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歸府,哭靈

崇康十四年,二月二。

俗稱龍抬頭,又名青龍節。

這一日,百姓們去水邊之處,都要放輕腳步,以免驚動了水中青龍。

然而,這一日,終究還是驚動了真龍。

邢氏喪音傳來,賈琮當即跪地落淚。

但他沒想到的是,比他動靜更大的,卻是崇康帝!

他伏地久久未等到旨意,借擦淚之機,目光往上看了眼後,就立即收回,然後腦袋再不抬一下,心中驚駭莫名。

崇康帝一張臉,竟猙獰起來,眼睛發紅,甚至有眼淚滲出……

賈琮心中駭然,趕緊低頭,心中詫異:什麼情況?邢氏死了,崇康帝難過成這樣?!

他自然不知道,崇康帝此時心中之苦,心中之恨,心中之委屈……

自三位皇子大喪後,崇康帝就始終木然著,縱然心如刀絞,也未落過一滴淚。

他認為,皇子被害,是因為有魑魅魍魎之輩躲在幕後要害他,他身為至尊天子,焉能落淚?

他無所畏懼,還要查出元兇,將其九族十族,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所以,崇康帝一直堅強的忍著。

縱然一夜白髮,縱然白髮人送黑髮人,也不曾落一滴眼淚。

但是……

崇康帝沒有想到,老天待他會如此苛刻!

他費盡心力謀求一事,眼見功成,而後卻敗給了天意……

此事,又勾連起過往無數悲慘的回憶。

他自幼年起,因為有天資縱橫的胞弟在,再加上他性子深沉,故而不得父皇母后之喜。

到大了後,更是唯有君臣之義,毫無骨肉之情。

哪怕至今,都是如此……

使得他只二十歲,便開始信佛禮佛,不食葷腥。

再後來,世人只知大乾出了一唐太宗皇帝般的絕世皇子,為大乾的無敵戰神,光耀千古。

而在背後一直默默支撐著戶部,籌措糧草運行的雍王,卻連背景都算不上。

可是但凡糧草轉運的慢了些,貞元皇帝就會嚴厲訓斥於他。

根本不會去想,他在盡量保民生之平穩的情形下,籌措糧草是何等艱難。

然而他非但無功,還受盡委屈……

等到最後一役後,雖然那位蓋世無敵的皇子再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大勝,可國家財政已經到了瀕臨崩潰之境!

那時,崇康帝甚至覺得,朝廷財政還未崩潰,他就快要先一步崩潰了。

幸好就在此時,京城巨變發生,一夜之後,他從一位人人忽視的親王,登上了九五至尊寶座。

但是……

崇康帝幾乎沒有感受到坐在這個至尊位有任何快意之處,帝王位不是那樣好坐的,滿朝文武,幾乎無不心向武王。

大乾軍權,更悉數在武王麾下手中。

崇康帝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總覺得朝不保夕,唯恐龍首原上那座王府中人,忽然站出來,指著他讓他滾開。

真要有那麼一天,崇康帝都不知道如何自處……

為了改變這個憋屈的局面,崇康帝大肆提拔相識於潛邸之時的大才寧則臣。

身為帝王,卻親手扶持一個臣子之黨誕生壯大,為其保駕護航,驅逐舊臣。

這一路走來,他又付出了多少心血。

卻不想,新法還未大行天下時,他一手簡拔於微末的寧則臣,又成了青史少見的大權臣。

雖其心尚忠,然其權,已真正威脅到了皇權。

天下督撫,竟有大半出自其門下……

這個人,成了讓他宿不能寐的眼中釘,心頭刺!

再加上宗室、勛貴、天下士紳……

舉世皆敵!

崇康帝一顆仁愛萬民之心,卻讓他連喪三子,成了千古帝王中的笑柄。

老絕戶!

他仍不氣餒,自信他這天子,必能感動上天,助他成就千古帝王之名!

可是……

可是就當他用盡氣力,在這樣艱難危難之時,剛剛磨好一把利刃,只待上陣殺敵時……

上天又給他開了這樣一個頑笑,讓他再度成了笑柄……

蒼天,汝待朕,何其薄也?!

朕,為上天之子啊!!

