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花開兩朵

江南省,常州府,江陰縣。

卧龍鄉。

竹林片片,松樟成林。

鄉間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水道縱橫有序。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村頭鄉塾內,垂髫蒙童誦經背卷。

村內老樹下,有黃髮耋耄談古說今。

一片寧靜詳和,好似桃花源中。

這裡是江南之地的一個鄉間,但又與尋常江南鄉間不同。

因為卧龍鄉人,人人皆著儒衫,戴方巾。

江陰縣、常州府乃至整個江南,都知道卧龍鄉間有賢德。

此賢德,便是江南十三家之秦家。

秦家少高官,官職最高者,亦不過一大宗伯,即禮部尚書。

並無入閣之宰。

但秦家多學政!

秦家佼佼者,可為提學一省之大宗師。

秦家平庸者,亦是可提學府縣之宗師。

大乾十八省,九十三州,一百四十府,一千一百三十八縣,秦家人做過學政者,不足十一。

但其搭建起的人脈脈絡,卻遍布大乾朝野上下。

受過秦家人指點恩惠之士子,車載斗量!

號稱以德化教天下的秦家人無強權,無巨富,卻以此人脈勢力,成為江南十三家之一。

縱是整個大乾的各大家族排行,秦家也不會掉下三十之數。

然而這樣一個龐然大家的核心,便是在這片靜謐的卧龍鄉內。

秦家家主秦浩,字德璋,原官居禮部侍郎之位。

早在四年前因極力反對新法不得,而致仕還鄉。

自此在江南之地,名望不降反漲,愈發尊隆。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相貌清雋,舉止言行皆遵古禮。

將秦家的人脈勢力,勾連的愈發強大。

時人敬之為「卧龍先生」……

然而這一刻,卧龍先生秦德璋,卻沒有絲毫德高望重之大儒的表現。

他目眥欲裂簡直渾身戾氣的看著秦家半月堂上跪著的兒子,用後世的話來形容,他此刻恨不得當初將這個逆子射到牆上活活曬死!

「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個比畜生還蠢的下作東西?」

秦浩氣的發抖,若非怒到極致,反而渾身無力,他必要行家法,將這個逆子生生杖斃!

秦浩髮妻吳氏見愛子臉上好大一個巴掌印,唬的瑟瑟發抖的跪在那裡,女兒則面色哀戚的跪在一旁,女婿也面無表情……

她忍不住勸道:「老爺,要打要罵隨意,仔細氣壞了身子,先去歇歇吧……」

秦浩聲音都變了:「歇歇?我秦家百年清名,今日都被這畜生毀了,我還有臉去歇?」

秦家能屹立於世,靠的是什麼?

不是權,不是勢,更不是富。

就是自先祖起,一輩輩積累下的清名。

讓世人一提起江南秦家,第一反應便是此家家風清正,德望高隆。

有此名聲,秦家子弟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在外出仕,都無往而不利。

可若是讓世人知道,秦家家主女婿成了謀逆反賊,這倒也罷,這個反賊還被他兒子劫法場般從錦衣衛的包圍中救回了家……

秦家百年清名毀於一旦,根基被掘不說,甚至還有可能被引火燒身。

若讓人知道了去,連秦家都成了謀逆之賊。

這是要將整個江南秦家,拉入萬丈深淵,幽冥地獄啊!

這一刻,當初致仕還鄉時都不曾有過的痛苦,差點沒將秦浩內心給撕裂。

再看看那個秦家的東床嬌客……

當初他本就不同意與一鹽商之家結秦晉之好,是族內長者,不知收了什麼好處,玩兒命的為白家說好話。

說他們是什麼商中君子,國之義商。

說他們如何鋪橋修路,興化教育,與人為善。

現在好了,這個女婿,成了江南秦家的索命鬼!!

眼見秦浩這般不加遮掩的仇視自己,白世傑長長一嘆,直起身拱手道:「泰山大人不必如此,此事皆是小婿之過,泰山大人不必為難,小婿這就帶著靜淑和白家族人悄悄離去,絕不給大人添惱。」

話音剛落,就聽外面一陣嘈雜聲傳來。

秦浩面色一變,與眾人看去,就見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和十數位秦家近支族人匆匆而來。

