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許你一生富貴

「那個杜子墨果真有問題?」

賈琮上了寬大的車攆,行禮罷,就聽崇康帝面色肅穆的問道。

賈琮點點頭道:「十之七八。」

崇康帝聞言點點頭,沒再理會。

不過賈琮相信,如果他再派人去尋此人,多半會尋不到。

當然,黑鍋嘛,呵呵,還是他賈琮來背……

等車攆漸漸遠離了喧囂,崇康帝放下茶盞,深沉的目光落在賈琮面上,問道:「你今日所言,皆為心腹之言否?」

聽聞此言,戴權的眼神都明顯怔了怔。

什麼時候,崇康帝問過這樣淺白的話?

極熟悉這位帝王心性的戴權轉而明白,此時的崇康帝,心情遠非表面看起來這麼冷靜肅然,心中必是激動澎湃。

而他對賈琮的看法和打算,也必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只是這變化不知是往好處,還是往壞處……

賈琮似毫無所覺,他微微躬身道:「臣不說謊言。」

崇康帝嘴角浮起一抹譏諷,他並不信這世上有人不說謊話,尤其是做官的,眼中閃過一抹凌厲之色,他看著賈琮問道:「那冠軍侯可知,不知多少人都說,你只是朕手裡暫時得用的一把刀,朕早晚必殺你!」

賈琮頓了頓,點點頭道:「臣聽過,但臣不信,緣由上回臣便分說過。」

崇康帝眯起眼睛,道:「賈琮,朕如今已過了知天命之年,且身子骨愈發不好,眼睛也開始花了。你是世間少有的天縱奇才,資質之佳,為朕平生僅見。只看看你年不過進學,就已封侯冠軍,權勢滔天,便可見一斑。可是,朕在時,還能壓得住你,朕不再了,這滿朝文武,誰壓得住你?朕不信這些你想不到,你還敢說不信朕會殺你?」

戴權聞言「花容失色」,忙跪地哀求道:「主子爺,萬不可說不吉利的話啊!主子爺龍體萬盛……」

「滾!」

崇康帝抬腳踹到一邊,又看向賈琮。

賈琮面色肅然,沉聲道:「臣不敢欺君,也曾經有過此作想,但臣終究還是相信陛下。除卻臣早已將滿朝文武得罪乾淨外,臣也相信,能一心為天下萬民著想的聖君,必容得下小小一個賈琮。況且,臣最知本分,也從不貪戀權位富貴!如果陛下准臣明日乞骸骨告老還鄉,臣絕無絲毫留戀之處。」

乞骸骨,告老還鄉……

以崇康帝的心性,聽聞這兩個詞從賈琮口中說出,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面色古怪。

不過,他接下來說出口的話,卻讓賈琮瞬間冷汗浸透了後背:「朕相信這是你的真心話,不然,你讓你在揚州納的小妾,掃平南下逃亡的通途做甚?」

賈琮抬起頭,目光駭然的看著崇康帝,滿頭大汗。

他這一表情,讓崇康帝極為滿意。

一直以來,賈琮都太沉穩了,沉穩的好似一切情況都在其掌握中。

幾乎從未見過他有驚慌之色,今日,崇康帝卻看到了。

不過,對於賈琮暗自經營逃生之路,崇康帝並未太忌諱,一個煞費苦心留後路的臣子,是一個看重性命的人,也是一個怕死之人。

這樣的人,不會豁出性命去謀求大事的……

這個發現,也為崇康帝解開了謎題,為何賈琮會那樣光明磊落,或者說「光棍兒」。

他從不怕得罪任何人,一心勤於王事。

宗室、勛貴、文臣、清流……

新黨舊黨都不吃香。

連崇康帝身邊的奴才戴權都看他不順眼,常常給他上眼藥。

這一切,賈琮不會不知,他卻仍舊毫不在乎。

這詭異的心態,直到崇康帝發現了他的秘密後,一切疑點都迎刃而解。

賈琮早就有出海之心!