「主子爺……」

一聲弱弱的哭腔聲響起,戴權落淚哀求道:「主子爺,保重龍體吶!」

這一道聲音,將崇康帝從極度抑鬱暴怒不平種種積壓在心底的負面情緒中喚醒了過來。

到了他這一步,心智早已千錘百鍊,縱然一時心神失守,也不會讓這種動搖他大志向的負面情緒左右他到底。

崇康帝目光一點點恢複清明,且愈發凝練肅穆,凜冽的幾乎成了實質。

他看著賈琮伏地哭泣,沉聲道:「冠軍侯,汝父喪時,愛卿在黑遼雅克薩城下,為國而戰,立下大功。今汝母新喪,於情於理,朕都該准你丁憂三載,以報親恩。只是……值此皇權危難之時,朕身不寧,故而,朕望愛卿,能效法古人墨縗從戎。」

說罷又問道:「天下人,皆言朕為寡恩之君,愛卿以為如何?」

賈琮聞言,深叩一頭,道:「臣得陛下信重,焉敢無忠孝之心?臣本為武勛將門子弟,逢戰之時,縱兄死而弟披甲,父亡則子出征!臣,將今日之局視為關乎君父國本安危之戰。雖百善孝為先,然金革之事不避,臣願舍孝盡忠。

至於陛下所言之事,臣在江南,確有聽聞。但彼輩皆為因新法失利之輩,因失私利而怨君王者,無君父之小人也!枉讀聖賢書!

臣已將此輩小人悉數拿下,交由江南總督衙門嚴懲!除此之外,陛下可派御史南下,親聞民間百姓之聲!

臣實奏陛下,縱然是白、安、秦、趙四家桑梓之民,也只罵臣貪婪暴虐,卻無一人罵君父者。

蓋因天下億萬黎庶,皆因新法受益。

臣之所以竭心儘力,忠於王事,便是因為臣認為,陛下乃千古以降,真正愛民之明君也!

雖秦皇漢武,雖唐宗宋祖,又有哪一人,願為天下黎庶之安,與朝野權貴為敵?

唯吾皇萬歲!

臣雖年幼,亦胸懷廣志。

願為陛下之宏偉遠略,盡綿薄之力!

唯一所求者,只請陛下准臣,待屑小盡誅,國賊皆亡,海晏河清之日,准臣解甲歸田,為雙親盡孝三載,以償臣羔羊跪母、烏鴉反哺之心!」

崇康帝聞言,面色舒展,他微微揚起下巴,眯著眼睛緊緊看著賈琮,過了足有盞茶功夫後,方從口中擠出一言:

「准!另,朕准你半月之期,理母親喪……賈琮,朕望你,莫要辜負朕恩!」

聽聞此言,賈琮自叩謝皇恩,戴權卻失態的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著崇康帝。

什麼時候,他這主子,有這等寬容厚愛之心了?

給急用之臣放假,這,這……

……

酉時初刻,天已暗沉。

賈琮自大明宮而出,又出了皇城西門順義門,由親兵接應上,往西城榮國府而去。

騎乘在馬上,賈琮一言不發。

今日之局面,大大超乎了他的意料。

邢夫人,竟死了……

對邢夫人而言,死其實比苟延殘喘的活著,要痛快的多。

但賈琮偏因此,始終讓人吊著她的命……

一飯之恩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賈琮從來不是一個心胸寬廣之人,故而賈赦夫婦都受盡了世間之苦。

只是……

她死的未免太過巧合了些。

儘管她的身體一直很糟糕,但只要照顧妥當,其實還能再苟延一二年的……

若說此間沒有意外,那才是意外。

但連崇康帝都沒有懷疑這是人為的,賈琮知道,在那座榮國府中,必定布滿了中車府的眼線。

有那些人盯著,真有個風吹草動,宮裡絕不會不知道。

邢夫人一死,宮裡立刻就知道了,可見一斑……

難道真的是巧合?怎麼可能……

賈琮眉頭緊皺,勒著馬韁隨著隊伍前行,腦海中卻疾速的思考宮中之事。

一個冠軍侯封下,想要丁憂自然是不可能的。

崇康帝又不是善人……

再者,到了這個時局,他本也不會再太在乎會不會背上刻薄寡恩之名。

在決定強力推行新法那一天起,崇康帝必已有這份心理準備。

只是……

冠軍侯之位……

賈琮如果沒記錯的話,算上霍去病早夭之子,史上共有四人封侯冠軍之名。

而其中三人,不得好死……

最有名之霍去病,便是在其名望達到最頂峰之時,暴斃而亡。

還死的不明不白……

賈琮不知道這個超乎想像厚重的隆恩封賞中,有沒有蘊著這層偈言寓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