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逃之夭夭

「鐺!」

「鐺!」

「鐺!」

揚州大明寺,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而得名。

這座千年古剎,曾迎來多少文人騷客!

李白、杜甫、劉禹錫、高適……

他們曾暢遊此剎,曾在此揮毫潑墨,留下千古文章。

然而這樣一人傑地靈之地,今日卻也不得不屈從於權貴之勢,封門閉寺。

甚至連寺內僧人,除卻寥寥幾位年邁的大德高僧外,都要被約束在僧舍內念經,不得外出驚動了貴人……

大明寺雖為化外之地,卻終究還是在王土之上。

……

「阿彌陀佛!老衲慧法,見過清臣公子。」

大明寺山門外,除卻四名知客僧外,便只有兩個老和尚站於門外迎接,其中身披方丈袈裟者,念了聲佛號,打量了馬上少年權貴一眼後,躬身相迎。

賈琮翻身下馬,看著數名僧人行禮,還施一禮,道:「冒昧而來,叨擾大和尚了。」

慧法聞言,道:「大明寺本是化外之地,當開方便之門。清臣公子亦是居士,談何冒昧?再者,以清臣公子之才,若能為鄙寺留下隻言片語之墨寶,不讓姑蘇城外寒山寺專美於前,其功德不下於佛門護法。」

賈琮聞言,呵呵一笑,道:「小子雖從不妄自菲薄,但也不會妄自尊大。大明寺千年古剎,李青蓮、白樂天在此留下墨寶,他們都難為之事,我且有自知之明。再者,大和尚,實不相瞞,小子並不信佛。」

「阿彌陀佛!」

慧法方丈用一聲佛號,鎮住了身後的躁動,寬容道:「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縱然不是信徒,清臣公子雖自言不是居士,卻親身往我佛之地一觀。可見,公子與我佛有緣。」

賈琮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回頭看了展鵬一眼,展鵬一揮手,一親兵捧著一托盤上前,展鵬揭開托盤上的錦帛,露出一盤銀子來……

賈琮道:「今日登山門叨擾,只為陪家人游此千年古剎。叨擾貴寺閉寺,小子心中過意不去。些許銀兩,施與貴寺,修補僧舍吧。」

慧法禪師聞言,眼中閃過一抹苦笑,道:「請恕老衲修行不足,犯了貪痴之戒……老衲厚顏,可否以此香火之錢,換清臣公子為鄙寺復建牌樓題一幅字?」

賈琮想了想,點點頭道:「也好。」

慧法禪師聞言大喜,再念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三月老衲往金陵雞鳴寺一行,得會尊師松禪公,於彼處觀清臣體,以為天下字體禪意深厚無過於此者。能得清臣公子書一牌樓,乃我大明寺之幸也。清臣公子,請!」

……

於一莊嚴高大的牌樓下,賈琮書罷「棲靈遺址」四字,慧法禪師再三端詳,心滿意足後,也感覺出賈琮的不耐煩。

知趣的留下一副山寺輿圖後,就領著眾僧告退。

等外男都離去後,在車轎內坐得不耐煩的一群丫頭們,終於得以解脫了。

一個個自馬車小轎中走下後,看著面前四柱三楹,下砌石礎,仰如華蓋的牌樓,一個個張大了嘴。

一群常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孩子們,哪裡有機會這般自在的觀覽古寺。

這會兒也沒個外人,也就可著她們頑鬧了。

別說小角兒、方方元元和晴雯、春燕几個愛鬧的,連黛玉、紫鵑都笑彎了眼,嘖嘖稱奇的打量著周遭的一切。

看了好一會兒方罷,又往裡去。

李蓉先一步讓出自福海鏢局的幾個懂些武力的中年婦人往四處探查,其實展鵬早已經讓人看過幾回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

