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拂浮土明珠現 第二章 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

獨自走回家的一路上,夏語冰都有點心不在焉。

在四中,趙澤君算是各方都很平凡的一個男生,平時女生之間聊男生,說得都是誰誰球打得好,誰長得帥,誰唱歌好聽,幾乎都不會提到他。

同學兩年,她總共也沒和趙澤君說過幾句話。當然,和其他男生也沒什麼話。

可是今天短短兩次接觸,抄單詞、被老何發現、和老何衝突,最後主動走出教室,看起來很平平無奇的一系列事件,但趙澤君卻給了她一種同齡男生沒有的感覺。

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人做出來說出來,給人的感覺可能有天壤之別。

這個男生,很穩重。

成熟男人的氣質,對於十七八歲正在春心萌動時期的少女,有著天然的巨大殺傷力,夏語冰由於父母早年離異,從小缺少父親的關懷,更是如此。

破天荒的主動去攔趙澤君,表面上是感謝,其實夏語冰心裡清楚,如果僅僅為了感謝,她不會私下請一個男生去吃東西,更不會聊詩歌、愛情、幸福。

是的,她對這個不太熟悉的男同學,產生了好奇。

沒想到,他也看過大話西遊,知道海子的詩,甚至對這首詩的看法都和自己很接近。

她有幾個閨蜜也喜歡這首詩,但唯獨她覺得這首詩雖然美,卻透露著一股子臨死前的絕望,以前總是被人笑話太悲觀,貌不驚人的趙澤君居然還是她的知音。

總而言之,夏語冰發現趙澤君身上有很多特質,都讓她眼前一亮。

「以前怎麼沒注意到這個傢伙?」夏語冰想。

……

夏語冰胡思亂想的時候,趙澤君已經到家了。

一棟七層舊樓,90年代初,市運輸總公司還沒破產時建的職工房。

趙澤君父親是運輸公司下屬子弟學校的老師,那時候老師還沒有變成叫獸,是很受尊敬的一個群體,優先分了一套大戶型。

兩室一廳,56平方。

看見那扇熟悉的綠漆鐵門,趙澤君心頭沒來由的就是一暖。

這扇鐵門是初三暑假自己和老爸一起從一樓抬上來的,跟著老爸後面刷漆、安裝,忙活了一個周末……何止是鐵門,在這套56平方的兩居室,承載了太多揮之不去的記憶。

聽到開鐵門的聲音,廚房裡走出來個四十左右的女人,系著圍裙,端著一盤雞蛋炒西紅柿。

「怎麼才回來?」

不等趙澤君說話,就放下盤子轉身又鑽進廚房,在廚房裡說:「趕緊去洗洗手吃飯,你爸等你都餓得直叫喚。」

「你天天就瞎講,我什麼時候叫喚了?」

一個穿著大背心大褲衩的中年男人從主卧室走出來,把手裡的一本簡裝版資治通鑒放在一旁,對趙澤君說:「你媽今天炸雞腿了,你不是最喜歡吃嘛,去盛飯。」

趙澤君盯著父親和在廚房進進出出的母親,呆了十幾秒,才忍住眼淚,嗯了一聲,把書包丟到自己卧室床上,洗手,盛飯。

2001年的父親,頭頂沒有蒼蒼白髮,腰桿挺得筆直,還是那個開朗自信的老師;

2001年的母親,眼角沒有半分愁容,只有滿滿的幸福。

之後這十幾年,家裡拆遷換個大房子,收入不斷提高,物質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的,可全家人的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多少,父親因為08年股災虧了大錢,還差點得上抑鬱症。

日子好了,臉上的笑容卻少了。

經濟高速發展,壓垮了自己的身體,父親的精神,帶走了母親的月歲。

趙澤君忽然很感謝老天,這場穿越的代價並沒有他一開始認為的那麼巨大,老天收走的,只不過是自己上輩子三十年積累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身外之物,他真正在乎的人和情感,都還在身邊。

那麼這一世,希望我可以讓你們的笑容永不褪色,哪怕年華老去。

「媽,你好像變漂亮了。」趙澤君咬著雞翅,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家的味道。

「盡瞎說。」老媽周婭笑著說。

「哎,我覺得兒子說的不錯,你最近好像是漂亮了。」老爸趙濤盯著周婭的臉,一本正經的打量了幾秒鐘,然後又轉頭對趙澤君說:「不過你媽年輕時候就漂亮。」

「吃飯吃飯,少扯那有的沒的。」周婭笑著揮揮手。

吃完飯,趙澤君說要寫作業,鑽進房間關上了房門。

見兒子進房了,趙濤夫妻倆也走進主卧室,一進卧室,周婭臉上的笑容就不見了,很苦惱的坐在床邊長嘆一口氣,說:「我們單位定了,我下一批下崗,大概也就明年上半年的事吧。」

