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掌嘴。

揚州西城,鈺琅街。

一千五百錦衣緹騎將白家大宅前後左右圍的水泄不通。

並不攻伐,但便是連只飛鳥都要射落。

所舉大義,便是誅除鹽賊!

包圍了一夜,白家人無一人敢合眼。

都知道錦衣衛的這位少年指揮使,最好奇襲。

萬一他們剛閉眼,成千上萬的緹騎湧上來抄家滅門,那該如何是好?

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最令人恐怖的是,白家每每用吊籃派人去交涉。

不管是要金要銀還是要女人,只要開口,萬事都好商量。

可是,派出去的人,卻都如石投大海,連聲迴響都沒有……

白家人就在黑暗和恐懼中熬過了平生最難熬的一夜,老幼婦孺一起,幾欲崩潰。

直到東方啟明星升起,一抹魚肚白突破黑暗,天色漸明後,自四面八方傳來一陣陣肉香味,白家人才疲憊的發現,終於熬過去了。

而那肉香味,卻是自四處街口駐紮的錦衣緹騎處傳來的。

他們在食肉粥……

遙遙看到這一幕,百十年里在揚州府都不可一世的白家人簡直血淚滿眶!

還有沒有天理?!

在高牆上瞭望了一夜的白世傑,再度派人去搭話,還準備了兩筐黃橋燒餅。

然而這一次,他終於知道他派出去的人是怎麼消失掉的了……

那四五個僕人剛靠近錦衣緹騎駐紮之地,就撲出一群虎狼之兵,將他們全部拿下,然後押到街角拐彎處,不見了。

生死不知!

送去的黃橋燒餅和點心灑落一地,無人理會。

看到這一幕,白世傑打心底深處發寒。

更讓他心底發寒的,是護衛白家大宅的鹽丁們的軍心已然不穩。

白家的賞錢是高,可銀子再多,也沒性命重要,還是全家性命!

這可不是亂事,地方巨室豪族建個土堡就能割據自保的時代。

雖然天下多有不太平,蟊賊很多,但大體國勢卻還是穩中向上的。

這個時候和天家錦衣衛對抗,是嫌全家活夠了嗎?

若非白世傑每每拿歷代皇帝的褒讚,甚至連太上皇御筆親書賜給白家「國之義商」的牌匾都從白家祖祠中抬了出來,就放在門樓上,鹽丁們怕早就散了!

這是一個生死關啊!

這一夜,白世傑快將腸子都悔青了。

當初賈琮帶著那十來人在揚州府露面時,他就該使出雷霆手段,一舉將其擊殺!

那個時候,殺這一行人對他來說,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可是為了避嫌,他竟然遲疑了。

然而這一遲疑,那位賈清臣就再沒給他機會,反而利用了他,使出一招瞞天過海之計,一舉拿下了劉昭。

自此,才真的在江南地界上成了氣候。

放虎歸山,果然後患無窮!

只一夜,曾經揚州府權勢最炙的白世傑,彷彿老了十歲二十歲。

連腰背都有些佝僂了……

他現在不盼其他,只希望曾經施下的恩惠,潑出的金山銀海,送出的絕世美人,能助他白家度過這一劫。

他已不指望其他七大鹽商伸援手,從趙家那條老狗站出來的那一刻,白世傑就知道,其他七家指望不上了……

白世傑雖然年輕,但不幼稚。

好在,他的希望並沒完全落空……

辰時剛過,死寂的鈺琅街終於出現了波瀾。

五六十名戴璞巾著青衿的生員出現了,別看這些瘦弱的儒生們只這點人數,但對上千餘彪悍緹騎,竟毫不落下風。

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錦衣衛落魄了十多年,十多年前這些士子多是稚童,哪裡知道錦衣之威?

再加上讀書人的超然地位,生員見官不拜,舉人與縣官以朋友相稱。

這些讀書種子們聚在一起,連督撫衙門都敢進,更何況一群突然出現的丘八?

這太平盛世,輪不到武夫逞威!

「白家乃忠義之家,鋪橋修路,賑濟災民,活人無數,緣何受此之辱?」

「縣學府學,常年受白家資助,得以讓我等有讀書之所,有米糧果腹,此為大乾養才也,爾等怎敢放肆?」

「問你們白家何罪,爾等竟說不出來,簡直豈有此理!!」

隨著一群生員舉人們的討伐,而錦衣緹騎們答不上來,氣勢似衰落下去,原本遠遠圍觀的百姓們也都擁了過來,紛紛替白家說好話……

在這個極注重鄉黨的年代,魚肉鄉民唯有痴蠢之極的蠢貨才會為之。

像白家這樣的百年豪族,最重造福鄉杍。

不提揚州府受過白家恩惠的有多少,單說靠白家吃飯的人家,都成千上萬!

