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諫言

翌日清晨。

賈琮卯時初前往慈寧宮和大明宮與太后、武王請完安,就帶著黛玉回到了東宮。

匯合了平兒、晴雯等人罷,一家子人在偌大的東宮皇庭內晨練。

探春等人見之新奇有趣,但原本無論如何也不肯下場。

大家閨秀講究笑不露齒行不露足,平日里走路,裙子都不準揚過腳面,否則必有嬤嬤說教。

賈家雖沒那麼嚴苛,平日里姊妹們也會打鬧頑耍,但圍著庭院跑步還是太驚世駭俗了。

尤其是看到晴雯、香菱兩個丫頭,還頑起賽跑的把戲。

結果二人身前一片波濤洶湧,讓人看了都覺得要羞死了!

不過等看到連黛玉都跟著慢慢跑著,還不時伸展一下手臂,彎彎腰時,探春等人還是心動了。

到底不過十來歲的花季少女,哪有不貪頑的?

只要別像小角兒那小傻子一樣,跟在賈琮後面「嘿嘿哈哈」學打拳,舒展舒展筋骨也好。

所以東宮皇庭內的晨練隊伍愈發龐大了……

賈琮笑看著一大家子頑樂,心想若是讓朝廷上的迂夫子們知道了,少不得要來一次冒死死諫,勸他這個昏君苗子早日浪子回頭。

湘雲陪著黛玉慢跑,見黛玉嬌喘吁吁,但一直堅持著,不由奇道:「林姐姐,你怎也頑這個?」

黛玉自不會同她說什麼鍛煉好身子,日後女子產關好過,頓住腳,用綉帕擦拭了下臉上的薄汗,笑道:「整日在屋裡做什麼,那樣熱,冰鑒又太涼。正好早起外面的風清爽,我極愛在屋外吹涼風了。」

湘雲深以為然,點頭道:「我也愛在屋外吹涼風,舒服!」

黛玉笑道:「那你繼續頑罷,我盡夠了,要回去洗洗。」

湘雲早就瞧見,黛玉一頓住腳,皇庭外立刻就有數名宮人抬了宮輦來。

這會兒到了跟前,卻距離二人數步遠就停下了,不敢擾了她們說話。

直到黛玉說笑完後,才又近前,有昭容扶著黛玉上了輦,黛玉同眾人招手作別。

這做派,別說湘雲,連迎春、探春等人都看的一愣一愣的。

她們在賈家雖也有一群嬤嬤丫鬟服侍,但頂多也就是為她們端個茶倒個水。

和眼前這陣勢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螢火之光同皓月之輝的差距。

只是,這是不是忒過了些……

平兒同她們解釋道:「林姑娘已是太后和皇上欽定下的太子妃,身邊人也都是太后親自點下的,規矩該如此。林姑娘原也受不得這個,覺得忒輕狂了,後來便有宮中嬤嬤來教了規矩。這些本是天家的體面,規矩這般節省不得,便是覺得受苦也得忍著……」

「受苦?!」

迎春等人面色古怪起來,這叫什麼受苦?

平兒解釋道:「好多事看起來體面,其實裡面有許多規矩呢。天家對太子妃的儀容要求極嚴,必須要時刻坐的板正,不能有一點彎靠,為了這般,便要在背後扎一跟長針,卡在背後曲弓處,若腰松一點,針立刻就扎進肉里。林姑娘也是實誠人,若非我們爺無意間察覺出不對,發現了此事,動了真怒,抄起椅子直接砸破了管教嬤嬤的腦袋,還要殺人,最後鬧到了太后處,才算廢了此事,林姑娘不知還要受多少苦呢。」

迎春探春等人聽了駭然,往身子上扎針,竟這般恐怖?

平兒搖頭道:「好多事也只面上看著光鮮,也得虧我們爺護著,太后和皇上又寵著他,這才罷了好多規矩。不然,天家的媳婦也不好當呢。說起來,姑娘們才是好運道。受苦的規矩都讓前面林姑娘幫你們破了……」

迎春等人聞言無不面色大紅,探春面紅耳赤咬牙切齒道:「好你個平兒,還是當姐姐的,就拿我們說嘴打趣?今兒再饒不得你!」

探春、湘雲一起去「襲擊」平兒,晴雯自然不許,帶著香菱、春燕去攔。

探春何等厲害,招喚了侍書、翠墨等人來助拳,晴雯則叫來了小角兒、方方元元……

不過晴雯到底還知道分寸,只拚命阻攔探春等人欺負平兒,卻不敢還手。

吱哇鬼叫了半天后,一群人笑成了一團。

等賈琮晨練完走來,一夥女孩子才算收斂些。

迎春、探春、湘雲等人如今看賈琮都不似從前那般了,總帶有些羞意。

賈琮對平兒道:「平兒姐姐這兩日帶姊妹們到處逛逛,御花園大的很,若是逛夠了,還可以去重華宮後漱芳齋聽戲。」

這些閨閣女孩子就沒有不愛看戲的,聽聞宮裡居然還有看戲的地方,不由又奇怪又驚喜。

探春問道:「這裡還能看戲?」

賈琮笑道:「以前宮裡人多,太后、太妃、皇妃都喜歡看戲,所以宮裡自有戲班子,就在漱芳齋那邊。你們想聽什麼戲,打發人去說一聲,過去聽便是。」

探春聞言,高興的抿嘴一笑。

還挺好!

