很多「泡沫國家」的壽命最長都不會超過一個世代,到了二五○九年剩下八○六個,二五三○年又銳減為三三八個。

這一年許多體制總算開始運作,「星曆」正式取代「西曆」。地球上並沒有發生重大戰事,隨著經濟力量的衰退,政治影響力也跟著喪失,二四○○年中葉已經淪為「眾多小國的一員」。

此時人們的共通語言為「公共語」,語體仍以西曆時期的英語為主,但英語文法形式繁雜,最重要的是表記與發音上的差異。在改良表記文字與發音兩者趨於一致之後,大大提高了普及率,所以有人稱之為「表音英語」。總之藉由公共語的推廣,人們得以進行最基本的溝通,而「星際都市聯盟」的時代也與星曆同時展開,即為「後地球時代」的前期。

一般簡稱「星際都市聯盟」為「聯盟」,當普通名詞成為專用名詞或者情況顛倒時,就表示這個存在具有相當強大的影響力,這個場合也不例外。

如要解釋都市這個概念就必須佔掉不少頁數,舉星際都市聯盟為例,所謂都市便是屬於人工天體,擁有獨立的政治運作機能,經濟活動以工商業為主,非君主專制而是透過民意調查加入聯盟的都市型國家。

這個聯盟在星曆元年成立,當時參加的都市國家只有十四個,翌年增為六十個,到了星曆三十年高達一百五十個。都市市民一加入聯盟便取得「聯盟市民」的地位,權利也受到保障。

聯盟並非國家,所以沒有首都,聯盟全部會員每年選擇一個都市舉行總會,這段期間此都市便成為「聯盟代表市」。聯盟方面設置辦事處以處理繁雜的業務,負責人稱為事務總長,事務總長由總會投票選出。

聯盟事務總長說穿了只是一切事務的負責人,既非聯盟代表,也非元首。此職位的任務便是負責籌備與營運聯盟總會、作成並管理一切數據與正式記錄、辦事處的營運與各種規條的制定都包括在內。

其中最重要的任務便是收齊聯盟會員所繳交的權利金,如有賒欠情事總長便領不到薪水。各都市給意見時很快,出錢時卻心不甘情不願,跟西曆時代沒有任何差別。

「此外,這個聯盟並沒有常備軍力,參加聯盟的各都市分別擁有都市艦隊」,實施不同的軍政與軍令。在面對強大敵軍時,若干國家的都市規隊會聯手合作,取得總會認可稱為「聯盟艦隊」,此時會推舉一位司令官,戰爭結束後聯盟艦隊也跟著解散,司令官領到獎金之後立即卸任,因此沒有所謂的「聯盟軍中將」等階級職稱。生平六度擔任聯盟艦隊司令官的菲利浦·奧克蕭提督的正式職位是哈波里市軍大將。基本上,都市艦隊的司令官不是中將就是少將,也有小都市的佐官擔任司令官的前例,奧克蕭提督可說享盡最高的榮譽與尊貴。

而且,聯盟為了維護各會員都市與市民的經濟活動,特地在銀河系圈各地設置「商館」。

聯盟四大商館分別設置在卡斐爾、艾曼塔、提倫、巴格休惑星國家。對星際都市聯盟而言,商館就等於大使館、領事館、通商代表處、移民團總部,是保障整個聯盟權益不可或缺的存在,所有情報與物資均在此集散流通。

此四大商館各具特色。

卡斐爾商館:館長是聯盟商人,卻另有總館長的職位,由卡斐爾人擔任。總館長就是聯盟與卡斐爾之間的聯絡人,替商館徵收營業稅與資產稅也是總館長的任務。站在聯盟的立場,推派卡斐爾的政要成為總館長,讓他謀財圖利,也順便找了一個聽話的代言人。

艾曼塔商館:從不掛羊頭賣狗肉,各都市的者人可自由在市內設置辦事處、營業場所以及住所,除非重大集會,不然平時都是各自為政。每三年舉辦一次的集會中推選一位商館長,按規定此人的辦事處或居所在三年任內必須提供成為商館的聯絡辦事處。

即使商館地點不定,通訊管道卻相當穩定,聯絡地點也十分明確。艾曼塔惑星的政治與經濟狀況非常安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但擁有完整的聯盟的體系,制度上也堅守自由民主,因此艾曼塔以一介地方規模,居民卻得以享有成熟豐富的文化經驗。

商館資助艾曼塔大學成立商學院與貿易專科,許多學生畢業後離開艾曼塔成為宇宙商人,其中成為聯盟市民的也不在少數。

提到第三處商館提倫,情形則有天壤之別。這個商館腹地廣大,並規定所有聯盟商人的辦事處與住所必須設在腹地,因此小小腹地彙集了足以構成一個都市的社會資本,只有有意便能在一輩子待在商館內不愁吃穿,但在這之前必須克服精神上的壓迫感。

提倫惑星地下資源豐富,居民風氣稍嫌封閉,不忘本的觀念令他們對於星際都市聯盟無法抱有好感。聯盟商人也明白自己被排除在感星社會之外,所以只想圖謀短期利益以便早早離開此地。提倫人不但不像卡斐爾人將既得利益回饋惑星社會;甚至對此行為感到憤憤不平,因此設置在提倫的商館充滿租界地的氣息。但是提倫優越的地理條件使得聯盟不得不繼續維持商館的營運,而提倫也無法忽規聯盟的經濟影響力,於是商館得以存續下去。

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商館巴格休:此處商館是位居太空領域中員為偏僻的邊境,但邊境是會隨著人類活動不斷擴大的,因而此商館所統轄的領域仍在持續拓展中。

商館成立二十年後,統轄範疇已遠達十億光年,商圈囊括了兩百個有人惑星,如果算上無人惑星則有一萬倍之多。此商館時時處於人類社會的最前線,整個風氣充滿了近於粗曠的活力、野心、冒險性、投機性、野性與獨立性,和艾曼塔成熟的都市文化迥然不同。商館裡無數的「冒險商人」們一方面遵循法律途徑取得資金;另一方面卻擁有專門搜索失蹤人口的團體。

其中最能突顯此商館活動特色的便是「惑星管理官」這個職位。

何謂惑星管理官?

就是由星球所有者委託授權,負責招攬移民前往各惑星或衛星,促進開發活動的人。

此職務一向由民間人士擔任,說穿了他們只是政府或領主的代理人,井非惑星居民的代表。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