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亢龍無悔騰雲海 第四十七章 三場融資

很早之前,趙澤君在互聯網就有一個蜘蛛俠的外號。

四方串聯,八面織網,即為自己編織一個大大的網路,也通過網路,把互聯網行業的各大企業聯合在一起。

現在他做的工作,就是在數據中心和阿里巴巴之間,編織一條線,首先必須要落實雙方的意願。

阿里巴巴第五輪融資,對象是數據中心成員。

理論上來說,三大門戶網站現在也是數據中心成員。

但這三家網站加盟數據中心,和阿里巴巴其實是同一批,只不過談判先後不同而已。

這麼一來,三家門戶網站就處於可參與和不可參與的門檻之間。

最後能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參與的,還是數據中心的投票,三大門戶一張票,百度騰訊澤聯科各一張票,結果顯而易見。

讓不讓他們參與,在場三個人一句話的事情。

整件事都是趙澤君獨立談下來的,百度和阿里巴巴最多起到了輔助作用,所以李總和馬總在這個問題上,還是以趙澤君馬首是瞻。

趙澤君想了想,說:「畢竟已經成為數據中心成員,如果完全排除在外,不能共享數據中心這個聯盟帶來的紅利,這個聯盟的意義也就弱化了,而且這三家之後也要承擔推廣阿里巴巴的責任,所以還是讓他們參與。但是他們畢竟是新加入的,在阿里巴巴融資事宜上,沒有起到關鍵作用。」

「我同意,他們三家可以參與融資,但只佔極少的股份。」

「我去和他們談。」

……

……

在經歷了一番前期準備,各方商談後,這次西湖論劍的最大成果,終於達成。

阿里巴巴集團宣布,進行第五輪融資,整個阿里巴巴估值25億美金,拿出20%的集團股份,邀請百度、騰訊、澤聯科和三大門戶網站參與。

這也是唯一一次,沒有風投公司,全部由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參與的融資。

與此同時,澤聯科旗下的澤閱中文網、博客中國,開啟首輪融資。

無論是國內外的企業,還是各大風投機構,始終牢牢關注著澤聯科旗下這兩個子公司。

尤其是博客中國。

在放出風聲的第一時間,就有包括紅杉資本、IDG、高盛等在內的,一共八家知名風投公司主動聯繫了澤聯科。

最後確定,澤聯科邀請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國際、軟體銀行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百度騰訊,四家公司參與首輪融資。

其中,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也就是俗稱的『中金』,是趙澤君專門邀請來的。

為了邀請中金,還請喬欣雲幫了個忙。

她供職於高盛,但這次風投,趙澤君沒有考慮高盛,在百度和騰訊兩家的極力推薦下,通過喬家小妹喬欣雲在風投界的關係,邀請到了中金公司。

和高盛、紅杉、軟銀這些國際知名的風投公司相比,中金並不算特別出名。

但是在大陸市場,中金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這家成立於95年的投資銀行,是大陸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是大陸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在大陸國字頭風投公司中,當之無愧屬於第一梯隊。

請這家公司來,即是融資,更是利用中金國字頭的政府背景,為將來的上市、發展保駕護航。

阿里巴巴的融資商談和澤聯科的融資商談,都在香格里拉國家大酒店舉行,相鄰的兩個會議室。

首先舉行的,是澤閱的融資。

澤閱市場估值1億美金,中金領投,百度騰訊跟投。

第一輪融資後,澤閱以35%的股權為代價,收穫3500萬美金,創始人趙澤君實際占股65%,中金占股25%,百度和騰訊各自占股5%;

這僅僅是一道開胃菜,也是三場融資中,最早完成的一次融資。

之後,阿里巴巴的第五輪融資和博客中國的第一輪融資,幾乎是同時拉開帷幕,交錯進行。

博客中國的估值,超過所有人意料,達到了驚人的5億美金!

