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案

「你說什麼?」

眼見宮門就要落匙時,賈琮正要和寶釵安歇,得見李蓉親自從賈府趕回宮中,稟明了馬道婆之事。

聽聞此言,寶釵面色劇變不說,賈琮神情都有些恍惚起來。

原來,真有一個馬道婆……

「殿下,可用出宮否?」

李蓉追問道。

賈琮搖頭道:「深夜出宮,怕中奸人之計……去告訴展鵬,讓他傳旨錦衣衛,即刻捉拿馬道婆,嚴加拷問。詳查馬道婆來往府第,一應涉案嫌犯,不必上奏,先拿下審問。有抗捕者,殺無赦。此事由魏晨親自盯著辦,這件事背後,必有大名堂。另外,讓展鵬再調一千東宮六率前往賈家護從。李蓉,你帶人隔絕賈家與大觀園。所有賈家奴僕婢女不可擅入大觀園,違者直接拿下。廚房飲水皆由宮人掌管,但此事不必驚動林妹妹她們。」

李蓉聞言,忙領命而去。

等她走後,賈琮也沒了睡意,重新穿戴起來。

寶釵見之忙上前服侍,問道:「爺,可當緊不當緊?」

賈琮哂笑了聲,寒聲道:「這等見不得光的下作手段,也想害我?」

寶釵聞言面色再一變,問道:「這話怎麼說的,不是想害顰丫頭么?」

賈琮搖頭道:「林妹妹若被害的得了那癆病,回宮之後,我必也難逃厄運。然後還有寶姐姐你們,勢必也會被我傳染上。呵呵,這背後之人倒是好手段。竟想出這麼一個絕戶計,這是要讓我一家死絕啊!」

寶釵、鶯兒聞言,面色登時煞白,她們都沒往這方面上去想。

到底有多恨賈琮之人,才會想出這樣的計謀來?

那馬道婆又是何許人也?

寶釵心裡忽地一顫,惶恐的看向賈琮,問道:「爺,會不會是我娘她們……」

賈琮笑道:「你想哪去了,她們如今被管教嬤嬤看著禮佛呢,早已隔絕內外。她們若有這等神通,也不需要去尋趙姨娘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平日里這趙姨娘看起來痴蠢,沒想到關鍵時候,倒還有幾分明白。」

笑罷,賈琮撫了撫寶釵的臉,道:「不要怕,宮廷生活,從來不會缺少這等陰謀算計,歷朝歷代皆是如此。但能得逞者,寥寥無幾。至少,這等屑小手段,絕不會在我這裡有效用。睡吧,我去一遭養心殿。」

……

大明宮,養心殿。

東暖閣內,幾位當值閣臣被連夜傳來後,賈琮將事情大致說了遍,道:「孤以為此事多半沒那麼簡單,背後有大名堂。諸臣工以為如何?」

趙青山面色剛硬,雙目噴火,聲音洪亮道:「此為謀逆大案!先帝在時,三位皇子便薨的不明不白,後查出為義忠親王所為,但結局也不盡詳實。如今賊子又起,將毒手對準殿下,此賊不除,則國無寧日!」

林清河也皺眉道:「殿下,此案不可輕忽。背後之人,恐所圖甚大。」

以舍人之身暫理閣務的魏毅緩緩道:「其動機,無非三點:一為皇權。殿下若有個閃失,則皇權必然旁落。二為新法。新法為先帝與新黨一手推行,大行天下,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原本都以為,皇上繼位後,會廢黜新法,然殿下卻堅定不移的支持新法,支持之力度,甚至更勝先帝,許多人絕望之下,難免鋌而走險。」

賈琮問道:「第三呢?」

魏毅遲疑了下,還是道:「殿下,臣曾風聞一種謠傳,說是……當初義忠親王背後,可能有……可能有皇上的支持。先帝在位十四年,雖得罪了無數人,但也有不少死忠之士,頗為愛戴。所以……」

「放肆!!」

魏毅話未說完,就見趙青山怒髮衝冠,沖他咆哮一聲。

魏毅苦笑一聲,跪地請罪道:「臣以市井之言,玷污朝堂,請殿下治罪。」

賈琮擺手道:「內閣不比朝廷上,當言者無罪。諸卿無論何事,但凡認為有利於國者,但言無妨。至於你所說之事,孤可以明白的告訴,此為虛言也。若果真為父皇所為,先帝絕不會在大行之前,親口留下遺詔,傳位於父皇。自古天家為皇權而鬥爭者,不算奇事。但若被人毒斃的三位堂兄為父皇所為,先帝難道會不知?此為敗壞我天家天倫之妖言也。最重要的是,新法為先帝平生最重視之事,青史之上,必能名垂千古。若果真天家內鬥殘酷至斯,孤又怎會繼承先帝之志,繼續大力推行新法?孤難道不知,新法愈盛,先帝之聖明愈被後人所敬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新法大行,先帝則永生於民心。」

賈琮前面一番話,未必能說服眾人。但後面一番言論,卻真正讓眾人信服了。

歷來新皇登基,哪怕是子承父業者,通常也會通過一系列的新政,消除淡化先皇之政,以通徹皇權,唯我獨尊。

然而賈琮非但沒有更改新法,還將先帝之法愈發大力推廣下去。

這又怎會是仇人所為?

