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冠冕堂皇

神京西城,榮國府。

榮慶堂內,連賈政也驚動了,來此探望。

得知賈琮已經去處理後,嘆息幾聲,寬慰了薛姨媽幾句,便告辭離開了。

他著實不想賈琮因為這樣的事去煩惱,可此事他又不好說什麼,唯有心裡漸生不滿。

而薛蟠被帶去詔獄,縱然賈琮說了那是他的地盤,可薛姨媽哪裡能放心得下?

再加上薛家最得力的老蒼頭和薛蟠乳母都被一鍋端了,這會兒若是回去,薛姨媽娘倆兒也只能抱頭痛哭。

賈母王夫人都不放她們回去,只能百般安慰。

薛姨媽不住的落淚道:「連琮哥兒也只說盡人事,看天意,也不知能不能成。若是蟠兒……」

話都未說盡,薛姨媽就哽咽難言,擔憂痛苦難捱。

賈母笑道:「姨太太且放心,我家那個孽障,雖整日里將我氣個半死,不孝的緊。但他的做派,倒是和他祖父國公爺有些像。做十分事,卻只說七分話。他若無十成的把握,今日再不會同你說那個法子,也不敢輕易求到御前去。」

「當真?」

薛姨媽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問道。

賈母笑道:「當真,便是如此,姨媽放心罷。」

薛姨媽聞言微微放寬些心,抹著淚看著賈母笑道:「不想如今老太太也開始待見琮哥兒了。」

賈母哼了聲,冷笑道:「我待見他?他少招惹我生些氣,我就阿彌陀佛了!但凡他有寶玉一半聽話懂事,我也不至於這般不待見他。」

薛姨媽笑道:「總比原先好許多,到底是有能為的子孫,皇帝面前也能說得上話。」

賈母面上微微帶了些笑意,不過還是搖頭道:「他又能有幾分能為?天家也不過是看在他是賈家子孫的面上。若非如此,他縱有登天的能為,這會兒了不得中個舉人進士,當個七品官兒,又能做什麼?不過,就算有幾分本領,我卻不求他什麼。他能為再大,能守住祖業便好,也不稀得他光宗耀祖。只要惹下禍事後,別牽連到家裡,我就心滿意足了。我只怕,早晚一日被他連累的沒個下場。」

眾人聞言面色一變,薛姨媽忙道:「琮哥兒極懂分寸,必不會有此憂慮的。」

賈母聞言,輕輕一嘆,道:「誰又知道?他在外面整日里不是打這個就是殺那個,聽著威風,實則唬人。旁的我也不盼,咱們也不需沾他什麼光。只要等他闖下天禍時,能一人扛得住,我就謝天謝地了。」

聽賈母說的驚心動魄,其她人都變了臉色,連王夫人都寬慰道:「必不至如此,琮哥兒不是輕狂的。」

賈母心中雖也如此認為,嘴上卻不肯服輸,不過沒等她再說什麼,就見她先前派去東府喚賈琮的夏嬤嬤一瘸一拐,一張老臉說不盡的委屈和痛苦,灰頭土臉的進來。

見她如此,賈母唬了一跳,問道:「這是摔在哪兒了?怎成了這般模樣?」

夏嬤嬤未語淚先流啊,吭哧了半天,才吭哧道:「老太太,奴婢沒摔著,奴婢這是被侯爺使人給打了……」

「什麼?!」

這下,連薛姨媽和寶釵都顧不得擔憂薛蟠了,動容的看向夏嬤嬤。

賈母更是一張臉震怒的先發白再赤紅,身子都不可自抑的顫慄了起來。

在紅樓世界內,用林之孝家的教訓寶玉的話來說:「這才好呢,這才是讀書知禮的。越自己謙越尊重,別說是三五代的陳人,現從老太太、太太屋裡撥過來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裡撥過來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裡的貓兒狗兒,輕易也傷他不的。這才是受過調教的公子行事。」

蓋因從老太太、太太屋裡出來的人,便代表著她們的顏面。

這樣當眾責打,打的又豈止是奴才,打的也是主子的臉!

先前賴大等人的倒罷了,那是他們自己犯了國法,被抓了現行。

那會兒,賈琮也只能行借刀殺人之計。

如今卻了不得了,當著這樣多人的面,讓她這個賈家老太太顏面盡失!

她豈能不怒?