趙濤的神色也不太好,說:「我們學校的恐怕也快不行了,我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在外面多代點課。不管怎麼說,一定要保證供兒子上大學。」

……

這邊房間里,趙澤君找了一疊用來練毛筆字的大白紙,把自己腦子裡的關於上輩子的一切有用的信息都寫了下來,然後按照時間,分門別類,政策領導變更,股票市場,地產,互聯網,大新聞,城市發展規劃,國際油價……

足足寫了好幾頁紙。

趁著周末的功夫,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折騰了兩天,總算確保都能記住,然後把所有記載著秘密的宣紙窩成一團,澆上水,揉了個稀巴爛,分為幾次從馬桶里衝到了下水道,就是神仙來了都沒法復原。

高中剩下的一年的時間裡,趙澤君給自己定了兩個必須實現的目標。

第一,儘可能的積累原始資金,為將來做準備,越多越好。

十年內幾個大熱門行業,任何一個在初期都是燒錢,如果馬芸沒有在2000年拿到孫正義兩千萬美金的投資,就沒有後來火遍全國的淘寶。

第二,考上省會東南科技大學!

上大學不僅是為了父母的心愿,同時,對於自己的重生規劃也有很大的幫助,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其實還有一個次要目標,能實現最好,真不行也不著急。

為自己,為這個家,找一條後路。

趙澤君很清醒,穿越者的優勢是先知,而不是全能。

在個人能力上,自己還是那個三十多歲的小公司經理,比目前的同齡人肯定強,在普通人中也許算是厲害的。

可如果有朝一日,去商海里搏殺,真的是那些飽經滄桑的大鱷的對手嗎?

不一定。

別的不說,現在的自己,哪怕有兩千萬美金,也未必就比馬芸做得更好。

能力和經驗是需要磨練的,上輩子的自己,受到平台制約,眼光格局能力都有限。這輩子,要在賺錢的過程中,不斷的磨礪自己。

再退一步說,自己能穿到這個世界,誰能保證,有朝一日就不會重新穿回去?或者穿到其它世界,艾澤拉斯之類的……

真到了那一天,這個世界的親人們怎辦?

自己必須留下點什麼。

所以,最好可以為將來安排一條退路,就算做不出一番大事業,至少全家可以安安穩穩的過小日子,不為錢發愁。

趙澤君在廁所里憋了半天不出來,老媽周婭隔著門問:「兒子你沒事吧?是不是馬桶又沒水了?」

這句話似曾相熟,讓趙澤君想到電影《功夫》里醬爆滿頭泡沫,抬起頭一臉痴傻的問『老闆娘,怎麼沒水了呢』的畫面。

笑了笑,說:「沒事,我就好了。」

家裡住五樓,用的水都是二次供水,老樓水壓不夠,經常導致停水。

「這破房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拆。」老媽在客廳嘀咕。

趙澤君沖水出廁所,不經意的說『估計就這一兩年吧』,一邊說,一邊走到窗口,望著樓下的不遠處的一大片城中村。

城中村官方名稱叫做『高崗村』,大概有近兩千戶人家,最初是城市擴建農民的城改房,80年代又成了幾家大型國企的職工居住區。後來大批國企倒閉,職工下崗,高崗村很快的就衰敗了下來,變成宜江市最大的一處城中村。

站在高處看下去,高崗村黑乎乎的一片,到處都是雜亂無章的棚戶小平房和亂搭亂建,就像是長在城市肌體上的一塊傷疤。

定下的兩個高中階段目標,第一個,就著落在腳下這片城中村!

那個暫時可有可無的退路,同樣和城中村有關。

拆遷!

2001年房地產還沒有火起來,宜江市的房價均價不到1300,靠著拆遷一夜暴富的情況幾乎沒有。

幾乎沒有,並不是完全沒有,高崗村就是個例外!

2001年,宜江市調來一位很有魄力的新市長,以強硬的態度和手腕,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系列促進城市建設發展的政策,最標誌性的一項,就是城中村改造。

高崗村是首批重點示範工程,各級政府執行力度非常大,一方面實行鐵腕政策,另一方面,給出了極其優渥的拆遷補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