之前沒人起頭,所以沒人敢上前對官軍如何。

如今有那麼多讀書種子起頭,這些百姓們頓時被帶動起來,呼啦啦的圍過來。

左一個道白家仁慈,右一個說白家恩義。

七嘴八舌的,都說白家千好萬好,漸成洶湧之勢……

眼見無數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在數十儒生的帶領下,越發往裡逼近,駐守鈺琅街的六大千戶額頭見汗。

這等陣勢,別說他們,就是江南總督至此,也不敢妄動刀兵,只能好言相勸。

只可惜六大千戶加一起,也耍不過一個秀才的嘴皮子……

眼見形勢危急,錦衣緹騎們連連後退,激進些的百姓甚至開始撿石子丟人,忽然從百姓後方傳來兩道巨大的「炮竹聲」。

然後就見擁擠的人潮如同被一艘巨艦劈風斬浪般劃開……

數十身著玄色錦衣的緹騎,個個面容可怖,疤痕駭人,以強力將人群分開,敢有反抗者,劈頭蓋臉便是一通綉春刀伺候。百姓就是如此,你軟他就硬,你硬時,他也就安分了。雖然聽起來嘲諷,但大多時都是如此……

眾悍勇緹騎,護著當中一個騎白馬的貴少年緩緩駛來。

而見到這位少年到來,之前一直連連讓步的錦衣緹騎們氣勢陡然一變,也變得兇悍起來,再不肯退讓一步,哪怕被那群舉人、生員們相逼。

當賈琮騎馬到來時,便看到一個中年舉人指著之江省千戶周青的鼻子在訓斥,氣焰囂張之極。

見到賈琮到來,那中年舉人似乎還準備將矛頭對準賈琮,冷笑睥睨相看,不用賈琮介紹就問道:「你就是寫人生若只如初見的賈清臣?」

賈琮聲音淡漠的吩咐道:「扒去他的頭巾儒衫,打入詔獄。」

「喏!」

對面羞愧不已的周青立刻領命,安排手下動手。

那中年舉子橫眉冷對,尖聲道:「誰敢?我是貞元二十三年戊戌科桂榜二十四名舉人周韻安,哪個敢對本老爺不敬?一群狗番子,你們以為還是前朝緹騎橫行時?」

「掌嘴。」

賈琮淡淡道。

周青許是為了補過,親自上前,一把抓住他這個本家的領口,在眾人驚駭聲中,大耳刮狠抽起來。

賈琮不說停,他就不停手。

只七八個耳光下去,周韻安乾瘦的臉就已經「圓滿紅潤」起來,等到十三四下時,整個人已經站立不穩,目光渙散。

賈琮這才開口道:「扒下他的青衿儒衫,打入詔獄。」

周青狠出了口惡氣後,神清氣爽,目光敬仰熱切的看著賈琮,大聲應道:「喏!」

卻聽賈琮冷淡道:「下一次再讓人指著鼻子訓斥,損我皇威,家法處置。」

周青神色一凜,低頭愧道:「卑職有辱大人威名,罪該萬死。」

賈琮點點頭,卻沒有再理會,而是看向其他五十多名生員,聲音清冷道:「都是讀書種子,讀聖賢書,受聖賢教誨,什麼事不能好好說?道理是靠聚眾生亂鬧出來的么?」

若沒之前的下馬威,自然沒人願意和他談什麼。

可有周韻安前車之鑒在,不管事後賈琮會受到什麼影響彈劾,至少現在沒人再願意吃眼前虧。

所以,也就願意好好談一談……

為首幾個舉子裝束的讀書人相互看了眼,推舉一年輕得體的舉人出列,與賈琮拱手問候道:「敢問,可是賈清臣賈朋友當面?」

舉人之間互稱,以「朋友」相稱。

眼下這個稱呼,明顯是親近之意。

賈琮並不倨傲,翻身下馬回禮道:「正是在下。」

那年輕舉人見他不以高官顯爵自居,仍以讀書人相見,面上帶笑道:「賈朋友,在下應天府舉子孟浩,表字子思……」

賈琮冷靜聽之,孟浩乾咳了聲,繼續道:「我等也是聽聞揚州府積善之家,太上皇親自褒讚國之義商的白家忽然被圍,便過來看看到底出了何事。白家年年捐贈學資與江南省各處府學、縣學和鄉間塾學,牖民先生亦多得白家襄助。所以……」

賈琮點點頭,道:「理解,生員舉子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