「好,好,好哇……」

賈母顫著聲,一迭聲的說了好些好,可又說不出好在哪裡。

唯可看出,她對賈琮怕是恨之入骨了。

旁人則罷,唯獨寶釵見之心憂,她顧不得逾越,忽地開口問道:「老嬤嬤,琮兄弟到底因何故打的你?總有個由頭吧?嬤嬤是老太太指派過去的,若沒個緣故,琮兄弟不是張狂之人,也不該對老太太如此不敬。」

夏嬤嬤聞言,叫屈道:「寶姑娘,這話倒是問著了,偏連我都不知這頓打到底是為何挨的!要是知道了,也不這麼冤了!」

寶釵也不理一旁薛姨媽對她使眼色,和王夫人隱隱不喜的目光,又問道:「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嬤嬤可否講述一遍?若是琮兄弟的不是,老太太自會與你討個說法。之前琮兄弟來時,還是如以前那般敬服老太太、太太的,實不該無來由的拿嬤嬤做法……」

寶釵對賈琮的心意,賈府上下幾乎無人不知,這夏嬤嬤本想說幾句皮裡春秋的話,可到底還是不敢得罪,只能忍著氣,原原本本的將事說了遍。

聽到她說,從兩府之間甬道處的小門入內,又從東府後宅直奔議事廳時,莫說寶釵,連賈母都明白了過來。

寶釵是因為讀書多,尤其是相中賈琮後,讀了許多有關將門的雜書,因而知道規矩。

賈母就更不用多說了,嫁給賈代善時,整個大乾就沒幾個比賈家還高的將門。

她自然懂得「白虎節堂」在將門中是何等禁地,婦寺焉敢擅入?

因而雖然心中還有一腔怒火,但到底知道了事出有因,便沒先前那麼下不來台,心裡也沒那麼恨了,她惱火的看著夏嬤嬤斥罵道:「你這老悖晦的老貨,偏就偷懶少走那幾步路。你若是從正門出,再入東府,哪裡還有這樣的事?往日里看戲跑的比誰都快,這會兒竟連戲裡衙堂不可親入的道理也忘了,活該挨打!!」

罵完,見夏嬤嬤恍然大悟,又恨聲道:「那孽障如何同你說的?」

夏嬤嬤滿臉懊惱,自忖白挨了頓打,連鳴不平的地兒也沒處尋了,故而悶悶不樂道:「他還說,若往後再犯,斬!就沒了……」

賈母聞言也是一臉的晦氣,白白落了一次顏面,氣惱道:「既然人家不讓你們再去了,以後誰都不許再登他的門!他也別登我的門兒……」

這話明顯是氣話,王夫人都賠笑道:「這原是誤會,等琮哥兒回來,我同老爺說,讓琮哥兒給老太太磕頭賠不是,他斷不會不依的。」

賈母聞言,深嘆息一聲,道:「他縱是身子跪了,心也不會跪。這個家裡,能讓他心也一起跪的,只有老爺和你了。不過也好,能有讓他跪的就好。」

見賈母滿臉落寞,是在為她的時代已經漸漸過去而神傷,一屋子晚輩忙上前去哄。

寶玉也坐在賈母身邊,說了幾句吉祥話。

賈母愛憐的摩挲著他的脖頸,心情好了許多,道:「任他去稱王稱霸去吧,咱們在家裡高樂咱們自己的,不叫他!」

眾人見她開始說笑了,都陪著笑了起來,聽賈母高興道:

「還是我的寶玉好啊……」

寶玉嘿嘿一笑,王夫人、薛姨媽等人也笑了起來,唯獨寶釵,又陷入了沉默中,眼神怔怔出神……

……

大明宮,養心殿。

寧則臣跪倒在地,滿面凄涼,絲毫看不出曾經執掌天下權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到了可以架空帝王地步的大權臣,他看著崇康帝懇切乞求道:「陛下!趙青山、林廣寧、柴梁,皆國之干臣也!此次河套水患,實為天災,而非人禍!縱然此三人有失察之罪,卻還罪不至死。懇請陛下看在……」

「寧則臣!!」

崇康帝聲音厲然暴怒的喝道:「罪不至死?那是十數萬百姓的性命啊!!還有一百多萬河套百姓此刻還在春寒之中挨凍挨餓,就算只歿三成,也是數十萬之巨!!朕將河工交給他們,弄成現在這個樣子,你還說他們罪不至死,那便是朕罪該萬死,是朕瞎了眼!」

「陛下!!」

寧則臣悲唬一聲,伏地砰砰磕頭,沒一會兒,金磚之上已見血色。

看到這一幕,眾人無不瞳孔緊縮,心中發寒。

若是今日寧則臣磕死在這金鑾殿上……

那便是千古醜聞!

崇康帝說的再冠冕堂皇,可任誰都知道,黃河難治。

黃河春汛幾乎極少為患,青史之上,黃河因春汛而造成大難者,幾乎未見記載。

往年若是將珍貴的人力物力用在防春汛上,那夏汛勢必會減少投入。

可黃河長江,都是夏汛最具威脅性,所以人力物力大都投入在中下游。

雖然造成如今的災難,實屬悲劇,可若將責任都推在趙青山、林廣寧和柴梁身上,卻未免不公。

若都如此遷怒,人臣還如何辦差?

許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