為首一耋耄之年的老者,不住的用拐杖拄地,大聲道:「禍事啊!禍事啊!秦家的禍事來了啊!」

秦浩見之,恨不能一盞茶潑到此老面上,因為當初就屬此老鼓噪將他女兒嫁給白世傑鼓噪的最響。

可孝道當前,他還不得不去拜見這個叔祖……

「六叔祖,您怎麼來了?」

秦浩帶人強顏歡笑的問道。

秦家六叔祖進入半月堂後,看了看秦浩,又看了看白世傑、秦栝等人,氣急敗壞的頓拐道:「我再不來,秦家就要壞大事了!德璋哇,你說說看,你說說看,怎好將一謀逆反賊帶回家裡?這是想做什麼,這是想做什麼?當初我就同你說,不要貪慕白家巨富,我江陰秦家清白士卒,怎能與商賈之家通親……」

聽這老頭兒喋喋不休的數落,秦浩一口氣差點沒上來。

這個老而不死的老賊!

這些年他為了給這老賊一房的子弟擦屁股,不知費了多大的氣力。

家族太大,總會良莠不齊。

秦家大體雖還好,可這老賊一房的諸多子弟,打著秦氏之名,大肆兼并土地不說,連欺男霸女謀財害命之事都做過不少。

他為了遮掩,舍了不知多少顏面出去。

這個老賊,這會兒居然還有臉上門質問!

秦浩怒極之間,也顧不得孝道了,面無表情道:「六叔祖準備如何?」

這秦家老頭等的就是這句,他理直氣壯道:「我秦家不能白白庇佑他們白家,我們秦家收留他們白家,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要承擔多大的風險?我……」

不等秦家老頭說完,白世傑就拱手道:「六祖大人,晚輩已將白家所有的田契和商鋪地契,都送給了子遠。白家不日就要南下出海,遠離鄉土。那些家財留著亦是無用……」

聽至此,秦家老頭和他這一房子弟的眼睛都紅了。

沒等秦浩厲聲訓斥秦栝,白世傑又道:「不過子遠百般拒絕,最後也不過勉強收下一半。剩下一半,價值約百萬之數,本準備將地契燒毀,如今不如送給六祖,以感謝六祖多年來對晚輩的關愛。」

秦家六祖聞言,本來嫉妒發紅的眼睛,瞬間變成了孔方形,白世傑在他眼中,又變得無比可愛起來:「世傑啊!好孩子啊!!」

白世傑嘆息一聲,拱手道:「六祖慈愛!本該好生孝敬六祖,只可惜白家被奸人所害……今晚白家離開時,晚輩就不去給六祖告辭了。唉,本來有一尊漢白玉菩薩,專門請給六祖的。慌亂間也不知放在哪個箱籠里了……」

「今晚就走?」

秦家六祖聞言一怔,隨即連連搖頭道:「這哪裡可以?」

又語重心長的叮囑秦浩道:「德璋啊!親戚上門,雖是落難了,可也不能小瞧了人家,誰家還沒個落難的時候……」

秦浩忍的極艱難,才沒將一口帶著血腥氣的口水吐到這個老頭的臉上,他咬牙道:「六叔祖,這不是落難不落難的事……」

誰知秦家六叔祖極蠻橫的擺手道:「不必說了,必要讓世傑這孩子好生修整修整再說,我就不信了,誰還敢到我秦家來拿人!不管是哪個,誰敢來要人,只管讓他來找我!」

說罷,又慈愛的拍了拍白世傑的手,叮囑他放心修養,就拄著拐杖帶著兒孫們離開了,回家等著接收巨額財富。

看著外面漸漸落山的夕陽,秦浩只覺得全身一陣冰冷……

同一時間,靜謐的卧龍鄉外,阡陌之間,忽然出現了不知多少,似從地獄中走出來的黑暗緹騎……

……

揚州府,大明寺。

九層棲靈塔上。

夕陽的餘暉揮灑入塔,居高觀之,整個大明寺都收於眼下,美不勝收。

高塔上雖寒風朔朔,卻阻擋不了眾人欣賞美景的心情。

黛玉眼睛都不眨一下,一直盯著已經有西沉了半輪下山的夕陽。

晴雯、小紅等人則看著漫天晚霞嘖嘖稱奇。

她們不是沒見過落日和晚霞,卻從未在這樣高的地方,也從未在這樣肅穆神聖的環境中看過。

唯有賈琮與小角兒和方方元元似無法受用這些景色,起初過了把癮後,剩餘的功夫,都落在了送上九層高塔的齋飯上。

大明寺的素齋,不止在揚州,在整個江南都頗有名聲。

再加上今日著實累了,賈琮帶著小角兒和方方元元吃了一個痛快。

黛玉、晴雯等迷信的女孩子們百般勸說無果後,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