……

大明宮,養心殿。

西暖閣。

新任大乾首輔趙青山首次亮相,賈琮自然要出面,為他站場子……

不過趙青山根本沒有發表什麼就職感言,只將內閣和六部尚書召集來,說了句「一切照舊」,就開始處理起公務來,頗為雷厲風行。

原本他還要分心為賈琮講解為何如此處政,賈琮見他急的頭上冒汗,便笑道:「太傅可將批改過的公文和摺子交給孤,孤慢慢過目學習,待有不明白之處,再請教太傅。」

趙青山大喜,然後便又沉浸在無邊無盡的政務中。

每處置完一件公務,則由中書舍人呈給賈琮過目。

起初趙青山還要留意賈琮會不會問他,等發現賈琮只是認真的在看摺子,有時還會拿筆記錄些什麼時,趙青山愈發滿意,也就不再分心,全力理政。

他會不時的將六部官員叫來問話,對於答不清的官員,會嚴厲訓斥。

對於答不上來的官員,則會破口大罵。

對於答不上來還胡扯瞎說的官員,則會直接命大漢將軍摘了他的官帽,打將出去。

連賈琮都能感覺到,各部衙門今日陡然緊張起來的辦公氣氛。

就這般,一直到了午時三刻,賈琮見趙青山依舊忘我的忙於公務,便悄聲吩咐王春,讓他回後宮告知太后、武王,今日不能回去一起用膳了,又讓他命御膳房將午膳送至養心殿來,多備幾個飯菜。

王春悄然退下後,過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有內侍提了十幾個食盒,要進來擺飯菜。

這時才驚動了趙青山,趙青山見之一驚,然後忙對賈琮道:「殿下何不回宮用膳?」

賈琮微笑道:「今日孤與太傅一同用膳罷……」見趙青山要勸,他道:「正好趁這個功夫,和太傅聊聊政事。」

趙青山隨即肅然下來,不再勸了,由內侍們擺起了飯菜。

一共二十四盤菜,因為在國喪期,自然不會見到葷腥。

皆是青蔬或麥麩麵筋做成的宮廷菜肴,已經不怎麼熱了,但看起來還算可口。

如今御膳房大概是宮廷內監管最森嚴的地方。

先帝三大皇子便是由於中毒方暴斃身亡的,二皇子甚至就在宮中被毒斃。

所以御膳房內的每一人每一步每一處,都有專人監視。

煮飯菜的師傅們,更是查清了祖宗十八代。

若是這般還能出事,賈琮也只能認了。

請趙青山落座後,賈琮對王春道:「以後不要上那麼多菜了,孤又吃不完,白白扔掉了可惜。」

王春聞言滿面為難道:「主子,宮裡規矩原是如此,若是少了……奴婢擔當不起啊!如今其實已經減了許多,聖祖朝時,皇上一膳要擺一百二十道菜。到了貞元朝時,一膳是六十四道。直到先帝時,才減到了二十四菜。若再少……」

趙青山也勸道:「雖殿下勤儉,但祖制如此,也不好太少。殿下國之儲君,代表國體,且還要太后和皇上慈愛。若是再減,未免讓太后、皇上挂念擔心……」

正說著,就見慈寧宮總管太監領了十數人,又提了若干食盒進來。

慈寧宮總管太監白士凡先給賈琮行了禮,道明了來意,讓宮人擺好飯菜後,又躬身對趙青山道:「元輔,太后娘娘讓奴婢傳話:雖國事要緊,但再要緊有沒有國本要緊?太子勤奮好學,不以身子為重情有可原,但太傅當明白這個道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趙青山只能跪地磕頭,領旨請罪。

白士凡也不等賈琮解釋,賠笑再次見禮後,領著宮人們離去了。

賈琮無奈對趙青山道:「委屈太傅了,皆孤的不是。」

趙青山正色道:「太后之言不無道理,如今國事,再重者也無殿下身體安康重要。事關國本,無論再怎樣小心都不為過!」

賈琮不願在這事上多糾纏,點頭應下後,請趙青山落座快吃。

自然不可能君臣同席,雖趙青山有太傅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