魏毅再度請罪,賈琮擺手免罪,道:「魏卿能於孤前直敘此事,孤唯有欣慰之意,怎會見責?這二年大乾多災多難,國事繁重而艱難。若此等情形,孤與內閣不能做到相互信任,同舟共濟,則社稷危矣。」

此言一出,內閣諸臣人人大為感動。

得逢明主之心,讓每個臣子都以為是平生之幸。

幾番表白後,再度說起正事時,諸臣就愈發不再束手束腳,放得開了。

執掌戶部諸事的內閣舍人董新沉聲道:「臣亦有一猜想,晶瑩雪配方拍賣之後,臣召見過晉商諸人,與他們說起了朝廷要監管銀號之事。臣看得出來,諸晉商對此事極為反對,反應較為激烈。縱然臣以殿下之言告誡之,然諸晉商仍不以為然。」

眾人聞言,無不面色大變,林清河沉聲道:「董大人,你就憑此,以為此事為晉商所為?區區商賈,他們有此膽魄?」

董新並不畏懼林清河,看了他一眼,繼續對賈琮道:「臣自然不會無故牽扯,當日臣以不容拒絕之令,命晉商諸銀號準備接受朝廷監管後,就一直等著被百官彈劾。晉商這些年來,一直資助北地士子進學之事,人所周知。按照慣例,第二日,臣就該被百官彈劾,與民爭利。然而臣等了數日,依舊沒有絲毫動靜。此事,絕不合常例。當然,臣並非斷定此事便為晉商所為。卻未嘗不是一條線索。」

賈琮點點頭,道:「孤聽聞,先帝三位皇子暴斃背後,隱隱有江南一些家族的影子。俗話說,斷人錢財之仇,更甚殺人父母。董卿所言在理……王春。」

東宮總管太監忙應道:「奴婢在。」

賈琮道:「傳孤旨意,著錦衣衛即刻包抄晉商會館。」

又問董新:「當日何人反應最為激烈?」

董新道:「回殿下,是平遙曹家的家主曹准,曹家日新中為晉商三大票號之一。」

賈琮「嗯」了聲,繼續對王春道:「緝拿曹家家主曹准,查封京中日新中銀號。另外,京中戒嚴,以防屑小生事。」

王春忙去傳旨,賈琮又對趙青山道:「明日孤與百官送先帝靈柩入皇陵,由太傅坐鎮朝廷,命刑部、大理寺、蘭台寺一道,嚴查此案。這一次,務必將背後黑手,給孤查出來,明正典刑!」

……

「砰!」

延平門內永和坊,藥王觀。

早已閉門的道觀,在靜謐的夜色中,卻被一記重鎚,給錘開了門閂,衝進了無數頭戴三山無翼紗帽、身著玄色黑鴣錦衣的錦衣校尉。

四五個剛做完晚課的道婆和一些洒掃粗役們,被破門而入的一眾凶神惡煞給驚呆了。

為首一錦衣衛眼神如電,橫掃一圈後,厲聲問道:「馬道婆安在?」

眾道姑面面相覷,一老道婆顫顫巍巍道:「回……回官爺,主持今日……今日未曾歸來。」

那錦衣衛厲聲喝問道:「賊婆往哪裡去了?」

老道婆愈怕,哆嗦答道:「今兒北靜郡王府有貴人病了,請了主持前往去誦藥王經,至今未歸。」

聽聞此言,那錦衣衛面色微變,卻並未就此離去,對一手下沉聲吩咐道:「將觀內諸人全部帶回詔獄,搜查道觀,不要放過一處。」

「喏!」

「其他人,隨本將前往北靜郡王府!」

「遵命!」

……

「噠噠噠!」

「啪啪啪!」

一陣急促嘈雜的馬蹄聲和腳步聲,響起在晉商位於西市光德坊鼓樓街的會館外。

早有門子進去稟報,未幾,十數名晉商翹楚人物一起走出門外,看到圍困封鎖之兵馬,無不面色大變。

一當中人物站出來,拱手問道:「草民日升昌東家雷志泰,不知大人們深夜封門,所為何事?」

一錦衣衛官員上前,看著這位大名鼎鼎的晉商精英,道:「本官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韓濤,奉殿下諭旨前來請人問話。」

雷志泰聞言面色微變,道:「不知太子殿下想要請何人問話?敢問大人,發生了何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