這個數字,甚至超過趙澤君的預料。

要知道,在三年前,百度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也只有兩億美金而已。

儘管這三年來,大陸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互聯網公司的身價打著滾朝上漲;

儘管web2.0在全世界飛快普及,博客中國又是大陸最大的web2.0媒體代表,最大的社交網路;

儘管趙澤君是近年來國內互聯網最亮的一顆星……

儘管有很多原因,但無論如何,博客中國也不至於達到5億美金的估值。

當前可不是2016年,隨便一個知名項目,就能動輒估值幾億甚至幾十億美金的泡沫時代。

想來想去,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恐怕還是之前用10%的股權,收購了新浪博客。

沒有了新浪博客,博客中國一躍成為大陸博客業當之無愧的霸主,市場份額幾乎接近100%,舉目四望,再無敵手。

而數據中心的存在,使得有能力和澤聯科在博客這一項上競爭得企業,在短時間內,不會和澤聯科產生衝突。

至於幾年之後,任由博客中國瘋狂生長,這家企業會成長到何種驚人的地步?到時候,任何競爭對手想要趕超博客中國,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澤聯科和百度、騰訊戰略合作,業內一致認為,未來博客中國很可能不會有第二輪融資,這一輪,是資本最後的機會。

風投一直認為,未來的博客中國發展潛力無限,可以適當的溢價,才有了這五個億的天價估值。

博客中國的第一輪融資,由軟銀領投,雅虎、中金跟投。

拿出50%股權。

融資後,博客中國創始人趙澤君占股不到一半,只剩下45%股權,之前的新浪稀釋後占股5%,領投方軟銀占股25%,雅虎占股20%,中金占股5%。

其中中金、軟銀和新浪,和博客中國簽訂代管協議,由趙澤君本人,代為行使在董事會中的決策權。

按理說,這一輪風投,博客中國可以拿到2.5美金的資金。

但實際上,最後只有中金出錢,給了2500萬美金。

在博客中國的要求和阿里巴巴集團內部的推動下,進行了一場股權置換。

軟銀、雅虎所持的博客中國股份,並沒有花錢,他們分別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在第五輪融資中,進行股權置換。

阿里巴巴方面,第五輪估值25個億美金,拿出20%的股權。

這一輪,領投的是澤聯科。

澤聯科用旗下博客中國給予軟銀、雅虎的45%股權,換得了阿里巴巴9個點的股份,同時將中金的2500萬美金,以博客中國『投資合作』的名義,再拿下一個點,總共占阿里巴巴10%的股份。

百度、騰訊跟投,各自出資,各自佔4%。

三大門戶網站的確就只是『意思意思』,每家1個點。

在阿里巴巴的第五輪融資中,澤聯科成為最大的贏家。

經過這三場融資,股權變動,趙澤君本人的持股和各項收益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在澤閱占股65%,但得到了中金的支持;

博客中國實際占股45%,但擁有80%的決策權;

收穫阿里巴巴10%的股權,但沒有決策權。

此外還有3500萬美金。

這個結局,其實皆大歡喜。

趙澤君最初的目的達成,甚至遠超,在西湖論劍之前,連他本人都沒有想到,能一口吃下阿里巴巴十個點的股份,當時他的心裡預期,能有五個點就很不錯了。

同時,兩家互聯網公司,終於朝上市邁出了第一步。

而百度、騰訊,包括三大門戶網站,收穫了從天而降的股權,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澤閱,都是毫無疑問的優質企業。

一直緊盯著博客中國的風投公司,也用可以承受的代價,拿到了他們想要的。

至於軟銀還是雅虎,並沒有任何損失。

此時用來置換的阿里巴巴股權,和當初投資相比,已經為他們帶來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回報。

但是一些在水面下的看不見的地方,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

阿里巴巴方面,雅虎、軟銀和管理團隊的股份,同時被稀釋了21%。

由於雅虎占股最多,所以被稀釋的也最多,股份由接近40%,降至不到32%。

馬芸團隊,雖然股權略微減少,從29%略微出頭變成了不到24%,但由於在之前和數據中心簽署了不公開的委託管理協議,決策權在暗中陡然增加了21%。

多出這21%的決策權,即便沒有軟銀孫正義的幫助,馬芸團隊的決策權也已經超過了50%。

超過的很少,剛剛達到臨界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