再往裡走,便是天王殿。

殿內供有彌勒像,背面為護法韋馱,兩旁分立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

彌勒慈祥,護法和四大天王則個個凶神惡煞,端的駭人。

一群女孩子們哪裡看的了這個,紛紛集結在賈琮身邊,恨不能繞道而行。

賈琮笑呵呵的護著眾丫頭穿過天王殿後,頓見一片開闊的庭院。

古木參天,香煙繚繞。

庭院對面便為大雄寶殿,面闊三間,前後迴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

屋脊高處嵌有寶鏡,陽有「國泰民安」四字,陰有「風調雨順」四字。

觀之心生莊嚴之感。

見一群小女孩子,連小角兒都繃緊了臉,賈琮不由好笑。

引著眾人進了寶殿,只見殿內法相莊嚴,經幢肅穆,法器俱全。

正中坐於蓮花高台之上者正是釋迦牟尼大佛,被尊稱為「大雄」。

大佛兩側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葉和阿難,東首坐著藥師佛,西首坐著阿彌陀佛。

佛壇背後是「海島觀音」泥塑群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像。

金光煥彩,法相莊嚴。

佛前擺有蒲團,黛玉在問過賈琮之意後,先去跪拜禮佛。

她信這個……

黛玉、紫鵑拜罷,晴雯、小紅等人依次去拜,都默然許願。

唯有到香菱時,她虔誠之至的磕頭後,說出了自己的心愿:「求佛祖保佑我爹爹早日回來,保佑他老人家不生病,求佛祖爺爺……還我爹爹回來吧。爹爹回來後,香菱給你磕長頭……」說著,一邊磕頭一邊落淚。

這陡然的變故,讓一眾女孩子都紅了眼。

賈琮給小紅、春燕使了個眼色,她二人不嫌香菱嬌憨傻笨,平日里相處的極好。

見賈琮使眼色,兩人忙去拉起香菱,拉到一邊哄了起來。

這等事,在此處不好亂說。

等香菱收了眼淚,過來害羞的與眾人道歉,一陣嘻嘻哈哈的取笑後,大傢伙繼續游寺。

不過到底都是女孩子,哪裡步量過這麼多路程。

逛完大雄寶殿,轉完平山堂,一個個就已經面色泛白,香汗淋漓,難以繼續了。

賈琮笑道:「今兒就到此為止吧,天色也暗了,明兒再去攀登一番久負盛名的棲靈塔。我叫軟轎來,送你們去西園。西園中有唐人點評的天下第五泉,泉水甘美。今兒咱們就用這天下第五泉水,煮山茶吃。」

這等有趣的事,哪個不喜歡?

本來疲倦的神色一掃而空,又嘰嘰喳喳笑語起來,好不歡快。

賈琮呵呵笑著,招呼人抬來軟轎,將一個個小丫頭送至西園。

……

揚州園林天下盛名,西園便是揚州鹽商們為孝敬佛祖而捐建。

園中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池水瀲灧,亭榭典雅。

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

此時夕陽西下,漫天紅霞。

紅光映著這山、這水、這樹、這人……

美不勝收!

坐於湖心一亭軒內,黛玉等人靜靜的觀看著晚霞落日。

若獨自一人觀此美景,或許會心生寂寞寂寥之感。

可此刻眾人聚集此處,恍若一家人團圓,再看此景,心中只會更添幾分美好。

連素來愛悲春傷秋的黛玉,此時觀此景都彎起了嘴角,目光柔和……

當夕陽落山,黑夜降臨,早有嬤嬤點起了七八隻風燈,懸於亭下。

照耀的一片通明。

又有船隻開來,幾個媳婦提著十來個食盒,盛著大明寺的素齋來備晚宴。

論奢靡享受,古人其實更勝後人……

許是走路太多又心情舒暢的緣故,連黛玉今晚都多吃了大半碗齋飯。

吃飽後,大家又一起吃了天下第五泉泉水煮出的山茶。

一群小年輕,哪有品茶的經驗?

不過是好頑罷,尤其是小角兒,也不知是品出了何等仙韻,裝模作樣的搖頭晃腦咋舌稱讚。

惹得眾人笑彎了腰……

弦月初升,漫天稀星。

有嬤嬤燒了幾盆錦炭至於亭內,又用紗帷將周邊攔起半截以遮夜風……

亭內溫暖起來,黛玉身著雪裡金遍地錦滾花狸毛長襖,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狸里的鶴氅。

其她丫頭則是清一色的胭脂紅點赤金線緞子小襖,配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斗篷,皆是賈琮所贈。

縱然是榮國府內,尋常丫頭哪有這樣的衣服和斗篷穿戴?

也只有襲人媽死時,王熙鳳為了讓她體面回家,才贈送了一套「姨娘配備」。

不過賈琮對於這些與他從苦日子裡一點點熬出來的丫頭從不小氣,都是當大家姑娘在養,所以個個穿的極美。

黛玉坐在賈琮身旁,看了群嘰嘰喳喳彷彿說不完的頑笑話的丫頭們,悄聲對賈琮道:「你待她們可真好!」

賈琮斜倚欄杆,看著燭火下黛玉那種極美的俏臉,賞心悅目下心情舒爽,笑道:「她們如此待我,我便如此待她們。」

黛玉聞言,面色忽地黯淡下去,垂首不語,過了好久,才又抬起頭,眸中星星點點,看著賈琮問道:「三哥哥,當初你極難時,我沒有幫你,你可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