他是想學范蠡泛舟出海啊……

對於這樣的臣子,崇康帝認為實沒有再過於提防他的必要。

「臣……知罪。」

賈琮苦澀之極地說道。

崇康帝冷笑一聲,道:「你不是說不信朕會殺你嗎?那你經營什麼逃生之路?」

賈琮垂頭喪氣道:「臣自身並不怕,無所畏懼!但臣怕家人……怕牽連到家中姊妹……」

崇康帝笑罵道:「混賬東西,說到底,還是不信朕……放心罷,朕金口玉言,說不殺功臣,就不會殺功臣,只要你能始終保持初心不變,不貪戀權勢,做一個純臣,朕不僅不殺你,還要重用於你。」

賈琮肅穆道:「陛下,以臣之心性,更願意做一個同家人一起暢遊五湖四海,觀風賞月,吟詩作對的閑散文人。權勢……臣只看得出權勢之累,之苦,之勾心鬥角,實非臣之心愿也。臣如今只盼陛下能早日盪清寰宇,待盛世降臨,海晏河清之後,臣便可解甲歸田,攜家人遊歷四海,逍遙自在。」

崇康帝嘴角浮起一抹譏諷的冷笑,道:「逍遙自在?哼,做夢。朕還想逍遙自在都不得,你這點年紀,就想乞骸骨去快活?怎麼,給朕當臣子,累著你了?」

賈琮:「……」

見他這般,崇康帝又忍不住哼哼冷笑了兩聲,道:「賈琮,朕從未如此推心置腹的與一個臣子說過話,因為朕從未見過你這樣的臣子。縱是寧則臣,也滿腹權勢心思……朕之所以同你說這些,便是要告訴你,放開膽好生去為朕辦差事,不要怕什麼。你是一個極聰明的人,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只要恪守本分,朕許你一生富貴。是許你,明白嗎?」

最後三個字強調說出後,連戴權都驚呆了。

這算什麼?

上回不還是說賈家嗎?

看著賈琮誠心誠意的跪謝皇恩,戴權滿眼的嫉妒,不過嫉妒罷,心裡又有些釋然……

他這位主子爺拉攏人心的本領,從來都不低。

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傑心甘情願的為他賣命。

真論起許諾,這位當年給寧則臣許下的諾言更動聽:

朕與愛卿共天下!

可那又如何?

再看看現在,寧則臣的時日,已經不多了……

帝王之言,呵呵呵……

……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賈琮在朱雀大街所說之言,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神京城,又傳出了京外。

一場原本足以動搖皇統根基的逼死太妃案,卻在一片歌功頌德中落幕。

當然,這種歌功頌德只是無根之萍。

真正掌控話語權的士大夫們,依舊承受著損失慘重之痛,並且這種痛,會隨著春耕的進行愈來愈痛。

等那時,他們還是不會沉默,再次攻擊。

不過到那個時候,他們也只能過一過嘴癮了,因為他們只會越來越虛弱……

歸程的路上,賈琮騎在馬上,面色平靜,心中卻不斷反思今日所言可有遺漏缺失之處。

再三思慮罷,沒發現什麼明顯錯漏,才放下心來。

也多虧他前世參加的會議不算少,看到的嘴臉已經麻木,所以耳濡目染下,才能用那樣主旋律的措辭語調,歌功頌德出來。

不過,那些話其實也真是他心中所想。

若非懸在頭上的利劍威脅,崇康帝的心性太過薄涼,他當真是個好皇帝。

可惜……

他終究還是要舉起屠刀的。

正如崇康帝自己所言,他太老了,而賈琮又太年輕。

再加上外戚的身份……

換做是賈琮在那個位置,都不會放心。

或許今日,崇康帝確實沒了殺心。

但賈琮相信,隨著時間的推延,隨著崇康帝一天天老去,這種提防之心,只會復起愈盛!

主弱臣強,本就是大忌中的大忌。

所以,賈琮不敢僥倖。

而他現在之所以如此賣力,就是想將這種必不可少的清算,盡量往後推延。

還有就是,當今天下,真正能置賈琮於死地者,唯有皇權。

賈琮想不出他不這樣做的理由……

至於茶娘子那邊消息的走漏,其實本也在意料之中。

太陽底下又怎會有新鮮事?

他的一舉一動,本就備受關注。

茶娘子為其麾下,又哪裡真能隱藏起來?

且此事被識破,未必是件壞事……

處心積慮的想跑路,給各方帶來的威脅性幾乎為零。

也能讓他有勇氣懟天懟地的邏輯通順,反而能從側面消減疑慮……

朝堂之上,自上而下的鬥爭所為何事?

不過是權勢二字罷。

既然他早早的就謀劃著效仿古人出局,那麼誰還會懷疑他有不臣之心?

「呼……」

理順之後,賈琮輕輕吐出一口氣,賈琮心道,過了今日,應該能寬鬆不少時日。

再者,過了今日,他的名聲,也不會再臭成那般。

忠臣孝子,終究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政治正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